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简单几招,鬼都怕你
今天七月十九,离地狱关门剩下十天,应该还有不少孤魂野鬼在阳间游荡,所以,有必要教大家一些简单的斗鬼法。
前面讲过,如果你是人,鬼再怎么放大招,也不用怕【传送门】,原因很简单:鬼都是从人类中来到人类中去的,人过去是鬼,将来也是鬼,你会害怕过去的你或将来的你吗?
所以在《子不语》中,一个叫张岂石的人说:“见鬼勿惧,但与之斗。斗胜俱佳,斗败,我不过同他一样。”
“斗败,我不过同他一样。”这句真的很赞。很多人怕鬼,其实都是怕死,只要你想到死后也能变成鬼,又让很多人怕你,那还怕个鬼。
但那谁说了,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鬼,在战术上要重视鬼,万一像中彩票一样,行夜路遇到鬼怎么破?
快使用桃木剑,快使用桃木剑,哼哼哈嘿!
别听他的,这是损招。一来,生活又不是片场,去哪找桃木剑;再者,也不想想,现在除了健康码还得有文明码,你身上背把桃木剑进地铁试试,还没遇到鬼,人就先把你扑倒了。
那普通人不会画符、念咒,更没有法力,遇到鬼就束手无策吗?
也不是。其实,笔记小说早就有简单实用、人人能学的灭鬼法,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一、撞
《子不语》卷十四里面,著名画家罗两峰(扬州八怪之一)说:
鬼避人,如人之避烟。以其气可厌而避之,并不知其为人而避之也。然往往被急走之人横冲而过,则散为数段。须团凑一热茶时,方能完全一鬼,其光景似颇吃力。
在这一点上,我对鬼太理解了。每每在大街小巷遇到有人抽烟,我都避之唯恐不及。罗两峰说,鬼也讨厌人的气息,就像我讨厌烟味,所以躲避,并不是因为知道他是人才躲开。
但是,鬼往往会被匆忙走路的人横冲而过,散成几段,要等到大概煮一壶茶的工夫,才能重新凝聚成鬼形,看那样子,好像挺吃力的。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一线城市鬼相对较少吧,就因为节奏快,导致人走路都快,人口密度又大,鬼敢上街,也就很容易被冲散了。虽然最后也能破鬼重圆,但这个过程肯定很难受的。
天下神通,唯快不破。记住这第一招,撞,秘诀就一个字:快。但在求速度的同时,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大,否则,咔……那就尴尬了。
二、吹
娄真人劝人:“遇鬼勿惧,总以气吹之,以无形敌无形,鬼最畏气,转胜刀棍也。”
娄真人给人支招说,见鬼时不用怕,只要不停地向它吹气,以无形的气PK无形的鬼。鬼最怕人气,用气吹鬼,比任何兵器都好使。
吹鬼在实战时怎么使,《子不语》卷四有一个案例:
苏州知府陈鹏年尚未当官时,跟乡人李孚关系很铁。某个秋夜,陈鹏年酒瘾犯,跑到李孚家消夜。李是穷书生,进内室问老婆,出来对陈鹏年说家里没酒了,你先坐会儿,我到外面沽酒。
陈鹏年就捧着他的诗集在那儿坐着等。
没多一会儿,忽然有一蓬头散发的蓝衣妇人推门进来,见到陈,立刻掉头出去。陈鹏年以为是李家亲戚,为了回避客人,不便进来,他就侧身而坐,不正对着门。
果然,没多久那蓝衣妇人又来了,从袖里取出一件东西,藏在门槛下,然后就径直走到房里面去。
陈鹏年好奇,走到门槛那儿看,原来是一根绳子,腥臭无比,上面还有血迹!明白了,那就是一吊死鬼。他胆大,便那绳子拿出来,塞在自己靴里,仍旧坐着读诗。
没多一会,那妇人又出来,走到门槛那儿,一摸,绳子没了,暴怒,冲到陈鹏年面前大喊:“把东西还给我!”
