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子就算屈身泥沼,也绝对不能害命杀生

好男子就算屈身泥沼,也绝对不能害命杀生

能老师 就叫熊太行也行 3/12

今天没有《教父2》的拆解,下周我们讲《教父2》里,为什么迈克尔不肯放过二哥弗雷多。

 

弗雷多兄弟当然是亲兄弟,但叛徒也是真叛徒。

 

叛变这种事,有第一次,就一定有下一次。

 

今天讲一个叛徒的故事,就是《警世通言》里的《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这里先解释一下题目,山亭儿,就是黏土做的那些个山水人物小摆件儿,今天我们一般称之为“手办”。

 

Image

乡村爱情版本的

 

万秀娘是一个有钱的寡妇,因为死了男人,回娘家度日,被家里解雇的工人和土匪勾结,被拘在一个手办作坊里,最后侥幸逃脱。

 

话不多说,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个故事。

 

茶博士

 

宋朝的襄阳城里有个万员外,在襄阳府的市中心开了一个茶叶铺,一边是卖茶叶,论斤两卖的铺子;一边是个茶馆,卖热茶给街坊邻居。

 

万员外雇了一个茶博士,叫做陶铁僧,这小伙子七八岁的时候就在家里洗茶杯盘子,长大了,就干上了泡茶迎客的活儿,这是“家生孩儿”。

 

虽然是仆人、雇工,但是从小跟着雇主长大,这就算是半拉家里人。

 

之前我们讲过一个故事,叫《要弥补你伤害过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为他花钱》,就是讲的家生孩儿被冤枉,最后主人决定收他为养子,继承家业的。

 

这种孩子,按说是最可信的一类人,只可惜陶铁僧这孩子不成器,长到二十多岁,一天打烊的时候,万员外突然发现,这小子学会偷东西了。

 

“栾四十五见钱在手里。”

 

之前有朋友说,三言这三本书不好懂,其实它是白话,只是有些表达我们不用了,比如这个栾,通挛,今天我们还用这个字,比如“痉挛”,抽搐了、弯曲了,拧在一起了,这就是挛。

 

陶铁僧把手蜷起来,里面藏了四五十个现钱。

 

万员外从布帘子下面看见陶铁僧偷东西,只是不做声,看见陶铁僧——

 

“鹰觑鹘望,看布帘子里面,约莫没人见,把那见钱怀中便搋。”

 

搋,就是揣,今天清理马桶那个叫皮搋子,还用这个字。

 

冯梦龙写小偷小摸很到位,这肯定是细致观察过,鹘指的是隼,和鹰一样都是猛禽,这种鸟儿机警,眼睛也好。

 

陶铁僧这么偷,这是干惯了已经。

 

Image

鹰觑鹘望是眼神敏锐,“鹰视狼顾”是野心,不是一回事

 

万员外从帘子里慢慢出来,在柜上坐好。陶铁僧看见员外出来,伸手去怀里摸了一把,腰间解开衣带布包,给员外看。

 

那意思就是“您查查,我这没拿您钱。”

 

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方才我见你栾四五十钱在手里,望这布帘里一望了,便搋了。你实对我说,钱却不计利害。见你解了布袋,空中抖一抖,真个瞒得我好!你这钱藏在那里?说与我,我到饶你;若不说,送你去官司。”

 

万员外态度是:我看见了,但是我确实没发现钱,你现在跟我说,这叫坦白从宽,但是你要是不说,我送你去衙门,那就抗拒从严了。

 

我们经常看这个系列文章,都知道,进衙门一定会挨板子,而且十有八九要病死在监狱里,所以能不去最好就不去。

 

陶铁僧就招了——

 

那厮指道:“安在挂着底浪荡灯铁片儿上。”

 

浪荡灯,就是绳子挂着的灯,把赃物转移到不被主人注意的地方,以后再拿。

 

万员外把凳儿站起脚上去,果然是一垛儿,安着四五十钱。

 

“你来我家,几年了?”

 

“以前跟我爸爸就在这儿干活,后来我爸爸死了,也是员外您收留,十四五年了……”

 

陶铁僧抬出自己的老爹,想要老员外能够讲点情面。

 

这不对,他爸爸也是做帮工的,他爸爸死了,老员外肯定帮忙发送了,古代最贵的就是丧葬费、棺材本儿了。两代人在这,老东家老伙计的,你还偷人家,这说不过去。

 

但是下一句,万员外也不对了。

 

万员外道:“你一日只做偷我五十钱,十日五百,一个月一贯五百,一年十八贯,十五来年,你偷了我二百七十贯钱。如今不欲送你去官司,你且闲休!”

