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往事(191)

本帖于 2021-07-06 15:47:41 时间, 由普通用户 YMCK1025 编辑

四十岁,单身,感觉随时都会被扫地大妈替代……

 

 

作者:旷野四十,诺友。

 

 

我今年四十岁,单身,是一个三线小城市的基层公务员。

今年是我到这个城市生活的第十年,也是我的辞职决定被无数次往后顺延的又一年。

 

 

1、差点成为一名疯掉的矿山女工

19 岁那年我从一所技术学校毕业。毕业后我找了一份在酒店打扫卫生的工作。干了三个月,我爸托人带口信让我回去参加分配。我内心一百个不愿意,但从小到大我的事情都是由我爸做主,我只得收拾行李回到了他工作的煤矿,成了一名矿山女工。

每个月领到手里的工资是 150 元,我跟我爸说我打工时还能挣三四百,还能攒钱寄回农村给我妈买肥料。现在这一百多块钱连生活费都不够,要不我还是出去打工吧。我爸说这是铁饭碗,等老了退休以后有国家养着,打工老了以后谁管你?他说当初省吃俭用地供我上学,就是为了我以后能有个稳定工作。

于是,他把他的退休工资本给了我,让我每个月给我正在另一所技校读书的弟弟寄三百块钱的生活费,剩下的做我的生活费,自己外出打工去了。

那个煤矿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方面都具备了与世隔绝的前提,但却没有一丝的青山绿水,连路边的流浪狗都是统一的黑灰色。我家隔壁就是个露天煤场,每当拉煤的大货车从身边经过时,车轮碾过路面卷起两股巨大的黑色波涛呼啸而来。路人们为了躲避,老远就开始狂奔,那个场景像是在拍电视或电影的某个逃命镜头。

三年前,当我踉跄狂奔在这条公路上时,想着只要等初中一毕业,我就可以去外地读书了,我永远不会回到这个连空气都让我讨厌的地方。于是初三那年我拼命学习,只是没想到,三年以后我却回到了这条路上。

 

中考时我爸直接帮我选读了技校,虽然老师们一再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劝他让我去读高中。他说他一个人无力负担我们姐弟三人的学费,上高中万一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工作都找不到,即便考上了大学,到头来也是为了参加工作,还不如直接上技校,毕业就可以参加工作了。尽管我在床上哭了一天,把袜子都搓破了,开学时我还是被送去读了技校。

分配工作时我被分配到一个倒闭的修理厂。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几个快要退修的老工人挤在厂门口的值班室里。夏天躲太阳,冬天烤火。

两年后厂里新建了一个冶炼厂,就是在山头上砌了一个炉子,拉了一些矿石来,就开始炼铁了。我被调到那里去工作,上班的地方是炉子旁边一间三四平方米的操控室,离冶炼炉的火堆仅几米的距离。高温燃烧后的煤灰和金属的碎屑像黑色的雪片一样飞舞着,上班期间要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戴好帽子,口罩和眼镜,防止被迸出的矿碴烫到。

 

夏天的时候,操控室被烤得像个烤箱,每次下班时里面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整个人被捂得像个变质了的有酸臭味的棕子。

冬天时,靠近炉子的这侧脸被烤得发黑,而另一边脸被身后从破烂的玻璃窗户吹来的冷风冻得生疼。

每天下班后,抬头看着头顶上空灰蒙蒙的天空,想到一生都要被困于此,眼泪就会莫名地流下来。只要看到远处山头上那个冒着黑烟的炉子,就会莫名的心慌,心跳加速,喘不上气。

和朋友们在一起时,她们说话我常走神,很多时候听不懂她们说的话,像是有什么把我和她们隔开了。如同一捆冰冻的柴火,怎么都无法被点燃,只能继续蜷缩在自己的冰窖里。

 

2003 年 3 月 8 日清晨,我背着简单的行囊,锁上门离开了那个地方。现在回过头去翻看当时的日记,还能依稀看到文字上面被打湿的痕迹——还好我当时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在文字中挣扎着用尽最后一丝仅存的余温去为自己舔舐伤口。当时不知道抑郁症这些说法,现在回过头去看,那时我的抑郁应该是很严重的。

