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

本帖于 2021-10-11 13:19:38 时间, 由普通用户 YMCK1025 编辑

红网:“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

 
我国部分农村,众多大龄男娶不到媳妇,甚至有的村成为“光棍村”,让父母愁眉苦脸,更让大龄男苦不堪言。
 

近日,湖南省湘阴县政府网站公布了县民政局就政协委员《关于重视农村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建议》所作答复,称“目前农村大龄青年择偶难问题比较普遍和突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婚姻问题正在逐步由个人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并明确相关工作,“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10月7日 《新京报》)

纵观中国广大农村,农村大龄男娶不到媳妇在全国各地农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类延续、社会发展自然之事,然而,在我国部分农村,众多大龄男娶不到媳妇,

甚至有的村成为“光棍村”,让父母愁眉苦脸,更让大龄男苦不堪言。

一个大龄男娶不到媳妇可能是个人或者家庭原因,众多大龄男打光棍可不是小问题,

是社会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分析农村大龄男为什么娶媳妇难,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总体上来看,主要包括:

一是农村性别比失衡问题比较严重,男多女少;

二是农村结婚成本普遍过高,房子、车子、彩礼像三座大山压在头上,动辄几十万元钱的花费,

     远远超过大龄男家庭承受能力,望媳妇兴叹;

三是一些女孩不愿意过穷日子,本地女孩不愿在当地结婚生子,外地女孩更不愿意来。

 

我们要提升对农村娶媳妇难重要性的认识。

众多地方娶媳妇难不是小问题,它关系到乡村振兴,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到民族的未来,

我们必须将其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农村娶媳妇难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后果直接表现,它是一个标志,

说明我国“三农”深层次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解决,

进一步增加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农村娶媳妇难涉及面广,影响大,我们不能等不能拖,要有急迫感,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解决。

我们要采取类似脱贫攻坚时采用的“精准脱贫”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固然不能为农村大龄男配发媳妇,

但必须积极为解决这个问题创造条件,如加大乡村振兴力度,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的吸引力;

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村降低结婚成本,下大力气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农村大龄男本身也要自强,想方设法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让自己强大起来,增强自己的吸引力,

将女孩吸引到自己身边。

农村娶媳妇难不是小问题,社会开展“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让广大农村大龄男感到更加幸福。

责任编辑:李明1 PX038

 

 

=======================================================

 

 

观人随笔|女青年就是这么被吓跑的

 

今天一睁眼看到流传一张截图:

 

image

去查了查,居然是真的,登时从睡眼朦胧被吓了一个激灵。

先交代一下这篇文章背景。

最近,湖南湘阴回应“大龄男青年择偶难”的问题,给出了四个主要措施:

加强宣传引导,做好移风易俗;简化投靠手续,方便投靠落户;

搭建相亲平台,创造交流机会;做好就业工作,提高收入水平。

 

坦白说,这四条措施,初衷都是好的,也是应该做的,有比没有强。

但其中还有这么一段,引发了热议:同时教育和引导农村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鼓励她们留在家乡,改变家乡的面貌,努力降低农村男女青年失调的比例。

有媒体就此做了这样的标题: image也有结合提案委员的话,这样提炼的:image 其实,媒体做出这样的标题,潜台词也是在发问:光谈号召,那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号召法呢?

指望女青年听几句劝就留在农村?那不太可能,人家毕竟不傻。

所以只能是采取一些优惠措施,通过“利诱”的方式让她们留下来。

但问题又来了,该怎样优惠?

如果政策只针对女青年倾斜,比如女青年留村奖励几万、安排、或者为其创业提供条件……

那么本来就看不上村里男青年的女青年,有了更加优越的条件,岂不是更看不上村里男青年了?

这不帮倒忙么?

再说了,这种以性别为标准的倾斜,也势必会因为公平性的问题,招致男青年的不满。

image

 

那么我们再看另外一种可能:给各种优惠,不分男女,吸引他们都留下来。

这当然是可以有的,但这不还是水涨船高、零和博弈吗?