 

抓了家贼有两种办法:你要是送官,就算总账;你要是不报官,要好生送他走的话,那就别算账。

 

陶铁僧肯定不会从七八岁开始就偷钱,万员外饶了他,固然是慈悲,但是你说一句“你偷了二百七十贯”,他就要不服。

 

他可能就偷了二百一,偷的时候就执行了满一百减三十。

 

你如果需要讲道理,就要继续问,你老实说,这么干多久了,你是嫖了还是赌了?还是拿去吃酒了,你被人敲诈了没有?

 

关怀一下,给点路费,送他走。

 

陶铁僧背着铺盖卷走了,到处找活儿干,结果——

 

被万员外分付尽一襄阳府开茶坊底行院。

 

这叫什么?通报全行业除名,这人手不干净,偷东西,那还有谁敢用他?

 

Image

襄阳倒是有丐帮,但丐帮更是一团正气

 

流浪者

 

陶铁僧在经纪那里找不到活干,身上穿的黄草心布衫子也破了,秋雨一下,秋风一打,这个时候的人啊,最容易走投无路。

 

我们之前在《夫婿夫婿,何人才是好夫佳婿》里讲过计安家的故事,深秋时候下雨,看着前女婿落魄可怜,请他进来吃酒,这个坏小子就起了劫财的心。

 

陶铁僧也是如此,秋雨一下,又跑到周行老(中介经纪)家里来找工作,心里就已经骂上了万员外了。

 

“万员外忒恁地毒害!便做我拿了你三五十钱,你只不使我便了。那个猫儿不偷食?直分付尽一襄阳府开茶坊底教不使我,致令我而今没讨饭吃处。这一秋一冬,却是怎地计结?做甚么是得?”

 

你看,这就是坏人的逻辑,他觉得万员外狠毒,他只觉得自己偷了三五十钱,因为被抓住的才算偷。他认为天下的伙计都偷东西,觉得全行业通报这件事太重了。

 

万员外是个好同行,他救了很多别的茶坊老板,但他承担了陶铁僧所有的怨念。

 

陶铁僧在周行老那里,遇到了一个来借扁担的人。

 

周行老随口一问:“你借扁担做什么?”

 

那个哥哥道:“万三员外女儿万秀娘,死了夫婿,今日归来。我问你借匾担去挑笼仗则个。”

 

万秀娘年纪不大,没有儿子,所以回了娘家,万家是富户,给女儿的陪嫁不会少,这是女方的个人财产,是可以带回来的。

 

Image

唐朝分行李示意图

 

陶铁僧自道:“我若还不被赶了,今日我定是同去搬担,也有百十钱撰。”

 

撰,就是赚。

 

陶铁僧还在想着去搬东西赚钱,这家伙这会儿内心深处还是一个劳动者。

 

其实他可以强行去搬,现在也有这个行当。

 

开着车在大街上,等红灯,哗啦一桶水倒在你车窗上,有个几个衣衫破烂的倒霉孩子给你拿脏布擦,跟你要洗车钱,你只好拿出钱来了事。

 

你完全可以强行去帮万秀娘搬家,人家一看是你,肯定也会给钱的。

 

当时越思量越烦恼,转恨这万员外。

 

陶铁僧道:“我如今且出城去,看这万员外女儿归,怕路上见他,告这小娘子则个。怕劝得他爹爹,再去求得这经纪也好。”

 

这个怕,就是“说不定”的意思,他打小在万家,秀娘心软,说不定会帮他跟老爷子说情,他就能继续在别的茶坊里打工了。

 

大官人

 

出门走了不多远,遇到一个人叫他。

 

认识,茶馆里常来的一位大官人。

 

大官人我们都知道,水浒里面有三个著名的大官人,全是黑社会,身上都有重罪。

 

Image

柴大官人,罪名是窝藏钦犯

 

Image

西门大官人,罪名是犯奸谋死本夫

 

Image

郑大官人,罪名是切肉不认真

 

我们公号中暗表,这个“大官人”是一个巨匪,陶铁僧一看大官人叫他,赶紧招呼,大官人问:“我几次去吃茶,你都不在,去哪了?”

