美国旧金山有个岛上监狱,墙上刻满了中国古诗

美国旧金山有个岛上监狱,墙上刻满了中国古诗 |

 

 

 

 

老金和小伙伴 魔宙 2019-09-28
 
 
 
 

【北洋奇谭】是魔宙的历史非虚构栏目

讲述近代中国的真实故事,或奇趣话题

从而达到娱乐和长见识的目的

 

大家好,我是金醉。

 

曾经有过一部好莱坞动作大片,叫《勇闯夺命岛》,电影场景设置在美国旧金山海湾内著名的“恶魔岛”上。

 

小岛怪石嶙峋,有一座阴森森的建筑,这里曾经是美国戒备最高的联邦监狱,专门关押重刑犯,比如黑帮老大,连环杀人犯。

 

Image

图为《勇闯夺命岛》里的恶魔岛。

 

离这座恶魔岛不远,海湾里还有一座 “天使岛”。

 

岛上曾经有一座拘留所,陆续有大约十万中国人曾在这里被关押、审讯过。

 

直到今天,岛上还保留了一座二层木楼的历史景点。走进去,你会发现内部保留了历史痕迹:一个集中营式的宿舍。

 

供人住宿的大房间里,密度很高地摆满三层铁架子床。

 

Image

黑白照为当时的天使岛宿舍,彩照为当代复原后的宿舍。

 

当年关在这里的中国人不像恶魔岛上那些人,犯了什么恶贯满盈的罪。

 

他们没犯罪,只是想到美国来挣口饭吃。他们乘坐轮船刚到美国,人就被立即拉到岛上,关进拘留所。

 

这座拘留所,是美国移民局曾经建立的移民站,专门拘留和审讯来美国的移民申请者,以确定他们真的有移民资格。中国人占了其中一大部分。

 

移民站1910年1月21日建立,一直到1940年才关闭。

 

按理说,一个中国人想进入美国,只要准备好符合规定的材料就应该允许入境。

 

不符合就遣返,为什么要把人关起来?这些被关押的中国人,都发生了什么故事?

 

这里头的一段往事,由魔宙主笔「土豆子」给大家讲讲。

 

 

大清道光年间,有很多中国人去了美国。尤其是广东,成群结队涌向美国旧金山。

 

当时,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没多久,太平天国运动又爆发,战乱让广东各地民不聊生,加上土地不够耕种,人们要想办法走出去。

 

1848年1月,美国旧金山发现金矿,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淘金者。

 

大洋彼岸有金山的消息,转年就传到了中国,1849年,300多个广东人坐船前往旧金山淘金。

 

Image

十九世纪末中国淘金客的照片。

 

确实也有极少数人靠此致富。

 

有文献记载,当时一个淘金客在美国发了财,回家乡买了四个城市街区那么大的土地,盖了大大小小的楼,搞得跟宫殿一样。

 

他还大宴宾客,请乡邻们吃了100头烤猪。

 

这种中彩票一样的个例,造成了美国的金山神话。短短三年,从广东台山、开平和恩平等地区有两万多人跑到了旧金山淘金,在金矿里当矿工。

 

他们是华人劳工的先驱,华人开始在美国大地生根。

 

■ 中国人必须滚出去?

 

华工吃苦耐劳,加剧了与本土居民之间金矿开采的竞争。

 

1852年,针对越来越多的华人矿工,政府开征“外籍矿工税”。

 

1860年代,河床表面容易开采的金矿都被淘走,难以开采的地下金矿被大公司把持。华工陆续离开寻觅其他机会。

 

有的转行开洗衣店和中餐馆,还有大量华工去横跨美国东西海岸的铁路工程干活。

 

1864年到1869年间,上万名中国劳工参与了铁路修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Image

十九世纪描写华人劳工修铁路的铜版画。

 

但是铁路通车的大合影中,一个华人的身影也没有。因为他们成了白人的眼中钉。

 

当时美国的工人运动已经发展起来,工人经常罢工,要求提高待遇。

 

而中国人从连年苦难的家乡出来,只希望能攒够钱,把日子过好一点,就算工钱少,也愿意拼命干。

 

白人一罢工,他们就顶上。

 

企业主们很高兴,但白人非常愤怒。他们把工资大幅下降都怪到中国苦力头上,并开始了针对华工的暴行。

 

政客们也没闲着,他们在集会上宣讲中国人是可怕的“黄祸”,进行彻底的种族歧视,说华人是“没有道德、遍身污秽与疾病,只能充当苦役,绝无成为公民之可能。”

 

当时加州工人党有个领袖丹尼斯·科尼尔,他最出名的就是每次在工人党集会时,不管说了啥,最后都以一句口号结尾:

 

“不管发生什么,中国人必须滚出去!”