让我最终下定决心离开的,是厂里发生的一起纠纷。当时我们厂是根据每个班的冶炼工人炼出来的铁的总量,到月底时和他们进行结算的。所有我们下班时要把自己当班那班工人炼好的铁称重后计数交回厂里。有一天晚上工人们趁着我不注意时,把已经称过的铁又抱出来称,被我发现后和我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而厂领导为了留住那批工人,又态度不明,所以我就愤然辞职了。人生的各种际遇谁都无法预料,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若干年后回望时也许成了我的救命稻草。

 

 

 

2、一张门票和几场面试……

 

当我去到当年上学的那个城市时,包里除了几件换洗的衣物外,身上只剩下五十块钱。

我姐当时也在这个城市打工,我们租的房子是一个皮鞋厂的废弃厂房。里面的租户有收破烂的,捡垃圾的,卖菜的,摆地摊的,还有带着孩子出来躲计划生育的。我和我姐算是她们里面年纪最轻,最有文化的。

找工作那段时间,我发现待遇稍好一点的工作都要求要有文凭。而像我们这种技校毕业的,都只能找工资很低的,像是站柜台和跑业务这样的工作。

我和我姐开始边打工边自考。厂房里唯一的公厕房顶上破了几个大窟窿,遇到下雨天去上厕所,每人都要撑一把伞蹲着,我和我姐还得腾出一只手来拿着自考书看。当时那几排出租房里的人说起我们时都说——那俩上厕所都要打着伞看书的姐妹。

 

后来家里知道了我辞职的事,我爸说我把他头发都气白了,他要和我断绝父女关系。之前和我要好的一个好朋友后来告诉我,她父母让她以后少和我往来,说我是一个不安分的女孩。

有一次去参加自学考试,前一天晚上我姐的前男朋友来找她要钱,说是他家里有急事要用钱,让我姐把他俩分手时我姐带走的五百块钱还给他。我那天正好发工资,我姐把我的三百块工资加上她身上所有的钱拿给了那个男的。第二天早上我们把家里翻遍了只找到两个一块钱的硬币,只够我们坐公交车到考场。早上考完试,中午没钱吃饭,下午饿着肚子考下一门,考完试后两个人步行走了两个多小时的路,天黑了才回到出租屋里。

世事难料,两年以后我工作的那个煤矿破产了,单位通知我回去领补助金。三年多的工龄,我领到了三千多块钱。这时原先父母对我还抱着回去接着端铁饭碗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便把家里压箱底的钱都拿出来凑给了我,加上我的那笔补助金,开了个小书店。

 

有一年当地政府组织了一场公益演出,听说是免费的,整个城的人都去看了。正好妈妈来看我,我带着妈妈高高兴兴地赶过去,到了体育馆的入口处,前面的人都进去了,到我们时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问我要票。我说不是免费的吗?他说是免费的,但是需要凭票才能进入。我问可不可以买票?他说票没有卖的,是各单位免费发放给工职人员的。我拉着妈妈默默地转身离开了。

我当年刚拿到自考的毕业证,想着下次再有演出时可以堂堂正正的带妈妈进去,我便报名参加了省里的公务员考试。几个月以后,笔试成绩出来了,我的分数是那个岗位的第一名,比第二名高了 28 分。面试的前几天,法院的副院长给我打电话,让我面试之前一定要去找他,他要当面告知我一些面试相关的事。见面后他我让我拿出钱来他去帮我打点考官。我先是一惊,然后就拒绝了。第二天面试结束后,宣布面试分数时,第二名的面试分高着我 30 分。我木然地站在那里,那种感觉像是被人泼了一身的粪,而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人扬长而去。

 

去面试之前,我想晚上给妈妈一个惊喜,所以没告诉家里。我姐觉得以我的笔试分数肯定是万无一失,我出发去面试时她就打电话回家和爸妈说了。到了晚上,我妈打电话过来,她可能猜到了什么。在电话这头我本来想故做轻松,装作没什么。我妈却在电话那头吵哑着说:“不怪你,都怪你的父母没有人家的父母有本事,才让你受委曲了。”那一刻我白天里所有被咽下的泪水,全都倾泻出来。在还没哭出声来之前,我匆匆挂了电话。