 

“这万员外不近道理,赶了铁僧多日。则恁地赶了铁僧,兀自来利害,如今直分付一襄阳府开茶坊行院,教不得与铁僧经纪。大官人看,铁僧身上衣裳都破了,一阵秋风起,饭也不知在何处吃?不是今秋饿死,定是今冬冻死。”

 

陶铁僧也知道偷东西丢人,所以不说原因。大官人是个有钱人,他家里应该有用人的地方,陶铁僧这个时候殷勤一点,也许工作机会就来了。

 

那大官人也能看出来,这人落魄了,人要是挨饿了,那就应该找地儿歇着、减少运动,陶铁僧急急忙忙往城外跑,那说明什么?说明城外有商机

 

那大官人问道:“你如今却那里去?”

 

铁僧道:“今日听得说万员外底女儿万秀娘死了夫婿,带着一个房卧,也有数万贯钱物,到晚归来。欲待拦住万小娘子,告他则个。”

 

你看,大家的关注点不一样。

 

陶铁僧要“告他则个”,要去哀求万秀娘。

 

大官人听到了一点,数万贯财物。

 

大官人说:“大丈夫,告他做什么?把似告他,何似自告!”

 

那意思就是求人不如求己。

 

叫铁僧道:“这里不是说话处,随我来。”

 

两个离了五里头大路,入这小路上来。见一个小小地庄舍寂静去处。

 

这庄子阴森森的。

 

前临剪径道,背靠杀人冈。

 

大官人不敲门,把砖头扔到屋顶,这是暗号,一会儿,门里有人拉门闩,门开了。

 

出来一个兜腮卷口的人。

 

Image

大概齐长这样

 

这位脸上刺了六个大字,所以江湖上叫他“大字焦吉”。

 

Image

对不起,串台了!

 

看描写焦吉不是被刺配的,那种字一般叫做金印,他可能有点像今天有些搞艺术的,弄一脸比较有个性。

 

焦吉明着的工作是卖“山亭儿”,也就是黏土人儿、古代手办。

 

焦急不认识陶铁僧,大官人给他介绍

 

“他今日看得外婆家报与我,是好一拳买卖。”

 

黑话,就是陶铁僧帮他通风报信。江湖上有这个规矩,你看了外婆家,去报信,就可以入伙,赤发鬼刘唐就是带着生辰纲的消息搭上晁盖的。

 

陶铁僧就上了贼船,发财梦就在眼前了。

 

压寨夫人

 

陶铁僧吃了大官人买的酒肉,去踩点回报:

 

“如今笼仗什物,有二十来担,都搬入城去了。只有万员外的女儿万秀娘与他万小员外,一个当直唤做周吉,一担细软头面金银钱物笼子,共三个人,两匹马,到黄昏前后到这五里头,要赶门入去。”

 

大官人听得说,三人把三条朴刀,叫:“铁僧随我来。”

 

去五里头林子前等候。

 

小员外是万秀娘的哥哥。
 

只听得林子内大喊一声,叫道:“紫金山三百个好汉且未消出来,恐怕唬了小员外共小娘子!”

 

三条好汉,三条朴刀。

 

虚张声势,其实就是三个人,说自己有三百人,报紫金山的名号,让人以为是金陵来的土匪。

 

唬得五个人顶门上荡了三魂,脚板下走了七魄。两个使马的都走了,只留下万秀娘、万小员外、当直周吉三人。

 

大汉道:“不坏你性命,只多留下买路钱!”万小员外教周吉把与他。

 

小员外和周吉,都是出行赶路的菜鸟。

 

万小员外就应该立刻交周吉把担子交给强人,周吉也是糊涂,真的觉得对方要“买路钱”,其实这是保命钱,也不是多留下,而是“全留下”。

 

周吉取一锭二十五两银子把与这大汉。那焦吉见了道:“这厮,却不叵耐你!我们却只直你一锭银子!”拿起手中朴刀,看着周吉,要下手了。

 

那万小员外和万秀娘道:“如壮士要时,都把去不妨。”

 

这兄妹俩都是很善良的人,当然不会允许人杀周吉了。

 

大字焦吉担着笼子,却待入这林子去,只听得万小员外叫一声道:“铁僧,却是你来劫我!”

