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斌#写了一个新聊斋《画皮》的故事
【新聊斋志异之画皮】
杭州有一林姓鳏夫,唤作林生,乃是一个布庄的掌柜。
却说这林生本是个苦命人。原本与夫人携两子一女,于钱塘江畔定居,妻贤子慧,倒也知足。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府上失火,妻儿葬身,家业尽毁,只留林生一人飘零于世。
数载间,林生常有痴情之状,往来庙宇之间,流连于妻儿坟茔。
众人皆哀其命苦,惜其痴情,纷纷照顾起其生意。
这日,布庄无甚宾客,林生便早早归家,晚饭过后,携数车存货,行至闹市街头。
广场中摩肩接踵,唱戏的、看戏的、叫好的、叫骂的、摸鱼的、甩锅的……
纷纷攘攘,络绎不绝,忽有一人大喊:“林生来也!”
众人皆惊,静谧无声,天地间仅有林生一人。只见林生立于广场之中,持一童装搭于手上,
披肩散发,行吟街巷,吆喝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此话当真是:男儿闻之不得语,娘子闻之泪涟涟,广场哽咽之声不绝于耳,众皆默然。
远处的人看得不真切,只能隐约听到“忠贞”“情义”“男德”之语。
不需一炷香的功夫,其中衣物售之一空,盆钵银钱皆满。林生推车乃还。
此后,林生一日比一日痴,生意也一日比一日好。
却说这天,林生又至广场,吆喝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见人皆泛泛,林生清嗓,又吆喝道:“今伐之,博小娘子一笑。小娘子呱呱坠地,恰如吾女复重归。”
“好!”人群中登时有一人大声回应,随后又有数人出声,贺其弄瓦之喜。
正当此时,有一朱姓道士缓步而来。此人不是他人,正是林生亡妻的兄长,闻林生有异,便匆忙赶了过来。
见林生如此,朱道长大喝一声:“贼胆【画皮怪】,焉敢作恶!”
闻得此声,见得此人,林生脸色煞白,一声惨叫,身上顿时出现不少批把树皮。
众人一时间也被惊醒,又惊又奇,都在说【画皮怪】为何物。
朱道长道:“枇杷树又称皮扒树,只需三寸枇杷树皮,附于人身之上,便可树人设而成画皮怪,便可遮天日而蔽人心。”
朱道长细细观察片刻后,又道:林生身有三大画皮,一曰【惨】,吸路人粉,涨知名度。
二曰【德】,吸死忠粉,提路人缘。三曰【痴】,洗不良粉,赚昧心钱。自舍妹亡故,林生独占其遗产,
不顾岳父母,恶语常相向,不念往日恩。而今娶妻又生女,年少又多金,骗得太多人了。
有路人怒喝一声道:朝为怀念妻子,暮为娶妻生子。人前哭着旧人,人后忙着造人。林生不是人也。
听过这番话,众人方知林生到底是何面目,真是个知人知面不知心,画人画皮难画骨。
而低头一看,此刻林生早就不知去向,只留下了三张画皮,栩栩如生,好像人脸一样。
呜呼!脸皮几钱,画皮几两,情义万斤何及银钱二两!
故王左中右云:昔日画皮者为鬼,而今画皮者为人。鬼永远是鬼,但人常常不是人。人比鬼可怕太多。
================================================================
押沙龙:不要把私人的伤口不断展示给公众


