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日记】想要翻案不容易——边境问题中被民意绑架的印度
最近中印边境闹得有点大,许多平时不联系的朋友纷纷发来慰问,关心我的安危。首先,跟大家说一下我目前很好,我并不在拉达克,而是在印度最南端的泰米尔纳德邦,和拉达克的距离就相当于广东和新疆。泰米尔纳德跟印度中央政府从来都不是一条心,不同文不同种,有独立自治倾向。我一个泰米尔朋友整天叫嚣着如果有把枪并且莫迪站在他面前,他会毫不犹豫地杀掉莫迪。
6月19号晚上,莫迪突然在全党会议上发表了一个声明,宣称中国没有越过我们的边境或占领我们的哨所。(Neither has anyone intruded into India’s borders, nor has any postbeen taken over by China.)
印度朝野震惊,全体懵逼。
神马!印度人民刚刚才轰轰烈烈地砸了自己的中国电视机,烧了中国品牌的手机(虽然是模型),结果你告诉他们中国没有侵略印度?那前段时间我们都是在做梦吗?明明前两天莫迪还说不会让我们的士兵白白牺牲……这是光速打脸啊!
看到这消息我如释重负,首先,这次中印应该是打不起来了。之前开战呼声最高的就只有中国民间的吃瓜群众——反正不是他们上战场。但其实中印两国的官方都不想把事情闹大,印度民间一些爱国青年虽然眼睛有点红、脖子有点硬,也不敢真的跟中国打,只敢拿“中国制造”出气。那么多年连巴基斯坦那边都没占到啥便宜,跟中国打那不是送人头嘛。
我个人揣测莫迪说这番话,估计印度多半在某些事情上吃了个哑巴亏,有把柄落在我们手上。之前印度在边境冲突中印度死了20个人的时候,我听到过一些传闻,关于传闻的内容,这里不大好公开说,因为如果传闻是真的,那我就是在泄密;如果传闻是假的,那我就是在造谣。
按照如今事态的神奇反转,这个传闻倒是有点靠谱。我老婆问我,如果中国有把柄,为啥不直接公布出来呢?我跟她说,这种黑材料捏在手里,要比公布出来更有价值。秘密之所以值钱,正因为是秘密,一旦公布出来就不值钱了。我老婆听了还是似懂非懂。
单纯的印度人民,哪里像我们中国人这样有着丰富的政治斗争的经验,放眼世界也没有哪个国家能比中国更深谋远虑。毕竟人家是看《罗摩衍那》而我们是看《三国演义》长大的,咱们两千五百年前就有《孙子兵法》了。我跟我老婆解释一些事情的时候,常常会意识到中国古老智慧的伟大,很多四字成语简单明了,然而道理极其深刻——比方说当年森巴人征服了拉达克之后马上就侵略西藏,这个叫“唇亡齿寒”;又比方说这次边境冲突双方越搞越大不知道怎么收场,这个叫“骑虎难下”。
关于这次的边境冲突,我们大多数的消息都是从印度那边听来的。印度的媒体只管是不是热点,不管真实与否,只要有点啥风声未经证实就哗啦啦赶紧报道出来;而中国这边,这种国际新闻都是再三斟酌之后发的通稿,措辞几经斟酌十分严谨。最搞笑的就是,前两天印度媒体说中国在冲突中死了N个人,这条传言未经证实也不知来源。后来中国的自媒体就转发了这个消息,印度媒体看到中国自媒体转发的消息高兴坏了——看看看,得到证实了!中国人自己也说是N个!这条消息最近几天在墙内墙外都已销声匿迹,估计不靠谱。因为确切的伤亡人数,如果中国不公布,印度是没有渠道可以得知的。
所以“新闻自由”其实约等于“造谣自由”。
莫迪的声明发布之后,这两天很多印度右派接受不了,他们对政治博弈缺乏想象力,单纯地认为莫迪就是因为怕中国所以才服软的,觉得莫迪背叛了印度,变相承认了争议地区是中国领土。因为在印度人民心目中,他们认为阿克赛钦毫无争议是印度的,就好像我们觉得台湾是中国的一样理所当然。
莫迪为中国洗白,深深伤害了印度瓜众们的心
我跟我老婆平时交流就发现,印度在纂改历史教科书这件事上,简直可以做日本人的师父。当然,我们大天朝也没少纂改历史教科书,这点我决不包庇。但关键在于,我们是从小看新闻联播长大的,心里亮堂着呢;但印度人不知道,有种言论自由国家的迷之自信,政府的洗脑教育深信不疑。
