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日发生的事情
2021年8月3日,早晨7时左右,新华通讯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刊登了《“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一文。该文将网络游戏定性为“精神鸦片”,文章称,“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并同时呼吁“处罚的力度要同步跟上”。
文章在短时间内被广泛传播。在微博,在微信,几乎所有从业者都在传播这篇文章。大家对其解读不一,但大多倾向悲观。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游戏从业者及游戏者对报导以批评意见居多。
与此相对应,港股各游戏股呈现剧烈下跌态势。
其中,腾讯开盘价468.8港元,5分钟后跌至432.40港元,最低达到423.60港元,跌幅达9.64%,市值一度蒸发4339亿港元。
网易开盘价157.00港元,跌至本日最低价133.40港元,跌幅达15.03%,市值蒸发46.5亿港元。
中手游开盘价4.41港元,最低点3.49港元,跌幅20.86%,市值蒸发25.46亿港元。
13时许,文章发布后约4小时,文章从《经济参考报》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上消失。
港股游戏板块之后迎来反弹。截至8月3日16点收盘,相较于本日最低点,腾讯回弹4.7%、网易7.9%、心动13.6%、中手游8.7%。
14时左右,文章发布后约5小时,腾讯官方微信账号“鹅厂黑板报”发布文章《腾讯推出游戏未保“双减双打”新措施》。文章称,腾讯将从《王者荣耀》试点,逐步面向全线游戏推出“双减、双打、三提倡”的7条新举措。其中“双减”包括将未成年用户在线时长限制由之前的非节假日1.5小时、节假日3小时进一步降低至1小时和2小时,同时禁止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游戏内消费;“双打”包括打击身份冒用及打击作弊;“三倡议”分别为倡议全行业进一步强化游戏防沉迷系统、控制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倡议深化对游戏适龄评定和实施机制的研究,以及倡议全行业讨论禁止未满12周岁小学生进入游戏的可行性。
《经济参考报》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主办的全国性报纸,创刊于198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专门从事经济和财经报道的日报。该报的宗旨是为社会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经济信息。
该报公众号8月2日发布的文章包括《奥运同款人气榜发布:这届奥运冠军“带货”能力堪比主播》,阅读数为1689。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上,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致辞中指出:“去年,国产自研游戏海外市场营收超过15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0%,一批精品游戏登上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榜,受到海外用户欢迎。要更好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对标对表世界一流,加快构建世界领先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的外向型企业,不断壮大网络出版产业实力。”
据粗略统计,在该篇文章从发布到消失的几小时内,中国游戏企业市值一度蒸发超过4500亿港元。
在8月3日晚18点左右,这篇文章又出现在《经济参考报》的主页上,但文章的标题和正文中去掉了“精神鸦片”等字样。
这就是2021年8月3日发生的事情。
================================================================================
惊弓之鸟中国游戏人
8月3日,游戏从业者们一觉起来,发现房又塌了。
由新华社主管主办的《经济参考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名为《“精神鸦片”已长成数千亿产业》,很快这篇文章便引起行业沸腾,几乎在每个从业者的朋友圈刷屏。
