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伤天害理的事,先过我们中年大叔这一关吧
有些人会做坏事。
小坏事一般来说没什么人管。
欠人一千块钱不还,把垃圾扔到电梯里不管、当房东扣人家的押金,当房客讹人家的违约金。
发现没人管之后,他们就开始尝试做一些大的坏事。
总觉得大家都是各扫门前雪,莫管瓦上霜的。
遗憾的是,错了,做大坏事的时候,有些原来看上去沉默的人就站出来了。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警世通言》的故事,叫做《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这个故事长,超过了6000字,你如果没有整块的时间,可以先点收藏。
算卦
山东兖州奉符县(今天的泰安市泰安区)有一个孙文孙押司,有一天路过街头,看见一个算卦先生李杰,就决定过去算上一卦。
李杰说得很委婉,用文言文说就是:今晚三更三点,你要玩儿完。
我们看过《水浒传》知道,押司是小吏,在衙门里管文书,但说话算数,能办事。孙押司觉得算卦的胡说八道,就跟对方打赌,说明天如果不死,就要送他去衙门里。
结果李杰比他还要刚:
先生道:"今夜不死,尊官明日来取下这斩无学同声的剑,斩了小子的头!"
这话其实挺气人的,算命的那把剑是这样的:
“金纸糊着一把太阿宝剑”
你拿纸宝剑去斩算命的头,非累死不可。
这话也是太气人了,于是孙押司还把卖卦的从卦铺里一把就“捽”(念昨,揪的意思)了出去。
你就算是国家干部,也得讲理不是,县里同事们都出来看热闹,孙押司就要跟大家说道说道了。
只见县里走出数个司事人来拦住孙押司,问做甚闹。
押司道:"甚么道理!我闲买个卦,却说我今夜三更三点当死。我本身又无疾病。怎地三更三点便死?待捽他去县中,官司究问明白。"众人道:"若信卜,卖了屋;卖卦口,没量斗。"
人民群众对算卦这件事的认识都差不多,他们就是弄点钱花花。
媳妇
孙押司不是坏人,只是在反对迷信这件事上有点过激罢了。
他推完了卖卦的,“只是不好意思。”
出门被人说今晚就死,那还上什么班儿啊,于是他随便处理处理公文,就回家了。
回家之后,老婆过来问了。
押司娘见他眉头不展,面带忧容,便问丈夫:"有甚事烦恼?想是县里有甚文字不了。"
押司道:"不是,你休问。"
再问道:"多是今日被知县责罚来?"
又道:"不是。"
再问道:"莫是与人争闹来?"
押司道:"也不是。我今日去县前买个卦,那先生道,我主在今年今月今日三更三点下时当死。"
押司不愿意提及这件事,他忌讳。各种迷信就是这样,任你不信,也会让你很恶心。
押司娘听得说,柳眉剔竖,星眼圆睁,问道:“怎地平白一个人、今夜便教死!如何不捽他去县里官司?”
押司道:"便捽他去,众人劝了。"
浑家道:"丈夫,你且只在家里少待。我寻常有事,兀自去知县面前替你出头,如今替你去寻那个先生问他。我丈夫又不少官钱私债,又无甚官事临逼,做甚么今夜三更便死?"
押司道:"你且休去。待我今夜不死,明日我自与他理会,却强如你妇人家。"
注意看这段对话,孙押司跟人发生了冲突,回来说给妻子,妻子就应该温柔安抚他一下,男人的气就消了。
今天也是一样,老婆在公司受了同事的气,回来之后跟丈夫说,丈夫一定不能说“抽她”,那是挑衅,你做顿饭给她吃,让她知道在那点职场上的不愉快之外还有很多值得留恋的事情,她的烦恼也就没有了。
押司娘要当场去找算卦先生算账,奇怪,为什么呢?后面说。
孙押司让老婆安排一些酒,要消遣一下,今晚上不睡了,要死,总得死个明白。
灵异
心烦的时候不能喝酒,孙押司喝了几杯酒,就醉倒在了椅子上。
夫人就和丫鬟迎儿,把押司一起送进卧室,放在床上。
夫人对迎儿说:“你知道今天算卦的说,你爹(家主一般叫爹,可以参考《金瓶梅》)三更三点死?”
