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持枪才是美国的正道呢?
戳蓝字“灼识新维度”关注我们哦!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人人都觉得西方的制度好,可是大家一学就掉坑里,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切都要从1756年,欧洲的七年战争说起,就在乾隆发兵收复新疆的同时,世界爆发了第零次世界大战,英国、普鲁士、葡萄牙,对阵法国,奥地利,瑞典,俄罗斯还有西班牙。
那么为什么这场战争叫做第零次世界大战呢?因为它不仅仅在欧洲打,也同时在南亚和美洲掀起了战火。
所以看过我的《晚清沧海事》的朋友都知道,今天新疆为什么能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实在是因为乾隆的运气好到了极点,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因为第一,控制新疆的蒙古准格尔部落,爆发了内乱,阿睦尔萨那来降,给了乾隆出兵的机会。
第二,一开战,新疆就新冠流行,哈哈,错了错了,串台了,是天花流行,直接让蒙古军失去了战斗力,看来老天爷打算让中国崛起的时候,总是会撒点病毒,修理一下中原王朝的对手。
第三,七年战争的爆发,让已经把手伸到中国边疆的沙俄,无暇东顾,给了大清千载难逢的机遇。
第四,一代名将兆惠的横空出世,让大清只用了很少的兵力,就完成了统一祖国的大业。
虽然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兆惠是谁,就像很多人也不知道,后来又再次收复新疆的刘锦棠是谁一样,但是大家只需要知道,他们是同卫青,霍去病,李靖一样的大英雄,就可以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的《晚清沧海事》下,那里有详细的描写。
不过在这里,我们要讲的并不是大清收复新疆的故事,我们要讲的是,这场发生在乾隆年间的欧洲7年战争,对人类的政治制度,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前面我们讲了,事实上到了明末清初,欧洲和中国在武器技术上,大家半斤八两,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到了欧洲30年战争的末期,也就是崇祯和李自成、皇太极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发明了排队枪毙战术,一下子就拉开了双方的差距。
千万别小看欧洲人这个傻乎乎的打法,同样以火枪为主的明军,还有后来的蒙古准格尔部和大小和卓的穆斯林叛军,无论如何也打不过以骑射为主的八旗劲旅,差的就是这么一点点。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乾隆时期绘制的清军收复新疆的画卷,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那就是蒙古准格尔部和穆斯林叛军看起来挺先进,他们大部分用的都是火枪,而清军看起来很落后,居然还在大量的使用弓箭。
所以善用火器的大明,仅仅是因为没有发明出排队枪毙战术,不仅仅让崇祯挂在了歪脖子树上,也导致整个清代军事技术的发展,点错了科技树,这一下的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欧洲因为古斯塔夫二世发明的排队枪毙战术,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所以他们彻底放弃了长矛弓箭等等冷兵器,全部改成了火器,然后大家就一门心思去研究,如何让这些武器的威力变得更大,自然就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反观大清,靠着八旗劲旅所向披靡的骑射战术,打的以火器为主的明军,蒙古准格尔人,还有后来南疆的穆斯林叛军屁滚尿流。所以对火药革命引发的科技突破,一点儿也不上心。
因此为什么当英国使者马葛尔尼,把当时英军最先进的野战炮,献给乾隆皇帝,想借机炫耀自己的武力的时候,乾隆却完全不鸟他?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乾隆愚昧,而是因为在他的整个人生经验中,还没有遇到过那支以火器为主的军队,能打得过依靠骑射的八旗劲旅。
点错科技树带来的后果,可不仅仅是武器落后这么简单,它也让中国社会,彻底失去了任何变革的可能,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再来看欧洲,此前打仗,骑兵靠的是传统的封建领主和贵族骑士,步兵靠的是专业的雇佣军,比如前面介绍过的瑞士和德意志人,普通老百姓基本上是旁观者,即便偶尔参战,那也只是跑龙套的角色。
所以欧洲的国王只要捞得到钱,压制的住贵族,国王和神是没什么区别的。
因此为什么欧洲的中世纪,很少爆发农民起义?一方面是分封制的压迫,没有中央集权那么严重,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实在是太过悬殊,农民造反,基本上是鸡蛋碰石头,没有例外。
