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耻从何而来

呼斯楞豫锟: 国耻从何而来

 

 

园地耕耘者 一枚园地6 Yesterday
Image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呼斯楞豫锟|文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精炼表述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诚然,对于每个“匹夫”来说,不论兴亡,护持国家,义不容辞。但在此之前,必须厘清这句话里隐含的三个问题:

 

什么是国家?

兴亡是谁折腾的?

匹夫的责任究竟是什么?

 

① 什么是国家

 

华夏几千年,成功塑造了人与人的不平等,“匹夫”这词便可见一斑。正如百度百科关于匹夫的释义:无知无智的人。华夏千年专制社会里,匹夫历来是绝大多数;官吏有识有谋,则是极少数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里,国家便由这绝大多数人和极少数人组成,他们分别就是:村野匹夫和朝廷官吏。从数量上村野匹夫可以视为今天的公民,朝廷官吏即政府公务员。

 

除了这两部分人以外,广袤山河、肥沃土地、丰富矿藏、亦或是清新空气,一鸟一兽、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就算是一针一线,都包含在国家的概念里,这些都可以视为国家的组成部分。

 

匹夫与官吏,国家与政府。这四者之间,尤为特别也尤为重要的一个,就是政府。

 

例如美国政府,我们憎恨它,但邓小平说:希望中美两国人民千秋万代地友好下去;比如日本政府,曾经侵略我们,但邓小平说:中日两国人民希望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Image

图片摘自共产党员网《百年瞬间丨邓小平首访美国》

 

在国际交往中,为何涉及政府这个概念时,总是无可避免地要提及人民呢?因为在现代文明社会体系中,国家不是政府的,国家是人民的。政府,是纳税人供养的服务机构,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

 

正如邓小平说的一般,对待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应泾渭分明一清二楚,人民是人民,政府是政府。你可以恨美帝政府,但这无关善良的美国人民;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有罪,但这无关友好的日本人民。

 

厘清“政府”这个重要的概念和角色,是区分国家、政府、人民三者的关键,也是定义“国家”的关键。

 

国家在专制社会被统治者霸占;在文明社会则属于多数人即公民。这是当今人类社会普遍公认的。

 

再把视野和心胸放大一点、放公平一点,放自然一点:国家是每一个人的,也是每一只虎豹牛羊的,每一只鹰隼鹊鸟的,每一只蛇蛙蚊虫的,每一颗花草树木的……

 

如果有谁像希特勒、斯大林、萨达姆、塔利班这类独裁恐怖者一样,把国家当成是自己的,那么他就是反人民的,也是反人类、反世界的,即便是一只麻雀也有权“得而诛之”去戳他的头骨。

 

② 兴亡是谁折腾的?

 

国家兴亡主要是拜谁所赐呢?

 

当年洋人打入清朝,击溃的是慈禧清政府;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的是清政府;三年内战击溃的是国民政府。这些政府都亡了,但国家并没有亡。

 

以清朝为例,清政府在灭亡之前,国库空虚却仍然穷奢极欲,慈禧办寿宴、修颐和园,连军费都要挪用。这种简单的规矩都不遵守,难怪北洋水师被小小的日本打得全军覆没。

 

1874年,李鸿章主张修铁路,守旧派唾沫横飞:“山川之灵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次年,大清唐胥铁路艰难通车,可是,用蒸汽机开动的火车头却被“砍”了换做驴马,形成了奇特的“马拉火车”景观!

 

Image

 

八年后,大清铁路终于修进慈禧太后的西苑,可这次却连驴马都不能进,换一群小太监,吭哧吭哧在铁轨两边拖着机车上的慈禧兜风。

 

如果以上仅仅是腐败无能,那么,慈禧利用义和团攻击列强,被打败后赔款求饶,然后又将义和团剿杀得干干净净,这番对洋人跪地求饶、对同胞斩尽杀绝的耻辱行径,则将清政府的卖国嘴脸展露无遗。

 

号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大清朝、百姓勤勤恳恳劳作的大清朝,当时依然保持着世界大国的地位。然而如此折腾自己的国库、折腾西方文明科技,折腾自己的同胞子民,终致一打就败,一败就赔。如此折腾,想不灭亡也难。

 

后来的清朝匹夫们也明白,清政府亡了,但那一千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还在;清政府亡了,国家才正经回到了匹夫们的手中。反过来说,国家是被清政府从匹夫们手中强取豪夺,然后折腾穷尽的。

 

Image

 

所以,百余年前清廷灭亡之时,匹夫们要么隔岸观火,要么给洋人带路,就是不负这个兴亡的责。

 

清政府的腐败加折腾导致最终灭亡,这既是特殊情况也是历史规律,更是皇权专制面对世界文明必然的淘汰。

 

慈禧及一众官员掌控国家土地、钱粮、军队等等所有资源,却任意妄为无人阻拦;而匹夫们被定性为奴才都不如的下等人,他们连一寸田地都不是自己的,又有什么本事折腾国家呢?