而就在半天前,国内最大的游戏展ChinaJoy才刚刚在上海闭幕,经历了突发的防疫情况,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工作岗位的游戏从业者们,打开手机却迎来当头一棒,被官媒比作毒品贩卖者。一时间,耻辱、愤怒和绝望的情绪弥漫在整个行业圈子。
如今去探究这篇文章本身是否合理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发布4小时候,原文被《经济参考报》自行删除,其他主流媒体的转载版本也一并消失。简单来说,这是一篇充满了陈词滥调和以偏概全的文章,让人一夜梦回2000年《光明日报》那篇震古烁今的《电脑游戏 瞄准孩子的“电子海洛因”》。
甚至可以说,如今的“精神鸦片”,比起当年的“电子海洛因”有过之而无不及。鸦片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更大的侮辱意味,相对2000年的评价还倒退了一步。
当然,游戏从业者们除了愤怒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刷刷梗图。
有人说,建议给《网瘾战争》申个遗,毕竟十来年前的台词流传到现在还适用:
有人苦中作乐,自嘲说这就是中国游戏人当前的状况↓↓:
相比之下,资本市场的反应要来得更加现实直接,文章一刷屏,所有中国游戏股当即应声大跌,当日最大跌幅高达20%。据粗略统计,在这篇文章发布后的几小时内,中国游戏企业的市值一度蒸发4000多亿元。
这种股灾式的市场震荡,也几乎让中国证监会上周刚进行过的安抚人心作用打了水漂。进入7月以来,由于滴滴上市风波和教育行业的整顿,中国股市进入连续暴跌,很多人都担心自己的行业是否会成为下个被一纸禁令消灭的对象,外资和内资都大量撤出,市场情绪十分不安。为此,上周国证券监管机构紧急召开会议,试图缓解人们对行业整顿的担忧。据彭博社报道,一些银行家从会上得到的信息是,整顿教育行业的政策是有针对性的,无意伤及其他行业的公司。安抚之后,市场行情有了一定的回升。
结果今天一则来自官媒的“电子鸦片”定性式报道,游戏业者人人陷入了“整完了教育,轮到游戏了”的恐慌中。这种恐慌是会蔓延的,不止是游戏,今天的A股大盘、港股以及美股中概都集体再次下跌。
今天整个上午,游戏行业都弥漫在“完了……完了,2018浩劫再现”的绝望情绪中。
然而,过了中午时分,情况又出现了转机。先是此报道没有进一步被上层官媒转评,基本上都是游戏圈的人在转,外部舆论没有扩大的迹象,有朋友开始寻思是不是反应过度。到了下午,更是连原文都被删了,一切就当无事发生。也没有什么具体新规落地,这让上午全行业的反应有点自己吓自己的意思。
而且冷静下来细细品味,也能看到一个让人欣慰的事实:做空游戏行业的方式,已经剩下不多了。
也就是说,除非是特别斩草除根式地清扫,其他整治手段游戏行业都见得多了,早已习惯在严格的监管下生存。这两年,从业者们迎来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防治近视眼实施方案》《网络游戏适龄提示》《游戏审查评分细则》……每次整治,搁其他行业可能都要伤筋动骨,游戏行业却能相对平稳地度过,并在一定的改革后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毕竟,游戏行业可是连2018年都挺过来了,那是什么年份,版号停发大半年,相当于大半年时间内,国内没有一款新游戏能正式上市。当时除了从业者,主流社会无人关心这个行业的死活。我记得在版号停发半年后,突然有行业外的媒体惊讶地发现,原来游戏行业已经这么久没版号了,于是当成了一个新鲜话题来炒……总之,游戏行业是一路被打板子走过来的,带着洪水猛兽的印记,面临过各种负面舆论环境,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监管方式,好像……也不太有多少能让从业者意想不到的发展了。
当然,也正是因为平时挨了这么多板子,看到板子再扬起来的时候,大家都会条件反射地筛糠,这是一种本能。你当然能说“怕什么怕,板子又没打下来”,站着说话谁不会呢。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既然“精神鸦片”一文很快被自行删除,便明显释放出了一个信号:这篇报道已经不符合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了。
虽然前面说游戏行业总是挨板子,但回过头来看,这两年政策风向对游戏又是有些友好的。虽然监管越来越严格,但并不是要消灭游戏业,而是往往以“为游戏产业健康发展”为名义。
比如,《网络游戏适龄提示》发布的时候,官方的说法是:
“标准主要针对网络游戏的合规出版以及合理使用而制定,从而达到正确引导未成年人消费者的目的。”
再比如《游戏审查评分细则》出台的时候,其官方作用是“为健全游戏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游戏企业更认真打磨质量,更注重游戏作品的政治导向、价值取向、文化内涵。”