林生斌需要走出来,舆论也要走出来
摘要:“深情人设”是谁设置的?是林生斌刻意扮演一个能赢得舆论同情和支持(从而带货)的人设,还是舆论期待林生斌有一个能满足大众悲情审美和道德想象的人设?这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撕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看故事的毕竟是看故事的,无论这故事在别人身上是多大的痛。无论如何,舆论应该是鼓励、帮助、乐见一个深陷巨大不幸的人从不幸中走出来,勇敢地活下去。
吐槽青年出品
杭州保姆纵火案近日因为悲情受害人林生斌“组建新家庭喜得一女”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引起一些争议。有人看到的是林生斌渐渐走出悲剧阴影,最不幸的人终于开始新生,让人有了丝许慰藉,愿其“一生被爱、一生可爱、往后永远平安幸福”“听闻近日喜得爱女,祝她聪明灵秀,美丽无边”。有人则在心理上感觉别扭,觉得他一面在媒体塑造痴情人设,一面重新结婚生子,是不是对舆论的情感欺骗?林生斌亡妻的哥哥在社交媒体透露的矛盾争端,委婉表达出对林生斌的不满,加剧了舆论的情感反噬。
怎么看待这种争议和反噬?我的总体观点是,对承受过世上最不幸、突然一无所有、从生不如死的鬼门关走回来的人,有点儿善意。保持热点介入的边界感,在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有一个尊重他人的权界。我们这些“看”别人故事的人,不要在自己不可能有同样痛感和对称信息的事情上妄加揣测和判断。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判断时更该多点儿谦逊和包容。
其一,对于属于别人家务事层面的事儿,我觉得还是少点儿掺合,那里有很多信息不对称和不足为外人道的情感纠葛和恩怨日常,外人做不了家务事的道德判官,千万不要入戏入深,产生一种“你的赔偿款是我们舆论施压帮你谈下来的、所以你得按舆论意愿分配”的僭妄。其二,对于缺乏事实证据、全凭臆想的种种纵火阴谋论,半个字都不要信。在确证的事实和证据呈现之前,把愤怒给憋回去,不要在愤怒的回音室里编一个让自己愤怒×10的故事。其三,林生斌是一个常人,不要在同情中把他圣化,更不要在时间磨去同情后将他魔化,常人只是常人,终究还要过常人的平静生活。林生斌需要走出来,舆论也要“走出来”。
社交媒体全面侵入日常的传播语境中,公共性与私人性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像杭州保姆纵火案这样的事件中,公共性与私人性深度纠缠,形成了当下剪不断的尴尬冲突。这是一个家庭悲剧,也是一个涉及公共安全的社会悲剧,当然有着强烈的公共性。所以一曝出就以轰动性的方式触动舆论神经,细究原因,痛谴无良保姆,愤怒追问物业,施压当地相当部门,以各种方式安抚生不如死的林生斌及二老。这是舆论天然的正义感,这种突然家破人亡的不幸太让人无法释怀,让罪犯得到惩罚,让如果及时救援本可避免如此重大死亡的物业付出代价,让天底下最不幸的人多得到一些赔偿,多感受到人间温暖,公众才能稍稍心安一点。
这种“我们为你做主”的舆论父爱主义,对推动事件的进程施加着压力,同舟共济,形成“我们跟你在一起”的动人氛围。但也隐藏着在某个时候必然会爆雷的公私冲突。舆论正义凛然地“接管”了这事儿,便有了一种“我们要管到底”“你要听我们的”“你要按我们的去做”“你不能让我们失望”“我们对终极正义负有责任”的主导欲,公共性与私人性便不可避免地混杂在一起,为反转和翻脸埋下隐患。靠,我们为你痛哭流涕,你却早已有了新欢!
公共性与私人性在保姆纵火案中是这样渐生冲突的:很多人觉得,物业赔你林生斌的钱是我们舆论“帮你施压”你才获得的,所以分配必须让舆论看得见,且要由公众判断分配是否正义;有人觉得,你林生斌在公众面前“树立”了痴情的人设,你的“生不如死”得到了公众的同情,就应该在重新开始新的婚姻上“符合”公众期待,维持痴情人设;有人觉得,林生斌一直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向公众展示着自己的伤疤和对妻儿的想念,可新婚的事却一直“瞒”着舆论,让人无法接受。你一边怀念一边生女,是怎么做到的?——舆论帮了你这么多,同情了你这么久,你却“偷偷结婚生子”,并“独享天价赔偿”,这可能是舆论巨大情绪逆转的关键动因。
每当有人向我咨询“一件事要不要诉诸舆论曝光求取正义”时,我都会建议其考虑清楚,有没有做到全面把自己暴露在舆论下的心理准备,不能只考虑舆论对自己有利时才接受舆论,更要考虑当舆论对自己不利时能不能接受围观?“自己实现某种维权目标”后能不能接受舆论的继续围观?能不能接受舆论越过公共边界对你私人事务的围观?林生斌作为悲剧当事人,被卷入举国舆论关注之下,得到舆论极大同情,后来以“悲情形象”呈现和活跃于社交媒体,可能没有意识到舆论“你这事儿我们管定了”可能包含的对其不愿让渡之私人事务的包揽。舆论最不能接受的是:“隐瞒”新婚。可能在林生斌看来,这是他的隐私,这是他自己处理情感和伤痛的方式。
“深情人设”是谁设置的?是林生斌刻意扮演一个能赢得舆论同情和支持(从而带货)的人设,还是舆论期待林生斌有一个能满足大众悲情审美和道德想象的人设?这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撕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看故事的毕竟是看故事的,无论这故事在别人身上是多大的痛。无论如何,舆论应该是鼓励、帮助、乐见一个深陷巨大不幸的人从不幸中走出来,勇敢地活下去。遭遇这种家破人亡的打击,活着比死去更不容易,不要让悲剧延续。
公共性不要吞噬私人性。我总觉得,舆论要有“爱”,但不要有逾越公私边界、包揽一切的“父爱主义”。舆论是公器,捍卫正义是公器的责任,不能有那种“我们帮你讨回了公道、你就该把自己全面暴露到舆论下”的恩主意识。舆论有义务保护弱者,捍卫社会正义,在法律框架下帮着受害者讨个公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在事件的“公共性”方面得到解决后,应抽身退场时该及早退场,把私人的留给私人,时间能解决的留给时间。
拿了1.2亿赔偿金,还消费亡妻?起底林生斌的人设生意
新闻来源: 无相财经 于2021-07-02 4:52:40

