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更容易感染?古书里早有答案

来源: YMCK1025 2021-08-06 10:00:0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901 bytes)

什么人更容易感染?古书里早有答案

 

 

余少镭 现代聊斋余少镭 2020-03-16
 
Image

【神乎】39×54cm 纸本水彩|河夫作品

 

媒体报道,随着新冠肺炎成为全球流行病,多国数十位高级官员先后感染。

除了最严重的伊朗,还有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上至副总统,下至各部长、大臣,纷纷中招。

 

这事也引发了某个疫情首发地一些群众的好奇:为什么别国那么多高级官员中招,而。

 

这个问题,要回答其实不难,答案就在风中飘。

 

我们还是去看看古人怎么想的。

 

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全国发生大瘟疫,死伤无数,别的不说,

单是代表当时文学最高成就的“建安七子”,就死了五位。

 

就在这时候,同样站在建安文学皇冠上的“三曹”之一,曹植,终于忍不住“花生”,

写了一篇著名的《说疫气》,很短,全文如下: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有全家,有整一族,二十四个字,字字千钧,一千八百年后,想象当时的惨状,仍不寒而栗。

 

有意思的是,曹植并不止步于描摹当时的惨状,而是试图找出瘟疫横行的原因。

首先,他说有人认为,瘟疫,都是鬼神弄的。

这不怪他,也不怪当时的人,科学不发达,认为有疫鬼作祟,这是几千年来中国百姓的主流观点。

 

但是,曹植笔锋一转,尖锐地指出,被瘟疫害惨的,都是穷苦百姓,而那些达官显贵,

中招的寥寥无几——这就不能说是鬼神作祟了,否则,报应就应该是公平的。

曹植认为,这是大自然的报复,即“阴阳失位,寒暑错时”,

所以,老百姓不明就里,画符念咒去进行所谓的“辟邪”,这太可笑了。

 

看到没有,不管天灾还是人祸,受害的,永远是老百姓。两千年来,何曾变过?

 

看来,这位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不仅关怀底层,还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观。

不过,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阴阳失位,寒暑错时”八个字,就信息量满满了。

 

建安二十二年,瘟疫发生之前,曹操刚刚把曹植的哥哥曹丕立为世子——也就是他的继承人。

而曹植和曹丕之争,就算不知道具体情况,肯定也听过著名的《七步诗》。

想想曹植写这首诗的背景,当时的心情,也就不难理解“阴阳失位,寒暑错时”八字后面的深层含义了。

 

前一年,曹操刚被立为魏王,虽然他坚持不称帝,但这时候的他,已是实际上的“天子”。

天子,顾名思义,天之子,是要代行天命的,所以,天子之位的传承,也得符合天道,

选错了继承人,就是逆天的行为,导致“阴阳失位,寒暑错时”,也就毫不奇怪了。

 

对,就是这样,曹植借说疫气,隐晦地将矛头指向他父亲,认为他定曹丕为继承人,

违反了天道,导致天谴,这才有大瘟疫的发生。

 

字面上看,在曹植心目中,瘟疫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可最后,受害的总是老百姓,而那些“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

则几乎没有中招的,言下之意,太不公平了。

 

这么说来,按中国传统“仁君”的价值观,他确实要比曹丕更适合当继承人。

只是我们知道,“三曹”之中,曹植的文学成就总评第一,比他爹和他哥都高,而当天子呢,

其实是不能太有文化的,宋徽宗赵佶、南唐后主李煜,就是最好的明证。

 

当然,另一个极端,更是灾难。

  

 

  

扯远了,本意是想说,什么人更容易被感染,一写开来,就信笔由缰了。

 

自古以来,老百姓生活条件差,没营养,身体抵抗力、防疫力差,容易感染上瘟疫,感染上也没钱治,

所以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这是客观事实。也因为这样,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一张符咒,

贴门上辟邪,至少在死前还能求个心理安慰,在曹植看来,这是可笑,在我们看来,更是可怜。

 

而且,很多的民间传说、文学作品,都有意无意在渲染这种辟邪方法。

直到一千多年以后,清代大才子袁枚,还在他的《子不语》卷二里面讲过这样的故事:

 

