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闺女,我能给你的礼物,只有这根棍儿了!

好闺女,我能给你的礼物,只有这根棍儿了

能老师 就叫熊太行也行 2021-01-26

 

 
之前我们拆了三篇王景隆和玉堂春的故事。
 
大家喜欢,就加个番外。
 
给大家拆解一下京剧《玉堂春》里的苏三起解,可以对照着之前冯梦龙版小说来看。
 

别着急,没看过的朋友,我把之前三篇放在这里:

 

1)https://bbs.wenxuecity.com/ghost/204358.html
 2)https://bbs.wenxuecity.com/ghost/204383.html

3)https://bbs.wenxuecity.com/ghost/204391.html

 

我经常说,三言二拍是一组特别好的作品,因为里面有凡人之美、凡人之光,今天讲的这个新英雄崇公道,也是玉堂春这个故事里后人成功的改编,老百姓对这个角色喜闻乐见。
 
这场戏发生在玉堂春被诬陷谋死亲夫沈洪之后,王三公子当了按院大人,专门来山西审案子救她,在把她从洪洞县押解到太原府这段路上,玉堂春认老解差崇公道做了干爹。
 
我们解读的是萧长华先生改编之后那个比较洁净的版本,1949年之前的很多版本,崇公道还有些黄色笑话,跟他的长者形象对照不太得体,有悖于人设,现在这个版本,每句话都有意味。
 
女起解梅兰芳&萧长华 - (京剧)梅兰芳的经典梅派唱段
 
话不多说,我们来拆解,还是那个规则,原文灰色字体,解读黑字:
 
【第一场】
 
崇公道  (内白)    啊哈!
(崇公道上。)
崇公道  (念)     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
     (白)     老汉崇公道,在这洪洞县内当了一名长解。太爷因我年老,命我代管女监。今有按院大人在省城下马,要提谋死亲夫一案去往太原复审。看天色不早,就此监中走走。
 
崇公道这个角色,行当是丑。
 
大家别觉得丑这个行当就是负责搞笑的,一些坏人是丑行来扮演的,但是也有很多诙谐有趣的人,是丑来扮演,而丑行的高光角色之一,就是崇公道。
 
京剧开头引子、定场诗,就是介绍角色的身份。
 
比如《长坂坡》里,袁世海扮演大白脸曹*****,先唱一句:“席卷荆襄建功勋,扫荡烟尘券操必胜”。
 
 
然后是四句定场诗,一般是介绍自己的身份和人生理想。
 
这个不同年代差好多,1932年的曹操,说话就是骄横得意的:
 
命出阃外山摇动,
全凭朝内文武功,
各路诸侯皆讨定,
汉室已在掌握中。
 
但是袁世海1960年代表演的时候,毛主席喜欢曹操,所以就成了:
 
熟读兵书智谋藏,
丹心扶汉日月光。
旌旗闪闪兵强壮,
桃园兄弟顷刻亡。
 
最后是念白,介绍自己在什么单位工作,打算把谁怎么怎么样。
 
崇公道的定场诗就是一个关于公道的顺口溜,表达了他对权力的嘲讽,以及不愿意跟坏人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的自我介绍,说明了他是一个老人,老到了已经不会有什么风流韵事,可以代管女监的地步。
 
有的人老了,会变得有丰富的做恶经验;有的人年纪长了,就变得柔润温柔,而且充满了智慧。
 
万幸,崇公道就是后一种人,他不是与世隔绝的人,他也收点小好处,但是他不去碰原则的东西,他不欺负人。
 
(崇公道走圆场。)
崇公道  (白)     行行去去,去去行行。到啦。
(禁卒暗上。)
崇公道  (白)     有人吗?
禁卒   (白)     坐监的吗?
崇公道  (白)     什么坐监的!是我,开门吧。
(禁卒开门,崇公道进入。)
 
你看这是什么词儿啊。
 
现在的看守所也好,监狱也罢,你过去敲门,里面一定问,办什么事,送东西,探视,还是律师会见,没有一张嘴就问:“你是来坐牢的吗?”
 