 

Image

1880年代政治集会海报。

 

借由报纸等大众传媒,这些观念也激起白人大众对华人的排斥。

 

到1870年,中国人占据了加利福尼亚州总体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地方政府开始想各种办法把华人赶走。

 

比如旧金山通过《人行道条例》,规定华人不许在人行道上用扁担挑运洗衣物,故意妨碍他们的洗衣店生意。

 

还有《立方空气条例》,荒诞到极点,规定出租给华人房屋的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500立方英尺,否则就会被罚款并投入监狱。

 

那个时候华工因为穷困,常常许多人群租在一起,人均占地空间就很少。这个条例就是变相要把他们赶出城市。

 

Image

1878年画报《The San Francisco Illustrated WASP》讽刺《立方空气条例》的漫画。

 

排华氛围越来越浓,到1882年,在投机政客的不断鼓噪下,国会终于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

 

《法案》规定,除官员、商人、学者、学生,以及自称并证明是美国公民的华人之外,禁止任何华工入境。

 

这项法案一出,华工入境人数急剧减少。

 

当时留在美国的华工大多是男性,女性很少。有移民就说:“我看这不是排华,而是灭族。”

 

但当时的华人确实太弱势,只能这么熬着。

 

■ 想去美国,得先找个爹

 

1906年4月18日,旧金山发生7.8级大地震,并且引发大火,把市政厅里的档案记录烧了个干干净净。

 

Image

旧金山大火。

 

很多华人在这里面看到了机遇,因为档案没了,要到政府重新做公民登记。

 

此前在美国打拼的华工,不管有没有身份,都跑去登记自己是美国土生华人,而且谎报自己的儿子数量。

 

这相当于多出了大量移民名额,可以卖给想来美国的中国人,这些儿子被称作“假纸儿子”。

 

这种买卖得有人来操作。

 

有一些商人很快从中嗅到商机,开始靠文书造假来操办移民,做的事情有点像移民中介。

 

其实在“假纸儿子”的机遇出现之前,这些文书造假者就已经通过伪造商业合伙人身份,让移民以商人身份入境。

 

现在,大量“假纸儿子”名额,也可以通过文书造假转卖给需要移民的中国人。

 

一个“假儿子”身份,能卖到1500到2000美元。

 

具体操作基本是这样:需要移民的中国人,会说自己是某个美国土生华人公民的儿子,而这位华人爸爸的一切身份证明都在旧金山大火里被烧了。

 

那假儿子怎么会突然从中国跑来美国呢?华人爸爸就说了,自己曾经在回乡探亲的时候结了婚,生了这个儿子,现在要团聚了。

 

撮合移民的中介要做的,就是依据华人爸爸的情况,为假儿子制作一份详细的文书证明材料,除了各种身份证明文件,还有厚厚的“辅导口供手册”,包括家庭背景情况、老家村庄的具体情况和地图等等,非常详尽。

 

从中国出发的移民者,必须把中介提供的“辅导口供材料”一字一句背下来,应付移民官员的讯问。

 

Image

图为当时辅导华人入境口供的材料。

 

■ 世界上最精美的拘留所

 

美国移民局官员很快就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

 

他们发现,如果那些土著华人说的自己的儿子数量是真的,“那么曾在美国居住过的任何一名中国妇女都生育过50多个孩子。”

 

于是,从1880年代末开始,严厉的审查机制诞生了。

 

移民局在太平洋邮轮公司的码头上找了一座木头房子,当作拘留所。

 

Image

早期在码头上的华人拘留所。

 

所有乘船抵达旧金山的中国乘客,只要是申请移民的,必须被送进拘留所。

 