 

小员外和陶铁僧从小一起长大的,太熟悉了。

 

天快黄昏,蒙面作案,怎么暴露的,咱们就不知道了,也许是衣服,也许是语气。总之这一嗓子,小员外把自己的周吉的命都送了。

 

唬得焦吉放了担子道:“却不利害!若放他们去,明日襄阳府下状,捉铁僧一个去,我两个怎地计结?”

 

都赶来看着小员外,手起刀举,道声:“着!”

 

看小员外时:身如柳絮飘飏,命似藕丝将断。

 

几万贯家财,主要是在贴身带的细软上,之前挑走的东西,都是笨重的。

 

大官人、大字焦吉和陶铁僧,杀了小员外和周吉,抢了万贯细软,还带回来一个活口——万秀娘。

 

抢女人最容易伤和气了。

 

Image

西游记里的老鼠精,就说几个强人都要抢她,最后决定干脆谁也不要,扔在这饿死

 

土匪和土匪,非常不一样,有的土匪,奸淫掳掠啥都敢干,舍得一身剐。

 

也有的土匪,遵循着某些行规,比如只杀人,不劫色,倒不是道德高尚,而是因为他们认为碰了女人会倒霉。

 

解放前的东北天寒地冻,好多土匪胡子都是半职业的,山里太冷没法过冬,于是下雪之前干完一票,就到妓院或者相好的家里去住,一旦相好落入官府手里,就很容易被设套抓住。

 

Image

好色的土匪一般都是鄙视链的底端

 

大官人就是好色的土匪,他跟大字焦吉和陶铁僧分完了钱物,跟他俩说,他要万秀娘,这几天,大官人就住在焦吉的庄上。

 

过了几天日子,万秀娘和大官人喝了几杯酒,开始套他的话:

 

“今天也说大官人,明天也说大官人,你好歹也是我丈夫了,你叫什么名字,总该告诉我吧。”

 

大官人也是喝多了,哈哈大笑,露出自己的腿毛来。

 

“我叫十条龙苗忠,这腿上纹了十条龙,因此得名。”

 

他吹牛得过瘾,那边大字焦吉可是不干了。

 

“大哥你怎么回事,你把名字跟她说了,咱们得杀了她灭口!留不得!”

 

Image

沾完色,又要财

 

焦吉是个狠心贼,他优先考虑的就是安全,这种人不会维持一种长期关系,就算是抢来女人也会事后灭口。

 

而且焦吉这样家里如果有很多手办的男性,对三次元的异性基本就没什么兴趣了。

 

苗忠这厮,就有点——有点老婆迷,大家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疼老婆的妖怪,都会败在老婆手上。

 

Image

猪刚鬣

 

Image

黄袍怪

 

Image

赛太岁

 

“哥哥,你只好推了这牛子休!”

 

牛人是黑话,推牛子就是杀人,这两年在网络上,“牛子”往往也指男性私处,其实在明朝牛子指男人,也指得女人。

 

焦吉这个人相当焦急,直接就要动手替苗忠杀人。

 

到一更前后,苗忠道:“小娘子,这里不是安顿你去处。你须见他们行坐时只要坏你。”

 

万秀娘道:“大官人,你如今怎地好!”

 

苗忠道:“容易事。”

 

便背了万秀娘(明代作者默认妇女是小脚),夜里走了一夜,天色渐渐晓,到一所庄院。

 

苗忠和庄主告辞之后,庄主人告诉万秀娘

 

“十条龙苗大官人把你卖在我家中了。”

 

知道十条龙的匪号,这个人也不是正经人,所以想跑也跑不掉。

 

大英雄

 

万秀娘想了想,索性一死了之。

 

来后花园里,仰面观天祷祝道:“我这爹爹万员外,想是你寻常不近道理,而今教我受这折罚,有今日之事。苗忠底贼!你劫了我钱物,杀了我哥哥,杀了我当直周吉,骗了我身己,又将我卖在这里!”

 

万秀娘心地善良,临死了她还在批评自己老爹,觉得是老爹把陶铁僧逼成了贼。她哀痛哥哥,连自己的跟班周吉也念叨着。

 

就身上解下抹胸,看着一株大桑树上,掉将过去道:“哥哥员外阴灵不远,当直周吉,你们在鬼门关下相等我。生为襄阳府人,死为襄阳府鬼。”

 

大家别觉得,一个小媳妇,死前怎么还喊了两句热爱家乡口号。

 

三言是话本,这是给说书人看的,比如你要是一个说书的,把听众带到这个情节上了,你就可以用哀婉的语气来逗大家的眼泪,那些眼窝浅的大嫂婶子们就会往你的笸箩里扔钱了。

 

万秀娘正要上吊,有人压低声音说:“别做声!”