禁卒这么说,一来是骄横、肆无忌惮;二来确实古代的狱卒就是一群素质很差的人;三来狱卒财迷心窍——有人坐牢,买卖就来了,敲诈对象就来了,他们巴不得全民坐牢。
 
崇公道  (白)     你把苏三叫出来,她要起解太原府啦。
禁卒   (白)     是啦。
             苏三走动啊!
苏三   (内白)    苦哇!
(苏三上。)
苏三   (哭)     喂呀……
     (二黄散板)  忽听得唤苏三我的魂飞魄散,
             吓得我战兢兢不敢向前。
             无奈何我只得把礼来见,
             崇老伯呼唤我所为哪般?
     (白)     老伯在上,苏三有礼。
崇公道  (白)     罢啦,罢啦。苏三你大喜啦!
 
这话让人心头咯噔一声。
 
三种情况道喜:一种是无罪释放;二种是官司有了转机;三种是要杀头——出红差了。
 
第二种道喜,多半是要讨要赏钱的。
 
这都是敲诈的名目。
 
苏三   (白)     喜从何来呢?
崇公道  (白)     今有按院大人要提你前去复审,你的官司有了出头之日啦,岂不是一喜吗?
苏三   (白)     但不知起解哪里?
崇公道  (白)     太原府。
苏三   (白)     何人的长解?
崇公道  (白)     小老儿我的长解。
苏三   (白)     几时起程?
崇公道  (白)     咱们是马上飞——这就走。
苏三   (白)     如此待我辞别狱神,也好趱路。
崇公道  (白)     好,你辞别你的,我去收拾收拾就来。
(禁卒开门,崇公道出监,崇公道、禁卒自两边分下。)
苏三   (白)     天哪,天!想我苏三,遭此不白冤枉,直到今日呵!
     (反二黄慢板) 崇老伯他说是冤枉能辨,
             想起了王金龙负义儿男。
             想当初在院中何等着恋,
             到如今恩爱情又在哪边!
             我这里进庙来把礼来见,
             尊一声狱神爷细听我言:
             保佑我与三郎重见一面,
             得生时修庙宇现塑金颜。
 
这里要解释一下,明朝的狱神是萧何,也叫青面神,《水浒传》里要杀宋江,也是拜青面神。
 
清朝之后,有些地方的狱神变成了亚爷,据说是明万历年间的一个广东狱卒,因为放犯人回家过年,结果大家都过完年回监狱,一个都没少,就成了神仙。这个故事在唐朝其实出现过,主角是李世民。
 
萧何修订秦律,把复杂繁复残酷的秦律改编成了汉律,所以被大家尊为司法系统的守护神。
 
(崇公道上。禁卒暗上,开门,崇公道进入。)
崇公道  (白)     苏三,你辞别完了没有?
苏三   (白)     辞别完了。
崇公道  (白)     来来来,把这个行枷戴上。
苏三   (白)     怎么?还要戴这行枷么?
崇公道  (白)     朝廷王法,焉有不戴之理哪?
 
玉堂春想不戴着枷,但是崇公道不答应,说了一句大道理,衙门里面,必须要摆出大道理的俨然来。
 
但是在俨然下面,还有一种规则,叫做“方便”。
 
苏三   (哭)     喂呀……
(苏三戴行枷。崇公道、苏三同出监。禁卒下。)
崇公道  (白)     你上那边好好待会儿去,等着我投了文就来。
苏三   (白)     遵命。
(苏三下。狱官暗上。崇公道递公文。)
崇公道  (白)     辛苦您啦。
狱官   (白)     听点:长解一名崇公道。
崇公道  (白)     有。
狱官   (白)     护解一名崇公道。
崇公道  (白)     有。
狱官   (白)     你怎么一个人当两份差事啊?
崇公道  (白)     没有您不圣明的,这趟差事苦点儿,领的盘川钱俩人不够,一个人有点敷余。您闭闭眼,我就过去啦。
 
这就是描写洪洞县腐败的地方,按说是两个公人、一个嫌疑犯的盘川(差旅费),被上面克扣得厉害,最后只能让一个老头子自己押送犯人,你说,这真的江洋大盗,崇公道能看得住吗?洪洞县也就欺负欺负这种弱女子吧。
 
 
“你们居委会那些老太太,平均年龄七十六,就这么大的岁数,那还能抓住坏人么?那坏人要是让你们给抓住了那坏人得多大岁数,啊?那么大的岁数的坏人要是给抓住了,那还能改造的好嘛?就是改造好了那还有什么用呐,你说你们闲着没事儿抓他干嘛……”——《我爱我家》里,傅明老人的著名台词。
 
