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责任的悲剧

东北限电:无责任的悲剧

维舟 维舟 Yesterday
Image
限电之下的沈阳
 
近两天来,“东北限电”冲上热搜,瞬间举国皆知。本来,这一轮限电,各地都在执行,但很多地方的人们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因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未受多大影响,“东北限电”之所以引爆舆论,正是因为它打破了人们对生活常态的心理预期——你想不到,这种事竟然会突然降临到头上
 
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正常运行,都来自于一系列默认的前提,就像每天呼吸着空气,不会提防哪天突然缺氧,而电力也正是现代社会中空气一般存在的基本保障。一旦这样的事物无预警断供,哪怕数量不大、为期不久,但它造成的社会心理恐慌是相当深远的
 
“东北限电”之所以变成大新闻,根本原因大抵在此。从新闻上看,沈阳的一些街区一度连红绿灯都停了,造成交通大堵塞;不少提防居民用电一停就是十多个小时,由于农村家家户户烧煤取暖,很多人担心排风没电,烧煤产生的一氧化碳无法及时排出,可能导致煤气中毒;更离谱的是连一些医院都停电了,手术做到一半,呼吸机也没电了。有人说:“连医院都停电,这是我没想到的。”
 
Image
Image
 
稍稍想一下就能明白,一个街区的红绿灯,就算24小时不亮,可能也省不了多少电,但此事所造成的秩序混乱、社会冲击将大大超过让一座钢铁厂停工停电一天——后者除了钢铁厂工人之外,可能都根本没人留意到。
 
实际上,居民生活用电在整个电量中的占比并不高:去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三次产业的用电量分别是:859亿(1%)、51215亿(68%)、12087亿(16%),居民生活用电量10949亿(15%)。换言之,就算把居民生活的电全停了,也只能节省15%,大头其实本应是工业用电,占了三分之二。
 
“限电”的任务要执行,但东北为什么不能让工厂“做二休五”,而要影响到民用电?看《新京报》援引东北某电网工作人员的说法,是因为东北整体上工业类型、数量较少,大部分变电站、电厂都是民用居多,和南方的情况有所不同。
 
问题是,“限电”的本意就是一些省份能耗超标,旨在限制中小工业企业产能,如果东北老工业基地没多少电可限,砍居民用电既影响社会生活又省不了多少电,为什么不因地制宜,把意见说出来?
 
不说也罢了,为了坚决执行到位,甚至还相当激进。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9月26日发布通告,说为执行“有序用电的精神”,将“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并持续至明年3月——在东北漫长的寒冬之下,这样的“二不二无”对老百姓生活意味着什么,有想过吗?
 
Image
 
对普通人来说,这就是晴天霹雳:你的日常生活突然要面临无法预期的风险,没有基本的保障,而可能时时刻刻陷入崩溃和混乱之中。且不说造成多大不便,想想就知道这有多烦人,更糟的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
 
事后,网上流行一种“犬儒的达观”:有人嘲讽这是“上面为了落实三胎政策殚精竭虑”(据说美国一度大停电后带来婴儿潮),也有人说“这下海南房价有保证了”,但大部分人恐怕都笑不出来。
 
有人说:“限电停电造成的民生影响我也痛恨,但我更痛恨的是资本主义体制追求利润造成了中国不能以满足人们合理需求来配置资源、能源,因为追求利润导致了能源紧张影响民生。”
 
这么说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他所痛恨的那种制度正是第一个要求社会必须永不停息运转的现代机制,那是一个全天候运行的生产-消费体系,任何停顿都会造成重大损失。如果国内一些地区没办法做到这一点,那与其说是敌人的破坏,倒不如冷静下来想想,为什么当地没有应急预案,为什么就是没办法确保一个现代社会永不止息的正常循环?
 
对此,也有一种观点推断:这不是宏观调控主动限电,而是煤炭涨价之下电厂亏损被动限电,南方经济发达省份的财政状况叫好,能多给电厂补贴一段时间,东北的财政状况不行,就直接全线崩,只不过“无通知的停电确实太拉胯”。
 
问题的关键可能恰恰在于停电的突然性,因为电厂亏损固然是一个事实,但这毕竟是一个长期的市场趋势,原本可以早做预案,在尽可能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将损失减少到最小。这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和详尽的方案评估,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不考虑最基本常规运行,突然之间就来个休克疗法。
 
Image
 
说这些,并不是为了黑东北(何况东北之大,各县市状况可能也千差万别),我真正感兴趣的还是这些做法背后的治理逻辑。
 
根据“行政发包制”的原则,在面对同样的指令时,各地历来都要结合本地实际来完成绩效,此时时间紧、任务重,就可能出现五花八门的“地方创新”。在这一意义上,这次限电可以被视为一场“压力测试”,体现出当地都是如何应对的。能不能既尽量完成,又不出事,这本来就是场考验。 
 
这时候,对执行者来说,怎么做最安全?答案是:决心表够,坚决照章办事,这样即便出事,也没自己什么事,因为叫我干啥就干啥,还能有什么可指摘的?
 