 

一个大汉在假山后面,提着一把朴刀。

 

“你的话我都听见了,我救你出去,你看如何?”

 

“您是谁啊?”

 

“我姓尹名宗。我家中有八十岁的老母,我寻常孝顺,人都叫做孝义尹宗。当初来这里,指望偷些个物事,卖来养这八十岁底老娘。今日却限撞着你,也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你出去。却无他事,不得慌。”

 

这个园子也是一个贼窝,尹宗是失足青年,没生计加入进来的,看见了万秀娘可怜,决定带她走。

 

把这万秀娘一肩肩到园墙根底,用力打一耸,万秀娘骑着墙头,尹宗把朴刀一点,跳过墙来,接这万秀娘下去,一背背了。

 

真好看。

 

其实男人不见得需要英俊,仗义和强壮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人,就算偶尔失足泥沼,未来也一定会惊天动地。

 

方才待行,则见黑地里把一条笔头枪看得清,喝声道:“着!”向尹宗前心便擢将来,戳折地一声响。

 

这汉是园墙外面巡逻的,见一个大汉把条朴刀,跳过墙来,背着一个妇女,一笔头枪擢将来。黑地里尹宗侧身躲过,一枪擢在墙上,正摇索那枪头不出。尹宗背了万秀娘,提着朴刀,脚步便走。

 

太好了,后面的追兵没跟上。

 

尹宗在路上说与万秀娘道:“我娘却是怕人,不容物。你到我家中,实把这件事说与我娘道。”

 

奇怪,到底有多怕人,我们看看。

 

巴得(好容易)到家中,尹宗的娘听得道:“儿子归来。”那婆婆开放门,便着手来接儿子,将为道独生子背上偷得甚底物事了喜欢,则见儿子背着一个妇女。

 

他娘知道儿子做贼,但是一看见背回来女人,立刻就翻脸了。

 

“我教你去偷些个物事来养我老,你却没事背这妇女归来则甚?”

 

这句话有意思,一来是老太太真穷;看见这不能吃不能穿的姑娘媳妇,就生气了;二来老太太不是真坏,她教儿子做贼,就是糊口,抢女人突破了她的底线了。

 

那尹宗吃了三四柱杖,未敢说与娘道。万秀娘见那婆婆打了儿子,肚里便怕。尹宗却放下万秀娘,教他参拜了婆婆。

 

这个婆婆,不是说要跟尹宗结婚,而是老婆婆的意思。

 

尹宗说了前面的事情,老太太脸色才放松了:“怎么不早说啊?”

 

尹宗便问娘道:“我如今送他归去,不知如何?”

 

婆婆问道:“你而今怎地送他归去?”

 

尹宗道:“路上一似姊妹,解房时便说是哥哥妹妹。”

 

解房,就是租房,开房,他们的经济条件,肯定不能开起两间房,所以只能说是靠自觉了。

 

婆婆道:“且待我来教你。”即时走入房里,去取出一件物事。

 

婆婆提出一领千补万衲旧红衲背心,披在万秀娘身上。指了尹宗道:“你见我这件衲背心,便似见娘一般,路上且不得胡乱生事,淫污这妇女。”

 

有个类似的故事,赵匡胤千里救京娘,也有类似的剧情。

 

老太太让姑娘穿着自己的衣服,免得儿子把持不住,起了色心。

 

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有些人是好人,偶尔会做坏事,比如尹宗;有的人可能是坏人,但是偶尔也会做好事。

 

真劫难

 

尹宗背着秀娘回家,路上住在了客店,要了一间房,秀娘住在床上,尹宗在地下打地铺。

 

秀娘睡不着,这几天经了多少的风风雨雨啊。

 

她打定一个主意,等到了襄阳,回禀爹娘,就请爹娘许自己和尹宗成亲。

 

一来是爱慕英雄,二来也是她自己经此大难,也有点心灰意冷了。

 

尹宗的妈妈连饭都吃不上,但是万秀娘家有钱,万元户万元户说的就是他们家。

 

