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往事(218)

泌尿科医生不敢打比方

张峰 真实故事计划 2021-07-27

 

 

"

性健康科普在这里一直像黑盒一样被藏起来,一旦拿到台面上,就容易发生危险。

 

34岁的泌尿科男医生许超,遭遇了来自一些男性的敌意。
7月2日这天,许超日常接诊碰到几位患者,下腹部脂肪比较厚,像怀了孕,导致查体(主要是生殖器)困难,需要抬起下垂的脂肪。许超发微博记录下这件事,建议一些肥胖到影响健康的患者减减肥。88个字的微博里,他将患者的生殖器比作了“短茶壶嘴”。
“短茶壶嘴”这个比喻,瞬间捅了蜂窝,舆论发酵时,许超正在做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一种治疗非梗阻性无精症的手术。如今,他每天都要做两三台类似的手术,平均一台两个小时。下了手术,同事发来了信息:超哥你出名了。
2017年开始,泌尿科医生超开始做两性健康科普。记录脱敏后的临床案例和故事,已经成了许超的一种习惯。此前,少有泌尿科医生这么做。肾、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前列腺这样的治疗,在过去几十年普遍存在于村头巷尾的电线杆子、厕所的挡板和深夜的广播电台。

 

 图|许超引发争议的微博

搞科普前,超是一个正经八百的论文狂人,研究生期间他一共发表了6篇论文,后来从医,每年也都有论文发布在权威期刊杂志上。上研究生那会儿,他研究了Ki-67对于一种肿瘤预后评估的影响效果,论文题目翻译过来叫做《Ki-67标志物对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适用性》。Ki-67这种物质,一般人读都读不通顺,超却觉得有趣,因为研究得出的结论,“实打实地存在”。
没想到,医院领导派他去参加一个科普大赛,让他的科研路出现了拐点。来了兴趣的许超开了个“我是超斯基”的公众号,放下手术刀,拿笔就写科普文章。只是做科普,难度却变成了要让人读得懂,对超来说,这并非降维打击,而是加强难度了。
高中的时候,许超最愁的就是800字的作文,怎么写都写不出华丽的辞藻,优美的排比句。更可况,科普泌尿科知识脱离不了生殖器官相关词汇,更是让自嘲想象力匮乏的许超头疼,如何恰当地表达敏感词,同时又把事情讲清楚?当社会充满禁忌时,隐喻就会特别发达。许超想出来的办法是多用比喻。
医生和语文较上了劲儿许超有个便签,专门用来记录各种各样奇怪的喻体。比如灯和烧水,这两个喻体用来阐述两性性行为的差异,男性是灯,一按开关就亮了,指代射精;而女性好像咕嘟咕嘟烧水,从凉到热的高潮,需要烧热过程。他借此提醒男性,夫妻生活不要只顾着自己爽。
一场开车送货的旅程回答了“同房射精快,影响要孩子吗?”的提问。不管是两分钟还是半小时到达目的地,除了影响客户的体验,不影响任务的完成。一辆车缺了车门和反光镜,其实和货物的质量没关系。这是在辟谣精子畸形率高,生下的孩子也会畸形的问题。
有时,帮忙审稿的同事会赞叹比喻的精妙,男女性各自23条染色体好像两个图书馆书架的重组。“我怎么没想到这个”。
许医生还尝试用比喻解释更复杂的案例:第二代试管婴儿,学名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这就像一场包办婚姻,精子打到卵子里,它们没有自由恋爱,不需要自由结合”三年前在父母家喝茶,许超盯着茶壶看,产生的一种奇妙的联想,也被他随手用在了科普里。
比喻如同一个无知之幕,一头站着许超,一头站着求知若渴的网友,在这个辛勤媒介的勾连下,许超成了一个话痨。可在幕后,仍有庞大的难以估摸的漆黑,里面是人们匮乏的常识,因为误解而生的焦虑和难以启齿的私密痛苦。
一个年轻男生去洗澡,忘记带沐浴露,发现舍友在外面洗衣服,于是抓了一把洗衣粉就洗了下体,结果发现尿道口疼痛难忍。有人在电话里小声说,女朋友和别人跑了,他怀疑是自己太小了,想做私处整形手术。上了年纪的咨询很少见,也有六十左右的男性焦虑地问,娶了小二十岁的媳妇,夫妻生活怎么办。 
许医生告诉他们,不要用碱性大的产品去清洗私处。大部分的男性那里没有问题,要分清楚分手到底是为什么。对那个老年娶妻的人,问题就不是简单可解决的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现实生活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站在幕布的另一端,许超吃惊地发现,即使那些熟知网络,可以轻松获得一切知识的年轻群体,对于性的认识,也如自己成长时一样贫瘠。
十六七岁的男孩子偷偷问许超关于手淫的问题,他形容那是一种既兴奋又舒服的感觉,但立刻是后悔和害怕。他问许超“自己会不会长不高,身体不再发育”,“会肾虚,头发变白吗?”男孩子的问题像连珠炮,他迫切需要一个答案。
针对青春期的性问题,许超专门做了一条关于手淫的科普视频《“传统手艺”,怎样才算是“过度”?》。观众们在弹幕里诉说着“我有个朋友”的故事,许超看到了一群新潮时尚,但依旧羞于谈性的年轻人:当把性当做一个玩笑时,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当认真地去讨论这件事时,大家都不出声了。
问题太多,喻体就不够了平时下班休息的时候,许超就打开私信,边答复边总结普遍性,拿个手机开始录制视频:回答如何检查精液质量?床上运动真的可以减肥吗?性瘾是一种病吗?一个医生的救治是有限的,科普却可以“授人以渔”,去解决一些细小的具体的生活问题。相比于撰写少有人读的专业论文,许超也开始写《床底延时技巧指南(实战篇)》这种对普通人更实用的文章。
 