杭州苏耽老,性滑稽,善嘲人。人恶之,元旦,画疫神一纸压其门。耽老晨出开门,见而大笑,迎疫神归,延之上座,与共饮酒而烧化之。是年大疫,四邻病者为祀疫神。其病人辄作神语曰:“我元旦受苏耽老礼敬,愧无以报。欲禳我者,必请苏君陪我,我方去。”于是祀疫神者争先请苏,苏逐日奔忙,困于酒食。其家大小十余口,无一病者。

 

说杭州有一位叫苏耽老的,平时喜欢搞笑讽刺人,很讨人厌。

有一年元旦,有人画了一张疫神像贴他门上诅咒他,没想到,老苏不但不生气,还哈哈大笑,

把疫神像请进家,恭迎在上座,又摆个杯请他喝酒,然后把像烧了。

那一年,杭州发生瘟疫,老苏周边的人有感染的,都拜疫神求免灾,那些病人经常被疫神附身,

说:“我元旦那天吃了苏耽老一顿大餐,无以为报,要求我消灾的,必须请老功来陪我,我才去。”

于是,那些病人纷纷来请老苏去他们家,老苏天天进出病人家,顿顿好酒好菜,都吃撑了。

他家大大小小十几人,没有一个得病的。

 

当然这只是个美好的传说。不过也可以看出,一发生瘟疫就求鬼神消灾的传统,两千年没有变过。

但这故事的主题,还是“乐观、爽朗、神经大条的人就能跟瘟疫和平共处”。

因为,这样的人,身体本身的防疫能力也强,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同样是《子不语》,在“卷九”中,袁枚又从道德角度,回答了“什么样的人容易感染”这样的问题,故事叫《一目五先生》,也很短:

 

浙中有五奇鬼,四鬼尽瞽,惟一鬼有一眼,群鬼恃以看物,号“一目五先生”。遇瘟疫之年,五鬼联袂而行,伺人熟睡,以鼻嗅之。一鬼嗅则其人病,五鬼共嗅则其人死。四鬼伥伥然斜行踯躅,不敢作主,惟听一目先生之号令。

 

有钱某宿旅店中,群客皆寐,己独未眠,灯忽缩小,见五鬼排跳而至。四鬼将嗅一客,先生曰:“此大善人也,不可。”又将嗅一客,先生曰:“此大有福人也,不可。”又将嗅一客,先生曰:“此大恶人也,更不可。”四鬼曰:“然则先生将何餐?”先生指二客曰:“此辈不善不恶、无福无禄,不啖何待?”四鬼即群嗅之,二客鼻声渐微,五鬼腹渐膨亨矣。

 

浙江一带有五个奇怪的鬼,其中四个是瞎的,只有一个剩一只眼,它们就组成一个闹鬼天团,

以独眼鬼为团长,听他指挥,号称“一目五先生”。遇到发生瘟疫,鬼天团出动,进入各家各户,

等人熟睡后,用鼻子去闻人。只要一个鬼闻过,那人就病了;要是五个鬼一起闻,那人就死了。

 

一次,一个姓钱的客商住旅店,是那种大通铺,其他客人都睡了,他还没睡,灯光忽然变暗,

五个鬼排队跳了进来,四个瞎鬼就要去闻一个客人,独眼鬼说,不行,这是个大善人。

换一个,又说不行,这是个有福报的人;再换一个,又说更不行,这是个大恶人。

四个瞎鬼无所适从,说:“那先生您就没啥吃的了。”

独眼鬼指着其他两个客人说:“放心,这两个,不善不恶,无福无禄,还等啥,就吃他们!”

四个瞎鬼得令,就都去闻那两个客。姓钱的只听到,那两人鼻息渐渐微弱,直至无声,

从眼缝里偷看,那五个鬼的腹部渐渐膨胀起来。

 

什么人才能是大善人,又什么人才能是大恶人?

答案当然是有钱有权的人,能做大好事,也能干大坏事。

而且,很多时候,大善跟大恶,是物极必反的关系。比如灭霸,比如曹植他爸。

 

而“不善不恶、无福无禄”者,不正是组成人口基数的普通老百姓吗?

 

同为才子,袁枚就比曹植清醒多了,他讲的故事,从鬼神的角度,间接也解答了曹植看到的现象。

所以,当看到老百姓求助无门,只能迷信鬼神、迷信民间土方时,请不要冷嘲热讽,再强调一下:

这是可悲,不是可笑

 

 

 

-END-

 

所有跟帖: 

為何秦嶺是中華第一龍脈?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8/06/2021 postreply 11:23:2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