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日记】[3]

【印度日记】关在玻璃罩里的2020年——写在印度封城70天

随水 随水文存 2020-05-31

我是一个很擅长也很喜欢做计划的人。

 

2019年4月4号到8月8号之间,马不停蹄地跑了6个国家,土耳其、黎巴嫩、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俄罗斯、印度,其中有带队,也有自己玩。整整四个多月的行程,在出发之前几个月我就全部安排好了,可以准确知道自己几个月后的某一天会在哪个地方。我甚至在申请俄罗斯签证的时候把出入境日期算得一天都不差——生效那天入境,过期那天出境。

 

当各种事情按部就班进行的时候,我就会感到世界很美好。所有人都觉得我像处女座,尽管我并不是。

 

2020年,突然一切都失控了。

 

生平第一次变得这么被动,几乎没有办法做任何长期或短期的计划,只能过一天算一天,走一步看一步——连明天会发生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下个月、下半年了。更荒谬的是,整个世界明明在重新洗牌,明明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我生活的周遭却好像时间停滞了一样,像被关进了《穹顶之下》的那个大玻璃罩,我跟许多人一起被关在这个玻璃罩里。

 

从3月24号开始,印度启动了非常极端的全国封锁——这么大规模的封锁在世界范围内也绝无仅有。至今为止五次延长全国封锁,昨晚又宣布将封锁延长到6月30日。如今名义上虽然在封锁状态,但我们都知道,印度政府已经放弃,已经向疫情妥协,继续“封锁”只是为了避免更大范围的失控。

 

虽然停课、宵禁等防控措施还在继续,但相比较之前已是大大放松,并且还在进一步放松,6月8号起甚至打算开放宗教场所和购物广场——开放购物广场可以说是为了商户利益考虑,但开放宗教场所真的不是在作死吗?

 

我生活的哥印拜陀,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已经复苏,本地物资供应基本已恢复正常。随着复产复工的展开,街道又变得喧嚣起来,早晚高峰甚至又开始堵车了。但街上的很多行人甚至商铺老板都没戴口罩,绝大多数印度人似乎已经不太在乎新冠病毒了,他们更关心生计问题——经济的窘迫远比感染新冠的风险更让他们焦虑。不光是老百姓,印度政府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了——一切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经济的问题。平心而论,印度政府在应对疫情算是比较靠谱的了,但还是架不住国库空虚僧多粥少,只好任其自生自灭。

 

人穷则志短——这是必然的,如果迫在眉睫的温饱都成问题,谁还会在乎看不见的病毒?

 

我通过观察和交流发现,现在印度老百姓普遍的认知有如下这几种:

  1. 现在已经没事儿了,所以政府解除封锁了。

  2. 这个新冠肺炎并没有那么致命,得了也不过是感冒发烧,死亡率不到10%,没有工作才是致命的。

  3. 很多确诊患者连症状都没有,印度人本身就习惯了不卫生的环境,说不定免疫力确实要比别的国家强。

 

两害相权取其轻,总之现在印度已认定封锁绝非良策,抗疫措施偃旗息鼓,全国自上而下都认为复产复工比抗疫更重要。再这样继续全国封锁下去,整个国家的经济将会崩溃,造成的伤害远比疫情更严重。

 

事实也确实如此,封锁之后,上亿印度人失去工作,数亿人口返贫。五、六月份本身就是印度的“灾季”,旱灾和洪灾通常都会相伴而来,今年又加上疫灾和蝗灾、风灾……哪儿有什么多难兴邦,生活在底层的印度人民默默地背负着这一切,他们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跟他们相比,我好歹还有个庇护所。

 

 

与此同时,我感觉自己好像在经历一场空前绝后的大规模社会实验。二月份的时候,疫情刚刚开始在中国爆发,但恐慌情绪已经在全球蔓延,全世界都把中国人当作病毒。那时候中国一共统计了六百多个死亡病例,我太太身在印度都特别紧张。我说全上海有两千多万人,(当时)一共也就确诊了三百多个,这概率比中彩票还小,有啥好担心的,六百多个人搁在中国还没有每天车祸死的人多。印度刚开始封锁的时候,她对一切家门外的事物都如临大敌:外面买来的东西,要先放在太阳底下消毒;跟邻居说话都隔着老远;一个多月没上过街。