陈问啥东西,妇人不答,张口就向陈吹气。只觉冷风如冰,牙齿也忍不住打颤,桌上的灯,晃晃悠悠就快灭了。
陈鹏年想,就你有气,我就没有吗?也鼓气向那妇人吹去——说来也怪,他的气吹到妇人身体哪一部位,那里立刻被洞穿:肚子,接着是胸,最后是头,整个都被吹没了。
陈鹏年不停地吹,几下子,那鬼就像轻烟被吹散,完全消失了。
过一会儿,李孚拿着酒从外面跑进来,大喊着:“惨了,我老婆上吊了!”
陈鹏年笑着说:“你放心,鬼绳还在我靴子里呢。”就把刚才的事告诉了他。两人进到内室,李孚老婆正在梁上晃晃悠悠,赶紧合力把她放下,猛灌姜汤,很快就苏醒过来。
李孚问老婆,你为啥想不开。他老婆说:“家里没钱,我最后一根钗也被你拔去换酒。刚才万念俱灰,忽然出现一个蓬头散发的妇人,对我说你拔钗不是为了请客,而是去赌。我越想越恨,那妇人用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圈说,从这里进去就是西天佛国,极乐之境。我的头就从那圈子里钻进去,但她的手套不紧,那个圈总是散开来。她就说你稍等,我去取根佛带来,你立马就可以成佛。说完就出去了,但很久都没回来。我正迷迷糊糊,你们就来救我了。
学会了吧,见到鬼,如果骂不退它,那就使劲吹。
不过,要使这一招,第一得有比较大的肺活量,第二,可能也得配合一股“正气”才行。
这位陈鹏年,也是著名学者、诗人,在清初曾当江宁(南京)知府、苏州知府、河道总督等,据说也算个比较有“正气”的官员,曾经抗旨不追加田赋,所以在1962年那样的特殊年月,《人民日报》还曾经载有陈鹏年的书目诗卷,郭沫若还写诗赞他:“正气传吹鬼,青天德在人,一时天下望,万古吊中珍。”
郭沫若赞陈鹏年的吹技,倒也恰当,这是两位诗人官员隔着三百年时空的吹吹相惜。
三、网
第三种办法稍微麻烦点,得用到高科技:网。
说杭州有一举人叫周轶韩,性格豪迈。一年夏夜,周轶韩跟七八个人泛舟纳凉。船行到丁家山下,一朋友说:“我听说净慈寺(南屏晚钟所在)长桥左侧鬼很多,我们不如去找找,真能见鬼呢,也可乐一乐。”大家一听纷纷点赞,便相继上岸向净慈寺走去。
走到长桥边,一渔人收了渔网正准备离开,周轶韩一看,原来是为他家守坟的人,便说:“你这网借我用用,明儿早再还你。”渔人答应了,周轶韩接过网,交给随行的仆人,让他肩扛着一起走,专挑山间偏僻小路往前走。
众人问他要干嘛,他说:“我要把南屏山下的鬼一网打尽!”
月明如昼,众人正走着,便看见前面林子里有个女人,红衫白裙,好像正抬头赏月。一朋友说:“夜深人静,怎么可能有女子跑到野外来,肯定是个鬼,谁先上?”周轶韩说我来,便大踏步向前走去。
走到离那女人几十步远时,便觉得冷风扑面。那女人回过头来,但见她满脸流血,两眼倒挂!周轶韩吓得浑身发抖,冲后面的人喊道:“拿网来拿网来!”众人奋力把网抛过去,女鬼不见了,网里只有一段尺把长的枯木。
【快到我的网里来】120×90 布面油画|河夫作品(已在微店上架)
周轶韩把那段木头带回,敲开守坟人的门,借了把锯,一寸寸锯开,木头里面竟然鲜血淋漓!
周轶韩又弄了一瓶灯油,把油烧开,再将锯断的枯木扔进油里,瞬间青烟飞起,竟成了一截焦炭。
看到吧,网一撒,鬼都怕,古今同理。不过,周轶韩能网到鬼,还得感谢那时候的鬼不懂得网的天敌是墙,只要有一堵高墙,网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