 

 图|许超和孩子在一起

比喻解决了把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内容的问题,让许超在科普圈聚集起人气,科普帮助具体的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也让他找到了成就感。一度,许超以为自己的敌人是深植人们心中的无知,可现在,他发现真正的危险还来自于正在滋长的性别成见。
许超曾记录了一场显微取精的手术,一位女生和男生当天同步取卵取精,男生在麻醉的时候迷迷糊糊地挂念女生。许超觉得那是一个温馨时刻,毕竟在感情里,下意识的关心不是训练的结果。可这条记录的评论区变成了对手术和男生的一场讨伐:劣精的男生凭什么让女孩子受罪?男生去死吧!渣男!
此后,许超频繁看到有人用“劣精”这样的词汇描述异性。医学上只会用“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这些没有感情色彩的术语描述症状,而拥有这些症状的男性,被当成了一个靶子。 
眼下,“茶壶嘴”的比喻则成了许超羞辱和刺痛男性的力证,许超成了“道德沦丧失去医德的医生”,后台谩骂的私信爆炸开来,上升到人身攻击和威胁。慕名而来网友留言:刚来,这人怎么了?有人立马回复:医生说男性都是短茶壶嘴。
比喻经过人们特有的变形和曲解,现在是有罪推定的证据。为此,有人打电话到医院在线中心投诉,要求处分许超。为了澄清自己,许超赶紧贴出了几张图片解释说:现实诊断中,为了判断患者的情况,医生也会用豆腐、剥皮的香蕉和黄瓜作类比。茶壶嘴和这些没有区别。
一个比喻,无法救赎另一个比喻,连缀的比喻则会被当成辛辣讽刺。许超明白,这本是男性的“尺寸焦虑”在起作用。理论上,男性8到10公分就可以正常性生活,可久远的生殖器崇拜,一直控制着男性的头脑,将尺寸与雄性魅力、阳刚之气捆绑。茶壶嘴的比喻,是为了让男性注意肥胖问题,大家却一股脑抓住短处,认定这个词打击了男性尊严。被刺痛的人,绕过了问题,直接把枪口对准了提出问题的人。
 