他们先要接受体检以确定没有传染病,然后移民局要在申请者和美国的证明人之间进行交叉讯问,确定身份真实才允许入境。

 

审问非常详细,有的人回答的问题和美国证人的证词不一样,就会多次审问,导致被关押的时间延长。

 

这个码头木屋,破烂不堪,空气也不流通,被关起来的人连放风的地方都没有,条件恶劣得还不如监狱。

 

当时,华人社区报纸《世界日报》愤怒地评论:

 

“自有此码头木屋以来,吾华侨之被困其中者,苛虐甚于囚犯……”

 

到了1908年,有些被拘留在木屋里的中国人实在忍不了,开始策划起“越狱”行动。

 

当年9月9日,11个人愤怒地在木墙上捣开了一个洞,逃了出去。

 

联邦警察、私人侦探和移民调查员组成联合追捕小组到唐人街追查,一个也没找着。

 

据他们调查,有四个人可能坐船回了中国。另外七个,在抵达美国时都宣称自己是美国公民的儿子,他们的入境申请正在调查中,但结果一直还没判下来。他们中有些人已经在木屋里关了一个多月。

 

Image

当地报纸报道。

 

这种情况引起当局重视。移民局经过调查,觉得木屋条件确实差得要命,而且码头上地方太小,没法改造。

 

而且不光是中国人,其他国家申请移民美国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人也得审查,木屋确实太小了。

 

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

 

风景秀丽的天使岛。

 

孤岛四面临海,中国人能逃出房子,逃不出大海的包围。

 

Image

天使岛全景。

 

而且移民局官员还有另一层出于种族歧视的考虑,他们觉得,这个岛正好能隔离贫穷的亚洲人身上带来的传染病。

 

美国人还觉得这很人道,报纸上说这是“世界上最为精美的拘留所”,“犹如置身天堂”。

 

1910年1月21日,天使岛移民拘留所正式启用。

 

Image

天使岛拘留所历史照片。

 

自天使岛启用开始,这里就成了以种族主义、阶层划分人类等级的大本营。

 

当从亚洲开来的轮船抵达旧金山,移民局官员和卫生官员就会登船,检查证件和健康状况。

 

一等舱的客人大多有钱,随便一查就放行了。二等舱的乘客只要证件没有问题,也很快获准入境。

 

三等舱和统舱大多是亚洲贫民,这些人全部要和其他舱位里证件或身体健康有问题的人一起,乘坐轮渡到天使岛做进一步检查。

 

Image

图为当时海关人员登船检查的照片。华人大多在统舱,即较低一等的大通铺舱,床挨着床。而检查的顺序通常是头等舱,二等舱,三等舱……华人总是被留到最后。

 

登岛之后,中国人会被带到他们专属的关押区域,除了女性可以把幼儿带在身边,男女全部要隔离开,就算是一家人也不能住在一起。

 

宿舍非常简陋,大约250平米的屋子里摆满了三层铁架子床,一共有192张铺。

 

窗户全用铁丝网封了起来。

 

接下来,各种悲苦境遇导致的精神折磨就开始了。

 

■ 你家养了几只鸡?

 

1921年6月,17岁少年谭业精作为“假纸儿子”乘坐日本波斯丸号轮船到了旧金山码头。

 

他坐的最底层的统舱,一下船立即被轮渡送上了天使岛,第二天进行体检。

 

他得在医生面前脱光衣服,医生看看身体,翻翻眼睛,看看牙,看看有没有畸形或病变。

 

Image

图为当时天使岛上华人体检的照片。

 

女人体检稍微好一点,一般不脱衣服,但如果被发现有疾病症状,或者看上去和申报年龄不一样,也得把衣服脱了。

 

在大庭广众赤身裸体,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奇耻大辱。

 

除了检查身体,还得刺血化验看看有没有传染病。

 

甚至要提供粪便,让医生查看有没有钩虫病。

 

谭业精体检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姓余的小伙子知道自己有问题,找别人借了点大便,结果还是被发现有钩虫。

 

当时,如果被查出“令人憎恶、高度传染的疾病”,就会被直接遣返。

 

在拘留所里等待审讯的漫漫长日里,有人想起这样的经历就恶心,于是就开始在房子的墙上题诗,骂医生。

 