秀娘的哥哥也死了,未来的家业也需要一个上门女婿。

 

尹宗虽然人不聪明,但是正义。

 

而且……他知道自己所有的事。

 

孤苦人遇风雨依偎取暖。

 

跟了他,却也不必再把重重不堪说与旁人知道了。

 

她打定主意,轻声摇摇尹宗。

 

“哥哥,哥哥。”

 

“怎么了?”(还让不让人睡觉了真是的)

 

“妾得哥哥相救……无以为报,所以想要答谢……”

 

尹宗拿起朴刀:“你不要乱来啊……”

 

尹宗是个混拙质朴之人,他脑子里,就是怕他妈生气,怕他妈揍他。

 

但是他不傻,他知道秀娘的意思。

 

秀娘一想,我要是说透了,回头他把我往襄阳城门口一放,连我爹娘都不见了,我可怎么谢谢这么一个好人呢?不说了。

 

“没事儿,我的意思就是,你到了襄阳府,务必见见我的爸爸妈妈。”

 

“这个可以,到时候你回家,我也回我家,睡觉,睡觉!”

 

你说这算啥?爱吗?兄妹情么?不知道。

 

只是觉得心生欢喜——

 

如果余生相伴,会非常安心吧。

 

第二天又走一天路。

 

眼看快到襄阳城了,忽然一场雨哗啦就下来了。

 

 
 
都是因为这场雨
忽然间下的那么大 
怕来不及
跟你 
走在一起
 
这个词就很切题,尹宗背着秀娘,看见前面有个大庄院,就到那里去避雨。
 
一进庄子,秀娘傻了。
 
不是别的地方,正是大字焦吉的家,那个做山亭儿的作坊。
 
大字焦吉迎头看见秀娘,焦吉也傻了,想要问,一看尹宗一条大汉,手里有刀,他也不敢问。
 
这时候一个喝得醉醺醺的男人出现了,正是十条龙苗忠。
 
“哥哥,兀底便是劫了我底十条龙苗忠!”
 
秀娘这一句话说完,尹宗提刀就杀上去了。
 
苗忠的功夫很好,但是有三样:一来他吃醉了,人喝醉了,反应都会慢,只是被揍的时候痛觉会没那么敏感而已;第二尹宗一直都是戒备状态,苗忠在焦吉家觉得这里是安全屋来着;第三就是苗忠贼人胆虚,不占理。
 
打不过,苗忠拖着刀就跑,尹宗追了他一里地,看见一堵墙,苗忠路熟,翻墙就跳,尹宗跟着翻墙过去,墙对面,大字苗忠拿着刀等着他——前后夹攻。
 
好可怜!
 
孝子尹宗就这么被两个凶徒害了性命。
 
秀娘一看,苗忠和焦吉俩人一前一后回来,就知道不好了。
 
焦吉还跟苗忠嘀咕呢:“你看,大哥,早说让你杀,你偏不杀……”
 
苗忠拿起一把尖刀,一手抓住万秀娘胸口衣裳。
 
“你这个贱人!”
 
万秀娘之前早就想死了,但是这一刻,她想活。
 
活下来才可能替尹宗报仇,人家为你,把命都没了,秀娘啊秀娘,你不能这么死了啊。
 
“且住,你这个人好没见识,我又不知道这人姓甚名谁,我又不知道他是什么人,我被他抢来的,正好走到这里,我就把他引到焦吉庄上,就指望着你们杀了他,你现在还要杀我?”
 
苗忠真的就被唬住了,其实秀娘叫的是“哥哥”。
 
这时候秀娘抓住苗忠衣领子,啪打了一个耳光,苗忠起身刚要发作,只听娘说:“苗忠,我家里有八十岁老娘,你和焦吉两个人害了我,你没有好下场!”
 
是尹宗的声音。
 
“哦……这就是传说中的附体吗……开眼了,开眼了。”
 
苗忠把秀娘救醒,她什么都不记得。
 
救星
 
襄阳城早就嚷嚷动了,赶马的回来报官了。
 
官府勘验了死者尸体,大家都知道强盗杀人,小员外和周吉死了,秀娘失踪,还丢了一万贯家财。
 
几个月了,官府都没有抓到人,赏金连衙门给的,带万员外加的,整整三千贯。
 
这一天,万员外隔壁有个老大爷,七十多了,就一个小儿子,叫做合哥。
 
合哥,用今天的话说,是个死宅,偷懒不做正经事儿,他爸爸逼着他出门做生意,卖什么呢?就去进这个“山亭儿”卖,用今天的话说,他就是手办零售,他的批发商不是别人,就是大字焦吉。
 
可能有人会说,焦吉这样的巨匪,难道还做小买卖?
 