这俩人一个是七老八十的长者,一个是二十出头的姑娘,走到路上不让坏人劫了就不错,你说这大明司法的形象……
 
萧长华和梅兰芳版本的崇公道和苏三
 
狱官   (白)     说了半天,你们这是上哪儿去呀?
崇公道  (白)     太原府。
狱官   (白)     太原府?好地方啊!这有俩钱儿,你给我带个骡子来。
崇公道  (白)     这是多少啊?
狱官   (白)     二百四十钱。
崇公道  (白)     二百四十钱?你买个骡子尾巴也买不来呀!得啦,我这是趟苦差事,没什么油水儿,多多少少的,反正不能白了您就是啦嘛!
狱官   (白)     好吧,咱们就凭心得啦。
(狱官将公文扔与崇公道,狱官下。崇公道拾起公文。)
崇公道  (白)     凭心?心在胳肢窝里呢!
(崇公道下。)
 
狱官试图敲诈勒索。
 
监狱和押解是两个部门,这个人不直接管崇公道,但是崇公道来了,他都要试图敲诈一下。
 
二百四十钱让他给自己买头骡子,一头骡子,明朝中后期大概是五两银子,二百四十钱大约一钱到二钱银子。
 
你给我交出来这么多钱,因为你可以勒索人犯啊,交足太爷的,纳够狱官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白展堂月钱二钱管吃住,是比较靠谱的一个酬劳
 
但是崇公道是老江湖,直接说破。
 
我这是个苦活儿,我回头剩点钱跟你分分算了。
 
当然是苦活儿,谁给玉堂春打点呢?她没有家属,连个送饭送衣服的人都没有。
 
心都在胳肢窝里呢,意思就是:“这帮家伙的心,全都偏了,脏了,坏了。”
 
 
【第二场】

(苏三上,崇公道随上。)
 
苏三   (哭)     喂呀……
     (西皮流水板) 苏三离了洪洞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我心好惨,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就说苏三把命断,
             来生变犬马我就当报还。
崇公道  (白)     苏三,你跪在这儿,是祝告天地,还是哀求盘川哪?
苏三   (白)     一非祝告天地,二非哀求盘川。烦老伯与我代问一声,有往南京去的客官无有?
崇公道  (白)     你问这个干什么呀!
苏三   (白)     与我那三郎带上一信,就说苏三起解了哇……
(苏三哭。)
 
这就是古代打官司的惨状,要被解到外地去,家里又没钱,怎么办,就在街上跪着要。崇公道见多了这种场面,所以看见玉堂春在求人给她带书信给恋人的时候,就起了同情之心。
 
崇公道  (白)     到了这个时候,还惦记她的三郎哪!好,我给你问问去。
             我说列位请啦!
路人   (内白)    请啦。
崇公道  (白)     有上南京去的没有啊?
路人   (内白)    上南京的前三天都走啦。
崇公道  (白)     现在哪?
路人   (内白)    净剩下往热河、巴沟、喇嘛庙拉骆驼的啦。
崇公道  (白)     我说苏三哪,人家说啦:上南京的前三天都走啦。
苏三   (白)     如今呢?
崇公道  (白)     净剩下往热河、巴沟、喇嘛庙拉骆驼的啦。
苏三   (白)     唉!我苏三好命苦哇……
(苏三哭。)
崇公道  (白)     不要紧,咱们半道上再打听。
苏三   (西皮流水板) 人言洛阳花似锦,
             我久在监中不知春。
             低头出了洪洞县境,
崇公道  (白)     好热的天!
苏三   (西皮流水板) 老伯不走为何情?
     (白)     老伯为何不走?
崇公道  (白)     你瞧瞧:这么热的天,我空身走还出汗哪!何况你是女流之辈,戴着行枷,哪儿走得动啊!这么办,我给你摘下来,也凉快凉快,你瞧好不好?
 