还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只给农村男青年优惠不就好了,只给男青年加分,女青年不就可以看上了吗?

呵呵,你试试?女青年恐怕更气不忿,去城里谋求相对更加公平的生活环境了。

所以,归根结底,我们最多只能解决农村青年不足的问题,很难解决农村女青年不足的问题。

因为总的基数就摆在那,是长久以来重男轻女思想的历史遗留。

当然,对于湖南湘阴的政策,也有人适时跟进了评论

其中就有我们开头看到的《“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

不过,这篇文章看似为政策鼓与呼,但貌似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在社交平台上,这篇文章惹怒了很多人,被大量批评、挖苦和讽刺的留言覆盖: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的确,看到这个一本正经的标题,发在一本正经的官方网站上,作为一个男的,我也震惊了好久。

只是乍一看,我还以为是“暖男工程”呢,是为了号召男性去关爱女性呢。但看完文章发现,作者是在号召女青年留在农村,给大龄男青年暖被窝。

其实细看整篇文章的内容,作者论述的也没有太大问题。比如:“加大乡村振兴力度,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的;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村降低结婚成本,下大力气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农村大龄男本身也要自强,想方设法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让自己强大起来,增强自己的吸引力,将女孩吸引到自己身边。”

这些话其实没有多大的硬伤,也是连农村大龄男青年都想得到的方法。但为什么他们还坚持留在农村守着几亩地,这就是另外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了。

关于解决农村大龄男青年娶不到的问题,近年来其实很多人也提出了很多方法,其中不乏奇葩。

比如,提出一妻多夫制的:image 但也只能徒增笑料罢了。

男青年比女青年多了几千万,已经是一个事实,再怎么调节,按照法定的、公序良俗的一对一的结婚规范,也必然有大量男青年落单。

到底该怎么办?这恐怕只能从供给侧进行改革,也即引进更多的国外新娘。

说白了,那群找不到媳妇儿的男青年,归根结底不还是自身各方面的条件不尽如人意吗?

但是对比国外的一些地区,他们的条件就未必没有优势了。

当然,这也只是解一时燃眉之急。

从根本上来说,若想让青年男女多结婚、多,那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呀。

而所谓的“服侍”“暖被窝工程”等措辞,确定不是成心的?但女青年就是这么被吓跑的。

 

 

 

==============================================================

 

 

 

骂砖家可以,但请放过底层男青年

西坡 人间三角 Yesterday

Image

 

有篇文章正在飞速流传,标题《红网:“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作者姜文来。原文是这样说的:

 

我们要提升对农村娶媳妇难重要性的认识。众多地方娶媳妇难不是小问题,它关系到乡村振兴,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将其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农村娶媳妇难不是小问题,社会开展“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让广大农村大龄男感到更加幸福。

 

这是一篇槽点过于丰沛的文章,可以被列为“不会好好说话”的典型。这篇文章能发出来,只能反映出作者、编辑和相关媒体对舆论场现状的隔膜。这样一个靶子抛出来,就等着被钉上耻辱柱了。一直吃舆论这口饭的人,集体现这种丑,实在是不值得原谅。我甚至没法说,“作者本意是好的,只是……”,事实上,作者并无善意可言。

 

据百度百科:姜文来,男,1964年7月生于辽宁凌源市二丈子村,汉族,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Image

 

这是一位农村出来的中老年男性,博士生导师的身份足以使他成为“村里的骄傲”。当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或许还会为自己“回报乡梓”的赤诚之心而感动。你看,我都出人头地了,还不忘提携村里的老光棍、小光棍。

 

不愧是博士、研究员,一下子就把农村娶媳妇难提到了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民族未来的高度。你问他尴不尴尬,不存在,可想而知他一直生活在这种话语包裹的围城里面,不知今夕何夕。

 

这就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活化石。通篇大词,遮不住一个既得利益者的油腻与猥琐。

 

最可笑的是,文章里有一段:

 

农村大龄男本身也要自强,想方设法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让自己强大起来,增强自己的吸引力,将女孩吸引到自己身边。