当然了,柯里昂家族还做橄榄油生意呢,焦吉过去就是干这个的,官府来查粮征税,你也得给人家报一个正经营生不是?
 
合哥带着二三百钱,挑着俩口袋,来到焦吉家,要拿货。
 
焦吉现在看不上这个小活儿,“你到屋角头那个窗子外面,自己去挑吧。”
 
合哥在那里挑山亭儿,就听见窗子里面有个人低低地说话:
 
“合哥儿。”
 
“嗯?这好像是万员外女儿的声音?”
 
两家是邻居,认识。
 
“谁呀?”
 
“我是万秀娘。”
 
“你怎么在这儿?”
 
“一言难尽,我被陶铁僧领他们劫了在这,你回去跟我爹娘说,让他们去告状,拿大字焦吉和十条龙苗忠,我给你一个证据去。”万秀娘把一个绣花香囊从窗窟窿里扔给合哥。
 
合哥把香囊装好,给了焦吉手办钱,挑着挑子就走。焦吉还说了一句:“你在床边跟什么人说话?”
 
“没说话。”
 
焦吉去窗口看了看,里面确实没有人,秀娘已经走了。
 
合哥挑着担子一直到城里,进城了就不怕了,焦吉横不能带刀进城来灭口。
 
他把担子里的手办和担子都扔进河里去了,撒谎跑回家。
 
他爸爸一看,空着手。
 
“山亭儿呢?”
 
“扔河里啦!”
 
“哎,这倒霉孩子!”
 
“担子呢?”
 
“也扔了!”
 
“我打死你个小……你说你啥意思?”
 
“啥意思?我今天出门,挣了三千贯!”
 
合哥跟父亲一说,老爹一听,赶紧带着合哥去万员外家。
 
万员外见了女儿香囊,直接和合哥上衙门告状。
 
襄阳是州府,对此事也是非常重视。
 
二十多个土兵(乡兵),都带着器械家伙,合哥带着大家一起杀奔庄上。
 
到了当地,合哥还要设计套苗忠出来,当兵的说,别,我们粗暴一点,直接点火,这火一点起来,苗忠提着刀就跑出来了。
 
当兵的往上追,没有他路熟,眼看又要被他跑了,结果苗忠窜进一片林子,哎呀!
 
一个披头散发浑身血污的大汉,手拿朴刀挡住了他的去路,不是别人,正是孝子尹宗。
 
苗忠魂不附体,只是叫苦求饶,被当兵的放倒抓走。
 
苗忠、焦吉、陶铁僧,都被抓走,押赴刑场斩首示众,合哥领了三千贯赏钱。
 
秀娘?故事原文里没有说秀娘后来如何,但是秀娘肯定安然回家了。
 
因为万员外派了人去接来了尹宗的老娘,到家奉养。
 
秀娘肯定是像亲女儿一样,给老婆婆送了终,而且送钱给官府,上下运动,把尹宗树立成一个模范典型——
 
盖了一座庙,塑了尹宗的孝义神像,直到明朝的时候,仍然香火不绝。
 
我们不知道秀娘的余生如何度过,是再嫁了他人?还是青灯礼佛?
 
不知道,但是她一定会在每一个节日,都走进那座小庙,看看那尊神像。
 
看看那个男人的身影:
 
他曾经误入泥沼,却坚持走回正道;
 
他事母至孝,又畏母如虎;
 
他不是柳下惠,就把刀握得紧紧的;
 
他刚猛无俦,又死于敌人的暗算。
 
秀娘有儿女么,希望有,希望她能够子孙繁茂,未来她可以让孩子们去祭拜这位舅舅,去了解这个奇男子。
 
他曾经努力活过,而今已成传说。
 
故事说完了。
 
愿各位朋友都精进勇猛,得遇良人。
 
夜安。
 

所有跟帖: 

為兒尋找前世父母,患癌媽媽推特尋親;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7/23/2021 postreply 17:29:5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