人设就是金钱,金钱就是人设。
在过去的几年中,互联网涌现了大量头部网红,有的是“能吃”,有的是“有钱”,有的是“闪电五连鞭”……
还有一种是“深情”。
2017年,杭州保姆纵火案引发全民的关注,保姆莫焕晶,因沉迷赌博,为了骗取雇主的信任借钱,恶意放火,最终夺去了林生斌的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生命。
随后,网友为林生斌感到痛苦和伤心,纷纷鼓励他走出阴霾,重新开始。

从那时起,林生斌经常发文,或怀念妻儿,或描述自己心酸,或寻求解脱之道。
同时,他也被网友赋予了“现代贞夫”的形象,很多人给他留言,点赞,打call。
不过这两天,他的人设开始崩了——林生斌,再婚生女儿了!

再婚生女,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都有重新开始下一段感情的权利,这也是很多网友所期盼的,希望他早日走出来。
但他走得非常突然,而且还带着大瓜。
第一个瓜,是早已有了新欢,却依然在消费亡妻。
根据网友的爆料,他早在前妻去世的几个月后,就和别的女孩手牵手,参观纪念馆。

这是比较实锤的,还有一些口述是说,他在前妻去世之前,就认识了现在的新欢。当然,由于证据不足,我们不予采信。

可以确定的是,他续弦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
但这四年来,他一直在网上大打苦情牌。
和家人去寺庙烧香,一头栽到瀑布之下;在医院里躺了整整三天没有说话;让文身师,把妻儿的容貌都文到了背上……
而且每次都会配上拍摄精美的图片,以此来证明他对亡妻的怀念。


除非,就是想让别人看他的伤疤。
不过,这还不是重点。
重点是,林生斌亡妻的哥哥突然发微博曝光他夺财行径:

拿着亡妻的赔偿金,却对老人如此吝啬,甚至还让老人和自己打官司,这就让人心寒了。

要知道,林生斌在亡妻去世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下葬妻女,而是把他们的灵柩放在小区内,还发照片给业主看。
最终,在民意的压力下,地产商赔偿了他1.2亿元的巨款。
这1.2亿元巨款,怎么分配呢?不得而知。
他曾在节目中说,这笔钱将成立一笔慈善基金。

但直到现在,这个基金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捐助,都是个谜。
这几年,他利用自己的人气,开公司,开淘宝店,直播带货,也赚了不少钱。
而且每次都是以纪念亡妻,回应网友的理由。
谁能想到,他的人设,和他的真实一面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网友愤怒的点就是在此,本来以为你是个好人,没想到你藏得那么深。

