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气王子求婚三次非她不娶,两人先婚后爱,撑起整个英国王室……





















































=====================================================
-END-
=========================================================================================
英国皇室的性与爱、权与谋




而那些为赢取辛普森夫人进行的操作,亦将掀开从20世纪延绵至今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危机的开端。


人心与权谋的深不可测才是那个时代的注解。





那这一期间的英国王室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用乔治六世给哥哥爱德华的信说,就是:当爱德华退位后,自己不情愿地继承了这个“摇摇欲坠的王位”,并试图“让它重新稳定下来”。

国王的演讲



可这世上,岂会存在永远的幸运?

乔治六世对妻子伊丽莎白的追求之路十分坎坷,上文说过,伊丽莎白拒绝了乔治六世两次求婚。而伊丽莎白拒绝的理由是,不愿因嫁入皇室让家人做出牺牲。
1941年,一对年龄分别为15岁和22岁的姐妹被父母秘密安置在英国皇家厄尔斯伍德精神缺陷治疗机构。那是一个被称为“国家白痴收容所”的机构,姐妹俩在这个收容所里,无人探访,无人关爱,每天像身处监牢一样被囚禁在精神病院里,来往的只有护士。
这对姐妹,心智年龄大概只有三岁。在那个时代,智力障碍、精神残疾常常会和滥交、不负责任的繁殖以及轻微犯罪联系在一起。但让家人做出这样决定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她们正是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表姐妹。
在她们在精神病院的几十年里,没有任何已知的记录表明,有任何她们家族或者王室的人来探视过,甚至在1963年出版的一本英国贵族指南《伯克贵族年鉴》里,她们被列入了死亡名单,即使她们当时都活得好好的——家族宁可希望她们死了,也好过活着给家族蒙羞。
对此,伊丽莎白王后曾这样跟女儿玛格丽特公主解释:“我本来过着相对正常的生活,却突然从约克公爵(乔治六世)的妻子,变成了王后。与此同时,我的家族也从一个苏格兰小贵族成了王室直系血脉,这一切都导致我哥哥的孩子付出了可怕的代价。”
玛格丽特公主是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亲妹妹。当时还年幼的她不理解母亲说的话究竟意味着什么。但在未来,她将用自己的人生为王室刻下最无奈的一笔注解。
乔治六世加冕典礼那天,两个女儿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穿着一模一样的白色长裙,出现在英国民众面前。伊丽莎白端庄典雅,天生的王者风范。而玛格丽特则俏皮活泼,非常可爱。
伊丽莎白与玛格丽特
乔治六世是个慈爱的父亲,大女儿伊丽莎白作为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不得不时刻规行矩步,他便多娇惯小女儿玛格丽特,让她有更多的自由。玛格丽特爱美,她是第一个把Dior裙子穿进英国王室的人。在玛格丽特的成人礼上,乔治六世赞美道:“她有天使的容貌、娇美的身段和明星的气质。”
玛格丽特一度被认为是“皇室最美丽的女人”。但她却在最好的年华爱上了父亲的侍卫官彼得。彼得大了玛格丽特整整一轮,更严重的是,他已婚还有孩子。
侍卫官彼得与玛格丽特公主
1952年,乔治六世逝世。转年,玛格丽特的姐姐伊丽莎白加冕成为女王。在那个喜庆热闹的日子里,玛格丽特很自然地看向自己的爱人彼得。她为彼得掸去衣服上灰尘,眼睛流露出亲昵,这一切都被记者捕捉进镜头。
有过爱德华八世为爱出逃的前车之鉴,人们对王室八卦异常敏感。一时间所有报纸都加班加点地报道这段绯闻。紧接着,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来自王室、教会、民众的抵制。大主教甚至威胁她,如果执意嫁给彼得,就要将她驱逐出教会。
为了和爱人长相厮守,玛格丽特写信给姐姐说愿意放弃自己的王位继承权,以换取对他们婚事的许可。彼时,伊丽莎白二世刚刚登基,百废待兴,正忙着各地出巡。在丘吉尔的建议下,她让妹妹再等两年,不要在风口浪尖做任何决定。