 

如今全球死了几十万人,印度的确诊人数也翻了几百倍,可她反而淡定了。她看到似乎大家都在挺正常地过日子,生活都回到了正轨,同时她也渐渐对每天几万几万的增长感到麻木,从一开始惊慌失措,变成几乎不再关注。我太太的这种变化是极具普遍性的,尽管印度的确诊人数在快速攀升,民众的恐慌情绪却消失不见了——死一个人是悲剧,死一百万个人只是统计数据——在这场疫情中吃瓜群众的心态变化就是非常真实的写照,充满了魔幻现实的荒诞意味。

 

我如今生活在一个“新闻自由”的国家,会同时关注中国、印度、美国不同立场的报道,我发现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客观真实”的媒体,无论是否隶属于某一党派或势力,都一定存在自己的立场。同样的视频画面,不同的剪辑和解读可以站在截然相反的立场。新闻自由和新闻管制的区别只在于——有很多不同的人来忽悠你,还是只有一个人来忽悠你。身为从小看新闻联播长大的中国人,我们对媒体从来都是持保留态度的,不会轻易相信新闻话术,自带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但那些新闻自由的国家可不是这样,一方面老百姓会盲目相信与自己同一立场的媒体所报导的一切,另一方面代表不同党派利益的媒体之间的互相攻击非常混乱,足以让许多吃瓜群众无所适从。

 

印度的媒体跟美国沆瀣一气,在报道中国的时候不遗余力地断章取义。美国的负面新闻他们轻描淡写,中国的负面新闻他们就添油加醋。印度倒是并非要甩锅,抹黑中国是他们长期一贯的媒体风向而已,中国对印度的舆论政策其实也是一样的。虽然印度几乎没有从中国输入的病例,但由于新冠疫情引发的恐慌和动荡,印度人民对中国的仇视已上升到了1962年来的最高点——大家不必担心像我这样的在印华人。就好像如今中国举国上下反感美国,可我们也决不至于看到美国人民就喊打喊杀(我们或许更应该同情一下美国人民),安全大致无虞。但政府彼此的敌对,媒体的负面宣传,难免会造成人民之间的敌视。

 

我也不知道最近中印边境的冲突究竟是谁先挑起的,因为本来就发生在未划定边界的争议地区,双方都觉得那地方是自己的,都咬定是对方越境,都认为自己是占理的——争论根本就是死循环,最后还得靠拳头说话。我个人觉得冲突发生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很可能是因为印度国内媒体过多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印度老百姓对中国不可避免地产生积怨,于是印度边防士兵在边境上找碴撒气——就好像你嫉妒同桌考试成绩总是比你好,于是把他铅笔折断、把他的课本画花——然后摩擦冲突升级,导致了现在双方陈兵边境的局面。

 

这次边境冲突把拉达克推到风口浪尖,我太太十分担心如果我去拉达克会被当地人仇视。她的担心有点多余,因为现在我们陷入了一种非常荒唐的困境——我太太没有办法跟我回中国,中国暂停了外国人的中国签证和居留许可;我也没有办法跟她回拉达克,我原来的印度签证已经过期两个月,而去年十月就已经申请的新签证迟迟未下发,打电话和邮件催了很多次,只是让我继续耐心等待,估计移民局正因为大量滞留的外国人而忙得焦头烂额。

 

我们正在经历历史,外面的新闻越来越刺激,玻璃罩里的生活越来越寡淡。那些做决定的人,每一个举动都可以影响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大多数老百姓连做选择的机会都没有——既不是旁观者,也不是参与者。当然,如今寡淡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了,没参与是值得庆幸的,因为目前看来有机会让老百姓参与的,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印度的疫情发展接下去会怎么样?拉达克的边境冲突又会怎么样?这个世界又会变得怎么样?关在玻璃罩里的日子还会持续多久?