“听说了,也不知道哪里听来这么一个话!”
“咱们娘俩一起做点针线活儿,都不睡觉,看你爹到底死还不是不死。”
这个熬夜看春晚的过程中,迎儿年轻,白天肯定工作也辛苦,结果睡过去了好几次,眼看到三更三点。
“只听得押司从床上跳起来,兀底中门响。”
“押司娘急叫醒迎儿,点灯看时,只听得大门响。”
“一个着白的人,一只手掩着面,走出去,扑通地跳进奉符县河里去了。”
河水很急,还通着黄河,这人肯定救不回来了。
押司娘带着迎儿在河边大哭起来,附近的刁、毛、高、鲍四位嫂子,都跑出来看情况,听说押司投河,想起白天在卦摊的怪事,想起下午押司还回来,都觉得人生无常,考虑到押司平时人不错,就陪着押司娘一起哭了一场。
再嫁
三个月后,孙家来了两个媒婆,要给押司娘说亲,押司娘提了三个苛刻的条件:
1.先夫姓孙,我也嫁一个姓孙的,这样一门两家不绝;
2.先夫是押司,我也要再嫁一个押司,这样才配得上;
3.要入赘做倒插门女婿。
媒婆告诉押司娘,每个条件都符合,这个人是孙押司的同事,叫做小孙押司,过去排名第二,大孙押司死后,他就成了排名第一的押司了。
对不起串台了!
三个条件看起来合情合理,但是合在一起,那就是量身定做了。
这个女人早就瞄好了对象,锁定了目标。
今天有些地方招聘也是,说“要一个英语四级合格的人,六级不行”“要一个金融本科毕业的,硕士反而不要”。
我毕业那年有个公务员招聘的岗位,招一个网球专业的人,放在某单位的老干部系统。
那多半就是这个岗位给了某个有权有势的人家的孩子,这个时候你还投简历,那就是当分母、做陪绑了。
果然,小孙押司和押司娘结了婚,住进了这个家。
醒酒汤
小孙和押司娘关系搞得很好,但是喝醉了之后,就派迎儿去做醒酒汤。
那时候没有燃气灶、微波炉,要半夜把火捅开,做汤,简直要烦死了。
迎儿就在抱怨,也怀念自己的旧主人。
“要在以前,早就睡下了,这个新主人,哎呀……”
这个时候,来了一个披着头发、长着舌头,眼睛里滴出血来的男人。
“迎儿,与爹爹做主则个!”
迎儿吓得晕倒在地,押司娘和小孙押司两个人过来,给她灌下汤药压惊。
“我看见先押司爹爹了!”
迎儿把细节一说,押司娘打了迎儿一个“漏风掌”。
什么叫漏风掌?就是牙都要打掉了。
奇怪,丫鬟撞了鬼,按道理你应该好好安慰,必要的时候请和尚道士再超度一下,为什么要这么重手打人呢?