两年转眼就到了,此时的玛格丽特25岁。按照王室规定,她终于可以自主决定婚事,彼得也办好了离婚手续,恢复了单身身份。但玛格丽特却突然发表声明,说自己不会违背基督教教义和对国家的责任,不会跟一个离异男人成亲。
为了王室荣誉,也为了不让姐姐蒙羞,玛格丽特还是选择了妥协。她没有走伯父爱德华八世的老路,但舆论同样没有放过她——在世人眼里,她成了爱情的背叛者。玛格丽特放弃了真爱,回到了王室为她编织的金鸟笼里。从此以后,她封闭了自己的心。
一年以后,好莱坞在玛格丽特公主的这段故事中找到了创作灵感,拍摄了影片《罗马假日》。
《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所饰演的主人公原型,正是玛格丽特公主
但纯情与烂漫只属于电影。
1958年,玛格丽特在聚会上认识了摄影师琼斯。琼斯一心想着成为驸马,时常向玛格丽特的姐姐伊丽莎白二世献殷勤。但玛格丽特却对这段恋情一直显得有点冷淡。一天,她收到了初恋情人彼得的来信,信里告知她自己将要迎娶一位比利时妻子。第二天,心如死灰的玛格丽特就答应了琼斯的求婚。
1960年5月6日,玛格丽特穿着洁白的婚纱,由姐夫菲利普亲王牵着走进教堂,嫁给了琼斯。这是王室第一次面向大众电视直播婚礼,当天收看电视转播的观众达300万人次。
然而,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一切,都是只属于童话的幻影。
婚后,玛格丽特常常流连于灯红酒绿的派对,一手举着酒杯,一手拿着雪茄。而驸马琼斯,也总是在外面花天酒地。据小报流传,婚后玛格丽特发现了琼斯是双性恋,还有一个私生女。
1973年,43岁的玛格丽特结识了一名26岁的花花公子。为了偷情,两人前往马斯蒂克岛秘密度假。但这事儿还是被无孔不入的狗仔拍到了。在狗仔的镜头下,玛格丽特身穿比基尼,与自己的小情人举止暧昧。于是,英国王室成员第一次以如此惊世骇俗的装扮登报。
1976年,琼斯以婚内出轨为由,向玛格丽特提出离婚,两人遂正式分居。而被大小媒体送上头条的玛格丽特,则游走在精神崩溃的边缘,依靠威士忌和香烟的麻醉度日,最多的时候每天要抽60根烟,还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两年后,王室批准玛格丽特与丈夫离婚。她终于自由,也成为自亨利八世以来400多年间英国王室第一个离婚的人。又过了3年,51岁的玛格丽特与小男友分手。余生的二十年,她时常一人坐在窗边,回想着小时候。
有时,她想到了那对被关进精神病院的素未谋面的表姐妹,也终于明白了母亲当年对她说的话:身为王室成员,就不得不为王室做出牺牲。
而她为此做出的牺牲,是自己的爱情。即便后来放荡不羁让王室蒙羞,但没有跟离异男人结婚就不算违宪。她守住了国体,也守住了王室继续存在的合理性。
初恋彼得理解她。当全英国都在指责玛格丽特时,彼得却从未说过公主半句不是。2002年2月,玛格丽特公主因中风引起心脏病,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无效逝世。
后来,在王室披露的信件中,人们看到女王曾亲笔写信同意妹妹与彼得的婚事。
1995年,戴安娜王妃在接受BBC采访时,说出了震惊世界的“我们的婚姻中有三个人”,爆料她的丈夫查尔斯王储与卡米拉的婚外情。
查尔斯王储是伊丽莎白二世的长子,他有个朋友叫做鲍尔斯。鲍尔斯在英国是出了名的风流成性,卡米拉正是他其中一任女友。
1971年,卡拉米被鲍尔斯抛弃,随后认识了查尔斯。很快,王子就被热情洋溢的卡米拉所吸引,两人陷入爱河。两年后,查尔斯王子在海军服役,鲍尔斯乘虚而入,向卡米拉求婚。本身就对鲍尔斯念念不忘的她直接就答应了求婚。
查尔斯得知后悲痛欲绝,在卡米拉结婚前一周,他还跑去苦苦哀求卡米拉取消婚礼。但婚礼还是如期举行。由于鲍尔斯跟皇室关系匪浅,宾客名单中有很多皇室成员,查尔斯也获邀出席。他最终没有露面,好友透露,查尔斯没法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别人结婚。
婚后,鲍尔斯多次出轨,绯闻不断,让卡米拉备受打击。于是,心灰意冷的卡米拉又勾搭上了旧爱查尔斯王子。1980年,在一次马球俱乐部的舞会上,两人的私情暴露。卡米拉与查尔斯在舞池边拥吻,而卡米拉当时的丈夫鲍尔斯亲眼目睹一切。
虽然鲍尔斯发现了两人的私情,但外界并不知道真相。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查尔斯需要一位合法妻子向王室和人民交代。
1980年7月,戴安娜出现了。
黛安娜与查尔斯
《周日邮报》曾这样报道这场由卡拉米精心策划的王室婚姻:
“卡米拉认为戴安娜很容易受人影响,天真单纯,不谙世事,正是最佳的王妃人选。这样,查尔斯就可以公开拥有一位顺从快乐的妻子,而他俩又可以继续他们的私情。”
正如卡拉米所言,黛安娜贵族出身,年轻貌美,学历只到高中,没有过恋爱经验,同时因为早年父母离异,还挺自卑。戴安娜就像老天为皇室量身定做的新娘。她符合成为王妃的全部条件,同时还很好控制。而查尔斯王子对戴安娜的“追求”,也一直都在卡米拉的监视之下。
1981年2月6日,查尔斯在温莎堡向戴安娜求婚,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也正是在此时,黛安娜发现了端倪。
“戴安娜又哭又闹,用脚猛踹家具整整踢了6个小时!她在发现了查尔斯送给卡米拉的手链后,像偏执狂一般在家怒发脾气。”
戴安娜甚至在婚礼前向姐姐求助,想取消婚礼,但婚礼最终还是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于1981年7月29日举行,全球有7.5亿人观看了这场世纪婚礼的电视直播,而卡米拉也出席现场观礼。
跟戴安娜结婚那年,查尔斯已经33岁了,而戴安娜还不到20岁。他们的婚姻更像是一场大型真人秀,目的只是为了掩盖卡拉米的存在。可在现实生活中,卡拉米却无处不在。
“卡米拉在他们度蜜月时也阴魂不散,查尔斯傻呵呵佩戴的显然是卡米拉所赠的袖扣,上面两个花体的C相互交缠,代表着查尔斯Charles和卡米拉Camilla,显然不是查尔斯与戴安娜。”
婚后,黛安娜生下了两个孩子,随后查尔斯彻底对戴安娜失去了兴趣。两人维持了6年无性婚姻。这期间,还爆发了“卡米拉电话门”。一通89年查尔斯王子与卡米拉露骨不堪的凌晨对话被曝光于众。
戴安娜郁闷坏了,她哭过闹过,最离谱的一次是怀着威廉王子的时候,为了留住查尔斯,她从楼梯上径直跳了下来。那次连女王都惊动了,可查尔斯完全不为所动。他甚至在公开场合说:要是能娶俩老婆就好了。完全不顾戴安娜在身边尴尬地微笑。
得不到丈夫爱的王妃,转而把爱给了两个孩子和慈善事业。她跟艾滋病人握手,拥抱患了艾滋病的孩子,甚至还去战争区看望被地雷炸伤的平民。她喜爱孩子,热衷慈善,加上美貌……英国老百姓亲切地称她英伦玫瑰,连王室的支持率都上升了好几个百分点。
然而,这样的表面文章只维持到了1995年。那年,卡拉米再一次被鲍尔斯抛弃,跟查尔斯在一起时更加肆无忌惮。同年,黛安娜王妃被别有用心的人骗去接受访问,于是就有了那次令王室陷入危机的BBC专访。
当黛安娜王妃向世界曝光卡拉米与查尔斯的恋情后,王室终于答应两人离婚。
查尔斯与卡米拉2005年结婚,2019年离婚
1996年,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储解除婚约。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拉锯以后,戴安娜开始了生活的新篇章。不变的是,她仍然为慈善事业而奔走着,利用她的名望引起世人对一系列人道主义问题的关注。当她重新开始与别人约会时,她的一言一行立马就成了狗仔队们时刻关注的焦点,并在1997年夏天达到顶峰。
1997年8月30日,戴安娜王妃乘坐私人飞机,从意大利的撒丁岛出发,前往巴黎。与她同行的是她当时的男友多迪·法耶兹——亿万富豪穆罕默德·法耶兹的儿子。随后他们来到多迪父亲所拥有的巴黎丽思酒店。
戴安娜与多迪·法耶兹
戴安娜两人本来想在这里住下,但门外越聚越多的狗仔队记者使得二人决定偷偷离开。当车辆驶入隧道,突然亮起的灯光令跟着黛安娜的狗仔车辆失控。
后来,从英国军情六处退役的特工汤姆林森指出,是军情六处策划了戴安娜的死亡。使用闪光方式令对方驾驶员失明的方法,军情六处早年间曾经对塞尔维亚前总统米洛索维奇使用过,只不过当时没有得手。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认为戴安娜的死并非一场意外,而是英国王室联合军情六处精心策划的谋杀,幕后黑手就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历过伯父爱德华八世为爱出走和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绯闻缠身,女王很清楚,桃色八卦对王室的影响只是一时的,而涉及到宗教问题的一切,才是影响王室和国体的关键。
而当时坊间传闻,戴安娜已经怀上了法耶兹的孩子,王室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未来的国王有一个穆斯林后爹和弟弟(或妹妹),因此对戴安娜痛下杀手。
关于黛安娜的死,众说纷纭。但伊丽莎白二世的处理方式,又加深了人民对阴谋论的猜测。女王认为,黛安娜已经跟查尔斯离了婚,那么她的死就只能算一件家事。加上她曾让王室蒙羞,因此,女王对此事置之不理。