印度历史教科书上,对古代印度历史进行了美化——由于古代印度压根儿没有历史,所以他们就把神话当作历史来教。与此同时,对英国殖民时期进行了抹黑,对西藏问题也进行了歪曲,最后重点来了——印度人学到的关于1962年中印战争,声称中国那时候侵略了印度,强占了阿克赛钦。
听起来好像很合情合理:1962年我们印度和中国打了一仗,结果输了,中国趁机占领了阿克赛钦,但阿克赛钦是我们的。
我告诉我老婆,印度从来就没控制过阿克赛钦,中国在1950年代末就已经在阿克赛钦修路了,那时候印度还抗议呢。如果以前是印度的,中国怎么能修路呢?她不相信,我又跟她讲,你看阿克赛钦明明就在印巴停火线巴基斯坦的那一边,如果说中国在1962年抢走了班公湖或者拉达克某块地方,倒是说得过去,但怎么可能从印度手中抢得走巴基斯坦那边的阿克赛钦呢?
然后她就沉默了,估计要消化一下这突如其来的反转。
说个题外话,我一直都在潜移默化地纠正我老婆的错误思想,比方说在英国殖民印度的问题上,印度历史教科书上强调英国如何剥削压榨印度,独立前印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独立之后印度才变得富强民主(好耳熟)。于是我跟老婆讲了一个简单的事实:1947年之前,加尔各答和孟买是亚洲最繁荣最先进的城市,那时候所有人都想来印度,所以加尔各答才有那么大规模的华人社区。于是她陷入了沉思。
所以吧,印度人民在洗脑教育下,一直把“失去了阿克赛钦”的1962年中印战争视为国耻,这样的教育背景,也就能够理解为何印度人对中国会有恐惧和仇恨。如今莫迪居然说中国没有越境,就好像解放军都已经到了澎湖岛,蔡英文却说解放军没有越境。这种说法的颠覆性,大到足以让印度人怀疑自己长期以来对克什米尔主权的主张。
其实在我看来,印度做过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主张对克什米尔的主权,这一决定使印度陷入了长期的战争泥潭。
这得从1947年印度独立说起。我认为印度历史上有两大罪人,一个叫甘地,一个叫尼赫鲁。甘地是个苦行僧,毛病是理想主义,梦想着老庄式的去工业化田园生活;尼赫鲁是个公子哥儿,毛病是高傲自负、过度乐观,觉得印度超级大国的地位肯定没跑;这俩货的共同毛病就是脱离现实。
这也不能怪他们,一来印度的特点就是魔幻现实,二来印度的独立未曾经过暴力革命,颇具浪漫主义色彩。要知道浪漫主义的故事,最后大都是以悲剧收场的。这两个人对印度灾难性的影响都是社会制度层面上结构性问题,使印度在日后的国际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胜之地”。
尼赫鲁的罪过要大于甘地,由于他的高傲和野心过分高估了印度,导致了一连串的决策错误。独立前排挤穆斯林联盟是他的第一个错误,直接导致了印巴分治;印巴分治确认后,尼赫鲁依然乐观地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结果大规模宗教仇杀直接让这一幻想破灭。再后来中印战争惨败,亦是尼赫鲁太过乐观地估计形势所致。而尼赫鲁影响最深远的错误是在印度建立了不伦不类的民主和社会主义混合的制度,他的一系列改革基本都以失败告终。
如果按照英国人的设计,克什米尔当时应该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独立的克什米尔可以作为中、印、巴三国的缓冲。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印度在印巴分治的过程中占了太多便宜,凭借着地理优势把一些原本想要加入巴基斯坦的土邦,如海得拉巴和朱纳格特等都抢了过去。由于这些土邦跟巴基斯坦不接壤,鞭长莫及的巴基斯坦只好去抢跟自己接壤的克什米尔。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为了这个克什米尔,两个国家打了七十年也没打完。
印巴分治的本质跟高速公路翻车哄抢事件没啥区别