八成是心里有鬼。
押司娘跟小孙押司合计,准备把迎儿嫁出去。
关于如何嫁出奴婢,其实是一套学问,跟嫁女儿差不多,你要优先给她挑一个好人家。
但是押司娘不这么想,她给迎儿挑了一个烂人。
烂人
附近有个光棍叫王兴,外号叫做王酒酒,这个人又好酒、又爱赌博,谁嫁了他,那可就是倒了血霉了。押司娘就把迎儿嫁给了王酒酒。
挑这么一个人,有两个理由:
首先是急于脱手
担心迎儿在家里再看出什么蹊跷来;
其次是便于控制
迎儿嫁给一个烂人,时不时的可能还要依赖于自己,那就可以再用用她的劳动力。
这人精明不精明?太精明了,但做事太精明,反而要出问题。
倘若给迎儿找个好人家,只怕就再也没有后面的事情了。
王酒酒每天喝酒赌钱,输了就骂迎儿,让迎儿跟“使头”(先前的雇主)去要钱,押司娘给了一两银子,以后就不给了。
他对迎儿的称呼是“打脊贱人”。
谁叫我啊……
威胁的话是“打折你一只脚”。
这人的人性怎么样,就可想而知了。
迎儿被逼着去借钱,又不敢去找押司娘,在街上不知道该去哪,突然就遇到了一个人:
疏脚幞头,绯(红)袍角带,抱着一骨碌文字。
红袍在宋朝是高官的衣着
押司不是正经官员
只能穿这种服色
这个人对迎儿说:
“我是你先的押司,如今见在一个去处,未敢说与你知道,你把手来,我给你一件物事。”
这是孙押司第二次显形,已经不是吊死鬼模样了,也不再是苦苦恳求丫鬟给自己报仇,大孙押司给了迎儿一包碎银子,让他拿回家去。
有了钱,迎儿才敢回家。
侦探
迎儿敲门,王酒酒还是那副嘴脸,钱没到手,不要进来。
迎儿就在门前解释了她撞鬼的事。
结果王酒酒又是一顿骂。
王兴听说道:"打脊贱人!你却来我面前说鬼话!你这一包银子,来得不明,你且进来。"
你看,拿钱回来还要骂。
迎儿入去,王兴道:"姐姐,你寻常说那灶前看见先押司的话,我也都记得,这事一定有些溪跷。我却怕邻舍听得,故恁地如此说。你把银子收好,待天明去县里首告他。"
原来如此。
王兴是为了避人耳目,所以才说了这句话,他准备着替大孙押司出头。
大孙押司是个好人,押司娘认识王兴,想来也是因为大孙押司以前周济过王兴,所以他准备做这么一件事。
王兴开始琢磨。
贸然去衙门告状,大老爷哪会相信银子是死鬼给的呢?只怕钱要被没收,而且对方是排名第一的押司,所以王兴就决定把钱去“赎了几件衣服”(赌博的人,衣服估计都当了),买了两个盒子(点心盒子),两口子准备去押司娘那里打听一下消息。
押司娘见他二人身上干净,又买了两个盒子,问他:“你的钱从哪里来的?”
“昨日得押司一件文字,撰得有二两银子,如今也不赌了,也不吃酒了。”
(看来王兴识字,而且给县衙门做乙方,可能是个讼师)
对不起,又串台了!
人都愿意跟干净体面、经济独立的人来往,喝酒赌钱的人,人人嫌弃,所以押司娘挺开心,不过她又动了借人劳动力的心思。
按说你把一个丫鬟嫁出去了,就应该再雇一个,她不是,她省钱,就让迎儿在家里住两天,跟着自己一起去东岳庙里烧香。
王兴看来,就是正合我意。
迎儿就这么打入敌人内部了。
岳庙
可能有的读者刚刚打开电视机,这是泰安的事儿,就在泰山脚下,泰安的东岳庙,那是东岳的第一旗舰店了,东岳庙崇拜的是泰山,泰山的帝君,同时也是地狱之神。
押司娘去拜东岳,其实也有害怕的成分,迎儿那些话其实也吓到她了,如果亡夫在家里闹事,那她也受不了的。
一路烧香过去,走到了速报司。
速报司,就是快点有报应的负责单位,迎儿的裙带松了,停下来系带子,这个时候,速报司的一个判官说话了,穿的还是那身官衣。
速报司里,有个舒角璞头、绯袍角带的判官,叫:"迎儿,便是你先的押司。你与我申冤则个!我与你这件物事。"