问题是,正如有人痛斥的,“东北现在就这样,做什么都是为了不担责任,东北防疫看似硬核,真来事了就拉胯,都是姿态做得足屁用不顶,能力不咋地还非得表决心,人都快折腾死绝了。”
 
Image
 
从日前辽阳澎辉铸业公司高炉煤气中毒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一种管理风格:无视程序,也不管系统的复杂性,直接下达指令,叫你做什么,别废话,直接做就是。至于引发什么后果,到时候再说。与此同时,执行者也毫无异议,只管照做,直到出事。
 
这就造成一个吊诡的结果,正如我曾听一位深谙官场文化的朋友所感叹的:“太有担当,也就没有担当了。”也就是说,看起来极其尽心尽责地完成任务,但这看似是主动性,其实却是为了一旦出事后撇清责任。有时哪怕执行者明明知道会出什么问题,也仍然眼睛一闭,一脚油门——毕竟提出异议需要勇气,但出事了可怪不了自己。
 
然而,这样就能免于责难了吗?也不一定。因为换个角度也可以说,这看似驯顺,其实却是暗地里指望出事的小心思:我照做了,但现实是摆不平。有人就怀疑那“二不二无”的停电限电通告,是有意如此,在遭到反弹后再以此为由抗命。
 
我不能说没有这样的可能,只是感慨,多少人的脑筋,都耗费在了这些上面,而在这样折腾的过程中,普通人的生活似乎往大里说也只是个博弈的筹码。也许在“大局观”下,这些卑微的个体生活的确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这却是大事,甚至可能是人生的全部重心,如果在这里得不到一个安稳可预期的生活,那人们最终就会用脚投票,到能给他们这种生活的地方去。


 

 

东北为什么民用电都停?全国用电地图:这15省市存在缺口

摘要:前8月全国用电整体存在一点小缺口(欢迎关注杠杆游戏)

撰文|张银银&编辑|欣欣然

9月23日以来,东北多地发布限电通知,通知称,若电力紧张情况没有缓解,限电工作可能会持续。

?

近期我们发现,其实不独东北地区,广东、浙江、安徽、四川、青海、宁夏、云南、广西、河南、重庆、内蒙古等省份(自治区、直辖市),都出台了限电减产措施。

当然,东北三省最受关注,是因为对居民用电也到了不得不停的地步。

这到底是为什么?同时,杠杆游戏借此用数据谈谈我国各地的发电量、用电量,从中我们也能看到区域经济的脉动。

1、全球煤炭飙涨、双控叠加之下的不得不停电,东北为什么民用电都停?

煤价高位运行、电煤紧缺,这是我们都知道的。

为什么煤炭价格高?又要分两个层面来说:

首先2020年疫情黑天鹅事件以来,全球央行放水,资源品价格飙升,包括煤炭在内,煤炭价格涨幅惊人。

而我国多数电,是用煤发的。

比如杠杆游戏看了一下我国统计局最新的数据,1-8月我国发电5389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0%;其中火力发电38723.00亿千瓦时,增长12.60%,占比为71.85%。如下图。

当然,我们不能说这都是煤炭发的电,少量也有天然气等,但这都是微乎其微的。

按照中电联9月6日、9月16日连续发布的两期“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分析周报”显示,今年7、8月,5500大卡、5000大卡电煤离岸综合价分别达到924元/吨、786元/吨和1053元/吨和829元/吨。

截至9月9日,5500大卡、5000大卡电煤离岸综合价为1060.57元/吨、845.13元/吨,分别比8月月度综合价上涨7.57元/吨和16.13元/吨。

如果算上运费,一吨假设增加两三百块(不同地区远近运价当然不同),到了发电厂煤炭怎么都在1000元+/吨。贵的地方,可以贵到惊人。

根据最新9月24日中电联“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沿海指数)第175期”,5500大卡、5000大卡电煤离岸价格分别为1086元/吨、971元/吨。如下图。

2019年煤炭价格是多少?杠杆游戏查阅了ICE纽卡斯尔期货合约中的煤炭价格,当年1、2、3、4季度起伏很大,1月时纽卡斯尔动力煤价格最高在100美元/吨以上,为2019年最高点,而8月末该价格已下降至接近60美元/吨。