克什米尔的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照理说归巴基斯坦是合理的,印度就算抢来了也没好果子吃。之所以要抢克什米尔,跟尼赫鲁的战略野心有关。按照尼赫鲁打怪升级的规划,他的终极目标是恢复英属印度的领土,他甚至还想要完成大英帝国当年的未竟之志——在西藏建立势力。尼赫鲁对超级大国执念很深:“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主张对克什米尔的主权是印度超级大国计划的第一步,以克什米尔为跳板,才能进而吞并巴基斯坦,染指西藏。
然而印度的野心和实力明显不对等,结果卡在克什米尔新手村,这一卡就是七十多年,骑虎难下。
从客观上来讲,克什米尔之于印度,藏南之于中国,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其实都是烫手山芋。很多爱国人士对领土的执念很深,叫嚣着任何情况下都“寸土不让”。其实账不是这样算的,同一块领土对不同的国家,价值是很不同的,硬抢的话对方可能会跟你拼命。就算是牵涉重大的领土问题,我们一样应该理性思考。
先讲一个地方——海参崴。海参崴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如果有了海参崴,黑龙江就有了出海口。这么重要的战略港口,而且又有历史的法理依据,我们为啥不跟老毛子硬抢呢?海参崴对中国来说是“VIP”没跑,但对毛子来说却是VVVVVVVIP,简直称得上“命门”,因为这是老毛子在太平洋的唯一一个不冻港,具有不可替代性。中国丢了海参崴,至少东北还有大连旅顺港。但中国要是打海参崴的主意,毛子能跟你拼命。假如为了这个海参崴,跟红了眼的毛子开战,那就划不来了。
藏南跟海参崴是一个道理。藏南是西藏最肥沃的土地,怎么看都比鸟不拉屎的阿克赛钦强。但藏南在喜马拉雅的另一边,中国唯一跟藏南连通的地方就是墨脱。墨脱大家都知道,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那边的公路特别难修,因为一年到头雨水太多。1962年中国虽然把藏南打了下来,但如果你要在那边驻守,当时在后勤上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毛主席的战略后撤非常明智。
以现在中国的基建水平,如果把藏南占领了,后勤补给多半没问题。但如果中国在喜马拉雅南麓的平原地带驻军,你们觉得印度人能睡得着觉吗?这就好像拿把刀架在印度的脖子上,人家肯定是要跟你拼命的,就算拿下了藏南,也永无宁日。所以为了藏南,除了要跟红了眼的印度开战,将来也免不了长期送子弟兵去前线送死。看看陷在阿富汗战场的美军就知道下场了,美国人打了十几年的阿富汗战争,烧钱无数,啥好处都没捞着。
克什米尔便这样的情况,这地方对印度来说,就是一销金窟。战争机器一旦开动起来,是可以把一个国家拖垮的。
克什米尔现在分成三部分,印控、巴控,以及中控的阿克赛钦。我一直跟我老婆说,你们印度政府就是在为了面子打仗,假如印度真的把整个克什米尔占领了,那将是印度最大的噩梦。如果占的是阿克赛钦,那中国肯定要找印度拼命,阿克赛钦是连接西藏新疆的咽喉要道,这是要掐中国的脖子;而如果占的是巴控克什米尔,那将切断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联系,中巴两国都得找印度拼命。
穷寇莫追,不管什么情况下,把敌人逼上绝路都是危险的。占了藏南,是把印度往绝路上逼;占了克什米尔,那是把中巴往绝路上逼。
再退一步讲,就算印度把中巴两国都摆平(这本身不现实也不可能),克什米尔当地的穆斯林也不会答应,光是打游击战搞恐怖袭击,也能把印度政府给折腾死,到时候克什米尔就成了阿富汗第二……所以克什米尔怎么算都是个亏本买卖。
