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丁磊报志愿选专业,靠谱吗?
01
02
03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文中配图均来源于Pexels。
从就业角度考虑,2021 年高考报志愿,哪些专业前景比较好?
题图:《三傻大闹宝莱坞》
2021 年高考报志愿,哪些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学长学姐们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答主:Sean Ye(100+ 赞同,人力资源(HR)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作为一个职场答主,我遇到同学毕业时就业困难,认为是自己的专业不好,导致不好就业。
这个回答主要从「毕业后求职就业」的角度给大家反推一下高考怎么填志愿。
(注意,仅仅从就业角度切入讨论,不讨论体制内和未来深造做研究的部分)
在我看来,高考填志愿的种种纠结,可以细分成这几个问题:
1、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2. 学校名气优先,还是地理位置优先?
3. 高薪专业优先,还是兴趣优先?
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一家咨询公司在 2019 年做过一次调研,我们直接把数据搬过来。
49%,接近一半的考生认为学校重要,41% 考生认为专业更重要。
这个问题我们要分开看,如果你选的是理科、文科或者商科专业,那么就算你在这个专业读完 4 年,未来你的职业依然有很多选择,是完全开放的。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选学校,一定比选专业重要;
但是在另一方面,诸如工科、医科这样的专业,选专业大概率就等于选择了未来的工作,那么优先需要考虑的是,这份工作是不是让你充满兴趣和干劲。
如果你还不确定,那么依然是「学校优先」是更加稳妥的选择。
如果你确定特别喜欢这个专业,可以优先选在这个专业上实力更强名气更大的学校。
咱从就业角度给建议,就不搞骑墙中立了。
直接我的建议:除非你作为一个高中生,已经规划好了未来几十年的工作生涯,否则的话,我建议优先选学校。
HR在校招的时候,筛简历是优先看学校,再看专业。影响我们就业率的往往是先是学校。
对于商科和文科学生来说,这一点尤其显著。
因为你学的专业知识和职场真实的环境是有差距的,你学的人力资源未必符合企业里的HR环境,你学的市场营销未必跟得上市场上的营销趋势。
说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是一个互联网运营岗位,那么大概率北大的历史专业(不对口,且就业率排名倒数的专业),大概率是比安徽大学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对口)更容易拿到岗位机会的。
一般来说,都是学校名气优先。
但是,但是,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会给当地的学校带来额外的资源。
举个例子,211 的上海大学,和 985 的兰州大学,你选哪个?
咱不吵架 ,就说一个事实,上大考研,明显比兰大考研的竞争要激烈很多。
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给当地的大学提供了很多魔法加成,比如说:
-
北京上海的大公司更多,更方便学生求职和实习;
-
北京上海的平均薪资更高,可以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
大部分公司都会在北京上海会搞线下的校招活动;
-
北上本地学校落户当地更容易
关注就业,是我们选专业的一个重要指标。毕竟一方面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找到好工作,谁也不希望一毕业就失业嘛。
我找了一下 2019 年的应届生月收入比较高的本科专业
可以做个简单的判断:排在前 10 位的专业,基本和两个行业相关:互联网+高科技,毕业后可以选择互联网行业的工程师,或者华为这种通信行业的工程师。
这和我之间视频里分享过的有钱途的行业,是差不多的。数据基本靠谱。
那么就业率数据靠谱吗?
我找到一个 2019 年统计本科就业率的数据,可以发现两个榜单其实是有些不同的。就业率榜单中也夹杂着一些知名的劝退专业。
我不建议只看就业率。
基于这几个原因:
1、部分学校可能会美化就业率
清华北大往往无所谓强求学生一定要在毕业时就业,但是有些二本三本学校的老师,反而会威胁学生不签三方,就不给发毕业证。
2、就业率高,不代表未来发展好,收入高
举个例子,高职就业率最高的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这可是标准的辛苦活。日晒雨淋,而且高危。
举个例子,榜单里的医学,就业率确实高,但是进入医院能拿高薪吗?对于那些新进入医院的年轻医生来说,在各个科室轮岗,加班值夜班是常态,辛苦而且钱赚得也不多。
我之前在 Mercer 有一个同事,就是医院实在又苦又没钱,所以放弃了编制,加入了咨询公司。
3、从专业来算就业率,其实不太合理。
就像我们开头提到的,文科和商科,毕业之后做的工作千奇百怪,比如我学英文专业的,现在做的是人力资源;我们在咨询公司的时候,招来的咨询顾问,有哲学系的,有数学系的,也有社会学的……
还是之前提到的那家咨询公司做的一份调研,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毕业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只有 54%,这个专业的就业率其实和专业本身关联并不大。
当然我也不建议只看高薪专业。
1、薪资高意味着更多人涌入,竞争激烈
就拿互联网工程师圈子为例,过去 10 年也一直在变化,从 2015 年之前的,只要上过培训班,大专学历也能混进互联网公司,到 2018 年后逐渐饱和,平均薪资下滑,工作时长变长,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大专学历的码农逐渐被淘汰。
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况呢?