干这行久了,许超渐渐发现,很多问题无论是科普还是手术,医生都无法解决。有的无精子症患者做了睾丸显微镜取精手术,结果还是无精。术后,他请求许超出一个有精子的报告。 
“老婆吵着要离婚,如果没有精子,就真离了。”
有人来咨询和媳妇没有办法完成性生活,但是晨勃和手淫都可以,许超趁男女方分开的时候私下问男的:和别的女性试过吗?对方沉默了一会,试过,正常。家庭背后的病,治不了。
有一次许超科普男性结扎,这是一种男性避孕措施,是仅次于避孕套、口服避孕药和输卵管结扎术的第四大避孕方法。有人来私信他,自己的妻子看了科普非要让自己结扎,许超要为破坏他们夫妻关系负责。 
科普本来需要以经验和研究为基础,重视把事实摆明,去分析不同的情况,但渐渐也需要和那些口号式的、简单化的、判断性的原则耦合,很少有人看到文章里“一二三”后面的“然而”和“但是”。“没办法。”许超挠挠头,比喻终究还是成了现实的一部分。
比喻虽模糊,可在装睡的人那里,发声即是冒犯。

- END -

撰文 | 张 峰

 

 

 

=======================================================

 

 

当一个农村女孩,在雨中跳起广场舞

熊欢 凤凰网读书 2021-07-27

 

 
 
 
 
 

魔鬼步伐,魔音贯耳,群魔乱舞,在外界看来有这般形象的一群人,被统称为“广场舞大妈”。这当然是一种偏见,但当人们想当然地回避岁月的代沟,认为对方是退休老人,是碰瓷高手,是不能对话的,也就让更多人不被看见、不被理解。

 

好在还有学者致力于田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展开了一系列健身叙事,试图勾勒我国女性体育运动参与的社会学图景。其中有网红、留学生、老年人以外的非典型样本:一位年龄尚小、受教育程度有限、自我在艰苦生活中发展、爱跳广场舞且还想跳钢管舞的农村妈妈(化名木木)。

 

在她的自述中,我们能看到一种质朴而健康的生活态度,也能看见传统观念对女性身体及思想的束缚,但在有限条件下,她已经重构了全部。仅仅想象一下木木在工地、在雨中跳舞的样子,便想起《山河故人》,如果人人都回馈日常生活以浪漫,有一针针缝补梦的勇气,谁还会觉得广场舞曲刺耳呢?但愿世上的所有木木,都能自由地起舞。

 

口述者/ 背景介绍

 
 
 
 
 
 
 
 
 
 
 
 

化名:木木

年龄:26岁

学历:小学

职业:农民/工地临时工人

婚育状况:已婚,育有两儿一女

 

01

在家里带孩子累死了

 

我从小就喜欢跳舞。11岁的时候,我小学毕业没有读书,那时南海西樵(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山下有一个碧玉广场——现在没有了,都成了高楼大厦。(我)父母在那边上班,我就自由自在地跳舞。

 

一开始我们跳的广场舞,是专门从广州请来的舞蹈老师教的恰恰。那个老师看到我学得还不错,就叫我到前面跟着她跳,跳了半年,我和她一起带舞。之前看到电视里面有人跳舞,我也会跟着边学边跳,(直到)老师过来带广场舞,我才算开始正式学了。

 

结婚之后,在家里带小孩,没有时间和机会出去跳舞(了)。村里面几乎没有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人,都是一些留守的老人。我们这边男人都是出去打工的,没有人和我一起跳,我和那些留守老人也玩不到一起去,村里面也没有那种大的空场地来跳舞。刚嫁过来我对村里也不熟悉,加上孩子离不开人,还要在家里做农活、做家务,所以基本上就不跳了。有时候为了过一下舞瘾,就只能按着之前的记忆,下载一些在西樵那边跳舞的音乐,然后跟着音乐凭着记忆的动作跳咯。那时候,有空闲时间跳跳舞,真的很放松。在家里带孩子累死了,幸亏还能够跳舞出出汗,让我缓解缓解,要不然我都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我应该怎么办。

 

纪录片《广场上的舞蹈》,下图同

 

