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照旧影(1176)

 

 

 


天箭座项链星云

May 1, 2021 - 欧空局发布一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天箭座「项链星云」照片。这是距离地球约1.5万光年的一个行星状星云,中央存在两颗和太阳相似的恒星,其中一颗恒星在1万年前膨胀为红巨星并吞噬了另一颗恒星,而被吞噬的恒星依然在红巨星内旋转运行,从而形成如同「项链」一样的独特星云结构。摄影师:ESA
 
 

收藏

 


日本游轮发现1例确诊


May 1, 2021 - 日本邮船旗下「飞鸟2号」游轮因一名乘客确诊感染新冠而返回横滨港,神奈川县。4月29日,「飞鸟2号」从横滨港出发前往青森,启程不到一天发现一名男性旅客新冠检测阳性,因此紧急取消航程返港。这艘游轮载有302名乘客和425名船员,当地政府已安排确诊旅客和接触者下船自我隔离。5月1日,日本单日新增确诊4664例,累计确诊59.1万例,死亡10229例。日本政府本周收到首批美国莫德纳疫苗,预计5月底开始进行接种。摄影师:The Yomiuri Shimbun

 


吉塔边境军事冲突


May 1, 2021 - 吉尔吉斯斯坦总理 Ulukberk Maripov 与塔吉克斯坦总理 Kokhir Rasulzoda 举行紧急会晤,双方就吉塔边境冲突达成停火协议,俄罗斯喀山。4月28日,吉塔边境巴特肯地区因水资源纠纷爆发严重军事冲突,导致至少31人死亡,超过150人受伤。两国均指责对方应为冲突事态升级承担责任。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有375公里边界处于未勘定的争议状态,导致边境冲突不断发生,俄罗斯曾表示愿意居中调停。摄影师:TASS

 

MAY 1, 2021


MAY DAY


In this photo from the March 1966 issue, workers wave red flags as part of a demonstration in Moscow's Red Square on May Day. Long celebrated as a festival of spring, May 1 also became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in 1889.

PHOTOGRAPH BY DEAN CONGER,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MAY 2, 2021


BLUEFIN TUNA


A school of bluefin tuna swims in a laboratory pen of Kindai University in Japan. A story in the August 1982 issue chronicled the journey of bluefin tuna from ocean to plate. The pressure the fish are under has only grown since then—bluefin tuna populations are now down 90 percent since the 1970s.

PHOTOGRAPH BY DAVID DOUBILET,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远溯劳动节的起源,

要到1886年5月1日,

美国2万多企业的35万工人,

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举行罢工。

 

换句话说,

劳动节就是为了“休息”。

 

 

1912年5月1日,美国纽约劳工自发纪念五一劳动节。

图源:Wikipedia

 

但即便到了今时今日,

劳动节也不可能惠及全人类。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透过国家地理摄影师的镜头,

展现你难以想象的劳动画面,

 

我们用7种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

致敬所有劳动者!

 

 

摄影:PETER GWIN

 

 

 

悬崖猎蜜人

 

他用生命采蜜,另一个人用生命拍他

 

摄影:Renan Ozturk

 

数百米的悬崖顶部下降;

不带保护绳索、不穿鞋;

面对几百万只有毒的巨型蜜蜂;

切割近两米宽的蜂巢后带走。

 

寻常的防蜂服抵挡不住巨蜂;

踩空一步都将万劫不复——

这是尼泊尔猎蜜人们的工作。

 

 

摄影师Renan Ozturk事先将相机绑在猎蜜人Mauli Dhan的竹竿上,以获取画面。

 

这种“疯狂蜂蜜”具有致幻性

在亚洲黑市,

卖到每公斤30—40美元

但猎蜜人Mauli Dhan说,

这不是为“发家致富”才铤而走险,

只是为了维持生计。

 

 

 

由于严重的过敏反应

随行摄影师住进了医院。

而拍摄那年,

画面中的猎蜜人已经57岁

 

 

20-40处的蜇伤、辅助绳在腋下勒出的伤痕,让猎蜜人Mauli Dhan疼得呲牙。

 

Mauli Dhan说:“我什么都不是,

只不过是一副泥塑的躯壳。

 

 

 

 

海地太子港掏粪工

 

世界最“令人作呕”的工作日常

 

摄影:Andrea Bruce

 

海地歧视掏粪工。

虽然这是一项正当且必需的职业,

但在海地,

他们却得像老鼠一样偷偷摸摸,

只在夜深人静时工作,

甚至他们的家人都不知道。

 

 

海地太子港的掏粪工,画面中的男子名叫Exilien Cenat

 

你睡觉时,

他们用双手掏干净茅坑中的污物,

手掏不到的地方要委身爬进去

他在厕所里见过蛇和人的遗骸

甚至可能碰到电线遭电击

 

 

 

能看到的是恶心,

看不到的是危险。

掏粪工经常生病,

肮脏的厕所是霍乱传播的高危地。

 

 

海地肮脏的厕所

 

每晚工作后他们要大洗特洗,

大多掏粪工工作时一丝不挂。

 

当他们用简陋推车搬走污物时,

海地的太子港天刚亮。

 

 

 

地狱矿工

 

看到这些“地狱矿工”,便看到将人类苦难活生生地“商品化”......