但是当火药革命爆发以后,一切都变了,排队枪毙战术带来了两个后果:
以前培养一个重甲骑兵,要从12岁就开始练习骑马,在参加了无数次比武大会之后,到20岁左右才能真正走入战场,这么高的成本,只有贵族才能负担得起;
除了骑兵,专业的长弓手至少要练三年;瑞士方阵也要长年累月的磨合,而且有很多技巧,所以拥有武力是少数人的特权。
但火枪兵就完全不一样了,随便找一个人,最多一天就能掌握射击要领,再花个十来天踢正步,走队列,马上就可以去当炮灰。
而且在漫天飞舞的子弹中,他们的生存概率和专业人士相差无几,在子弹面前,贵族老爷和泥脚杆之间,第一次实现了人人平等。
因此你看欧洲7年战争中,著名的曹恩道夫战役,俄军士兵除了少量的精锐和贵族军官以外,其他都是临时抓来的农民,而且是一边抓一边跑,这和以前欧洲军队的构成方式,完全不同。
但是当他们和精锐的普鲁士军队遭遇的时候,俄军总指挥菲默伯爵,只需要让临时抓来的农奴们饱餐一顿,然后再痛饮伏特加,立刻就士气大振,居然和专业到了极点的普鲁士人,打了一个平手,这在排队枪毙战术出现之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第二,战争的规模变得空前庞大。大家看我前面讲的故事里,在中世纪直到火器革命之前,欧洲人打一场大仗,最多也就是一两万人参加,这是因为无论是骑士还是雇佣军,都是专业人士,自然数量有限。
但是到了7年战争的时候,双方动员的军队动则就是十几万,二十几万,七八万人的会战,那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1756年8月28日,普军主力9.5万人突然侵入萨克森,法军10万人在哈斯滕贝克附近击败汉诺威军队,法奥联军一部6.4万人从西面逼近普鲁士。同年5月,俄军7万人开始进攻东普鲁士……这种规模,以前的国王们想都不敢想。
所以当战争打到了这个规模的时候,业余取代专业,就变成了必然,老百姓很快就成为了战场上的主力。
但这马上就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你让一个老百姓为你作战,你是不是应该给他一个理由呢?
特别是在欧洲,大大小小的国王和领主们,全都是亲戚,地盘随时都在变,互相打过来打过去,无非就是为了争夺继承权,争夺领土。特别是像七年战争这种,本质上就是奥地利王位争夺战的延续,这和普通的老百姓有多大的关系呢?
以前国王们打来打去,是不需要和老百姓们解释的,反正也不需要老百姓们参与,出兵的要么是封建贵族,他们本来就有这个义务,要么是雇佣军,他们是为钱而战的,但是如今老百姓突然变成了战场上的主力,那就需要给他们一个解释了。
正是由于国王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才导致了整个欧洲的政治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面我会用尽量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你了解这个在历史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给你讲述以查尔斯•蒂利、迈克尔•赫克特、厄内斯特•盖尔纳、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安德烈·维默尔,这些举世闻名的,公认的历史学大拿,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参考的书目主要有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 990-1992 年)》,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理查德·拉什曼,郝诗楠译《雇佣兵、公民与牺牲品:西方征兵制的兴衰》,复旦政治学评论;里亚•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王春华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迈克尔•赫克特《遏制民族主义》,韩召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Andreas Wimmer,《Waves of War. Nationalism,State Formation, and Ethnic Exclusion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当然,我不会用他们的语言来给你讲这个故事,免得直接把大家给催眠了。
最初国王们是不解释的,他们干的有点像今天的北派暴力传销,只要把人弄进来,不管是骗来的也好,绑架来的也好,一旦进了组织,那就由不得你了,不听话就暴揍一顿,让你接受皮鞭和绞索的洗礼。
但这个玩法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新兵必须是少数人,你才能控制得住。可是当战争进入火药时代以后,子弹是不长眼的,特别是排队枪毙战术,谁生谁死,那纯粹是上帝的选择,所以几仗打下来以后,部队里几乎全是新抓来的壮丁,这时候你再要拿鞭子抽人,你就得掂量掂量了,万一对方不让你抽,甚至要来抽你,那么谁的屁股会更像猴子呢?