“狼医要验钩虫病,不能登陆运不灵。……”

 

还有把验钩虫看作是美国背信弃义,故意欺负人:

 

“……凌虐华侨兼背约,百般专制验钩虫。”

 

还有描述自己体检没过被强迫吃药的:

 

“医生苛待不堪言,钩虫刺血更心酸。食了药膏又食水,犹如哑佬食黄连。”

 

Image

天使岛上的刻诗。

 

体检完,就要在拘留所里等待审讯。

 

自从中国人为了应付《排华法案》而建立起假文书移民中介生意以来,美国移民局也积累了大量经验。

 

这导致审查入境资格的审讯变得非常复杂。

 

移民局成立了专门调查委员会,每次的审讯小组由两名移民检察官、一名速记员组成,都是白人,另配一个华人中文翻译。

 

速记员虽然等级低,但对于是否允许申请人入境,也有投票权。华人翻译等级最低,没有投票权。

 

而且为了防止华人之间勾结,就算是同一个移民申请人,每次审讯都会换翻译。

 

审完移民申请人,接着审他们在美国的证明人,看看证词是否一致,有时候还要去外地调查各种档案和人员,这就让很多申请者在拘留所里的等待时间变得漫长。

 

而且审讯的问题非常多。

 

上面说到的谭业精,他和另一个人买了同一个假爸爸的假纸儿子名额,两人一起申请移民美国,两人成了假兄弟。

 

在谭业精接受审问之前,调查委员会先跑去盘问了他的假爸爸和假哥哥。

 

假爸爸一共回答了54个问题,假哥哥回答了74个,两人的交叉证词里没什么破绽。

 

轮到谭业精的审讯,供词有了点出入。移民中介给他的辅导口供材料,他没能都背下来。

 

因为辅导材料绝不能被天使岛上的美国看守发现,大多数人只能在来美国的远洋旅途中背诵,到旧金山码头之前,要么把材料撕碎冲进轮船马桶,要么扔进大海。

 

谭业精在岛上已经被关了一个月,难免忘记细节。

 

最要命的是,在中国移民身份调查时,调查委员会的问题经常细致到变态。

 

比如老家的祠堂有几个外门?门楣上的祠堂名称是刻上去的还是漆上去的?老家门前有几级台阶?家里养了几只鸡?你们村第二排房第三家住的是谁?村头有什么树?邻居养的是黑猫还是白猫?

 

谭业精回答错了他嫂子的名字和他剪掉辫子的具体日期。

 

好在他大部分关键问题都和假爸爸与假哥哥的说法一致,检察官在总结报告里写:“比对两名申请人的回答,并未发现明显的言辞出入”。

 

很快,谭业精从拘留所释放,入境美国。

 

不是所有人都这么顺利。

 

有人在交叉盘问中回答了几百个问题,速记员打印出来的口供最多能有80页,但结果还是被怀疑身份造假。

 

实在无路可走,还另有个办法,不过得花更多钱。

 

之前说了,华人移民是个大生意,除了文书作假,还有其他支持业务。如果申请人不服遣返的审讯判决,可以请律师上诉到法院。

 

当时旧金山有很多专办移民案的律师,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律师费从100到1000美元不等。

 

但有些人交叉审讯的证词差距太大,即便请律师上诉,也通不过。

 

1935年,一个母亲带着儿子申请移民,到美国找丈夫团聚。他们一家人的关系是真的,但多年分居两地,母子二人对父亲在美国的情况了解不细致。

 

尽管证件上父子长得很像,调查委员会还是对一家三口进行了四天的交叉盘问,问了808个问题,没通过。

 

找了律师多次上诉也不管用,最终,母子二人在天使岛上被囚禁了18个月后被遣返中国。

 

Image

1935年林牛父子的声明书。

 

这种千回百转的审讯过程,天使岛移民拘留所存在的30多年里,每天都在发生。

 

Image

1930年Oakland Tribune报纸报道两个孩子被关押2年。

 

■ 不堪折磨,有人用筷子自杀

 

1980年,美国三位华人后裔出版了一本《埃伦诗集》,里面有39位老人的口述历史访谈,详细记录了他们在天使岛上遭遇审讯、关押的经历,看着都很令人心酸。

 