有人眼望星空,就要有人脚踏实地,玉堂春是个文艺青年,她坐牢几个月,出去看见的就是花似锦,她要慨叹。
 
但是崇公道在乎的是冷热,他心疼一个人的办法就是照顾好她的生活。
 
苏三   (白)     慢来慢来!此乃朝廷王如何去得的!
崇公道  (白)     哈哈,在这儿等着我哪!什么王法?屁法!在城里由着他们,出了城就得由着我啦!干脆,咱们是说开就开。
苏三   (白)     有劳了。
(崇公道开锁,取下行枷。)
 
崇公道对这个姑娘同情,这特别不容易。
 
常年接触罪恶的人,有的会变得心肠刚硬,有的会丧失同情别人的能力。
 
苏三   (白)     如此说来,老伯你倒是个大大的好人哪!
崇公道  (白)     好人不是?连个儿子都没有!
苏三   (白)     怎么?老伯你连个儿子也无有啊!
崇公道  (白)     没有儿子不要紧,连孙子也给耽误啦。
苏三   (白)     取笑了!啊老伯若不嫌弃,我情愿拜在老伯名下,以为螟蛉义女;不知老伯意下如何?
崇公道  (白)     那可使不得,那可使不得……
苏三   (白)     爹爹请上,受女儿一拜。
 
好乖巧的玉堂春。
 
其实古代的高级行院,那可不是随便一躺就能干这个活儿的。
 
人要灵,嘴巴要巧。
 
吹拉弹唱要会,但更重要的是要会陪人聊天。
 
像崇公道老爷子,感慨自己孤家寡人没有孩子,玉堂春福至心灵,跪下就叫爸爸,这就是修炼出来的眼力价儿。
 
崇公道  (白)     起来起来。哈哈哈……
             想不到老了老了的会收了这么个干女儿!哎呀,我这个穷干爹,连个见面礼儿都没有!有咧!
             我说苏三哪!这儿有根棍儿,给你当做见面礼儿,你拄着它走,三条腿不是总比这两条腿强的多吗?
 
这话真是让人闻者流泪啊,崇公道也是被人放弃的人,没人愿意去的穷差事,他去。
 
他一个人做两个人的工作,他好容易认了一个女儿,是个涉嫌杀人的人犯,欢天喜地认下这个闺女,俩人作伴走路,他就用一个拐棍儿做了见面礼。
 
这是程砚秋版本
 
长者、少女和拐棍的组合永远都会热闹
 
俩人居然还有一点穷欢喜!
 
接下来这段很有意思,玉堂春一嗟叹身世,崇公道就出言评点,其实都是老成之言,他不嫌弃这个孩子,还慢慢开导。
 
苏三   (白)     如此你我父女趱行者!
     (西皮导板)  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
     (西皮慢板)  想起了当年事好不伤情!
             想当初在院中穿绸着锦,
             到如今只落得罪衣罪裙。
崇公道  (白)     你说什么:“想当初在院中穿绸着锦,到如今只落得罪衣罪裙。”唉!今非昔比,打上官司啦,可就比不得当初你在院里的时候啦。这话又说回来了,你在院里头穿绸着锦,成天花天酒地,那是鸨儿拿你当摇钱树,叫你长年给她赚钱,那日子何时是了哇!如今你呀,就盼着到了省城,见了都天大人,判明冤枉,那时候可就有了一条生路,称心的日子还在后头哪。不用发愁,有指望。耐点烦,咱们走吧!
 
你穿好的吃好的的时候不自由啊。
 
现在,你眼看就要奔向自由了。
 
这个境界呀,各位,一个老爷子,权力和金钱重灾区浸淫了几十年的老爷子,听见小姑娘张嘴谈富贵生活,用自由来安慰她。
 
 
苏三   (白)     走哇!
     (西皮原板)  我心中只把那爹娘恨,
             大不该将亲女图财卖入娼门。
崇公道  (白)     哎哟,孩子,你说这两句话,我听着心里好难过啦!爹娘做事心太狠,不该将你卖入娼门。这话呢,有你这么一说。本来嘛,做父母的应当教养儿女成人,决不该卖女为娼;话虽如此,他必是被事所逼,再加上受人愚弄,才闹得这样结果。这也是万分不得已而为之。已然做错啦,埋怨他也是无益啦。得啦,走吧。
 
玉堂春怨恨父母,如果要巴结玉堂春,图她未来给自己养老,那老头应该顺着说,骂这父母几句,但是崇公道不是,他说“必然是被事所逼,再加上受人愚弄”。
 
他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他有一颗父母心。
 
苏三   (白)     走哇!
     (西皮原板)  恼恨那山西沈燕林,
             他不该与我来赎身。
崇公道  (白)     嗳,话可别这么说。沈燕林花了银子钱,替你赎身,叫你出籍为良,也是一件好事。你怎么倒埋怨起他来啦?唉!按说呢,他可也不对,既有媳妇,干吗又把你给弄到家里去。你呢,年轻貌美,那皮氏瞅见你,还能不有个“醋儿啦,酱儿啦”的吗?你们这件事情啊,就叫做“醋海波澜”嘛!
 