现在孩子都上学了,我跟着老公出来在县城工地做事。2018年6月,有一天晚上,我老公骑着摩托车带我下工回家,我看到县城广场上有人在跳舞,就停下来看。当时我一眼就看到了云姐带领的歌舞队,因为他们的音乐比较好听,跳的人也挺多的,舞蹈动作也比较好看,我就过去跟着跳。认识云姐后,我就加入了她的歌舞队。因为我以前跳过,学起来不是很困难,我一听到那个音乐,就很容易跟上节奏跳,我的节奏感还可以。

 

加入歌舞队之后,从家去舞场,骑摩托车要20多分钟,但我也一场不落地跟着跳舞。那时候刚入队,每晚都想跳,感觉像上瘾一样。梅雨季节,我就天天盼着天晴能出去跳舞,我们还打个雨伞跳,下着雨跳舞那种感觉真的好high。很多人看到开始下雨就跑了,基本上人都跑完了,只剩我们五六个还在跳。虽然每天工作已经非常辛苦了,但就是喜欢啊,跳舞对我来说是风雨无阻的。相比之前,除了上班就是家庭,要不就是自己一个人跳,现在我更开心、更满足了。我感觉生活更有意义了,就像找到了可以呼吸的地方。

 

2018年底,小孩要到县城里上幼儿园,所以我们就搬到了镇上。租了房子之后,去舞场几分钟就到了。以前在乡下,晚上去广场上跳舞都好晚才回家,现在我下班回家就吃饭,小孩爷爷帮他们冲好凉,等我下班回去吃饭。在家里基本不用我做什么家务事,就是洗下碗筷、打扫卫生,工作、娱乐、生活都能照顾到,我自己也感觉好充实。我现在很少不开心,每天都过得挺好的,老公也对我很好。有时候上班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就下了班晚上去跳舞,跳完舞回来,什么不顺心的事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跳舞是我每天很期待做的一件事情,是我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我买了一个小音响,工地这边其实挺吵的,我就把手机上的音乐通过蓝牙传到音响上听。我在上班的时候不能跳,就先听听音乐,熟悉一下节拍,晚上回去再学,这样快一点儿。我很喜欢《38度6》那个音乐的舞蹈,跳起来好high,音乐也很劲爆。我们跳过好多舞,我自己也在学,享受健康。我有时候在工地这边没人的时候也会打开音乐跟着跳。去年过年快放假的时候没有什么人,我就经常在岗位上跳,天气冷的时候我经常跳舞热身,跳几个舞就觉得热了。

 

02

感觉自己年轻了很多

 

我来舞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为有基础,学得很快,不到两个月我就跟着大家一起上台表演了。

 

我入队第一次上台,就跳了《我们不一样》。我是舞队里面年纪最小的一个。我们舞队现在共有92名队员,其中91个女的、1个男的。那个男队员是上班一族,是公务员。我相信以后男队员会越来越多的,因为广场舞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了,有男士来我没有什么看法的,人多才热闹嘛。女队员有的是老师,有的在厂里上班,农村户口的人比较多,占了很大一部分。

 

既然需要表演,那么就需要时间进行排练。我们平常训练时间都集中在晚上,有表演的时候,会提前组织人员一起彩排,临时建立一个微信群。我们这些白天要上班的,只能参加晚上的演出,白天都是不用上班的阿姨们去演出。我们出去表演有公益演出,也有些会给演出费,我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还可以挣到钱真的是一件让人很满足的事情。我们平常聚餐就用的演出费,我觉得很有意思呢。

 

 

出去演出要提前排练,有时间才能去,但是去广场跳舞就不一样啦,我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去。晚上在广场上自由跳舞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会站在第一排,带一下舞。广场上跳舞的人好多的,很热闹。我们跳的都是有活力的健身舞。云姐选的舞其实很简单的,看了每个动作有几个节拍,然后听着节奏,很快就会了。

 