所以国王们就必须做一点什么,让士兵们相信,为他打仗是值得的。
于是有些国王们,就开始用对待雇佣兵的方法,对待自己麾下的老百姓,用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发钱,来激励大家为他作战。
但这个方法很快就行不通了,因为战争的门槛变低以后,扩大战争的规模,就变得毫无难度,所以在这种恶性竞争中,国王们很快就囊中羞涩,承诺的奖金根本就兑不了现。
对于动不动就是十几万人会战,国王让士兵吃饱都是一个问题,至于工资,那基本上是聊胜于无,所以从7年战争开始,为国王或者统治阶层捐躯,100%是一个亏本的买卖,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既然给不起钱,又没法动粗,那该怎么办呢?只能靠忽悠了。
第一个办法就是造神,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他发明了饭圈经济,通过制造自己无比光辉的形象,让粉丝们对他崇拜的五体投地,自愿为他讨腰包,自愿为他献出肉体。
这个穿着高跟鞋的花样男,很像今天的某些演艺界的明星,通过包装自己,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仪式感,就连坐在马桶上,稀里哗啦的时候,都要请众多的贵族们围观,看看偶像是怎样放屁和飞翔的,靠着这些稀奇古怪的表演,最后赢得了大量的脑残粉。
但这个玩法对偶像有很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粉丝们的智商,绝不能高于地板,路易十四的时候,太阳王魅力超群,再加上法国民智未开,伏尔泰和卢梭这样的大V还没成气候,所以路易十四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但到了路易十五打七年战争的时候,拜托印刷技术的普及,公知们开始对偶像指指点点,再加上小网红们发现,偶像们家具又短,技术也差,睡完了还不给钱,于是就开始到处举报。
首先是财政上的,特别是他用了一个叫做约翰劳的骗子,当了法国第一个中央银行的行长,然后又弄了一个密西西比股票的旁氏骗局,最终让相当多的法国人的财富,全都不翼而飞。
而且最牛逼的是,谁都没有在这个过程中,落到任何好处。
接下来在7年战争中,路易十五既没有在欧洲搞定普鲁士,又在印度和北美被英国人打得满地找牙,丢失了相当多的殖民地,导致偶像形象破灭,然后粉丝们开始集体反思,这个既骗钱又骗税的家伙,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去爱?
所以欧洲的国王们,就开始发明了另外的一套说辞,那就是重新构建朋友圈,搞地域歧视,比如从路易十五开始,国王的宣传机器就开始强调,法国人一年都不洗澡,为什么还能这么香呢?
全都是因为伟大的路易十五,领导有方,所以你能住在法国,被全世界所有的人羡慕,你是不是该饮水思甜呢?
你看对岸的英国人,到处说我们法国人的坏话,吃饭的时候还在抠臭脚丫,也敢和我们法国人,竞争谁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国家,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一起去削他们呢?
你看,在战争越来越平民化的过程中,欧洲的国王们,为了把自己的事变成是大家的事,就逐渐发明出了民族主义这个概念,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国王们不再是神了,也仅仅只是这个民族中的一员,因此就有了被大家检视的权利,自然也就敲响了他们的丧钟。
所以从此以后,大凡是要想搞事,都要先找共同点,拉小圈子,看看能不能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民族。
你看美国独立战争,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为什么约翰亚当斯,敢睁着眼睛说瞎话,强调在北美殖民地的人,已经不算是英国人,而是比英国人更高尚,更伟大的人呢?
因为如果他不这么说,北美殖民地的精英们,又凭什么去挑战英国国王的权威呢?又怎么能创造自己的政府呢?