接下来那半年的时间,我每天看司法考式的书到零晨一两点才睡,因为当时很多地方的法检部门只招收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最后通过司法考试时,我看到地上与我腰齐高的各种资料,感觉胃部就会搅动,叫了一个收废纸的,叫他赶紧拿走,一分钱都不要。

第二年公务员招考时我又报名了,我报了一个偏远的县城,我只想看看在一群不随意羞辱他人的考官面前我的面试成绩。我的笔试成绩刚好进面试,由于我的面试分数在那批人中是第二名,我被录取了。

 

回来后我把书店转了,坐了一夜的长途汽车,去那个我报考的县城检察院报到。从车上下来的那一刻,我所有的期待都被击碎了。眼前一切的景像似乎是我之前工作的那个煤矿的再现——同样的布满了煤灰的街道和马路,唯一不同的是楼房变高了,街道变宽了,行人的口音也变了。

这个小县城在我们省是一个产煤大县,煤碳是这个县城的支柱产业。单位的同事来车站接我,把我带到了单位办公楼前。看得出这栋办公楼是整个县城里最气派、最好的。同事说是今年新盖的,正好我们这批考进来的赶上了,他脸上的表情透露着能到这里工作是一种莫大的幸运。我尽量隐藏自己失落的情绪,因为心里有个声音在追问:“什么时候可以离开这里?”

县城很小,大家的业余生活就是喝酒打麻将。一喝就是一整天。而这些都是我所不擅长,也不喜欢的。每天只能呆在狭小的宿舍里看书。

 

 

3、无法摆脱的漂流瓶

 

一年半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现在的单位在面向全省选调。我幸运的通过考试离开了那个地方,到了我现在工作的城市。

刚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感觉连空气都充满了自由的味道。一开始的那几天早晨,每天醒来后都要睁开眼睛再次确认一下,这一切是不是真的。直到确认自己所躺的房间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小县城的宿舍了才又幸福的接着睡去。那种感觉真的是在地如同在天。

大概是一年多以后,一天下班我走出办公楼的大门,偶然抬头看着这栋天天进出的大楼,突然间觉得像是回到了冶炼厂那个小黑屋。当这种感觉浮上心头的时候,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我怎么能把两者混在一起呢?我怎么可以有这种感觉呢?心里骂自己不知好歹,估计是一时精神恍惚了产生的幻觉。但那种感觉像是水底浮出来的一个被掩埋的瓶子,只是我没等它冒出来,就赶紧抓把沙子把它糊乱盖住了。可是从此以后那个瓶子就一直在那里,每当夜深人静,在日记里写不出任何一个字可以安抚这一天时,它就会漂到我的卧室里来。

我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做一些文件的录入,有时候我在想,像我这样的工作随便去街上找个打扫卫生的大妈来,培训上一个月她一定做得比我还好,还不用给那么高的工资。

 

一次我们单位联合工商部门去一个企业检查,前几次我们去的时候相同的台帐并没有觉得她们材料上有什么欠缺。那天去时,由于工商的标准和我们的不一样,工商的现场给他们指出了几处材料上的不足之处,给她们下达了一个整改通知书。

我们离开时,那个负责材料的小姑娘找到我们,解释了好半天。工商的说只是个日常检查,不会对他们企业进行处罚的。等中午我们正在吃饭时,这个小姑娘找到了我们吃饭的地方,把所有的材料都补齐了带来,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我们只得给她们负责人打电话,让他过来再次确认真的不会处罚他们企业。负责人介绍说这个小姑娘是负责整个企业办公室所有事务的,工作能力比较强,对工作也是很上心。我们一起去的同事就和她们负责人开玩笑说,这样的员工应该涨工资了,顺便问了一下她的工资待遇。

 

没想到她每个月的收入只有三千多,从她负责的工作我看得出,她每天的工作量应该是我一个星期的工作量的总和。她还是一所我们当地比较好的大学毕业的,上学时学的是小语种,只是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所以就到了现在这家企业做行政。

每当夜晚那个瓶子又像幽灵一样漂荡在我房间时,我想我和扫地的大妈相比,和那个企业的小姑娘相比,我并没发现我比她们有什么优势,把我放在她们现在的岗位上我还不如她们。唯一不同的是我侥幸通过了几次考试而已,混到了现在这份稳定的工作,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如果离开了现在的这个工作,凭自己的能力肯定找不到和现在的收入一样高的工作。目前的工作对我来说,分明就像是捡了个大便宜,怎么还不知足呢?