我们下雨天不能跳舞,偶尔就会去聚餐,去唱唱歌,这样玩一下。我们经常聚餐的,AA制。我们也会拍很多视频、照片留作纪念,我朋友圈里面都有。现在舞队比我刚入队的时候庞大多了,才不到一年,就有好多新成员加入。大家都很好,而且现在带舞的人都有五六个了,越来越壮大了,但是再庞大,我暂时还是年龄最小的,哈哈哈哈,我得一个一个地叫她们姐。

 

我老公和我婆家的人也不反对我跳舞。我老公说跳舞对身体有益无害,和他拍拖的时候,我也会去跳舞,所以我跳舞家里人还是很支持的。现在不用我怎么管小孩,我老公只是叫我去跳舞别太晚回家,怕我有危险。我都没有自己单独跳舞的视频,有机会自己来个独舞。云姐用那个苹果ipad,拍的抖音,有时候也会分享出来给大家看。我都没有时间搞这个,手机也没有那么棒,拍不了自己跳独舞。等小孩都开始住校了,时间多起来了,我再挣钱换一个好手机,到时候愿意怎么玩就怎么玩。

 

现在小孩开始生活能够自理了,我也轻松了好多,感觉自己也年轻了很多。我现在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看到了很多比我更困难的人,所以有时候想想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我把好多以前带小孩时穿的衣服拿到文化馆捐了出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政府都有哪些福利,但是我感觉到我们这边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开展得很不错,氛围很好。我逐渐在舞蹈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找到了对生活的信心。

 

 

03

我不喜欢胖的自己

 

我还是很注重自己的身材的。我看电视里那些女演员都好瘦,穿衣服也好看。还有我们平常看到的那些广场舞的视频,那些老师身材也好,都比我要瘦很多。还有网上会有那种女生“要么瘦,要么死”的口号,还有说什么“女人就该对自己狠一些”。当然我们也会受到影响,现在我们队友聊天也会谈起“唉?你好像瘦了,你哪里胖了”。我不喜欢胖的自己,胖了穿衣服不好看,运动起来也吃力。别人说我瘦了,我会很开心。

 

饮食和运动,是我控制体重的办法。这也是我在手机上看到后跟大家交流,自己尝试后总结的经验。减肥是没有捷径的,必须自己动起来才可以。在舞队跳舞的时候,我的体重一直维持在105~108斤。跳舞出汗很好的,我不喜欢自己太胖。跳舞可以让身体出汗,要是身体不出汗,再怎么减都没有用,出了汗很快就能瘦下来啦。跳舞是比较好的进行全身运动的方法,我对跑步没有兴趣。

 

其实我小时候形体不是很好,有些驼背,我哥哥就按照土方法教我,帮我纠正。那时候我每天差不多都会靠墙站20~30分钟,后脑勺一定要贴着墙,每天站两次。我现在驼背看着一点儿都不明显,好了很多。跳舞当然对形体更加有帮助了,而且没有那个土方法那么苦,既可以塑形,又很开心。我在跳舞视频中看到自己,觉得自己的身姿还是很挺拔的。

 

 

我们农村妇女基本很少会去刻意地塑形,也很少人有控制饮食和运动塑形的意识。但我一直对自己外形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比如我比较注意自己的胖瘦,也会有控制饮食的意识,有时间我也会去做护肤。我觉得这与我喜欢跳舞是有关系的,跳舞就是一种美的表达,为了把舞跳得美,身材和外形就要保持得美美的。但我一般不会化妆,那个太麻烦,我也不好意思化妆去工地上班。我对自己外形的要求就是看起来舒服就行,跳起舞来身体轻盈。我受不了健身网红那种身材,那么细的腰、那么凸的屁股,我觉得不好看。

 

04

我还想去学学钢管舞

 

我的三个孩子中,女儿最像我。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我现在真的有这种体会。我有时在房间里跳舞她就跟着我跳,她乱跳的。我也没想着说去培养她这一块,我自己的梦想我自己实现就好,小孩自己喜欢才行,做父母的不能要求他们做不想做的事。我女儿才5岁,还不知道她喜欢什么、爱好什么,我老公希望她长大做护士或者医生。我女儿现在上幼儿园,老师教过她什么,她回来会告诉我们老师今天教她的内容,比如说,会写自己的名字,会写哥哥、弟弟的名字。我觉得才5岁的小孩能做到这些已经算很好了。