林总的人生如戏,剧情跌宕起伏,吃瓜群众流血流泪,到后来终于悟了:
你以为的深情人设,不过是一门生意。


其实贩卖人设这种事情,并不稀奇。
比如一代红颜玛丽莲.梦露,被好莱坞包装成胸大无脑的性感傻白甜,赢得了无数男人的欢心。

其实,背地里的梦露是实打实的高智商。上能和达官贵人谈笑风生,下能与黑手党大佬把酒言欢,手腕了得。

当年,玛丽莲.梦露的人设几乎成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今天的互联网,让人设的生意变得更加简单,而且和诈骗的关系也非常紧密。
我们相信一个人的形象,所以买他的产品。
但在互联网上,这个形象很可能是假的。

林生斌并不那么深情,但他利用信息差,利用微博,发布他虚假的深情形象,从而大量获利了。
这个模式和诈骗何其相似?
但是,法律上很难界定这种行为。因为他们是以虚假的信息赚了流量,再从流量转换成了商业利益,不是直接骗你的钱。
“童臻一生”的服装是真的,他的妻儿去世也是真的,他也从来没直接说自己是一个深情少年。

因此,“卖人设”并不是目前法律意义上的诈骗。
所以说,人设、IP都是现在互联网流量公司公认的好生意,几乎所有的卖货公司,都在想方设法的塑造自己的人设网红。
好的人设,能够带来的利益,是无法估量的。
比如罗永浩,靠着自己耿直,敢说话,有情怀的人设,短时间内就还了4个亿的债务。
2017年,“瘾食文化”公司成立,他们打造了“大胃王朵一”“大胃王余多多”等多个网红。


既然人设有假的成分,那我们消费者应该如何不被这种假忽悠呢?
首先,我们要屏蔽“人设”的干扰。
我们要认识到,买一件商品,最重要的是看中产品的质量,性价比。
产品的代言人是谁,和产品本身,几乎没有关系。他们说得再好,充其量只是证明,商家的代言费给得高而已。
防火防盗防人设,只要占领这个认知上的高地,就不会被割韭菜。

其次,我们一定要坚守对常识的相信。
无论你是什么人设,都要符合常识。
就以林生斌来说,一个正常的人,会把自己的伤口一次又一次的展示给大众看吗?
一个人在悼念妻子的时候,会拍那么多精美,而且p过的照片吗?
一个人在伤心到极点的时候,会有心情发微博吗?
正如网友所说:
他就是要扮演一个情深似海的人设,深情之人不会时刻标榜自己有多深情,而且每次出现都是衣冠楚楚的样子……那不是在悼念,而是在求偶。

历史一再证明,只要是人设,就一定会 “翻车”。
近年来,网红“人设”被揭穿的事件层出不穷:北大博士翟天临,论文抄的;学霸人设马嘉祺,高考数学25分;深情小猪罗志祥,竟然是时间管理达人……
洪洞县里的表演,大家看看就好。
当然,互联网的记忆只有7天,风波过后,还会有新的人设出现,林生斌之后,还有王生斌,粉丝们会继续送上加油的祝福……
参考资料
《拿了1.2亿赔偿,却不赡养亡妻父母!林生斌的人设生意,黄了》功夫财经
杭州保姆纵火案|幸存男户主林生斌宣布再婚诞女 时间仓卒惹质疑
“杭州保姆纵火案”4周年之际,一家五口中唯一幸存的男户主林生斌,近日在微博上发文宣布已经再婚并且诞下一名女儿。
不过,林生斌的动向引发不少内地网民质疑,因为粗略计算时间,实际上林生斌可能早在案件尚未宣判时就与现任妻子在一起,此前的深情形象有消费丧生妻儿子女之嫌。

6月30日晚,林生斌宣布再婚并诞女的消息。(微博)
6月30日,林生斌在微博上发文,称考虑已久后决定公开再婚并诞女的消息。林生斌称感谢这几年网民对他的关心和鼓励,让他走出了那段灰暗的日子。林生斌又表示,自己现在有了新的生活,妻子是一位完全包容理解他,并让他有安全感的女孩子,“也有了可爱的小公主,看着她出生那一刻,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她终于又回来了”。
林生斌坦言,对于是否公开消息一事心理上倍受煎熬,“大家都希望我重新开始,有个新的家庭和孩子”、“但我也很害怕,害怕说出来以后的狂风暴雨,再次伤害我的家人们”。林生斌指,最后是听从心理医生“活在当下”的建议决定报喜,并希望得到祝福。