可这样的安慰和自我劝戒都像是抓把草想要塞满那个瓶子,却无法按耐住它往上浮的势头。

 

 

 

4、转身还是战斗?

 

回想生命中前几次的转变,首先是外在的环境的催逼,你不得不逃离,哪怕是前方未知一片茫然也不得不纵身一跃。现实的种种逼仄,就像是身后追赶你的一条恶狗,一旦你停下来就有可能被撕咬吞吃,所以你不得不拼尽全力朝前跑。

而回顾这十年来的生活,表面上的安定掩盖了内心的躁动,用买房子、买车子、换房子、换车子这样的诱饵来招安你内心的那头不安份的小野兽。安稳的生活像是你被关在笼子里有吃有住,曾追赶你的那条恶狗却只是在笼子外偶尔的朝你叫唤,虽然无数次的想要逃离,却一年又一年的安于被豢养。

之所以在面对要不要辞职这个问题上有那么长时间的纠结,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恐惧。因为面对那个抉择之后的未知,你没有驾驭的能力。

很多年前在一本书里看到过一段话,大概意思是——

最幸福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看到大海,但觉得自己无法畅游,所以转身离开的人。另一种是明知自己不会游泳,但抱着对大海的无限向往,纵身一跃不知去向的人。

而最不幸的也有两种人,一是面对大海,不会游泳,又不愿离开,一生都在沙滩上徘徊。另一种是因为一生因为没能看到大海,而又终生向往而因此抱撼的人。

 

十年前我属于那种纵身一跃的类型,只是扑腾着扑腾着也就浮起来了,然后也就有那么个地方让你靠岸了。而后面这十年来,我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一直在沙滩上徘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如何选择的内耗中去了。每一天,每一年都做着同样的事情,却希望发生不一样的结果,像是一只没有解开绳索在原地疯狂的打转的船。

打工的那些年,为了快点考完自考,每天都会早起看书。后来为了通过司法考试也是每天早起晚睡地熬。安稳下来以后,似乎找不到一件我需要为之努力和奋斗的事情了。多年以来我差不多每天都是七点多才起床,然后匆忙洗把脸,心里还跳动着头一天晚上的各种忐忑,各种纠结,就又浑浑噩噩地进入了下一天的循环中。晚上回到家又各种追剧、刷手机,在各种碎片化的信息里莫名其妙的昏昏睡去。

两年前我加入了一个线上的时间管理课程,按照课程的要求每天五点起床,十点睡觉,五点半大家开着摄像头一起晨习。一开始的时候很难,每天都是在各种挣扎中靠着强大的意志力才从被子里挣脱出来。年终做总结时才发现,不知不觉间我读完了一百多本书,把之前书架上放着几年没看的书都看完了。坚持每天运动打卡,成功减重五公斤。

现在每天闹钟一响首先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今天还有那么多的事情等着你去做,还有许多未得之地等着你去得以为业。对今天充满了期待和盼望。好像当你醒来时,你的每个细胞也跟着你一起苏醒了,和你一起准备为今天而战斗。

 

清晨根据每周的学习计划清单,伴着窗外满天的星辉开始学习。出门上班前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个清单,然后照着清单一件一件的来做。到了晚上,看到打着勾的一件一件做完的事情,很有成就感。年终的时候根据不同的版块做出总结梳理,然后再制定出新年计划,再分解到每月每周和每天。每一天都会被所定的那个目标充满,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关注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人和事。