换算成人民币,也就是说2019年的动力煤价格在400多-600多元/吨。也就是说,如今涨幅动辄50%。

专业人士计算过,按照当前35万千瓦超临界机组供电煤耗300克/千瓦时计算,当下燃料成本为0.3元/千瓦时。

电煤上网价格虽然是幅动的,但最高也就2、3毛钱。那么,如果算上其他成本,包括贷款利息等,“发一度电,赔一毛钱”。

很多人会说,国内煤炭价格高,为什么不多搞点便宜的进口煤炭?这其实是想多了。

最新9月24日中电联“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进口指数)第106期”显示,到港价格为1283元/吨,环比涨了73元。上期价格为1210元/吨,再上期为1182元/吨。

是的,又涨了、又涨了……且还不一定能抢到。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9月3日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显示,上半年煤价始终高位运行,6月末,全国煤企存煤约5000万吨,同比降26%;

全国主要港口合计存煤6298万吨,同比降8.3%;全国火电厂存煤约1.1亿吨,同比减少2100万吨,可用约18天。

说完放水导致的全球煤炭价格涨幅惊人后,其次,具体到我国,还有一个因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即能耗“双控”制度,也是重要原因。

不止今年,过去一年,关停并转了很多小煤炭企业,这也推升煤炭价格。

9月16日,我国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通知指出,要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并且能耗双控的结果经国务院审定后,将作为对省级人民政府考核的重要依据。

如上图,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地上半年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

具体到东北,通过国家数据网站,杠杆游戏看到,1-8月,辽宁、吉林、黑龙江累计发电1437.0亿千瓦时、645.7亿千瓦时、754.8亿千瓦时。

同比分别增长6.4%、2.8%、3.9%,均显著低于全国11.30%的增速。

如下图。

1-8月,辽宁、吉林、黑龙江火力发电量分别为1014.3亿千瓦时、483.5亿千瓦时、625.9亿千瓦时,和全国一样占比很高。

同比增速分别为3.0%、-3.6%、0.9%,更是均低于全国12.60%的增速。

何以至此?

一般来说可以从需求角度考虑,需求增长不快,所以发电增速不需要那么高。但是我们近期看到的情况是,拉闸限电,不仅工商业企业,连民用都限了。

所以能解释的,大概是电煤太贵、电厂亏损。同时,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双控”可能也有影响。

不过杠杆游戏注意到,各地限电优先肯定是工商企业,如下图,希望工业企业不要满负荷用电,以保证民用。

为何东北限制居民用电?

东北某地电网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由于东北整体上工业类型、数量相对少,大部分变电站和电厂都是民用多一些,和南方的情况有区别。

国家电网客服工作人员确认了这一说法,她表示:

这次确实限制了居民用电,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已经首先对非居民执行有序用电,但是在执行后仍存在电力缺口,目前整个电网有崩溃的危险。为了不扩大停电范围,造成大面积停电,才采取了对居民限电的措施。她表示,电力供需紧张情况缓解后,会优先恢复居民用电。

2、4直辖市,河北、辽宁、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存电力缺口,前8月全国用电整体存在一点小缺口

说完全球煤炭飙涨、双控叠加之下的不得不停电,东北为什么民用电都停,接着谈谈各地的发电量、消费电量情况。

根据我国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发电量77790.60亿千瓦时。

下图是杠杆游戏通过国家数据网站制作的,从发电量角度看,近些年我国发电总量是逐年攀升。

且无论水电,还是火电,生产总量都是增长的。

按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较2019年4.5%的增速,有一些放缓。

不考虑实际装机产能,仅仅从发电量角度,2020年供需是平衡的,供还略大于求。需要说明一点,大批量电不好储蓄,所以电必然是需要多少,发多少,适当多一点。

值得一说的是,2021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4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如上文杠杆游戏所述,1-8月我国发电5389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0%。

图表来源|国家能源局

也就是说,前8月,全国用电存在一点缺口。

接着,我们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份发电量具体数据。如下图,杠杆游戏使用的,也是国统局数据。前8月,发电量最高的是广东,4073.6亿千瓦时。