玉堂春埋怨沈燕林(原著小说里是沈洪),因为沈财主如果不赎自己,其实王金龙可能就会去找自己的。
 
但是崇公道也没有去骂这人,说沈燕林给玉堂春赎身也是好事,只是没有搞好妻妾关系。
 
他这个人,就是处处能设身处地为别人想的人。
 
这个老汉没文化,但是有法律精神,他认为罪和罚就应该对等。
 
苏三   (白)     走哇!
     (西皮原板)  恼恨那皮氏心太狠,
             她不该用药面毒死夫君。
崇公道  (白)     你说什么可恨皮氏心太狠,不该用药面毒死夫君?对,皮氏这个娘们心肠是狠哪。可是你也得想想啊,皮氏素日一个人惯惯的啦,沈燕林又把你带进家来,你要是一得宠,没有她的地步啦,她有不生歹心的吗?那一天她弄那一碗药面,指望是把你给毒死,不想那倒霉的沈燕林替你吃了,这才“呜呼哀哉”,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看起来,这也是沈燕林有俩糟钱儿,自找其祸呀!唉,走吧。
 
玉堂春又说皮氏的心肠狠毒,下药在面里毒死了夫君。
 
在过去的有些老版本里,崇公道是顺着玉堂春的话头往下说,说皮氏曾经勾引过自己,这种情节就是不好的,不对的,崇公道是个老穷汉,皮氏再也不会无聊到那种地步。
 
现在这个崇公道的解读特别好:这个女人固然恶毒,但是沈燕林做为男人,有不妥的地方,才给了对方的机会。
 
苏三   (白)     走哇!
     (西皮原板)  恼恨那春锦小短命,
             她不该私通那赵监生。
崇公道  (白)     你说什么春锦不该私通赵监生?唉,这也难怪呀!你想啊,她是一个受苦的丫头,是皮氏拿银子买来的。叫她往东,她不敢往西;叫她打狗,她不敢骂鸡。再一说,皮氏既然跟赵监生乱七八遭的,春锦也老大不小的啦,日久天长的,春锦……咳!也就不用说啦。她这个事,你也管不了。这不是仨鼻子眼儿,多出一口气吗?孩子,甭生闲气啦。走吧,走吧。
 
这个春锦,就是小说里的“小叚名”。
 
玉堂春把所有伤害她的人都骂了一通,但是崇公道说得对,那也是一个受苦的丫头,此外,他也说了丫头在主母犯奸的时候没有不加入的,这是他多年司法工作的经验之谈,他甚至提到春锦“老大不小”的了,他对女性的欲望,是可以理解、甚至有些同情的。
 
苏三   (白)     走哇!
     (西皮原板)  恼恨那贪赃王县令,
崇公道  (白)     有嘚,说来说去,说到我们“座儿上”来啦。常言说得好:“衙门口冲南开,有理无理拿钱来。”你想想他做官为的是什么呀?不就是为发财吗!孩子,你这么聪明,怎么净说傻话呀!别说啦,咱们走吧。
 
玉堂春说王县令的时候,崇公道直接加入了对大老爷的吐槽。
 
“他做官为的是什么呀?不就是为了发财吗?”
 
他没有再替这个狗官辩解,你看见这句话,你可以看见一个良善之人对当地官风的深深失望。
 
苏三   (白)     走哇!
     (西皮原板)  还有那众衙役分散赃银。
崇公道  (白)     嘿,又说到我们“六扇门儿”来啦。听我告诉你说:大堂不种高粱,二堂不种黑豆,不吃你们打官司的吃谁呀?就拿你们这档子事情说吧,甭说旁人,连老汉我还闹了双鞋穿哪。说这个干什么?快点走吧。
 
玉堂春最后说到众衙役来了。
 
崇公道知道那些同事什么嘴脸吗?
 