 

想代表农村大龄男反问一句,他们是不勤奋吗?不努力吗?不想吸引女孩吗?作者写这些话,不就是想宣泄自己的优越感。

 

这就是那种站在珠穆朗玛峰上指点江山的文章,站得高,尿得远,但是鸟用没用。非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无助于认清问题,而只会混淆问题。

 

最可恶的是,“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这个提法的迅速传播,正在给农村大龄男造成新的伤害。眼看着网络上对底层男青年的嘲笑又掀起了新高潮。也是我想要提醒的地方。

 

Image

Image

 

你骂作者,骂编辑,骂媒体,我都没意见。但这件事不该骂农村大龄男。社会不欠他们一个媳妇,但他们自身也不是这些问题出现的元凶。就拿性别失衡来说,很多农村家庭重男轻女,但男孩也不是自己选择被生下来的啊,不是他们选择了一个男多女少的社会啊。

 

把无数农村大龄男跟胡说八道的专家、媒体绑在一起骂,是不公平的,你想啊,他们连媳妇都找不到,还能找到专家为自己代言?专家、媒体是拿农村大龄男刷自己的存在感啊。

 

从社会地位上来讲,农村大龄单身男青年可以说是最弱势的一个群体了,跟城市女青年的主动单身不一样,他们是被动单身,是真正的被剩下、被嫌弃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市面上与他们相关的声音,要么是利用他们,要么是嘲笑他们。

 

近年来,“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之类的声音越来越多,关怀的面具之下隐藏的是警惕和恐惧。岁月静好的人们担心,这些被压抑的荷尔蒙终有一日会转变成滔天怒火。这些担心从客观上来讲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思谋化解之道,必须基于现代文明的思维框架。

 

什么是现代文明,就是把每一个人都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是把未婚女性当成了手段,其实又何尝不是把大龄男也当成了手段?被窝都给你暖了,你就不要闹事了啊。

 

真诚地奉劝某些专家一句,自己在被窝里琢磨出来的那些肮脏玩意,就不要一天到晚往外掏了。为了乡村振兴,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了民族的未来,请你们闭嘴。

 

 

 

==========================================================

 

让女青年回乡给老光棍暖被窝,这恶臭剧本是怎么写出来的?

项栋梁 基本常识 Yesterday
  
身为政协委员,为国分忧,却拿出2000年前的思想武器,是为蠢;
 
作为基层政府,为国分忧,却只停留在纸面的文字游戏,是为懒;
 
忝为学者专家,为国分忧,却将女青年视为暖被窝的性资源,是为坏;
 
又蠢又懒又坏的人,是绝无可能真正为国分忧的。
 
——基本常识
 

Image

影视剧《白鹿原》剧照
 
农村里有很多大龄男青年娶不到老婆,甚至形成“光棍村”,那怎么办呢?
 
 
湖南省湘阴县政协委员吴襄认为: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几点,一是妹子们几乎都出去打工,二是生育观念的影响,三是一些男性文化水平不够,找不到好的工作,经济状况不佳。
 
结婚不结婚不是个人的自由。为了社会的进步,需要后代。中国的话一般都说,最不孝的就是没有后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一个人到了60岁之后,他没有后代,他的生活怎么搞?如果病了,谁来服侍?这给国家带来很多负担。
 
 
基本常识点评:
 
与300年前,甚至2000年腐朽落后的物化女性的思想一脉相承,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爹味儿,这是我对这位政协委员的第一印象。
 
不过,一个偏远地区的县级政协委员,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并不让人意外。他就是我们很多人都认识的那种,在老家县城挣了点钱、有点社会地位、喝了酒喜欢拉着女孩子的手传授人生经验的中年乡镇企业家中的一个。
 
你说吴襄作为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重视农村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建议》有什么私心吗?我是不信的。这种提案一来不会引出什么工程项目的承包机会,二来也不会对吴襄和他的后代有什么直接的帮助。
 
他是真的很努力在履行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很努力想要为国分忧。
 
他关心女青年吗?显然不关心,女青年是他解决问题的工具。他关心老光棍吗?其实也不关心,他担心的是老光棍成为社会动乱隐患,担心的是老光棍的养老和医疗增加国家的负担。
 
他很想为国分忧,只是他陈旧的思想体系和狭隘的见识让他搞出这么一套昏招,反而给政府抹了黑,给国家添了麻烦。
 
只是,这一位位鲜活的男女青年你不关心,你为国分的什么忧?
 