尼赫鲁的梦想,归根结底是想重建大英帝国统治下的印度——幅员辽阔,民族和睦,协同合作。那你们当年把英国人赶走干嘛?让英国人继续殖民统治不就好了?说白了还是因为这些政客的自私和愚蠢,以为自己抢班夺权之后能够复制英国模式。结果大英帝国撤了以后,原来在印度次大陆的力量就失衡了,搞得一地鸡毛。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除非有吞并巴基斯坦、碾压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否则打克什米尔的主意就是在捅马蜂窝。因此印度对克什米尔主权的主张,从一开始起就是错误的,对自己的实力缺乏清醒的认识,更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
中印的边境纠纷不像印巴这么复杂,仇恨也不像印巴那么难以调和。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巴基斯坦已经承认了。中国在中印边境谈判的立场一直都很明确——按照实际控制线划定国界,用藏南换阿克赛钦。那么多年谈不下来,就是因为历届印度政府都不肯定割阿克赛钦。
印度政府并不是不知道放弃阿克赛钦的好处,反正这块地本身就不可能从中国手里抢过来,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一旦跟中国划定了边界,大家化敌为友,首先两国的边防可以省好多钱,然后还可以像中俄那样打开边贸做生意,能够带动整个中国西部和印度北部的繁荣发展,绝对是双赢的事情。说不定还能顺带缓和跟巴基斯坦的紧张关系。
但印度作为一个民主国家,他们是被民意绑架的。哪个政党要是胆敢放弃一寸领土,那政治生涯就完蛋了,就算不被瓜众的口水淹死,也会被敌对政党搞死。他们必须把七十年前犯的错误坚持错下去,没有办法去跟国内群众解释阿克赛钦战略上的利害关系。就好像中国瓜众们谈到藏南问题、台湾问题、海参崴问题也都是口径一致地支持武力收复,根本看不到这后面的骨牌效应。
还是那句话:民主制度只适合普遍高素质的社会,像美国、印度这种大多数人受教育水平低下甚至反智的民主国家,民主政府需要得到底下蠢货们的支持,就得坚持不懈地做蠢事。
在边境问题上,中国和印度的宣传策略完全是相反的。中国的官媒平时对藏南、拉达克这些地方的现状都讳莫如深,对于领土纠纷的问题从不会高调宣传。如果有一天中国政府终于跟印度政府谈妥了,大家按照实控线划定国界,藏南归印度,阿克赛钦归中国,中国政府完全可以很低调地处理好,不必理会国内不理性的声音。960万虽然缩了水,但你也没法儿自己去测量不是吗?但印度方面,却因为长期的高调宣传,让自己没有了任何退路。
谁让你当年牛逼吹那么大,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要打完。尼赫鲁当年立下了flag,如今压在莫迪政府的肩上。
其实我个人还挺喜欢莫迪这个老头儿的。尽管他有点理想主义,但他大体是一个很真实很自律的人,有务实的一面,不像甘地那样飘在天上;虽然他有些民族主义,但站在印度的立场上看这也无可厚非;他提防中国,但同时也敬重中国,总的来说比大统领要靠谱多了。
莫迪这次给中国洗白,肯定想过国内舆论的反应,也考虑过自己支持率的问题,但他依然顶着巨大的压力说出了这些话,不管背后有没有被黑材料,我觉得都是值得肯定的。作为一个领导人,他选择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无脑无耻地去迎合民意。
莫迪发表官宣之后,最起劲的就是作为在野党的印度国大党,联合印度反对派们狂欢一宿,极尽嘲讽打压之能事。国大党主席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这个Gandhi跟苦行僧甘地没关系)给莫迪起了个外号——Surender Modi(投降派莫迪,莫迪全名Narendra Modi,跟投降Surrender一词有谐音)。
国大党对莫迪的质问:如果中国没有越境,我们的士兵怎么会牺牲呢?