在这样改变以往对时间的度过方式的过程中,我也慢慢的发现之前那么令我嫌弃的工作也有它的好处。因为自知能力低下,而当前回报已经是超过付出,也就少了之前的抱怨。其次工作之余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计划内的事情,上班时间大多都不是很忙,还可以抽空在手机软件上学学英语什么的。至于单位上的那些规则也好,倾扎也好,偶尔飞来的暗箭也好,你会有一种你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看客,而台上的只是一场表演,你知道你的归处后,你就不会再为这些终将成为历史的演出而神伤了。

站在未来看现在,觉得一切也没之前所想的那么坏,并没有坏到那种不得不离开的地步。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终点,但等回望时,原来离原点已经走了很远了。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那些年我们相过的亲

 

 

 
题图:电影《非诚勿扰》海报。
 
作者:旷野四十,诺友。
 
 
 
 
相亲这件事,我想无论是男性或是女性,各个年龄阶段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
 
在上一篇文章《 四十岁,单身,感觉随时都会被扫地大妈替代……》的留言区,看到有朋友留言说:“标题提到单身,怎么文章里没有相关内容?”今天就以自己曾经的各种相亲经历,和大家一起回忆一下那些年的我们,还有相过的亲。
 
 
 
 
漂泊的浮萍没有根
 
 
上文中提到我 19 岁参加工作,成了一名矿山工人。矿山上男多女少,每个女职工身边都有或多或少的几个追求者。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我当时想的却是——想用婚姻把我困在这样一个地方,也是想对我耍流氓。
 
如果当初有谁说:“我们一起离开这里吧。”我一定会不加思索一口答应的。但在那段幽暗的岁月里,所有出现的人都在说:“我们结婚吧。”所以四年后我独自离开了那个地方。
 
从企业出来后,辗转于不同的地方,打各种各样的工。当时和我一起打工的男孩子们,连一起外出跑业务时口渴了都舍不得买一瓶矿泉水。当一个人全部的力气都用来维持如何生存下去时,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想要去负担另一个人的生命了。而那时的我也不敢在前途未卜之时,把自己的未来托负给任何人。
 
年近三十进了体制内工作,总算是把自己安定了下来,从此也开启了漫漫相亲路。
 
 
 
相亲路上各种奇趣
 
PART-1
 
刚到这个城市工作,岗前培训时认识的一个老乡,给我介绍了一个她老公的同事。
 
那人当天下午就跑到我们培训的地方来了,碰面后寒暄了一会儿,他问我吃饭了没?我看了一下时间,告诉他这里的食堂倒是给我们免费供餐,只是已经过了饭点,估计关门了。没想到他竟然说:“要不去看看,万一没关呢?”
 
我们来到食堂时,工作人员正在收拾剩余的饭菜,看到我们进来就冲我们说:“太晚了,只有一个菜了。”我正准备离开,只听那个男的说:“没关系,有什么我们就吃什么。”说完自己跑过去拿了一个餐盘,风卷残云的把所有剩饭剩菜给消灭了。
 
等他终于吃完了,满头大汗的边擦嘴角边问我:“房子有多大?首付多少?月供多少?车子是什么牌子的?”我胡乱支吾后,赶紧找个理由走开了。
 
接着又有同事和领导介绍的,刚工作的头一年,每个周未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
 
我妈说为了我的个人问题她急得晚上睡不着觉,常常半夜惊醒。干脆从老家跑到我工作的城市来和我一起住了。
 
在逼我相亲的这件事上,我老妈的智力发挥到了前所未所的高度。眼看苦肉计不起作用,就开始使用各种侦察手段。也不知道她从哪里了解到,在离我小区很远的地方有个公园,那里有成堆的和她一样帮儿女相亲的父母,还有专为子女相亲做的广告牌。
▲ 电影《相亲时代》
 
自从我妈知道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存在后,从此便风雨无阻,每天和我一起出门,我下班了她还不回来,一天不落的到那个公园去蹲点去了。她还打电话把这个“好地方”告诉了我另一个单身朋友的妈妈,我朋友她妈第二天就从上海飞过来了。俩老太太从此形影不离,早出晚归。我妈没去这个公园时,我还能在下班后吃到现成的饭菜,自从她去了这个公园,我每天还得做好饭等着她回来。
 
