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神弄鬼的最高境界,在庙堂之上
【仁波·切】102×150 布面丙烯|河夫作品(已在微店上架,阅读原文可进)
趁着鬼门关还开着,今天我再次上路,探索未知之境。但我会尽量排除干扰,把阴阳两界的秘密透露给大家。只是,因为在路上,致谢打赏、评论上墙及回复等无法及时,请理解。为了赚点买路钱,今天头条让位于硬广,主文只能屈居二条,请朋友们见谅。
前面讲过鬼没有人可怕,今天这三个来自《阅微草堂笔记》的故事,也可归入这主题,不信您看看。
纪晓岚老家有一个叫荔姐的姑娘,嫁给附近一村民为妻。一天,荔姐得知母亲病了,揪心不已,等不了她丈夫回来再一起走,急忙忙回娘家。
当时天已黑,荔姐正走着,突然听到后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夜色之中,有人似乎在追她。荔姐急了,四顾茫茫,呼救也没用,忽见路旁有一坟墓,荔姐急中生智,隐身到墓旁的白杨树下,将头上金钗拔下,披散头发,又解下带子,套在自己脖子上,将舌头吐出来,双眼直愣愣地瞪着前方。
那人越走越近,左顾右盼,可能正纳闷前面小姐姐怎么突然没了,便看到树下一人影正向他招手。他还以为有啥好事,走近一看,惨叫一声,倒地不起。
荔姐拔足狂奔,一气跑到娘家,家里人一看她披头散发的样子,纷纷问出啥事了。荔姐一说,大家都笑岔气了。
第二天便听说,村中有一少年昨夜撞鬼,那女鬼现在还缠着他,他现在人已发狂,胡言乱语,家里人求医问药,请和尚道士来画符驱鬼都不见效。
后来,那少年竟然一辈子癫痫。
人吓人,吓死人,果不其然。
但荔姐这一招,碰到胆小之人才有用,要是遇到我,估计被吓傻的那个人是她。
至于那个被吓病的少年,纪晓岚最后举了三种可能:一是人在极度恐惧之时,被邪魅入侵而致病;二是惊吓之后,心生幻觉,以为那鬼一直跟着他;三是神明惩罚色狼,夺去其魄。但不管如何,此事都足以让好色之徒引以为戒。
问题是,你凭什么认定他就是意图强奸?原文“顾见一人追之急,度是强暴”,度,即猜测、揣度,可见荔姐也不敢完全确定,仅凭对方“自带犯罪家伙”及“追之急”,即判断他有实施犯罪的可能,极有可能,是冤吓了那少年。
但不管如何,那年月,女子毕竟是弱者,扮鬼吓人,也属无奈之下的正当防卫。搁今天,女性在遇到类似困境时,不用这么麻烦,快速卸妆则可;如果能将手机强光从下巴往脸上打,效果更佳。
直隶总督唐执玉,在任上曾复查某县呈上来的一宗杀人案,阅卷后觉得没啥问题,将凶手判了斩监候。
一天晚上,唐执玉正秉烛独坐,忽听一阵啜泣声由远而近,最后就像有人在窗下哭一样。他让婢女出去看看,那婢女一出去,嗷一声便倒地不起。
唐执玉心知有异,不敢出去,挑帘外望,见一鬼浑身是血,跪在阶下。他壮起胆,大声喝斥,说我是朝廷命官,你竟敢来作祟。那鬼叩头不已:“大人,我是被害人某某,杀我的是张三,县官却误捉了李四,屈打成招。这仇不报,我死不瞑目啊!”