 

摄影:ANDREA FRAZZETTA

 

壮美的伊真火山上,

有一群挖掘“魔鬼黄金”的人

——采硫工

 

 

伊真火山湖是世界最大的酸性湖,腐蚀性极强,能溶解金属。 

 

每天忍受高温和毒气,

采硫工登上2700米高的火山。

再翻越崎岖山路下降900余米进入火山口,

背上70—90公斤硫磺,

返回山下。

 

 

宛如海底——一位采硫工的头灯穿透了黑暗和浓厚的火山气体。

 

采硫工们每天能往返两次

一次仅赚5美元

10美元背后的危险是——

短期曝露于高浓度二氧化硫中可致命

长期接触可致呼吸困难、气道堵塞和肺功能受损

 

 

采硫工们在火山口内将硫磺块打碎,之后放入柳条篮内背到山下。 

 

伊真火山的游客们还会付小费,

让采硫工摆姿势拍照

采硫工为自己的体魄骄傲,

也为能吸引游客来岛自豪。

 

 

配戴防毒面具的游客站在伊真火山湖的岸边拍摄照片。

 

对采硫工来说,

游客是能够谋生的“矿”

而批评者眼里,

游客只是消费了他们的苦难和自豪

 

 

 

 

 

鳄鱼猎人

 

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

 

摄影:TREVOR BECK FROST

 

澳大利亚北领地,

生活着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之一

——吃人的咸水鳄

为了应付激增到十万之数的巨兽,

鳄鱼猎人的职业应运而生。

 

 

Roger Matthews(左)和Aaron Rodwell(右)站在一条4.8米,重约680公斤的雄性咸水鳄旁边,他们在澳大利亚北领地合法捕杀了这些鳄鱼。

 

远距离枪杀基本不可能。

鳄鱼猎人必须冒生命危险,

近距离对付4、5米长的鳄鱼,

他们面对的危险系数,

丝毫不比被杀的鳄鱼小。

要知道,

巨鳄咬碎坚硬的龟壳跟嗑瓜子似的。

 

 

这头受伤的巨兽拖着5米长的小船绕湖游了两个多小时,才筋疲力竭地就缚。

 

捕杀从日落持续到凌晨三点。

 

死里逃生的猎人们,

犹如虎口脱险;

成功猎杀之后,

鳄鱼猎人往往陷入可怕的沉默。

 

 

 

 

死亡拆船工

 

死亡拆船工

 

摄影:PETER GWIN

 

巨型远洋轮船的拆解工作,

在欧洲被严格禁止,

却在南亚的吉大港大肆进行。

这个行业为当地几大家族牟取暴利,

养活也杀死了一群绝望的男人、女人和孩子。

 

 

 

遍布坍塌、爆炸、轰鸣、死亡

拆船厂犹如难逃的地狱。

工人拿着不足1美元的日薪,

在重金属、有毒涂料污染的泥浆中,

几乎没有防护地摸爬滚打。

 

 

有个人把工人身上的伤疤称作“吉大港纹身”

 

拆船厂投入500万美元,

3到4个月即可盈利100万美元。

工人们却只能点燃工业废料取暖,

住在破旧棚户区。

 

 

22岁的拉纳·巴布是个拆船工,死于焊炬点燃瓦斯引发的爆炸,大约三百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这里遍地是年轻的寡妇,

童工们不仅不受保护,

反而由于年少无知、身材瘦小,

尤为受到雇主青睐。

 

 

 

这些幼小的拆船工“自称”已满14岁,也就是能够在拆船厂工作的最低合法年龄。

 

 

水下挖沙人

 

 

摄影:Robin Hammond

 

肌肉发达,做着高负荷的危险工作,收入微薄,

他们是尼日利亚拉各斯水下挖沙人

和矿工唯一的区别在于,

这些人不是在地下,

而是在水下作业

 

非洲最繁忙城市之一拉各斯

每天会涌入成千上万野心勃勃的非洲人,

城市的边缘不断扩张。

 

从拉各斯泻湖湖底挖上来的砂石,

被用于填海、制造混凝土砖。

城市里的很多房子,

就是用这样的混凝土砖建成的。

空怀梦想的人们没有一技之长,

只能从事最艰苦的工作。

 

 

小船以风力和船帆作为动力,船帆用米袋制作而成。

 

每天一大早,他们就会来到泻湖。从船上把梯子降到4到5米以下的河床,然后深吸一口气,潜到湖底。装满一桶砂石后,再顺着梯子送上去,把它倒入船内。

 

 

人们从船上下来,把砂石搬到岸上,每次只能运一只沉重的篮子。

 

挖沙人从事最辛苦的工作,

希望藉此得到城市的认可,

憧憬着何时用这些砂石,

建造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刚果园警

 

 

摄影:BRENT STIRTON

 

维龙加是世界上最古老和危险的公园之一,

大象、狮子、河马与山地大猩猩的家园。

园中共有300名负责巡逻的园警,

在过去十年中150多位园警殉职

 

 

 

他们防备的敌人有FDLR(解放卢旺达民主力量)、“mai-mai”武装组织非法木炭烧制者偷猎者无照渔民

 

 

园警在维龙加逮捕了一个偷猎者

 

这群工作环境跟战区没两样的园警,过着让人心酸的生活——

 

“以前的状况非常非常糟糕,”28岁的园警Augustin Rwimo告诉《国家地理》的Jon Rosen。“但我们现在每天能吃上三顿饭。所有在职人员都能供孩子去学校上学。大部分园警甚至都修建了自己的房子。”

 

 

园警在公园内发现一个偷猎者营地

 

他们不奢望配备无人机、地面传感器,

只想穿上保暖的袜子吃饱饭。

 

 

 


 

拍摄海地掏粪工的摄影师Andrea Bruce说:“(掏粪工)Exilien Cenat跟别的掏粪工不同,他反而希望人们看到他所做的工作,没人想要真正默默无闻。那一刻我才发现,摄影的力量就在于此。当你给某人拍照时,就是在告诉他:“你的生活,很重要。”

所有跟帖: 

神秘女租客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5/01/2021 postreply 20:23: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