迎儿接得物事在手,看了一看,道:"却不作怪!泥神也会说起后来!如何与我这物事。"
迎儿把那东西收好,拿回去给王兴商量。
王兴讨那物事看时,却是一幅纸。上写道:
大女子,小女子,前人耕来后人饵。要知三更事,掇开火下水。来年二三月,句已当解此。
王兴别的都看不懂,就看懂来年二三月了,他把纸收好了。
包大人
来年春天,包拯包大人来到了他们这里当知县。
金超群老师的包大人是童年回忆
历史上的包大人没有在泰安当做知县
包大人做了一个梦,说梦见了两句对子:
要知三更事,掇开火下水。
根据民间的说法包大人白日审阳,夜间审阴,其实哪有那么神奇呢?他把这两句话发了一个告白牌,悬赏十两银子,征求答案。
王兴在街边买枣糕。
你看,这人一旦见过鬼,智商真的就在线了,知道有报应了,就会好好过日子了。
看见这两句话,赶紧跑回去回去跟迎儿商量。
迎儿说:“先押司三遍出现,要我申冤,我们拿了押司的银子,如果不做点什么,只怕鬼神见怪。”
但那会儿包公还是一个素人知县,没有青天大老爷的官声,王兴还是怕那件事,扳不倒小孙押司,被他害了。
正好,他有一个邻居裴孔目,在衙门里办事,孔目这个官员,比押司还要厉害,他管文书档案,尤其是刑名这块的东西,王兴就跑去问这位专业人士了。
“你去拿那封文书,我替你去禀报知县老爷。”
裴孔目一点都没有犹豫,他不怕小孙押司。
裴孔目回县衙,找机会跟包大人说了,那两句话,邻居王兴知道,他回家拿那张纸去了。
正义
王兴回家把纸拿出来一看。
我滴娘哦坑死人了!
只叫得苦,原来是一张素纸,字迹全无。
对不起又串台了!
不敢到县里去,怀着鬼胎,躲在家里。知县相公的差人到了,新官新府、如人之急,怎好推辞。
今天的好多热敏纸小票,也是半年过后就没有字迹了,所以大家收到这种小票如果有用,最好是拍个照存档。
只得带了这张素纸,随着公差进县,包爷屏去左右,只留裴孔日在旁,包爷问王兴道:"裴某说你在岳庙中收得一幅纸,可取上来看。"
上过小学的朋友们都知道,没带就是没写。
王兴连连叩头禀道:"小人的妻子,去年在岳庙烧香,走到速报司前,那神道出现,与他们纸。纸上写着篇说话,中间其实有老爷白牌上写的两句,小的把来藏在衣箱里。方才去检看,变了一张素纸。如今这素纸见在,小人不敢说谎。"
要是一般的庸官,子不语怪力乱神,一顿棍子先揍你一顿,再问你是谁指示的,哎呦,你还是个赌徒酒鬼,那直接可以给你发配去沧州了!大宋的国防需要人才。但是包大人毕竟是包大人,他对人情世情,特别体贴入微。
包大人能做到副宰相,不会是那种只会得罪权威的杠头。
包爷取纸上来看了,问道:"这一篇言语,你可记得?"王兴道:"小人还记得。"即时念与包爷听了。包爷将纸写出,仔细推详了一会,叫:"王兴,我且问你,那神道把这一幅纸与你的老婆,可再有甚么言语分付。"
王兴道:"那神道只叫与他申冤。"
包爷大怒,喝道:"胡说!做了神道,有甚冤没处申得、偏你的婆娘会替他申冤?他到来央你!这等无稽之言,却哄谁来!"
包大人说得对,已经做了神道了,直接让凶手七孔流血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王兴赶紧讲了自己妻子的来历,原本就是押司家里的丫鬟,见了很多怪事,最后说道:
“那判官的模样,就是大孙押司,原是小人妻子旧日的家长。"
包爷闻言,呵呵大笑:"原来如此!"
有意思,包大人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别着急,后一节我们来说。
喝教左右去拿那小孙押司夫妇二人到来:"你两个做得好事!"