其他超过3000亿千瓦时的,还有内蒙古3928.3亿千瓦时、江苏3906.6亿千瓦时、山东3858.8亿千瓦时、新疆3053.0亿千瓦时。

如果看2020全年,我国发电量第一强省(自治区、直辖市)是内蒙古,5810.97亿千瓦,略高于山东的5806.43亿千瓦时。

山东2019年发电量为5897.22亿千瓦时,全国第一,过去一些年,都是全国第一。

如上图,我把发电高于3000亿千瓦时的省份勾了出来。

从排序看,广东第三,5225.91亿千瓦时;江苏第四,5217.54亿千瓦时。这是我国2020年发电量超过5000亿千瓦时的省份。

接下来超过3000亿千瓦时年发电量的省份,5-11位分别是四川、新疆、云南、浙江、山西、河北、湖北。他们发电量3000亿-4000多千瓦时量级。

上述数据,杠杆游戏发现,发电量前4的省份,除了内蒙古全部是我国经济强省,且都位于沿海。

而5-11位的省份,除了浙江,要么水资源丰富,要么煤炭资源丰富。

发电量最少的是西藏,仅有88.90亿千瓦时;倒数第二海南,345.53亿千瓦时。

接下来,倒数3-6位,全是直辖市:北京457.47亿千瓦时、天津771.61亿千瓦时、重庆840.52亿千瓦时、上海861.74亿千瓦时。

这是正常的,直辖市都小,最大的重庆,在省级行政区面积中也是倒数,且上述直辖市产煤能力都很弱。

比较有趣的是,上海发电量还略高于重庆,这得益于煤炭的海运价格较低;有长江也没用,何况不少煤炭还得靠火车、公路运输,并不完全靠长江水运,通过煤炭发电的成本就更高了,重庆自己发电没有性价比。

如果看电力消耗量,我们发现4直辖市,发电量都低于消费量。其次,河北、辽宁、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也都存在不等的电力缺口,需要外部供电。

3、各大城市用电量排名背后的秘密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9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

简单计算一下,居民用电只占14.5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

第二产业用电量512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

第三产业用电量120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

于此我们可以知道,下文杠杆游戏要写的内容,凡是工业占比高、工业结构中能耗较大产业占比高的城市,用电量总体处于前列。

同时,城市体量也是重要因素,较大的城市,各类用电往往都高。

《国家电网报》(自媒体“电网头条”)制作了2020年GDP百强市全社会用电量图表,特此感谢。

图表来源|《国家电网报》“电网头条”(特此感谢)

部分数据欠缺,初步判断,上海、苏州、重庆、北京、广州、深圳、天津、东莞、唐山、鄂尔多斯,2020年全国城市用电量全国前10。

其中,上海、苏州、重庆、北京全社会用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分别为1575.96、1523、1186.5、1140亿千瓦时。

图表来源|城市进化论(特此感谢)

4直辖市、广深都在前10,苏州、东莞都是经济和工业强市,唐山、鄂尔多斯(估计也有挖币因素)高耗能产业占比高。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如下《国家电网报》“电网头条”制作的图,基本上第二产业强,用电量绝对量及占比,基本就会高于其贡献的GDP占比。

三产用电占比则相对低一些。

图表来源|《国家电网报》“电网头条”(特此感谢)

城市进化论统计发现,2020年,23座万亿GDP城市用全国近23%的电量,贡献了全国37.7%的GDP。这些城市中,绝大多数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GDP的“半壁江山”。

部分也有一些偏差。

比如,刚刚迈入万亿俱乐部的泉州、南通、福州、西安、合肥、济南六座城市,GDP最高的泉州是最低的福州1.01倍,但用电量最高的泉州,却是最低的济南1.76倍。

苏州、上海用电量差不多,GDP有明显差距,背后也是各自产业的构成不同所致。

2020年末,杠杆游戏根据2020上半年数据,写了《全国用电地图:前10强城市上海居首、苏州亮了》

当时按照2020年上半年数据,苏州的二产用电最高,超过500亿千瓦时。总的用电量,苏州也是仅次于上海,比北京、重庆、深圳都高。

接下来上海、重庆的二产用电量也都超过300亿千瓦时;深圳、天津二产用电量超过200亿千瓦时。

另外,主要城市中,无锡、宁波的二产用电量也都超过200亿千瓦时。

图表来源|《国家电网报》“电网头条”(特此感谢)

同时,杠杆游戏注意到,经济体量大、城市综合实力强的城市,三产用电量也非常高。

比如北京,2020上半年三产用电超过260亿千瓦时,超过200亿千瓦时的还有上海。深圳、重庆三产用电量超100亿千瓦时。广州没有数据,三产用电量应该也是超100亿千瓦时的。

其他成都、杭州三产用电量快接近100亿千瓦时;苏州、南京、天津三产用电量也都80亿千瓦时。

武汉相关数据当时也没有,但肯定不低。

小结一下,城市体量大、经济体量大、工业体量大、能耗高产业体量大的城市,用电量肯定高。

在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背景下,GDP的单位能耗总体趋势肯定是往下的,如何在降低单位能耗的背景下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是每个城市都无法回避的课题。

 

所有跟帖: 

诡异的报梦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9/28/2021 postreply 18:57:3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