Image

图为英文版埃伦诗集,中文新版《枕底无花梦不香》于今年5月出版。

 

天使岛上这种高压审讯和无止尽的等待,给关押的人造成巨大精神压力,他们每天都害怕会被遣返。

 

因为很多人都是因为在贫苦的家乡没有出路,卖祖宅卖地,举债买假纸、买船票,回国就相当于死路一条。

 

精神绷不住,就会寻短见。有人在厕所上吊,还有人拿筷子从自己的耳朵里戳进去自杀。

 

对这些因为种族排斥造成的凄惨境遇,被囚的人们也在拘留所墙壁上题诗控诉。

 

比如有一首署名“铁城道人”的,在墙上写了一首四言诗:

 

林到美洲,逮入木楼。
成为囚犯,来此一秋。
美人不准,批驳回头。
消息报告,回国惊忧,
国弱华人,叹不自由。

 

还有人表达愤恨:

 

“……留难经半载,仇恨积满容。今将归国去,空劳精卫功。”

 

还有被遣返的人给自己未来的生活打气:

 

“木楼永别返香江,从此兴邦志气扬。……”

 

在天使岛,等判决结果的恐惧是最大的精神折磨。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让热爱美食的中国人很抓狂——

 

食堂的饭太难吃!

 

■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天使岛拘留所被铁丝网围住,中国人平常能活动的区域基本上就三块。

 

拥挤的宿舍、行政楼里摆满了长条案桌子的食堂、以及一小块户外活动场地。

 

食堂每天提供三顿饭,早上晚上都是正餐,有一份肉菜、一份小菜和饭。中餐是粥或面,外加茶和面包、饼干。

 

Image

当时的天使岛食堂。

 

伙食是白人老板承包的,为了赚钱,全部用最便宜的食材。

 

蔬菜全买商店淘汰的货色。大米买质量最差的,味如嚼蜡,在厨房做杂工的华人厨师、杂工都吃不下去,要给自己用好米单做。

 

菜的做法只有一种:放水里煮。

 

这些食物,在天使岛上住过的人都称为“猪食”。

 

1922年因为家乡闹土匪随丈夫跑到美国的刘罗氏后来回忆过那时的伙食:

 

“豆芽菜做得很难吃,甚至你看上一眼就想吐……不是豆芽就是白菜。食物煮到烂透了,既难闻又难吃。蔬菜也不新鲜,肥腻的牛肉质量也不好。他们肯定把我们当猪了!”

 

在这隔离人世的地方关这么久,等判决的精神压力就够大了。除此之外,睡觉条件差忍了,厕所没厕纸忍了,无聊时光打打牌、下下棋、玩会篮球也能熬过去。

 

吃猪食?实在忍不了。人们就开始抗议。

 

但抗议这种事情,必须得有组织,有领导。

 

1931年,有一个叫谢创的人被送进了天使岛。

 

Image

左为谢创的照片,右为他的自传封面。

 

人们都怕他,因为他是旧金山唐人街上有名的共产党。

 

他在旧金山组织过很多次学生和工人运动。1931年他被美国人逮捕,安上企图颠覆政府的罪名,要驱逐出境。

 

但跟美国共产党有关系的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了上诉,审案期间,谢创就被关在天使岛。

 

当时国内国民党反共宣传铺天盖地,天使岛上的人才从中国出来,认为共产党是洪水猛兽,把谢创孤立了好几个月。

 

但革命者没有什么好畏惧的,毕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谢创一直暗中观察,在候审的人里物色了几个年轻人,先是帮他们做些翻译,然后教他们英文,为他们入境做准备。

 

和年轻人交上朋友之后,就给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他讲“九一八”事变,讲日本人侵略野心,说“若爱祖国就必须走抗日救亡的道路”,这是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国民党的“不抵抗”那套不一样。

 

年轻人们觉得非常有道理,就开始自动向其他人传播这些思想,慢慢很多人就希望谢创做公开宣讲。

 

天使岛上的国民党分子当然极力反对,但爱国宣讲太激励人心,人们不仅开始拥护共产党,还在拘留所“自治会”改选的时候把谢创选成了主席,原来的国民党主席被选下了台。

 