拉胡尔·甘地对莫迪的攻击引发了社交媒体论战,把Surrender写成Surender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拼写错误
我看印度的新闻时发现一个现象,印度其实也有“政治正确”——凡是反对党支持的,都是错误的;凡是反对党反对的,都是正确的。在印度,国大党和印人党之间,成天互相攻击对方的政策和观点。对国大党来说,这次莫迪简直是自投罗网,因为舆论和民意站在他们这边。
拉胡尔·甘地是尼赫鲁的女儿的儿子的老婆的儿子——为啥我要写这么一串呢?因为从尼赫鲁开始,前面提到的所有人都曾做过历届国大党的主席,三个当过印度总理。印度几十年的国运,就系在这一家子身上,好一个民主国家!尼赫鲁对印度的祸害,在他死了之后依然阴魂不散。
印度军方也对莫迪不满,毕竟手下有人死了,这还没来得及报仇。虽然说他们不想真打,但印度是个阿Q式的国家,精神胜利很重要,人死事小,丢面子事大。正摩拳擦掌算计着要怎么来占点便宜,结果还没来得及搞事情就被翻案了。为了找机会把面子挣回来,这两天印度军方宣布今后边境部队如果遇到冲突将允许开火。可见印度人脑子还是不太清楚,不让你们开枪其实是保护你们啊!
就连印度政府一轧苗头觉得不对,也出来打圆场,说莫迪的意思是“目前”没有人越境。
化干戈为玉帛这个事,本身是反常理的,仇恨和冲突升级容易而消除难,非有大智慧不可,得把前前后后的利害关系看得很透彻。我们无法奢望印度人民有这种智慧,但我们至少希望印度的领导人可以清醒和理智。可惜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说了不算,整个政界一团混乱,表面看起来好像是意见分歧,背后其实是各种政治利益的角力。
在民主国家,人民可以放肆地说真话,唯独政客必须说假话说大话,政客是被选票和民意所绑架的,为了选票和民意你想不忽悠都不行。而且多党派会有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个太过正直、什么都实话实说的政客,在骗选票的时候,肯定干不过那些满嘴跑火车的政客。设想一下中国搞普选的话,叫嚣着明天打台湾后天打印度的候选人,肯定比收缩战略的保守派赢面大。希特勒和大统领不就是这样选上去的吗?
印度社会的很多问题,是属于结构性和制度性的,在这个国家诞生之初就已存在。有些问题跟印度社会和历史融为了一体,变成了敏感的雷区——权力制度问题、克什米尔问题、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体制腐败问题、种姓问题……由于牵涉太广,这么多年来印度政府或是因循守旧,或是放任自流,或是避而不谈,或是隔靴搔痒。倒是有过几个想要解决问题的,然后就遇刺身亡了。
莫迪自从上任以来,多次主动触雷——废钞令、税改、克什米尔改土归流、公民修正法案。引爆这些雷都对印度社会造成很大的动荡,但长痛不如短痛,在此我只希望莫迪同志不会先被炸死。
印度想要走出民主陷阱,不再被舆论和民意所绑架,任重而道远。
【印度日记】戛然而止的大跃进与图穷匕见的“去中国化”
最近又有很多朋友来关心我在印度的情况,在此跟大家统一汇报一下印度近况。
先讲下印度疫情,我觉得印度可能真的要躺赢了。
目前印度累计确诊人数全球排名坐三望二,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一度登上过世界第一。不过我觉得印度官方公布的数据大家可以直接忽视,印度人自己都不信。印度的官僚体系臃肿,效率低下且不靠谱。而印度人的小聪明又是天下第一的,既然统计GDP的时候可以耍小聪明把牛粪、房租都算进去注水,那么统计病例的时候就有各种办法让数量缩水。
就好像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国家自己说自己没病例没爆发,结果很多从这个国家跑出来的人在其他国家确诊,大家就知道有数据有猫腻。