 
湖南省湘阴县民政局是这么认为的(官网已删除):
 
我们县政府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推动婚恋移风易俗、简化结婚落户手续、举办青年联谊相亲活动、培训职业技能提高收入水平等。
 
教育和引导农村女青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鼓励她们留在家乡,改变家乡的面貌,努力降低农村男女青年失调的比例。
 
 
基本常识点评:
 
从这个回复可以看出,湘阴县民政局工作态度很端正,工作能力很一般,舆情意识相当差。
 
在县两会上百条提案建议中,民政局被分配答复了这么一条没什么营养的提案,他们真的有很认真地去收集整理材料来答复。
 
《答复》里非常准确地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也介绍了县政府(非常平庸的)能力范围内所做的几项常规工作,提出了几条不怎么需要花财政资金的解决思路。简而言之,用一份套话文件答复了一份套话提案。
 
如果没有后续媒体的曝光和网民的讨伐,这样一份县政协委员的提案和县民政局的答复,对湘阴县广大群众和农村老光棍的生活不会有任何的实质影响。
 
事情坏就坏在引导女青年留在家乡,改善性别比例失调。
 
其实,如果把“女”字去掉,引导青年留在家乡建设家乡的话是非常政治正确的,全国各地人口净流出的县城都在尝试做这件事,想办法让年轻人回到家乡的县城买房,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但放在一个讲男青年娶不到老婆的语境里,把引导青年回乡建设家乡单独提出女青年来说,就严重变了味儿。
 
你说湘阴县政府真的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强行把女青年推给老光棍的事吗?那可真是冤枉了他们。我甚至不认为他们有动过这样的念头。
 
他们只是很努力地想要表达自己在紧跟国家政策,看起来在积极为国分忧。
 
具体能做点什么去改善现状?不重要,只需要把之前做过的和这个议题相关的工作成绩汇编进来就可以啦:
 
联谊会,本来就是团委妇联的常规工作,就业培训,是人社部门做了十几年的常规工作,简化结婚落户手续,是全国公安部门统一推动的常规工作,搞婚恋移风易俗,是全国每一个县都被要求做的工作。
 
湘阴县到底有多少大龄未婚青年?没调查。
靠什么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建设家乡?没政策。
对潜在的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打算采取什么对策?没想过……
 
用套话回复套话,用文件答复文件,这就是你们的工作,这就是为国分忧?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姜文来博士是这么评论的:
 
农村娶媳妇难不是小问题,社会开展“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让广大农村大龄男感到更加幸福。
 
 
基本常识点评:
 
这是整条新闻中最恶臭的部分,赤裸裸将女青年视为性资源与生育资源,可以用来为农村大龄男暖被窝。不愧是农业资源研究所的博士,看待问题是资源的视角,看待女同胞也是资源的视角,他就没想过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姜文来博士自己也写了,“国家固然不能为农村大龄男配发媳妇”,但他仍然提出这么赤裸裸违背基本人性的【暖被窝工程】,还不是因为他扯出了一杆为国分忧的大棋么?
 
被窝不暖,乡村就没法振兴,农业就没法现代化,民族就没有未来……姜文来博士真的是为国家操碎了心。
 
只是,这国家难道不也是女性的国家,民族的未来不也是女同胞的未来?你把女同胞从国家服务的人民变成了解决问题的资源,她们还有什么未来?
 
你这是为国分的什么忧?
 

Image

影视剧《使女的故事》剧照
 

所有跟帖: 

水晶打开灵界之门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10/09/2021 postreply 19:49: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