自治会是拘留所里中国男性自己选举出来的组织,有16个负责人,职位包括主席、副主席、秘书、会计、懂英语的谈判干事以及负责安全、日常事务的其他人员。

 

自治会会向每一个新来的华人收一点微薄会费,积攒起来买一些唱机、棋牌、文体用品给大家使用。

 

他们还负责维持秩序。自治会一般找十几岁的小孩儿做“执法人员”,看到乱丢烟头,随地吐痰,或者搞破坏的人,就会报告给自治会干事。

 

违反秩序的人,会被关到一个放扫把簸箕等杂物的小黑屋里蹲半个小时,以示惩罚。最狠的一次,是抓了一个小孩,偷了50美分,连续被关了好几天。

 

谢创当上自治会主席,立即决定酝酿抗议伙食太差的行动。

 

因为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谢创和自治会成员开会,决定在伙食最差的那一天行动。

 

有一天,饭菜难吃到极点,按照约定的信号,所有在食堂的男人突然都把手里的碟子、刀、叉、筷子乒乒乓乓全部往看守人员身上扔过去。

 

看守们吓得魂都没了,落荒而逃。

 

第二天,移民局局长就请拘留所华人派代表谈判。谢创被推举为代表,局长先对他说,我给你每天三顿西餐、苹果香橙、香烟一包。

 

谢创一看就是要收买他,立即严词拒绝,说“我是全体中国籍候审者代表”,如果不接受改善伙食、增加饭菜供应量、不再供应臭饭、提供清洁食具等等条件,就一定斗争到底。

 

当局没有办法,生怕再闹事,只好答应了。

 

■ 香蕉与肉包的秘密

 

可以说,在天使岛上,食堂是最风云四起、暗潮汹涌的地方。

 

被囚禁的移民,很多都通不过第一次交叉审讯,这时候,就需要有人给他们提供新的辅导材料。

 

天使岛不允许探视,想把材料直接送进拘留所,那是痴人说梦。

 

只能悄咪咪地行动。

 

天使岛可以寄进来信和包裹,但都要拆包检查,一旦查到有人接收作弊纸条,就会立即被遣返。

 

但这难不倒办理中介事务的中国人。包裹可以装吃的,那么就把作弊纸条塞进各种食物里。

 

比较普通的是把橘子、香蕉内部的馅挖掉一点,塞进纸条,再重新粘合起来。

 

比较奇葩的是把纸条塞进鲜肉包里。

 

技术最高的,是把花生壳小心打开,塞进小纸条,再用胶水粘起来。

 

Image

香蕉里塞纸条。

 

另一种途径,是找能出入天使岛的华人帮厨帮忙。

 

帮厨每周放一天假,回旧金山休息。他们会到唐人街上一间广东花铺停留一下,问最近有没有辅导口供纸条要送到岛上。

 

Image

厨房里的华人员工。

 

送一次,他们能拿5美元,那个时候,0.25美元就能吃一顿卤牛肉了。

 

帮厨收到纸条,会用烟盒里的锡纸把纸条包起来藏在身上,看守不会对他们严格搜身,小纸条很容易带上天使岛。

 

但上了岛,不能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找到接收人递给他,被发现就全完了。

 

这时候,就要靠自治会来帮忙。

 

自治会干事和帮厨商量好,每次他们都在靠厨房最近的一张长桌上吃饭,厨师会给他们做一些特别的菜,配上蒸鸡蛋。

 

如果厨子在蒸鸡蛋上滴一滴酱油,就代表菜里藏了一张纸条,两滴就是两张。

 

看到信号后,干事就把纸条扒拉出来,偷偷带到宿舍,交给指定的移民申请人。

 

有时候,会有极惊险的时刻。

 

食堂吃饭男女分开,男人先吃。

 

有一次,男人们吃完了,陆续离开,女人们也进入食堂准备吃饭。这时候一个白人女舍监看到一个小女孩从地上捡起一个男人丢下的纸团。

 

女舍监立即反应过来,有人传递审讯作弊材料!她立即冲上去,夺走纸团,放到衣服里面。

 

还没走的男人们全围了过来。他们不能留下任何证据,否则可能威胁到每一个人的移民申请。

 