所以为什么欧洲的发展和中国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因为火药革命,把欧洲各国的统治阶层褪了神光,让他们既没有办法垄断军事力量,也没有办法垄断舆论的力量,所以他们必须求变。
那么为什么同时期的乾隆皇帝,就没有这些困扰呢?因为中国的军事力量,并没有走向平民化,无论是满人的八旗劲旅,还是后来日益重要的汉族绿营兵,他们在本质上,都是清朝皇帝的私人武装,中国社会的其他阶层,没有能力挑战乾隆的绝对领导权,不存在双方之间,进行讨价还价的力量基础,这就是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方向,彻底分道扬镳的关键因素。
我们来看美国的独立战争,就是这种差别的一个最好例证。
我们在这里不讨论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反正就是一个要钱,一个不给,这是一个千百年来,唯有死磕才能解决的问题。
当然,很多人马上就会指出,那是因为有法国和西班牙的军事介入,还有俄罗斯,奥地利和荷兰的财政支持。
至于这帮人为什么要这么做,那倒不是因为他们道德有多高尚,而是因为他们恰好就是在不久之前的七年战争中,被英国人和普鲁士联盟,打的一头是包的那个阵容,所以只要是能让大不列颠不痛快的事情,他们就会积极的去给约翰牛挖坑。
那么他们的作用是辅助的,重要的、还是决定性的?这要看研究者是哪个国家的人,如果是美国学者的论文,那独立战争美国谁也没靠,就是一群杨基佬们自己打赢的。
但这种说法和朝鲜人讲述朝鲜战争是差不多的,如果你看朝鲜电影,不论是北朝鲜还是韩国的,你还以为就只有南北朝鲜两边在打,根本就没有中国人和美国人什么事。
所以你看梅尔吉布森主演的电影《爱国者》,法国人和西班牙人,肯定不是主角,后者甚至连一闪而过的镜头都没有。
但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看中国人或者美国人讲述朝鲜战争,那同样好像又没有南北朝鲜人什么事。
在这两个国家的叙事中,这就是一场,发生在彭德怀和麦克阿瑟,以及后来的李奇微之间的对决,至于金日成和李承晚,那不过是游戏中的NPC。
同样研究美国独立战争,如果是法国学者的论文,那美国就是高卢雄鸡建立的,华盛顿和他的大陆军,不过是在旁边打酱油的。
所以历史学家们的书也别全信,其实他们也是吹喇叭的。
不过站在绝大多数,相对客观的其他国家的历史学家的角度来看,外国的支援和美国人自己的努力,大概是一个三七开的关系,也就是说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外国的援助功不可没,但最终的胜利,主要靠的还是美国人自己。
不过接下来,你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没有?那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恰好是发生在大英帝国,刚刚打赢了七年战争,武功盖世,国运如日中天的时候,那么为什么北美殖民地13个州的人民,居然能打赢这场战争呢?
这里我要告诉你一个,从来没有人告诉你的真相,那就是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实际上是一个全民皆兵的社会,这在当时的世界里,是独一无二的。
现在的历史学家在讨论美国的独立战争的时候,往往刻意的忽略这一点,因为如果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事实,那美国的价值就没有普世性了,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因为在18世纪的时候,要想在美国生存,那随时都要和印第安人作战,和法国和西班牙的殖民者作战,和无处不在的棕熊和狼群们作战,因此每一个美国家庭,什么都可以缺,但是独独不能缺少枪支。
所以要说是哪一个民族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其实只有美国人才配得上这个称号,当然,今天说这话会让很多人不舒服,但这确实就是历史事实。
因此当独立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平民拥有的轻武器装备水平,不仅仅不亚于英军,甚至超过了英军,比如著名的肯塔基步枪,就拥有两百码的精准射程,远远好于英军的制式步枪,50码的精准射程。著名的英军将领西蒙·弗雷泽,就是被美国人墨菲在远距离上狙杀的。
所以当战争开始的时候,大陆军除了组织纪律性弱,不如英军以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踢正步,走队列,玩排队枪毙这件事情,并不是无法弥补的差距,只要双方多交手几次,另一方就会立刻追上这个差距。
因此我们再看看梅尔吉布森的电影《爱国者》,如果你细细品味一下,你就会发现,其实里面讲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所以为什么武运长久,国运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最后竟然搞不定,北美的一帮农民,关键的原因,就是因为双方在武力上,并没有质的差别。
但是如果我们反观其他社会,就完全不是这样子了。比如之后不久的中国,其实也爆发了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台湾原住民暴动,穆斯林在南疆叛乱,但他们在军事上,完全不是大清政府的对手,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东亚没有爆发火药革命,所以战争的方式,没有走入平民化,因此专业的清军就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我们就拿清朝中期,著名的救火队员杨遇春来说,他之所以能百战百胜,关键的原因,是清军和反叛者,双方在组织模式上,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
杨遇春在军事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速战法,这种打法,在本质上就是一个迷你版的西班牙大方阵,虽然他的敌人,和他的武器装备差不多,但是要玩好西班牙大方阵,那就必须是专业人士了。
关于这种战阵的打法,我在《晚清沧海事》下61~63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这里就不再重复。速战法的关键,就是需要将领能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让长矛兵,火枪兵,还有骑兵之间,实现完美的配合,时机和火候极为讲究,这不是你看两眼就能学的会的。
因此,这就要求军官要有极其丰富的作战经验,士兵需要长期的训练和配合,业余人士是没有办法模仿的,所以为什么在西班牙大方阵流行的时代,欧洲必须靠雇佣军作战?道理同样很简单,臣妾做不到呀!