 
 

 

 
PART-2
 
一天我刚下班,我妈打电话来说她在我朋友家,让我过去吃饭。饭后,我拿起包准备回家。
 
只见我朋友她妈一直给我妈使眼色,然后两个人在阳台上交头接耳半天。我妈从阳台上进来后跟我说我们小区今天停电了,估计晚上也不会恢复供电,今晚就住我朋友家,正好明天是周未我不用上班。我平时也经常在朋友家里留宿,没多想就留下来了。
 
第二天早上大清早就听到她俩出去买菜了,过了一会儿像是拎了大包小包的菜回来,两人累得气喘吁吁的。我妈放下菜来敲我们的门。我说今天又不上班,我再睡会儿。
 
只听她在门外犹豫了一会说:“人家要来了,你赶紧起来收拾打扮一下。”什么人家?哪来的人家?把我和朋友惊得赶紧从被子里跑出来。
 
我拉开门问我妈怎么回事?我妈才说她今天约了一个前几天在公园里认识的相亲对象来吃饭,我被吓得睡意全无。等我咬牙切齿的从卫生间洗漱出来,她还时不时的从厨房里跑出来监督我粉擦得够不够白,头发梳得够不够顺。
 
俩老太太杀鸡煮鱼的,感觉像是她们家走散多年的亲儿子要来相聚了似的。
 
快到饭点时,门铃响了,门口站着一个六十岁上下的大叔和一个面无表情的中年男子。吃饭时那个大叔说昨天他还和他老伴去我们单位楼下逛去了,走到我们那幢办公楼时真的在楼下的公示栏里看到了我们单位的名字,只是保安没让他们进去。
 
吓出我一身冷汗。莫非他还想去我们单位查有没有我这个人?还是去打听一下我的真实情况?
 
更让人无语的是,我妈不光去蹲守免费的广告,还一改平日里省吃俭用的作风,在一些无资质的小婚介所给我作了登记。有一天回家时她无意间说漏了嘴,说今天光登记就花了她好几十块钱。
 

 

PART-3
 
一天下午单位要召开一个联席会议,我负责联系的那家单位打电话去时,他们负责人不在,说一会儿回来给我回电话。因为领导等着要材料,我抱着一大堆材料正走进会议室时手机响了,我以为是那家单位回电话了。
 
因为腾不出手来接,用下巴点了一下免提。电话里传来了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我是婚介所的。”我赶紧伸出下巴去点挂断键,没点中手机掉到了地上,这时,整个会议室都回荡着那个中年妇女高亢的声音:“你有没有找到对象啊?现在有个男的想要见见你……”
 
我觉得不能再让我妈这样疯狂下去了,要不还不知道她以后干出什么事来。
 
于是我跟她说:“你连对方什么情况都不清楚,就把陌生人往我朋友家里带,现在坏人那么多,万一你哪天不小心把坏人带到家里来,我们全是女的怎么办?还有你四处去把我的信息给那些婚介,谁知道她们拿去干什么?万一是拿去骗人呢?网上报道过有些人就是专门以相亲为名谋财害命!”
 
她听了后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没有再去那个公园了。但绝不是从此放手不管,因为我答应她会去相亲网站登记。为了证明我真的很努力到处忙着找对象不是敷衍她,我每天下班后会打开我注册的网站给她看收到的信息。

 

 
PART-4
 
在一堆来信中我看中了一个喜欢运动谈吐也很直率的,在网站上聊了几天后,那个男的约我去看电影。在影院大厅远远地看到是一个个子高大、很阳光的男孩。等我走近时,他还提前帮我点好了喝的,还主动帮我拉凳子。我心中一阵小窃喜,心想比我妈从公园里找的好像更靠谱些。
 
看完电影从电影院出来时间有点晚了,地铁早停了。他说他在附近有房子,要不要去他那里?我愤然回绝。结果人家再也没说送我回家,或是送我去打个车什么的,直接走人了。
 
过了几天给我发信息,说他和朋友要去一个风景不错的地方踢球,想要邀请我一起去。我回答有事去不了,没想到他劈头盖脸地骂了我一通。吓得我赶紧把信息从那个网站上删除了,从此远离那个是非之地。