大家在高中应该学过一个知识: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在中国,大概所有商品都符合这一规律,人力资源也不例外。
2005-2015 年这段时间里,互联网迅速发展,并在 2010 年前后开始迭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智能手机到位了,但是 App 还没有,于是各家互联网公司都开始招人做 App,有点像城市规划了一个新区,但还没有造房子,于是各家大厂都拼命招工人盖房子。
当时的市场上的工程师是很有限的,于是你会发现大专生进修一下编程知识也能拿到高薪,1年跳槽好几次的码农,也能拿高薪;
到了今天,没有那么多新的小公司涌现,大厂的房子——也就是 App ——都盖好了,现在就需要做一些维护和装修。这依然需要工人,但是不需要那么多了。
需求量下来了。
另一方面,过去 5-10 年间大家都听说码农赚钱,于是都考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系,没有学计算机的,在机构里学编程。涌入这个市场的人才量越来越大了。
供应量上来了,所以对于工程师们的要求更高了,薪资却没有之前明显的涨幅,所以程序员们都开始喊内卷了。
未来 4 年后呢?7 年后呢?
事实上,每年都有大量的新人涌入,除非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码农这个工种未来的钱途,并不好说。
再比如现在流行的四大劝退专业「生化环材」,当年在我读书的时候都是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专业,前途无量。
2、当下热门≠未来发展一直好
我们大学通常是4年,如果考研或者留学,还有2-3年的读书时间,毕业出来走入职场可能就是6-7年后,如今的市场千变万化,火热的专业,你看得到,别人也看得到,2-3年后就可能会人才饱和,甚至开始裁员。
2018 年时火热的人工智能专业,一度开价 80 万挖应届博士生,到了今年,几家人工智能的独角兽企业都在疯狂裁员,试图渡过难关。
放在 20-30 年前,一个火热的行业就算是退烧,也需要 4-5 年慢慢来,但到了如今,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一个行业就可能瞬间垮掉。
这个充满变化和未知的职场世界,哪里有一张保证书,可以向你保证你读的专业,在未来一定就业前途好?
就算 4 年后好,真的就会一辈子好吗?
一个行业总有高峰低谷,一个岗位也有消亡的时候,没人能承诺啥专业能保你一辈子。
我们总结一下,在我看来正确的填志愿公式是:
理工科:兴趣>高薪专业=学校>地域
文科商科:学校≥兴趣>地域>高薪专业
填志愿,要综合多种因素一起去打分,评估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专业,要挑自己最爱的
我知道这句话挺烂俗的,但隔了这么多年,我依然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说法。
你感兴趣的,你才能坚持下去
我们现在选择的专业,至少在未来 4 年需要朝夕相处,要学业有所成,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动力愿意去研究这个专业。在我看来,最好的动力不是所谓的自律,而是自己喜欢热爱这个学科。
无论是哪一行哪个岗位哪个专业,都有高峰低谷;如果你仅仅是为了「就业前景好」选择了这个行业,一旦行业出现波动的时候,你怎么可能坚持下去?
你的信仰是就业前景好,信仰崩塌了,你只会第一时间逃跑。
相反,如果是你钟爱的,喜欢的,感兴趣的,充满激情的专业,你有信念坚持下去,而且因为你感兴趣,你才有动力去给这个专业找方向,深挖专业里更有价值的部分,试图创新把原有的专业和最新的科技技术联系在一起。
2、工作和(文科商科)专业并没有必然联系
我一直认为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它可能决定了你的起点高度,但是专业并不是,尤其是文科和商科专业。
当然,工科的人也可以转行做文科,我甚至有学医的同事进了咨询公司做顾问……
但文科,甚至理科,基本上是很难绑定未来的工作赛道的,你学的是数学,难道你未来进入职场就是精算师?未必。
只要你作为应届生有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很多优质企业愿意从头培养你。
我们在企业做校园招聘/实习生招聘的时候,优选看学校。
「好学校的学生更勤奋、更聪明、更善于学习」
这个判断不见得准确,但经常被企业拿来做为筛选的标准。
你在优秀的大学里,但专业和企业的岗位不对口,真的无所谓。清北复交历史系生物系的小伙伴,只要你们在看机会,顾问营销HR等通用类型岗位张开双臂欢迎你们。
四大每年招那么多应届毕业生,有多少真正是学财会审计的?
大学生朋友们往往有一个误区:
我读的 A 专业,如果出去不做和 A 专业相关的工作,我不是就白读了 4 年?
对于部分壁垒不高的专业,在大学里学的和工作中实际用到的,差距很大。
而企业看重的是应届生的学习能力,真不是你读过某个专业4年。因为你 读A 专业就在毕业时放弃其他好机会,在我看来,并不合算。
3、专业选错了,不是世界末日
很多小伙伴说,我不知道我感兴趣什么,怕选错。
也有人说,高中读出来的学生,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兴趣,我不敢苟同,
如今的年轻人明显比当年的我更优秀,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更丰富,也更有主见。
退一步说,你专业选错了,那又如何?你完全可以尝试:
-
考研;
-
双学位;
-
大三早早去优秀企业刷实习经历
我最推荐的是实习,在大学生里,有靠谱的实习经验的,尤其有优秀企业实习经验的,在 HR 眼里都是稀缺人才。
随着时代进步,我们的选择更多了。
在芜湖一中校友群里,我看到比我早 10-20 年进一中的高材生,如今仍在小城市过着安逸稳定的生活,期盼子女高考成功;他们当年考进高校的难度更大,但他们做到了。但因为选择太少,他们又回到了小城市。
他们本该有更大的成就,但在那个时候,人生选择本就有限。
而今年的年轻人,可以读研,可以就业,可以创业,可以留学,可以 Gap Year。人生有更多选择,有更多可能,也有更多精彩。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