所以在中国,无论叛乱者一时掀起多大的风浪,清朝政府最终都能把他们按平,在军事上,清朝政府是无敌的。
但是在北美,英国政府和华盛顿领导下的大陆军,双方的技战术水平相差不大,基本上是半斤八两,所以战争很快就变成了消耗战,殖民地人民,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军事介入,俄罗斯、奥地利和荷兰的财政支持下,慢慢占了上风,最终让横跨大西洋漫长的补给线,变成了英国人脖子上的绞索。
因此为什么美国宪法开宗明义,强调人人平等,实际上正是对殖民地社会现状,一个真实的反映,在一个人人拥枪的社会里,在子弹面前,没有谁比谁更牛逼。
同样为什么初生的美国,会走向了民主社会?也是因为在一个全民皆兵,人人拥枪的社会了里,没有谁能轻易的压迫谁,因此大家只能靠投票来统一意见。
所以这一切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因为中国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你手里没枪,却想和大清皇帝去谈条件,那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就像我经常给我的公知朋友们讲,你天天在那里讲,投票有诸多神奇的效应,可是如果有人要耍赖怎么办?你上街去游行?但是万一别人拿机枪突突你,你又怎么办?你回家拿把菜刀和坦克对砍?
所以你看当今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民主制度,其实都是一个笑话,关键原因,都是因为这些社会,没有这样的群众基础,缺少真正的制衡力量。
所以今天很多的中国人,不能理解相当一部分美国人,为什么宁肯无视枪支的泛滥,所带来的种种社会悲剧,反而要坚决誓死捍卫,人人拥枪的权利?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美国精神。
美国的一切政治架构,它的核心逻辑,都是建立在,建国之初,全民皆兵,人人拥枪这个事实之上的,这也是美国二百年来,民主自由制度的基石,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就不可能复制美国的成功。
因此别以为华盛顿高风亮节,懂得退让,在一个全民皆兵,人人拥枪的社会里,他没法当独裁者。在所有缺乏强权,武力平民化的社会里,最后都一定会走向民主,这和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发展轨迹,是完全相同的,我在《归因论》14里,已经做过解释。
所以今天绝大多数的政治和历史学家,在讨论西方政治时,完全搞错了因和果之间的关系,美国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普世价值,而是在一个特定的国情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完全不具备可复制性。
这就像有人曾经对我说,你为什么不去读商学院?读完了的人全都成了大老板。这也属于典型的搞反了因果关系。
事实上这些人是因为做生意成功了,想进入一个更高的圈子,寻求更多的机会,掌握更广的人脉,所以才去读商学院的,其实它的本质,就是一个交友中心。
至于那些商学院老师讲的,基本上完全可以无视。因为如果他们真的搞清楚了经济规律,他们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当一个穷酸的教书匠了。
所以有一次,在夜店里,有一个小姐姐真诚的对我说,看你头大脖子粗,不是领导就是伙夫,今晚你不用给我小费,帮我指一条人生的出路好吗?
我一看小姐姐如此诚心,心想不能不帮她,于是我就给她说,去读商学院吧,哪家贵就去读那家。
几年后,我在一个饭局上居然再次偶遇了这个美女,发现她真的去读了商学院,而且已经变成了一个上市公司老总的新婚夫人。
所以十八世纪的美国人敢说,我有一个小破屋,风可进,雨可进,国王的税吏不可进。为什么他们这么牛逼?因为他们手里有枪!为什么大清的农民就不敢说这话?手里没枪!
所以当我们搞清楚了正确的因果关系,我们就会发现,过去的书本上,所有对美国的吹嘘,全都是荒唐可笑的,完全没有get到关键,美国其实是没法学的,就算你设计出这个制度,你也维持不下去,你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
现在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其他所有搞得好的民主国家,其实都是跛脚的,他们能生存,是因为享受了美国提供的武力保护,离开了这个最关键的因素,它们现有的一切,立刻就会灰飞烟灭,因为后面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大量的实例。
不要以为现代人经常搞反了因果关系,其实古人也是一样,因为接下来不久,欧洲有一个国家的人,真的就开始羡慕起了美国的制度,想学美国了,但是结果如何呢?
下一章我要为大家讲一段,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岁月,探究它背后的逻辑,然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又被误导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祝大家中秋快乐,谢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