2018年2月9日,保姆莫焕晶被杭州市中级法院一审宣判死刑。(视觉中国)
资料显示,杭州保姆纵火案发生在2017年6月22日,杭州高级屋苑蓝色钱江其中一个单位发生大火,一家五口中仅事发时在外出差的林生斌幸存,女户主朱小贞及三名孩子不幸葬身火海。经公安机关调查,案件认定是人为纵火,保姆莫焕晶为筹集赌资,竟先放火再帮忙灭火,企图以此邀功向林家借钱,结果酿成惨剧。莫焕晶于2018年2月被判处死刑,同年9月行刑。
失去至亲的林生斌获得舆论同情,林生斌其后更创建以妻儿命名的童装品牌“潼臻一生”,又不时在直播带货时哭诉思念。然而,时隔4年后,林生斌突然宣布再婚并诞女,令不少网民感到相当错愕。



其中一名网民就表示,从2017年至今短短4年,扣减一年孕期及一年相识时间,林生斌可能是在妻儿去世不足2年、案件尚未宣判之际就已经“走出来”。更有网民称,林生斌的网店是以惨剧作“卖点”,营造深情形象,质疑实际上是消费去世的妻子和孩子,“就很可怜他的前妻和三个孩子,已经成了他的赚钱工具”。值得一提是,潼臻一生在淘宝的网店,所有商品目前已经下架。
=========================================================
“纵火案”男主林生斌再婚生女,对逝去的妻子不忠?导致网店关闭
序言:大家还记得著名的“杭州保姆纵火案”吗?2017年6月22日,杭州某高档小区一住户家中发生大火,女主人朱小贞及其三个孩子不幸殒命,男主人林生斌当时不在家逃过一劫,纵火人是该户保姆莫焕晶。
林生斌获得社会极大地关注和同情,他本来是一个服装公司的老板,但没有开网店。妻子和3个孩子去世后,林生斌开了一个网店,生意很好,很多网友都是因为同情他而去买他的衣服。2021年7月2日,有网友发现:林生斌的网店被关闭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2021年6月30日晚,林生斌通过个人微博发布消息称,自己有了新的生活,妻子是一个完全包容、理解他随时泛滥的情绪,并让他有安全感的一个女孩。而且,妻子不久前生了一个女儿。
林生斌看着女儿出生的那一刻,他忍不住泪流满面,她终于又回来了。取名的时候,妻子建议女儿的小名叫“暖暖”,寓意“暖暖爸爸”。朱小贞是2017年6月22日去世的,4年之后,林生斌再婚生女,算不算是对朱小贞的不忠呢?
7月1日下午,朱小贞的哥哥发布微博,疑似表达对林生斌的不满:“祝福一个家庭的复苏,心疼妹妹曾经的执拗也许真的不值得,我曾不相信的许多风言风语,证实了人性向善而欺。本来不想多说曾经的种种,为生活你营造你的人设也正常,但我和身边的亲人每每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看到你,总会泛起余伤。”
看来,大舅哥对林生斌的做法很不满,“再婚生女”确实是大事,但没有必要发微博,林生斌越是夸现在的妻子有多么好,就是在内涵朱小贞有多么不好。而且,林生斌获得的赔偿,疑似没有给朱小贞的父母,而是自己一人独吞了。
纵火保姆赔不起,但这个小区赔得起,因为是高档小区,所以开发商有钱。当初,林生斌肯定获得了巨额赔偿,按道理,他应该给朱小贞的父母一点养老金。更尴尬的是:林生斌疑似2018年1月就有了新欢,当时朱小贞去世只有半年。
所以,林生斌或许很早背叛了朱小贞,早就有了外遇,朱小贞去世后,他正好顺理成章的和情人在一起了。非著名娱评人吴清功指出:现在的舆论对林生斌很不利,所以电商网站关闭了林生斌的网店。
讨论:你觉得林生斌值得同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