印度的官方数据已经不是猫腻的问题,甚至连是否具有参考价值都很值得怀疑。7月29号看到有一个报道,令我非常震惊,孟买市政府(Brihanmumbai Municipal Corporation)、印度国家转型研究所(NITI Aayog,大致相当于发改委)和塔塔基础研究院(Tat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 TIFR)七月初在孟买位于市区、东郊、西郊的三个社区取了6936个血清样本进行新冠抗体检测,这三个社区覆盖了180万人口。检测结果显示,来自贫民窟的样本有57%含有Covid19的抗体,非贫民窟则是16%。
抗体就意味着这批人已经感染过了病毒,然后在轻微症状甚至无症状的情况下就痊愈了。在一段时间内,这些抗体携带者对病毒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然而这也意味着,实际感染的人数是官方确诊的N倍。
孟买的人口大约在2000万左右,整个都会区可能有3000万多,我们就按2000万算吧;贫民窟人口约42%,我们算40%那就是800万;这个报道里说贫民窟样本有57%抗体阳性,我们算50%那就是400万。这样推算下来光是孟买贫民窟的人群就有400万人已经暴露并感染过病毒了,而这些人都可能曾经参与过病毒传播。
孟买市政府贪天之功为己有,市政专员表示:这要归功于市政府对病毒的努力遏制,积极采取隔离措施,这些策略被证明行之有效。贫民窟中57%的人产生了抗体,这至少可以提供两到三个月的保护。并且由此可以估算出新冠病毒在印度整体的感染死亡率只有0.05-0.1%,这是印度政府的重大胜利。
这种自相矛盾光速打脸的发言,简直深得川总精髓。群体免疫这么好,死亡率这么低,那还采取措施干嘛?
但是疫情全球死亡率的普遍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通常来讲死亡率的统计比确诊人数相对要靠谱得多,人都直挺挺在那儿了,想赖账比较难。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还曾经用死亡人数来估算真实确诊人数。目前那些重灾区国家,确诊人数明显比死亡人数上升得要快得多。美国确诊一百多万的时候就死了10万人,现在马上五百万了也只死了16万人,对此我个人两个猜想:
-
病毒在演化。从演化的角度来看,成功的病毒并不是最致命的,而是能够感染最多的宿主的。一下子把宿主弄死的话,病毒就没有机会继续传播了,所以现在大范围传播的都是致死性相对比较弱的毒株。 -
天气有抑制作用。呼吸道疾病的爆发一般都有季节性,现在是北半球的夏季,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参考资料:
Swagata Yadavar: 57% of Mumbai slumdwellers were exposed to Covid, developed antibodies, finds sero survey (29July, 2020)
Alok KN Mishra: Delhi: Second sero surveyfrom today, 15k samples targeted (1 Aug, 2020)
Jio 5G Solution Announced, Testing to Start in India as Soon as Spectrum IsAvailable (15 July, 2020)
吴小燕:2018年中国与印度双边贸易全景图(2019-7-15)
观察者网:去年中印贸易突破6300亿元,贸易顺差占比超六成(2020-01-14)
快科技:印度自研5G实际是诺基亚爱立信零部件组装(2020-07-23)
搜狐新闻:进口急剧下降,印度出现18年来首次顺差(2020-07-17)
图文作者:随水
资深旅行摄影师,Lightroom数字暗房讲师,影像中国签约摄影师,马格南摄影大师班学员,摄影作品发表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多种刊物。2012年来在印度拍摄了超过二十万张照片,对印度社会人文有着深入了解和深刻见解。2018年与印度姑娘喜结良缘,成为史上唯一一个迎娶拉达克姑娘的中国人,现定居南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