 

虽然对女人来说,结婚生子是生活的重心,但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好和兴趣,生活就没有乐趣,真的和傻瓜没区别了。虽然(生活)这么难,但是我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尽管有些现在还不能实现。比如,我还想去学学钢管舞。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有人跳钢管舞,我觉得这个舞很好看,我就很想学。但是家里现在也不是很有余钱,也没有找到哪里可以学。不过也没有什么啦,我现在的生活还是可以的,至少每天都可以跳跳舞,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放松心情,比以前好很多啦。

 

 

我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能真正站上大舞台演出,第二个就是能拥有属于我们夫妻俩的房子,期望三个小孩平安长大。

 

现在看来,第一个梦想很难实现了,还好现在能上舞台演出,虽然是下乡演出,但是我还是很开心。我小时候想去舞蹈学校,就是想实现上舞台的梦想。现在我已经成家,想法就不一样了。结婚要顾家,要照顾老人还有小孩。以前想着上舞蹈学校学了跳舞,就有机会到全国的大舞台去表演,现在想想觉得好幼稚。我之前看电视上有那个广场舞比赛,不知道怎么才能让我现在所在的舞队也上大舞台。现在自己已经为人母了,好多事情都受到了限制。我一直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去接受一下专业的培训。2018年12月,我原本有个机会参加健身社会指导员培训,但因为与工作时间冲突,便放弃了。

 

第二个梦想,现在正在努力挣钱实现。我想在县城里买房子。现在房子好贵哦,打算买个三室一厅,都要五六十万元,还不包括装修。加上装修,就算装修得比较简单,估计也得要个七十来万元了吧。目前也是计划着,等三个小孩都上小学了就开始准备存钱供房,先付了首付,简单装修后住进去,然后一点儿一点儿地还,只能这么来了。其实三个小孩就算是上了小学也挺花钱的,一供就是三个孩子,加上供房,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我们也就只是在工地工作,种种农田,也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只能靠劳力,而且这些还是建立在大家身体都好的基础上,所以感觉压力山大呀,压力大过山。

 

 

 

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还是十分满意的。三个小孩都健康地长大上学了,我在工地可以和丈夫一起工作,下班之后就近到广场上和朋友们一起跳舞。现在的生活都是之前吃的苦换来的。虽然也有一些小心愿没法实现,但是我很知足,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 ... 40?wx_fmt=png"); background-position: 0% 0%; background-repeat: repea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扮靓”乡村文化生活的广场舞 

作者:熊欢(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农村妇女作为农村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农村社区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她们在农忙时耕作,农闲时工作,还需兼顾家务、养育子女、照料家人,是每个农村家庭中都不可或缺的成员,关系着整个农村社会结构的稳定。她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社会交往单一,经济能力有限,缺少发声平台。家庭是农村妇女的主要活动场所,其他社会场所鲜有她们的身影。因此,农村妇女群体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以及她们自身的利益常常会被社会大众忽视。她们的生活经历、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以及对健康、美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常常被大众娱乐媒体过度包装甚至丑化。在本章中,木木的健身故事或许可以展现当前我国农村妇女生活的鲜活图景和真实的一角。

 

01家庭、农村与社会公共空间

 

从木木的生活选择,我们可以看出她仍然是把婚姻、家庭和孩子放在首位的。

 

在刚步入婚姻,刚来到一个新的地方(老公的老家)扎根下来的那段时间里,她依然按照农村妇女的生活轨迹,在家相夫教子,做农活种地,或者做一些精细的手工活。但是,当最小的孩子也上了幼儿园,她完成了女性主要的生育任务之后,她还是希望能走出乡下的封闭空间。

 

虽然从表面上看,她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才和丈夫一起到县城建筑工地上做货梯司机的,但从她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得知,她出来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内心不安于农村日复一日、无聊和空虚的生活。去县城工作给她带来了新的生活机会——发现了跳舞的场所和组织。她生活的维度和内容由此得到了拓展,曾经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村妇女获得了新的角色。