先不说效果和方法如何,这些新规字面上的目的都很正向:是为了规范,为了提升质量,总之一副“为了游戏行业好”的调调。
你对比一下前段时间的课外教育,啪的一下,全干掉了,拿出扫黄打非的态度去严打补习班。游戏行业不存在这种情况的,哪怕新世纪初最洪水猛兽的时期,也只是在政策上隔绝了游戏机业务的发展,本土网络游戏的发展依然欣欣向荣。有关部门当然一直对游戏产业很警惕,但始终没有要彻底铲除的意思。
再比如,游戏是中国唯一一个还保留有巨大海外内容消费渠道(如Steam)的文化产业,你在其他文化产品如影视、音乐、书籍领域是看不到这种“优待”的(普通网友想追一部B站没有的番,容易吗),你仔细对比一下,这个差异其实很耐人寻味。
可能也正是由于这种“优待”,无论用户的消费能力和品味,还是行业的内容制作水平都在快速进化,中国游戏得以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文化产业,在全球领域也获得了竞争力,亦成为中国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最核心力量。
这个成绩反过来,也让政府与政策对游戏更加利好。已经不止一个城市要争“电竞之都”的头衔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为了吸引更多的游戏开发人才,北京从去年开始由官方推动举办“国际游戏创新大会;而一款将背景设在中国西北的单机游戏,能在兰州本地获得大量的扶持,差点连主题景区都造出来……
特别是,上周商务部官方网站刚公布了《关于公示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这份名单涉及到商务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等多个相关部门,显示出国家层面的重视,其中《明日方舟》《球球大作战》《原神》等游戏都赫然在列。而紧接着,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还在上周的ChinaJoy开幕上致辞,重点强调了游戏内容精品化与国际化发展。
结果今天一篇报道,直接把游戏定性为鸦片。这样就很尴尬……有关部门这些年“促进游戏行业健康发展”的各种管理办法要怎么定性呢?鸦片有健康发展的说法吗,显然是没有的。所以这篇报道看似站在了“反正批判游戏不会错”的大方向上,殊不知这个方向已经有些过时了。游戏虽然还是个软柿子,但若不注意捏的方法,却也可能跟主旋律唱了反调,删文撤稿是自然的。
结语
这件事的结果,是《经济参考报》把报道撤稿之后,进行了一些删改,又发布回来了。只是全文已经去掉了“鸦片”“毒品”的说法,变成了《网络游戏长成数千亿产业》,光是看标题,还以为是一篇对游戏行业利好的报道。
就这样,一场闹剧算是告一段落,无数游戏人悬着的心落了下来。折腾了一天, 发文的媒体被骂了,游戏厂商的股价跌了,流量转来转去,好像谁都不是赢家。
但赢家还是有的。一纸报道吓傻全国从业者,瞬间蒸发一个产业千亿市值。如果这都不能算展现了力量,还有什么算力量?
在经历了2个月的股价下跌后,新华网和人民网各自吃到了首个涨停板,涨幅达10%。
================================================================
知乎|假设所有游戏都关了,学生们都会学习吗?
以下是一名匿名知乎用户在2020年5月24日对问题“假设所有游戏都关了,学生们都会学习吗?”的回复:
背景新闻:
前清
没有电子游戏,也没有电脑游戏。
摇滚乐也没有,电视剧也没有。
动画片也没有,漫画书也没有。
一切诱惑都没有,按理说应该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了吧?
呸。
前清的八旗子弟,也包括汉人。斗蝈蝈,斗蛐蛐,从十二三岁斗到四五十岁,死了拿蝈蝈葫芦陪葬的事情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城了,你都看见一群四五十岁的贵族子弟抱着蝈蝈葫芦逃跑。
一只蝈蝈炒到好几百两银子。一直到了亡国,手里的蝈蝈葫芦也不松手。
铁杆庄稼的八旗子弟,啥也不干天天领钱粮,按理说应该有学习的氛围了吧?
领下来的钱家里天天吃粗粮,也要匀出钱来,养黄雀。老舍的作品里说过,听鸟叫唤一声,都忘了自己快饿死了。
当时没网吧,可他们能泡茶馆从早到晚十二小时,戏园子和酒店更是兴盛的惊人。
这就是实际情况。
前清要是有知乎,一定有人上去问。
“要是蝈蝈蛐蛐都死绝了,人会去学习吗?”
然后另外一个答主给他举栗子:
汉朝
不流行蛐蛐,不流行蝈蝈。
没有戏园子,也少有澡堂子。
一切诱惑都没有,按理说应该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了吧?