 

 
PART-5
 
还有一次,去一个多年不见的亲戚家里玩,我那个亲戚一听我还单着,拍着胸口跟我妈保证这事包在她身上。
 
果然才过了两个星期,亲戚上天入地地搜罗了一阵,终于扒出一个她朋友家的儿子来。还是按照那套程序,交换电话,发信息,见面,吃饭。
 
见面后的第二个周未,我正蓬头垢面的在家里打扫卫生,那男的打电话来说他在楼下等我,接我去看房子。他爸妈打算重新买套房子,让我今天去看看。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了,我也只得实话实说了,告诉他我们不合适。到了晚上,我亲戚打电话来把我数落了近两个小时。我好不容易才挂断电话,我妈又咆哮着打过来,隔着手机都能感觉到我老妈的口水溅在我耳朵上。
 
到现在我的那个亲戚也没理我。
 
相亲路上的我们
 
我的一个好朋友,工作能力很强,为人也很好,前夫是市里某市领导的儿子。
 
她儿子小学时,老公迷上了打游戏,打得昏天黑地,废寝忘食。她不仅要照顾小升初的儿子,还得照顾一个成天打游戏的老公,用她的话说就是她同时得服侍两个儿子。
 
等儿子升上初中,就办理了离婚。几年前通过相亲认识了现在的先生。她说当年没一个看好的,所有家人朋友都一致反对,理由是对方不仅经济条件不如我朋友,还长相丑陋。
 
一天晚上我们出去聚会,回来的路上她跟我聊起她和现任老公当年的相亲经历。她说第一次见面时,被他的长相吓着了,都不敢正眼看他,说他长得像卡西莫多(《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
▲ 电影《巴黎圣母院》
 
说实话我也很纳闷,她怎么就看上这位“卡西莫多”先生了?
 
前年她爸爸因为一个小诊所的诊治失误,突然离世。我们去殡仪馆参加追悼,巨大的悲痛让她整个人陷入木然状态。她的“卡西莫多”先生忙里忙外全程包办了所有的后事,我的朋友只需要安静地呆在她的悲伤里。
 
那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的朋友会不顾众人的反对选择了“卡西莫多”先生。

 

 
PART-6
 
另外一个比我小十来岁的姑娘,生活中处事周到,工作上尽职尽责,一路得到领导的认可提拨。心智早熟的她知道如何回应身边人的好意,她说但凡有人介绍,她都会去看看,以免给人留下话柄。
 
今年春节回家时,亲戚给她安排了一场相亲。还没见面时两人互相加了微信,约好了见面时间。见面那晚朋友单位有突发事情,她要加班整理材料。等她做完手里的工作,打算和那个人重新约个时间,却发现对方已经把她拉黑了。
 
正好她爸妈从外面散步回来,说是刚才去那个亲戚家遇到了要相亲的那个人,她爸跟那男的说:“我姑娘人倒是挺不错,就是长得有点丑(这是我们当地大多数父母的口头禅)”。估计那男的听闻此言赶紧的把我朋友给删除了。
 
第二天那个亲戚家请客,那个男的也在。一看到我朋友,才知道她父母所言严重失实,赶紧的拿出手机重新加了微信,当天晚上就跑到她家里来了。因这男的带了一箱牛奶过来,等这个男的离开后,我朋友给他发了一个两百元的红包。
 
正在想着对方会不会尴尬,要发点什么文字去解释一下。她正拿着手机思索时,没想到红包才发出就被秒收了。
 
一次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心,我去跟一个要好的朋友倾诉,因为她也是单身,同样经历过工作上的震荡。她静静地听我说了一晚,默默地给我倒酒,递零食。
 
一觉醒来后,我感觉昨晚的那些重压心头的事好像轻多了。
 
她送我到小区门口,快出小区大门时我很自然的张开双臂想过去拥抱她一下。突然想起昨天晚上聊天时,她说今年春节另一个朋友来她这里住宿,大清早她在小区送别朋友时,那个朋友拥抱了她一下。正当她们拥抱在一起时,单位的同事路过,她正想打招呼,那人讳莫如深地看了她一眼,就加快脚步离开了。
 