 

木木在舞蹈健身的过程中,积极地融入了社会公共空间。在领舞时,她充当着“模范”的角色;在慈善表演中,她扮演着“爱心”传递者的角色;在与团队成员的交往过程中,她既活泼又理性(如不会为排位之类的事情和队员相争),打破了以往公众心中农村妇女的消极形象。

 

02 网络时代的女性形象、身体审美

 

当今大众传媒发达,特别是自媒体快速崛起,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中心内容。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和网络红人的快速蹿红,也深刻地影响着农村妇女的审美。她们也开始注重身材,在意自己的长相,对皮肤投资。木木便是如此,她会在意电视剧中女演员的身材如何苗条,会浏览手机中类似倡导女性“要么瘦、要么死”的相关新闻,也会读一些扭曲宣扬“女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的“毒鸡汤”……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影视剧、时尚杂志中,还是在广告中,女性形象仍然是在男性审美下被物化、商品化了的,那些受欢迎的女性角色,大多长相标致、身材姣好。长此以往,在男性审美主导的媒介传播的影响下,公众便认同了这种女性身材审美,从而具有同样审美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大,这些对身材的追求也根深蒂固于当代女性的头脑中,同样影响着农村妇女的审美意识和自我身体管理的观念与行为。

 

但是和城市女性健身爱好者相比,她们更多采用的是“顺其自然”的态度,不会太强调一定要通过健身达到身体的某种“成就”,也不会刻意追求练出“马甲线”“蜜桃臀”,或者说在健身过程中,还没有那种对身体(能力、形态)的追求。从木木及她所在的健身舞队来看,她们更多追求和享受的是健身运动本身带来的身心愉悦和自我认同。

 

因为和城市不同,在农村乡镇,虽然可以接收到外界对女性身体审美的信息,但是整体社会对女性外表的要求没有在城市那么“严格”和“苛刻”,女性良好的外表并不能为她们带来更好的工作机会(工作多为体力劳动),也不一定会带来一个好的婚姻(婚姻更看重的是过日子和生育的能力),反而如果打扮得过于“出众”,会遭到“流言蜚语”。或许木木她们这种健身心态和追求更能把女性从“理想身体”的规训中解放出来,真正因为自己的爱好而参与全民健身。

 

03 身体活动不等同于健身活动

 

并不像大众传媒所描述的——农村妇女卫生健康状况差、没有健康意识,木木也有自己的健康观。从木木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她认为跳舞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她会通过饮食和运动来管理自己的身材。

 

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跳舞的热爱,她认为通过跳舞这项健身活动,她可以放松心情、保持身材、享受健康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她“感觉生活更有意义了,就像找到了可以呼吸的地方”她并不认为做农活可以锻炼身体,做农活只是身体活动,只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而不是健身活动。在农村带孩子务农期间,闲暇时间她都会跳舞来放松;在工地上班时,她也会利用工作的空隙时间在脑海中比画舞蹈动作。只要天气允许,没有搬到县城之前,她都会骑20多分钟的摩托车到县城的广场上跳舞;她在县城租房之后,跳舞更是几乎场场不落。由此可见,她对健康的看法以及她追求健康的方式,也破除了公众对“农村妇女认为身体活动便是健身活动”的误解。

 

……

 

发达的科技,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得农村女性足不出户也可遍观世界,她们的健身观念也逐渐在发生改变。相信随着社会的融合,随着农村-城市二元结构壁垒的打破,农村女性会突破加诸其身的“刻板印象”。

 

娱乐健身不仅是城市的生活方式,也应该(可以)成为农村女性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健身运动在农村妇女群体中的开展和推广,是帮助农村妇女走出“三重”“四少”“五偏”困境的途径之一,虽然它无法根除束缚农村妇女个体发展的结构性因素,但是至少可以赋能农村女性,使她们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在促进身心健康、拓展人际交往、增加知识积累和创造精神寄托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因篇幅所限,上文为节选段落,小标题系编者拟。

 

所有跟帖: 

水灾后的人们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7/27/2021 postreply 20:11: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