当然知道。
 
失望之上,还有一点点的自嘲。
 
 
苏三   (白)     嗳!
     (西皮摇板)  越思越想心头恨,
             洪洞县内就无好人!
崇公道  (白)     啊?洪洞县没好人?不用说,连我也在其内啦!你可真没良心!这么热的天,挺重的枷我拿着,我的棍儿你拄着,连我都不是好人?不是好人,咱就甭行好事!来来来,把这个枷快给我戴上!你真要把我气死!这是怎么说的!哼……
 
这里的老头子最可爱了。
 
其实他真的要气死了么?
 
当然不是了,这话完全的孩子气。
 
他其实就是一个心思。
 
苏三你要往前看,你的运势在前面,庙堂之上,有你的盟军,倘若沉浸在对这些恶人杂碎的憎恶之上,你没有办法走出来。
 
那怎么办?我一再启发你,有些事情要放一放,我们就快有办法治他们了。比如皮氏、赵监生和王县令,但有些事情,你永远都改编不了。比如众衙役的事情。
 
那我就来一回苦肉计,我要你好好夸夸我,别抱怨了,你好好夸夸老爹我好了。我就是骄傲的人性之光。
 
正道的光(日本和风电音版)皮卡丘本皮
 
 
苏三   (白)     呀!
     (西皮流水板) 一句话儿错出唇,
             爹爹一旁怒气生。
             走向前来我把好言奉敬……
     (白)     爹爹……
崇公道  (白)     甭理我!我不是好人!
苏三   (白)     爹爹呀!
     (西皮摇板转回龙)惟有你老爹爹是个大大的好人!
崇公道  (白)     哈哈哈……
(崇公道仿唱。)
崇公道  (唱)     “惟有你老爹爹是个大大的好人!”
     (白)     哈哈哈……气把我气死,乐又把我给乐活了。我说苏三哪,此处已离省城不远,把行枷戴上,咱们该进城啦。
 
本来他也不是为了生玉堂春的气,现在这一组对话过去,玉堂春就不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痛苦当中,开始往前看了。
 
苏三   (白)     且慢,女儿有话要与爹爹商议商议。
崇公道  (白)     有话快点儿说。
苏三   (白)     爹爹呀!女儿遭此不白冤枉,监中有人不服,替女儿写下申冤大状,又恐皮氏搜去,因此藏在身旁。此番见了都天大人,望求爹爹想个主意,将状子递上才好哇……
(苏三哭。)
 
苏三开始全力去为自己的性命和清白去谋划了,只有这种状态,才能活下来。
 
崇公道  (白)     等我想想……有咧,你把状子藏在行枷之内,见了大人,说明此事,当堂劈桎开枷,也就递上去啦。
苏三   (白)     此计甚好。
(苏三戴行枷。)
 
崇公道早有计较,他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他以前成全过谁?有人得救么?有人感激他么?他有没有什么遗憾,没能救下谁呢?每个老人都是一本大书,在公门中的老人,那就是一百集的《法制进行时》。
 
苏三   (西皮散板)  适才父女把话论,
             又恐路旁有人听。
             远远望见太原城,
             此一去只怕是有死无生!
崇公道  (白)     闲人闪开差事来喽!
 
最后一节,这段轻松的戏回归主线,崇公道重回了司法的俨然——他开始驱散行人,带苏三进城。
 
好奇怪对不对?
 
他到处都在坏规矩:一个人顶两份差、给玉堂春拆枷、让她拄着拐棍走路、说同情她的话语,让可能被判死罪的姑娘管自己叫爹。
 
他每破坏一次王法,就有一次人性的闪光,而那些张口闭口都是王法的家伙,才是践踏正义最狠的人。
 
为什么?
 
崇公道心里有慈悲、有爱,他知道从折磨人上收获不到任何快乐,他的生命中不去执行破坏,而是尽力成全他人,他能从助人行为当中收获最大的快乐。
 
好人还要什么额外的好报呢?
 
没有比生为一个这样的好人更快乐的了。
 
《女起解》是一段戏曲名段,但如果不了解这个故事,听的就是咿咿呀呀,意思不大。
 
Susan说陶喆 - 小人物狂想曲
陶喆这段也很好听。
 
但是如果你知道了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中国人对侠义的期待,并不是高来高去、飞剑取人首级,更多的,就是这种温润长者,他们就像《名贤集》里那四句大俗话: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所有跟帖: 

酒店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7/14/2021 postreply 17:21: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