 

因此,国家兴亡,主要是统治者、当权的折腾的。不仅清朝,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张养浩诗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语中的。

 

如此看来,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如说“国家兴亡,当权的有责。”

 

③ 匹夫的责任究竟是什么?

 

我们常常默认了“国家亡”的匹夫责,而忽略了“国家兴”的匹夫责

 

一个国家兴盛起来,一定是“匹夫”们抓住机遇、努力奋斗,尽了一个“匹夫”建设家园的责。一如改革开放打开“匹夫”们的思想,中国人便创造了快速发展的好局面。

 

同样,一个国家灭亡,即便灭亡的是政府不是国家,但是作为这个国家的“匹夫,也一定有其没有尽到的责任。

 

国家灭亡,至少有匹夫监督失职的责任。

 

人性有恶的一面,历朝历代当官的掌握了权力,就一定会折腾国家;同理,全世界没有一个政府天生是好的,政府掌控权力就一定会作恶。

 

政府控制着国家的一切,而世界上的许多政府,都虚伪地号称是公民的公仆。因此,世界文明国家、以及我们中国的宪法里,就规定了公民有批评、建议、控告、检举国家机关之类的监督权利。

 

宪法中这一条款的规定,就是要让“匹夫”监督好政府,不要让它为恶,则国家一定会兴;如果无视政府,觉得它做什么与自己无关,国家一定会亡。

 

如果“匹夫”不尽这个监督的责,或是同流合污,或是沉默麻木,那国家的兴亡的确与“匹夫”有责。对政府不负监督的责,就是对自己不负责;每个“匹夫”都不负责,国家能好吗?

 

监督政府是为了规避它为恶、引导它行善,从而保持国家安稳兴盛,远离亡国之危。这难道不是“国家兴亡”的“匹夫之责”吗?

 

所以,平时不关注官僚集团在折腾些啥,只顾自家门前雪、自家私利,只顾着麻木苟且、崇拜仰望,闭目不看这世道的不公,充耳不闻这社会的堕落,那么这样的匹夫,实际是和官员一起折腾国家。

 

莫问国事这句话,看似平庸地远离政治,实际是助纣为虐的作恶。对于政治课,我们每一个“匹夫”,多少年来上课要学,考试要考,连填个就业表都要填上“政治面貌”一项。为何遇到政治就退避三舍,莫问国事了呢?

 

④ 国耻从何而来

 

9.18的警报声轰鸣而起,然而9.18的耻辱不是1931年9月18日那天突然降临的,那正是清末到民国期间的“匹夫”们麻木迟钝,对政府的腐败操作不关心,才要么做了亡国奴,要么做了战争炮灰。

 

平时就做好一介关注民生、关注政治的匹夫,就不会导致兴亡之际做那个炮灰式的匹夫。 所以,闭着眼睛说我是普通老百姓、政治和我无关,这是真正丧失了“匹夫之责”的行为,是自我戕害的有毒思想。

 

自古以来,春秋战国、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直至清朝战乱,抗日战争,三年内战,死的不计其数的都是百姓、都是匹夫,当官的很少死。因此,对待战争,每个匹夫都须持一个基本的反对态度。

 

自古以来,粟、米、布、绢、纳税服役,这种匹夫与政府的供养关系从未发生变化,直至今天,即便在商场购物我们都在纳增值税的义务。一介匹夫,将自己有关的身家、收入、家庭成员,精神寄托,信任权利都交给了政府,却不监督政府,这难道不是不折不扣的耻辱吗?

 

一个国家的国耻从何而来?不是外人给刻下的,是一个个自家匹夫的麻木无耻不断地累加,最终高高地铸就了一座国耻碑。

 

于国有功的老兵回不了家《1000万网友,为一群耄耋老人发了十年的工资》;于家有责的匹夫看不起病《南宫踏舞:我不想说》;创业青年安身立命而不得《青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民间解读》;历史倒退被尊为正能量《于无声:你是一束光 满满的正能量》……这些算不算正在累加的国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9.18的警报声轰鸣而起,气血翻涌的朋友圈处处是“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的精美图片。若是诚心洗刷国耻,先让自己告别麻木,守护好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管好自己的政府,才有希望真正地告别国耻。

 

做个合格公民,护持国家义不容辞;做个尽职公民,监督政府责无旁贷。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作者简介】呼斯楞豫锟,不肯放下初心、不愿放弃思考、不能放逐灵魂。80后,祖籍内蒙古,现居贵阳。一枚园地耕耘者。个人微信公号:上学最耽误学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