小孙押司道:“小人不曾做甚么事。"
包爷将速报司一篇言悟解说出来:"大女子,小女子,女之子,'乃外孙,是说外郎性孙,分明是大孙押司,小孙押司。'前人耕来后人饵',饵者食也,是说你白得他的老婆,享用他的家业。'要知三更事,掇开火下水,大孙押司,死于三更时分,要知死的根由,'掇开火下水,'那迎儿见家长在灶下,披发吐舌,眼中流血,此乃勒死之状。头上套着井栏,井者水也,灶者人也。水在火下,你家灶必砌在井上。死者之尸,必在井中。'来年二三月',正是今日。'句已当解此','句已',两字,合来乃是个包字,是说我包某今日到此为官,解其语意,与他雪冤。"
差役们一去挖尸,果然找到了孙押司的遗骸,包大人把押司娘和小孙押司都定了死罪,然后真的给了王兴十两银子,王兴拿了三两给裴孔目当酬谢。
从此以后,包大人有了一个名声,说他“白日断人,夜间断鬼”。
真相
大团圆结局对吧。
不过我们读这种故事,千万不要推给鬼神就完了,这背后一定还有另外一个真相:
-
小孙押司和押司娘勾搭在一起,谋划着做长久夫妻。
-
大孙押司跟算卦的生气,提前回家,把小孙堵在家里了。
-
押司娘借口要去找算卦的算账,想把大孙押司引出去(明白为啥那么愤怒了吗),大孙押司没答应,反而喝上酒了。
-
押司娘和小孙押司快速做了一个决定,利用算命的说押司要死这件事,趁机弄死他。
-
押司娘反复叫醒迎儿做见证,最终两人看到了“押司跳河”。
-
小孙押司勒死了醉酒的大孙押司,扔在井里了。
-
小孙押司假装大孙押司掩面跳河,用一块石头制造了跳河的假象。
-
押司娘叫出邻居们给自己做见证。
-
把灶台挪到了井上,掩盖杀人的痕迹。
-
媒婆来提亲,押司娘锁定小孙押司。
-
迎儿发现了一些不对,但不一定是鬼魂,可能是那个改建灶台的事情,但是奴仆举报主人会非常难,可能随便就被大老爷一通棍子敲死了。
-
押司娘把迎儿发出去嫁给酒鬼。
-
酒鬼正好受过大孙押司的恩惠。
-
鬼给的钱,可能就是迎儿的私房钱。
-
裴孔目作为同事,觉得大孙押司的死有蹊跷,小孙押司的入赘非常可疑。
-
裴孔目调查真相,和酒鬼、迎儿达成了一个同盟。
-
鬼神给的那张纸,言之无文,可能就是裴孔目的手笔,让包大人在没证据的时候用来诈坏人用的。
-
这件事只要尸体在就能破案。
很多鬼故事,其实是没有鬼的。
践踏人性,不是鬼不容,而是人不容
小孙押司,是大孙押司的徒弟,这个人当年在雪地里病倒,大孙押司救了他的命,还给他介绍了押司的工作,对这样的一个长者,你偷他的媳妇、害他的性命,就是天理不容了。
奸事瞒不得身边人
《水浒传》里潘巧云和裴如海偷情,都要把丫鬟拉进来,你瞒不了身边的人,就只好拉她下水。
做人要留一线
迎儿在失去了主人之后,处境变坏了,这个时候就应该给他一个好出路,却把一个酒鬼来给她做夫君,她不报仇才怪。
别拿正人君子当傻子
像这个故事里,其实最重要的角色是裴孔目,他是替老同事站出来的人,他一点犹豫都没有,因为他有手段、有才干,而且有一点最为重要。
他爱管事,他相信天下事,天下人管得。
这种大叔厉害得紧,看妄人咋咋呼呼,每天吹牛也就罢了,如果坏人真的做了让他看不过去的事情,他一定会动手来把坏人拾掇了,不然自己心里都过不去。
所以包大人一看见这个鬼故事,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是裴孔目在管事儿,他没有铁证,才讲了一个鬼故事,他不想让同事枉死,他不想见坏人跑了。
所以包大人“哈哈大笑”。
裴孔目是这样的人,包大人也是这样的人。
不跟小流氓计较,但是大坏蛋,在我这里就要你原形毕露,一个也跑不了!
人到中年,不以气血为能,那我们的能量在哪里?
无非是一腔正气,满腹决心。
只要我在这儿,你就不能这么干的那种豪气。
这是大勇,这是大仁。
各位,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