他们向女舍监扑过去,把她手臂抓住,捶打她的肩膀和胳膊,拽住她乱动的脑袋,把衣服都扯烂了,才找到纸团。

 

找到之后,一个男人把纸团撕成碎片,直接塞嘴里嚼一嚼吞了。

 

还有一次,一个白人服务员发现有人传纸条,就向上面通风报信。结果被中国人抓住打了一顿。后来当局派了军队来才平息了骚乱。

 

天使岛上的这些中国移民的遭遇,说起来都是泪。

 

从根上说,都是美国极端种族歧视的《排华法案》造成的。

 

如果不是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连年战乱,国力积弱,导致人们生活穷困,没有出路,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把美国“金山”当成生活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人们被关在天使岛拘留所里,把这种种忧愁情绪题诗,写在墙上。

 

比如:

 

“……眼看故国危变乱,一叶飘零倍感长。”
“离时父母恨忽忽,饮怨涟涟也为穷……”

 

有些写诗的人把天使岛的关押之苦,看成是美国的“种族主义”对一个弱国所作的精神残害:

 

“呜呼! 白种强权,黄魂受惨。叱丧家之狗,强入牢笼;追入笠之豚,严加锁钥……”

 

也常常有人把对国家富强的希望和对西方人的仇恨宣泄在墙上:

 

“……倘若得志成功日,定斩胡人草不留。”

 

“……造多战舰来美境,灭尽白人誓不容。”

 

很显然,和美国的排华运动一样,有毒的种族歧视已经和民族主义联合起来,变成一种畸形的“种族民族主义”。

 

仇恨的种子撒在了天使岛上这些中国人的心中。

 

 

从拘留所1910年建立起,天使岛的恶劣环境一直被旧金山华人领袖公开批评,美国政府也承认条件较差,不宜住人。

 

Image

1927年旧金山报纸报道华人对天使岛恶劣情况的抗议。

 

但是,他们什么也没做,直到1940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行政办公楼,才停止使用,被关押的中国人被转移到了一间临时拘留所。

 

Image

天使岛拘留所行政楼火灾。

 

1943年,因为当时中国是二战同盟国,为扫除两国关系障碍,美国国会废除了《排华法案》。签署法令的罗斯福总统说:“通过废除排华法案, 我们可以改正一项历史性错误。”

 

但错误的改正并没有那么快。

 

天使岛式的移民拘留审查制度,一直到1950年代初才废止,变成各地领事核发签证的方法。

 

对于错误的反省,2010年才到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项声明中宣布1月21日为“国家天使岛日”。

 

他在声明中说,天使岛上那些诗句“提醒美国反省过去错误的移民政策。”

 

Image

白宫网站声明截图。

 

七年后,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强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边境墙建设,并认定这是打击非法移民大量涌入美国的好方法。

 

Image

讽刺特朗普建立边境墙的漫画。

 

奥巴马抨击他:

 

 “我们可以沿着边境修建一道无边无际的墙,并将我们的挑战归咎于移民,这违背了我们美国作为世界大熔炉的历史……”

 

前阵子,美国加州两个建筑学教授设计了三个粉色跷跷板,装到了边境围栏墙上。

 

Image

美墨边境墙上的跷跷板。

 

这样,人们虽然身处两国,但能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虽然一天之后跷跷板就被美国边境管理局拆除,但它的意思已经传达出来了。

 

社会要进步,包容会比狭隘要好。文明要发展,共存比敌对要好。

 

 

参考资料:

1.《枕底无花梦不香:天使岛中国移民的诗歌与历史》,麦礼谦、林小琴、杨碧芳编著,荣立宇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出版

2.《金山潜龙:流散书写中的华工囚禁叙事》,蓝峰,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4年3月

3.《Far Away Alone, the Gap between Two Cultural Poles America and China》,Shaojie Luo,2017

4.《重洋难阻报国心》,谢创,广东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1993年

5.《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邓蜀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6.《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江苏人民出版社,孔飞力著,2016年3月

7. 新闻《奥巴马宣布二十一日为“全国天使岛日”》,中国新闻网报道,2010年1月22日

8.《早期美国华人移民原因新探》,朱平、潮龙起,载《烟台大学学报》,2010年4月

所有跟帖: 

特殊瓶子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19:15: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