想到这里我赶紧收回了双臂。
▲ 影视剧《我的天才女友》
 

 

我为什么不结婚
 
这是一个我被问了十多年,但仍不想去回答,也回答不了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的存在?因为人们已经形成一种共识,人都是要结婚的。就像是一堆鸡蛋里面突然出现了个猕猴桃,所有的鸡蛋都会感到好奇,免不了关注和谈论。因为鸡蛋和鸡蛋之间,不会就“为什么它们的外壳都一样”这个问题而展开讨论。同样的道理,换作猕猴桃家族扎堆时,突然冒出个鸡蛋来,猕猴桃族群们同样会热衷于谈论:“那个和我们不一样的家伙,它的毛毛哪去了?它怎么会是白色的?”
 
那么多年以来,身边不乏各种亲朋好友,长辈熟人苦口婆心地规劝:“不要过于挑剔,不要眼光太高,不要太过理想主义,再过几年生不出孩子来了,老了谁来照顾你?”
 
有好事者背后议论:“会不会她有什么生理毛病?眼光太高,挑三捡四的活该剩下。她还能不能生小孩?她会不会是同性恋?有可能她不喜欢男人?”
 
更有甚者,对一年换十个男朋友的肯定,大过了十年没有一个男朋友的鄙夷……
 
在一个以婚姻制度为主导的社会里,对于那些远远超过了适婚适育年龄,却还未婚未育的少数群体,似乎他们是在用不婚这种方式来对抗这个社会的主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不从众,一种对婚姻规则和制度上的公然挑衅和反判,而人们对一切的特立独行都是侧目而视的。如果真像一些学者们所预测的那样,未来社会婚姻制度将会消亡,那么那些想要牵手共度一生的男女们到那个时候,是不是只能以地下情的方式来维系他们的感情呢?
 
如果我现在不是单身,按我的年龄应该是某个(或几个)鸡娃的妈妈了。下班后我得忙着洗衣做饭,和鸡娃娃斗智斗勇,还要管作业,我怎么还能有时间有心思吃着零食写稿呢?鸡娃娃又需要买尿布湿,或要上兴趣班,我怎么舍得拿出钱来加入「 诺言」成为会员,每天花时间听各种女性谈天说地呢?什么私教课、健身房更是别想了,鸡娃娃会让你一天出几身汗的。
▲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柏拉图说过: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缺失的那一半。因为众神为了削弱人的力量,把人一分为二。但他也说还有第三性,她们本身就是雌雄共生的一个整体。在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男人或女人身上,一定能同时看到男性美和女性美的共存。她们除了无法自我繁殖以外,并不比那些找到女人的男人,和找到男人的女人显得出任何的残缺。
 
单身人士独处的时间会更多,但形式上的孤单并不意味着精神层面的孤独。只有有趣的灵魂才会享受独处时内在的从容和丰富。每一个身处单身的人都是一个精心喂养自己灵魂的人,在心灵深处一直在与那个更加完满的自我谈一场永不言弃的恋情。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拥抱自我,在心灵内核的深处到达完整的合一。我与我,在路上,共赴一场最为壮丽的发现之旅。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同是女神的一诺的闺蜜颜宁,在一次访谈中说到的一句话:“我不结婚,我不欠谁一个解释。”

 

 
编者写在后面:
 
从小我就认为人长大了结婚生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我在大学校园里遇到了一位全球旅行的音乐人。他 40 岁了,依然单身。我惊讶极了,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不结婚也是可以的,人生也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
 
但是在生活中,一旦我们选择了那条非常规的路,就会迎来各种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如果我们内心不够强大和坚定,可能就因此陷入自我怀疑。我们会忍不住地想,是不是我错了?为什么只有我有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会感到十分孤独,但如果有一群和你有同样理想和价值观的人告诉你,我们也有这些问题,你的选择没有错,你会不会获得更多力量?
 
一诺常说,人最重要的,是面对的勇气。

所有跟帖: 

買包子,鬼上身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7/06/2021 postreply 15:48:3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