 

可惜,没人知道。

 

 

 


 

图文作者:随水

资深旅行摄影师,Lightroom数字暗房讲师,影像中国签约摄影师,马格南摄影大师班学员,摄影作品发表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多种刊物。2012年来在印度拍摄了超过二十万张照片,对印度社会人文有着深入了解和深刻见解。2018年与印度姑娘喜结良缘,成为史上第一个迎娶印控拉达克姑娘的中国人,现定居南印度。

 

=========================================================

 

【印度日记】印度终于要炸了吗?——不,印度已经结束了

随水 随水文存 2020-06-11

虽然印度的确诊人数正在义无反顾地朝“一个亿”的小目标迈进,然而印度人民在精神上已经胜利了。

 

连着一周时间,每天九千多的新增确诊病例,官方公布的数据牢牢锁定在一万以下,这令我怀疑是不是政府有每日检测指标,总数不得超过一万。不容乐观的是印度的阳性检出率越来越高,从一开始的4%上升到现在的8%左右。

 

Image

印度政府官方APP上的确诊人数连续一周都死死锁定在10000以下。这个APP不允许截图,所以只能翻拍。

 

疫情这样不温不火地在印度发展着,没有大爆发,也没有减缓的趋势,一时半会儿要追上美国的难度还很大,然而距离结束恐怕还遥遥无期,可似乎大多数印度人却觉得已经结束了。

 

在数据上,印度一直保持着很低的死亡率和很高的治愈率,啪啪啪打脸那些号称医疗水平发达的西方国家。这一数据一方面是莫迪政府向选民邀功的成绩,另一方面也麻痹了广大印度人民群众,很多人都觉得新冠肺炎并没有传说中国的那么可怕。

 

Image

今日头条上的统计数据,跟印度确诊人数类似的国家,死亡率都要高得多

 

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两个原因:1.数据不实。有新德里医院内部医生传出的小道消息称,当地医院里已经来不及处理尸体了,形势严峻。但这个纯属流言,本人无从证实或证伪,不对其真实性负责。2.印度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所以这个专杀老年人的病毒对印度的威胁较小,印度的年轻人就算得病,症状也比较轻。

 

跟印度人民交流下来,发现他们也有两个观点:1.咱们印度人平时就习惯了比较脏的环境,所以免疫力要更强一些。2.欧美人民生活方式和饮食都不健康,大胖子那么多,平时就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基础疾病;咱们印度劳动人民比他们健康,所以也更不容易被病毒打倒。

 

所以印度人民很乐观地认为:新冠就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流感,咱们印度已经没事儿了。

 

6月8号印度人民喜迎解封1.0,商场、餐厅、寺庙重新开放。对于进出这些场所,政府规定了许多细则,要量体温戴口罩之类,但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在我生活周边的区域,这些规则并没有被严格执行,除了长距离通勤的上班族,街上戴口罩的行人越来越少。封城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两三成的人戴口罩,后来增加到五成,最多时候有七八成……如今,又只有两三成的人戴着口罩。

 

一方面,街坊流言很多,比如金奈的医院已经全部满了,医院已经不再收治了;金奈的某个社区被封锁了,于是那边的人逃到了我们这里;还有很多私立医院拒收发热病人,如果你发热去求医,医院只让你回家呆着,医生自己也怕感染。另一方面,所有人又都很松懈,觉得那些都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轮不到自己。各种各样的家庭聚会、人员流动照旧开展,恐慌情绪和防控意识都变得很淡薄。

 

在经历了封城期间经济大幅衰退、数亿人失业等状况之后,莫迪大概想明白了:新冠会导致人口损失,且大多数为老年人,这个损失印度是可以承受的;经济衰退的损失,却是印度所不能承受的——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已经全面重启的情况下。莫迪在刚封城时候的口号是:“坚持封城21天,否则国家倒退21年”,结果被现实打脸——封城才真的会让国家倒退。

 

其实自古以来,印度人就积累了大量应对传染病的经验。

 

我个人有一个观点:绝大多数的习俗,都是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水平的,在其产生之初都有其相应的学科原理,或是经济学,或是社会学,或是伦理学,或是传染病学。古人虽然不懂科学,但并不妨碍他们总结出一些有用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规定为社会或宗教习俗代代相传。

 

比方说某些宗教不吃猪肉的问题:一方面养猪需要湿润的环境和饲料喂养,不像牛羊可以生活在相对缺水的地方,所以过去中东那一带的游牧民族不兴养猪;另一方面由于游牧民族烹饪技术的限制,无法充分杀灭猪肉里的寄生虫,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宗教律法禁食猪肉,即便时过境迁也改不回来了。

 