唐执玉一听,安抚那鬼说:“放心,我会复审的。”这话一出,那鬼就走了。
第二天,唐执玉亲自提审,差人把死者的衣服、鞋子摆列出来,一看,跟昨晚那鬼穿着一样,更加相信之前县官是误判了,便按那鬼的话,将张三抓来,严刑拷打。
原来负责此案的县官再三申辩,说李四证据确凿,确是凶手,唐执玉就是不信。但他的师爷总觉得这事挺可疑,私下问唐执玉,唐便将夜里鬼喊冤的事告诉了他。
师爷问,昨晚那鬼从哪儿来的?唐执玉说他自己走到台阶下。“后来往哪里去?”“三两下就翻墙而去。”
师爷说大人,此事必有蹊跷,鬼是有形无质的,飘然而来,飘然而去,无能的人才需要翻墙,疑点太多了。
唐执玉猛醒过来,再到那鬼翻墙的地方仔细检查,发现墙上的砖瓦虽然完好无缺,但新雨过后,几层屋顶上都可见到隐隐的泥迹,一直延续到外墙下面。
师爷指着那些泥迹对唐公说,这肯定是原凶李四家人买通身手敏捷的盗贼所干的。
唐执玉恍然大悟,再次复审,改回原判,李四最后终于伏法。
只是,此案过后,唐执玉讳莫如深,也没有再查个究竟。
翻墙鬼|河夫作品(已在微店上架,阅读原文可进)
上一篇中,荔姐扮鬼是为了自保,是被动的;而这个“鬼”,却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段位自然在荔姐之上。最后功亏一篑,竟栽在翻墙上,也颇令人扼腕。
在唐执玉眼里,假鬼的翻墙技术还是挺熟练的。只是,你翻墙再熟练,能瞒过智商有限的官员,也瞒不过他手下的专业人士,奈何。
这故事,也载于袁枚的《续子不语》中,应该是真有其事。史料中的唐执玉(1669-1733),后来官至刑部尚书,朝野之间评价还不错,颇有“体恤百姓”之美誉。
饶是如此,他依然可以凭一己判断,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两次随意改判,这才是让人细思极恐的。
明末崇祯年间,景城(今属河北沧州)南郊有一间破落寺庙,只有一和尚带着俩徒弟在那里守着香火。师徒仨看起来都傻不啦叽的,跟村野之人没什么两样。
但这只是表面。暗中,徒弟在师父授意下,买来松脂,研磨成粉,在夜里用纸卷起来,点燃了撒向空中,顿时焰光四射,远远都看得到。好事者立刻跑来寺里问,师徒仨寺门都不开,只说他们没见过什么光,寺里也没啥异状。
接着,他们又偷偷买来唱戏用的佛衣穿上,Cosplay菩萨、罗汉,趁着月夜,或站在屋脊上,或躲在寺外树下,装作不小心“被凡人发现”。
看到的人又来问,卸了妆的他们,也都说啥都没见过,“施主眼花了吧,有菩萨罗汉出现,贫僧怎么可能不知道。再说佛在西天,来俺们这破庙干嘛。现在官府正在查禁白莲教,我们跟施主什么仇什么怨,求求别再信谣传谣了”。
师徒仨越否认,信众越相信是菩萨罗汉现身,前来布施的越来越多。
虽然收入颇丰,眼看寺庙日渐破落,他们却不进行装修,还对劝说的信众说:“附近有谣言说本庙有菩萨现身,把庙整得堂皇了,谣言就会有更多人相信了。”
就这样,积了十多年,师徒仨赚得盆满钵满。
不成想,有*****觊觎他们的财富,于月黑风高夜入庙抢劫,把师徒仨都杀了,抢走了所有钱财。
官府前来查案,检视和尚们的箱囊,发现了松脂、戏装等物,这才真相大白。
历史上,装神弄鬼骗财骗色的和尚道士多的是,但像景城这三个和尚一样,能将此道玩到极致,也是极少见的。
他们的成功,首先在视觉上制造灵异幻相,又利用了普通人的逆反心理,通过极力否认“眼见为实”来加强效果。原文中和尚说“官司方禁白莲教,与公无仇,何必造此语祸我”,更是让人相信,和尚肯定知道“佛示现”,只是怕官府将此事与白莲教扯上关系,才不敢承认。
故事最后,纪晓岚引述他高祖厚斋公的话点评道:“此僧以不蛊惑为蛊惑,亦至巧矣。然蛊惑所得,适以自戕,虽谓之至拙可也。”
“以不蛊惑为蛊惑”,真是说到点子上。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如此人才,只满足于骗点钱财,最后还引火烧身,又暴露出“至拙”的原形,真是蠢到死。
所以,景城和尚玩的,还是江湖的老套路。
今天的行内人士就不会这么傻了,哪怕智商跟不上,只要懂得一边cosplay一边走爱锅爱教的正道,
何愁不香火旺盛,大富大贵。
而且,这么一来,别说那些*****不敢来惹,就是庙堂之上,也得大师前大师后,求他们指条明路的。
这才是装神弄鬼的最高境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