呸。
汉朝的时候,主要娱乐活动是斗鸡。
兴盛到当时曹操的儿子曹植这一级别的人物,为斗鸡这件高端娱乐活动写过诗赋。
另外一种主流娱乐形式是“弹棋”————没错,就是现在人弹的弹珠。
但可不是孩子们玩啊。
这是上层人的娱乐形式,你只跻身上流社会,常常的能看见一群四五十岁的达官贵人聚众斗鸡,斗鸡之后意犹未尽,开始蹲地上弹弹珠。
从十几岁的少年弹弹珠弹到入土,这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
汉朝要是有知乎,一定有人上去问。
“要是斗鸡都死绝了,棋子都砸碎了,人会去学习吗?”
然后另外一个答主给他举栗子:
呸
战国时期。
流行双陆碁————扔骰子的,类似于大富翁的一种娱乐。后来也叫双六、升官图。
列子的书里有记载,当时达官贵人经常聚众玩升官图,一宿一宿的玩。玩的嗨到惊跑了门外的动物。这也算是最早的包夜开黑了吧?
还有往杯子里扔筷子,是每次宴会必备的高端娱乐活动。只有身份够高的人才能参加,一玩一天。
战国要是有知乎,一定有人上去问。
“要是升官图全撕了,筷子全撅了,人会去学习吗?”
就这样,无限套娃。
各朝各代甚至各个年代,都有娱乐形式。而当你不想学习的时候,盯着墙幻想,都是一样充满吸引力的娱乐活动。
说真的,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本能。
无论好到什么程度的社会,只要这个社会本身缺乏“快乐”这项,那都不可能是善意的社会。
不是没有完全杜绝了游戏的国家:朝鲜、伊朗、中东地区的不少国家都是如此。可我可没看见这些国家人才涌现,国富民强。
反倒是游戏尺度非常大的国家有不少,个个都能挤进发达国家行列。不要说自己国家人才涌现了,连咱们培养的人才也削尖了脑袋往那边跑,为了混个国籍连脸都能不要,不反手捅培养自己的祖国一刀已经是善人了,而不少人已经这么干了。
你猜是因为啥?你猜?
因为人吃苦是为了提升自我,不是为了吃一辈子苦。短暂的停止娱乐是为了以后有能力更好的娱乐,不是彻底告别娱乐。
单纯的苦难崇拜是一种精神疾病。
然后,另一个问题就自然浮现了: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游戏开放尺度都比中国大,可怎么游戏就对中国学生们破坏力这么大?
很简单。
前苏联什么都禁,就不禁酒。所以所有人都成了酒鬼。
而不禁酒的国家多的是,中国就不禁酒。也没见谁像俄罗斯人那么喝的。
南方某国(忘了哪个了)啥都没有,就槟榔多。
结果全国人嗑槟榔居然上瘾,以至于国家得出台法律禁止槟榔销售。
而我是没看到除了那里以外,哪个国家把槟榔当毒品看的。
所以,明白没有?
当社会整体风尚严肃,缺乏娱乐形式,导致学生缺乏放松和快乐时,独一的娱乐形式对人的吸引力就越大。
所以真禁了游戏,我更相信他们会去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至于学习?那是排在跟小学生弹弹珠后面的。
更新:有人对战国有没有升官图做出反应,首先歪题了……但本着知乎精神,我翻了翻原文文字。发现自己写的确实不严谨。列子上的原文如下:
《列子·说符》:“ 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钱帛无量,财货无訾,登高楼,临大路,设乐陈酒,击博楼上。” 张湛 注:“击,打也,如今双陆碁也。
确实是没有升官图的,所以向大家致歉。战国玩的是相同模式,扔骰子走格的双陆碁(双六棋)。
整体上是一种比大富翁和升官图娱乐性更低的存在,而这在当时是主流游戏。
但我写这个答案不是为了科普游戏知识啊……
再更新:一天六千赞,你们是要吓死谁吗……谢谢大家谬赞。
知乎创作小助手显示本问题可以开创作者收益了。
我就不开。不是因为清高,我这个回答不是想分享知识,我只是想怼智障。
至于那些私信想转载的同学,随便转。署名权我都不要,你说这些是你写的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