我在观察印度的社会习俗时,发现其实印度有着世界上最系统最复杂最严密的卫生习惯。这个大家听着可能会觉得很可笑——印度是很脏,但印度人不脏。印度大街上之所以那么脏,就是因为印度人要保持家里的干净——屎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可以拉在家里!拉外边去——于是就有露天大小便的习俗。而且印度也是全世界最爱洗澡、洗手、洗屁屁、洗一切东西的国家,洗完以后污水横流他们不管,但自己必须洗干净。(可参见《定居印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印度教在饮食卫生、生活卫生各方面——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洗什么、怎么洗、什么时候洗,什么干净、什么污秽,要怎么保持干净,要怎么去除污秽——都有着巨细靡遗的一大堆繁文缛节。这让我意识到印度人民与各种瘟疫、寄生虫、感染的战斗其实已经持续几千年了。印度如此炎热而又人口密集的地方,毫无疑问是瘟疫的理想温床,所以印度相当多的固有习俗本身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卫生风险。

 

比方说为啥印度教会认为肉食肮脏?因为这边天气炎热,肉食极容易腐败变质;同时印度内陆古时缺盐,没有发展出腌制的技能。又比如,为什么印度的种姓制度里会有“不可接触者”?古罗马的奴隶活得猪狗不如,但也没有规定奴隶是不能碰的。历史上将人分作三六九等的情况并不少,但唯有印度教特别强调“污染”问题。除了保持征服者雅利安血统的纯正性之外,这其实还是一种原始朴素的隔离措施,就拿印度的贱民从事的工种来说,往往是容易接触病原的高危职业。

 

可以想象当年游牧的雅利安人初到印度次大陆,潮湿炎热的天气让他们得了各种之前没见过的怪病(后来蒙古人入侵印度的时候也碰到类似问题),而当地土著却相安无事。在缺乏免疫学知识的情况下,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土著是具有致病性的,从而采取隔离措施。

 

此外,不跟别人吃一个碗里的东西,不使用别人用过的器皿,认为公用的东西都不洁的……此类卫生规定在印度都是古已有之。为什么呢?这些规矩在传染病学缺失的古代不可能无缘无故定下,正是因为印度人民很早就观察到某些行为可能会致病才加以禁止。形成对比的是,古罗马的公共厕所,连擦屁股的海绵棍都是公用的。

 

别说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印度人民了,就连我生活在印度,不知不觉也会养成了很多新的卫生习惯。比方说厨余垃圾必须每天倒掉,放两天以上垃圾就开始发酵了,三天之后绝对会长出一堆虫子;用过的碗必须马上洗掉,否则一会儿就会把虫蚁招来……所以可以想象在没有密封容器和冰箱的过去,印度人民跟各种小动物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根本不具备储存肉食的条件。在湿热的气候下,如果不注重居家卫生,家里很快就会变得一片狼藉。一些在其他地方无伤大雅的卫生习惯,在印度的风险会高得多。

 

我想说的是:对于印度人民而言,瘟疫从来都不陌生,甚至他们早就习惯了与瘟疫和谐共处。新冠病毒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不是传染性最强的,也不是最致命的……所以有什么好担心的?过去几千年那么多场瘟疫——霍乱、疟疾、登革热、鼠疫——他们都活了下来,新冠对他们来讲真的只不过是比较严重的流感罢了——况且印度的环境,本身就不太适合流感传播。

 

于是当我们都在猜测印度的王炸是否就要来了的时候,印度人却觉得已经结束了。

 

Is India finished?

No. India finished. 

 

 

这其实很印度——盲目的乐观和自我感觉良好,以及各种不合逻辑的魔幻现实和自相矛盾。

 

这早晚都会过去——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

 

但吃不饱饭的人是看不长远的——下一顿饭有没有着落,比明天太阳是否会照常升起更重要。

 

 


 

 

图文作者:随水

资深旅行摄影师,Lightroom数字暗房讲师,影像中国签约摄影师,马格南摄影大师班学员,摄影作品发表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多种刊物。2012年来在印度拍摄了超过二十万张照片,对印度社会人文有着深入了解和深刻见解。2018年与印度姑娘喜结良缘,成为史上第一个迎娶印控拉达克姑娘的中国人,现定居南印度。

所有跟帖: 

印度疫情大爆發早被預言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616 bytes) () 05/03/2021 postreply 08:14:3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