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爱和最痛的,刻在石头上

摘要:曲阳石雕屡获网络关注,因为足够魔幻。平日里,县城大街上处处都是乡土气息浓郁的“作品”,各式各样的石雕寄托着人们的世俗愿望,夸张混搭,平安富贵,吉祥如意,无所不包,只要是人们爱的,无所不有。在另一些作坊里,同样的石头被削得平整,刻成了墓碑,字句严肃,寄托着人们的沉痛。
图 、文、视频| 吕萌
剪辑 | 张歆玥
编辑 | 高心碧
没有一种具体的形象能完整地代表曲阳雕塑。观音、维纳斯、牌坊、壁炉、长颈鹿和领袖们,并排矗立在街边,它们是曲阳在网络里走红的原因,但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它们被短暂旁落了。
在雕塑厂中摆放的毛主席石雕。



曲阳县文德镇台北村,林中摆放着墓碑和石块。
正在为墓碑抛光的工人。
在台北村,墓碑作坊有一百五十多家,当地的石料产量已难以供应,大理石从山东、河南运来,雕刻成碑后,运往全国各地的公墓。
在穆龙刚的订单中,来自安徽、浙江、福建的买家居多,“坟也修得相当漂亮”。他不排斥苛刻的顾客,如果对方要求用料讲究、图案定制、工艺完美,在这个行当里,意味着“对长辈有心”。
穆龙刚看着工人为一块墓碑制作金字。


台北村的一家雕塑厂房。




陈雪莹是来曲阳学影雕手艺的,和她曾从事的泥塑相比,影雕的工作相对轻松、干净,是拿极细的刻刀笔在石碑上“打点儿”,靠针孔的疏密控制明暗关系,刻出立体的效果。
如今这项工艺被应用在墓碑上,用以定制逝者的画像,“光有文字太冰冷。”更有甚者给石碑刻上二维码,在虚拟空间里永久保存生平点滴。
清明节期间,陈雪莹每天晚上都在加班。
陈雪莹独自一人在工作室中雕刻墓碑,刻笔在石板上发出“嗒、嗒”的声响。
被石粉染成灰白色的村子广场。
景观石上摆放着用于雕刻的梯子。
工人们商讨如何摆放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