女王的冷漠让民众感到愤怒。人民对王室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有人甚至开始反对君主制。当所有电视和报刊都在报道这件事时,女王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荧幕上接受采访的民众大声质问:女王呢?她在哪儿?
在质疑女王和王室的同时,大批英国民众走上街头,自发为黛安娜吊唁。在纪念黛安娜的卡片上写着:“被婚姻蒙骗的黛安娜,我们永远敬爱和感激您。”而留给伊丽莎白二世的,只有谩骂和谴责。
陷入危局的女王眉头深锁,她必须用尽全力来支撑风雨飘摇中的王室。于是,她想通了——时代在变迁,王室的条条框框或许早就该变通了。
她终于走出了白金汉宫,在世人面前吊唁黛安娜王妃。
现今英国王室的姓氏为温莎。温莎王朝的父系祖先是来自德国的韦廷家族。1840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她的表弟——来自德国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的阿尔伯特亲王结婚。韦廷这个姓氏就此进入英国王室。
1914年,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德国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的君主都是欧洲老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晚辈亲戚。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是她的亲孙子,而敌对国德国的皇帝则是她的亲外孙。
人民并在乎这层连王室自己都不重视的血缘关系。英国王室的德国姓氏令百姓不快。为安抚民心,乔治五世宣布将王室姓氏改为温莎。温莎一词来自温莎堡,是英国最古老的王宫之一。
温莎王朝至今拥有三位君王:乔治五世、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二世。2015年,伊丽莎白二世打破了爷爷乔治五世的奶奶维多利亚女王的记录,成为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
英国王室伊丽莎白二世一家
1851 年 5 月 1 日,万国博览会开幕。来自世界 25 个国家的商界、政界名流汇集在伦敦“ 水晶宫 ”穹顶下。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由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筹办。博览会开幕当天,万众喧腾中,前来剪彩的维多利亚女王反复使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1901年,陪着英国走完19世纪的维多利亚女王逝世,享年81岁。命运让女王享有和见证了英国最完整的荣光。
2019年,因与涉嫌性侵丑闻的美国富豪爱泼斯坦有交往,伊丽莎白女王的二儿子安德鲁王子于当地时间20日晚辞去王室公职。
事情由一名叫做朱弗雷的美国少女而起。她说,自己在17岁时沦为爱泼斯坦的“性奴”,被迫在多个场合与安德鲁发生性关系。
伊丽莎白二世与安德鲁王子
消息一出来,立刻就有人扒出来《卫报》此前发布的一张照片,照片中安德鲁王子的手搭在朱弗雷的腰间。而自从声名狼藉的爱泼斯坦在监狱中离奇死亡后,与他交情不浅的安德鲁王子一直备受质疑。
从一开始,王室就对所有的指控和传闻全盘否认,安德鲁王子也因王子身份免于接受调查,整个王室守口如瓶。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大概率这件事会慢慢被遗忘。但安德鲁王子本人,却主动打破沉默,接受了英国电视台在白金汉宫的独家专访。这场专访不仅没有给他洗白,反而越描越黑。他的一切辩解都漏洞百出。
英国媒体称这次访谈是“自1997年戴安娜王妃车祸身亡以来,英国王室最大的公关危机。”甚至有评论称"女王用一生的时间在保护君主制,安德鲁仅用一周就差点让其解体"。
但这件事还是不了了之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都是另一个话题人物——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因为那名叫朱弗雷的美国女性,最早就是特朗普私家庄园的服务员,大概二十年前,爱波斯坦前往特朗普私宅做客,看上了她,于是发挥自己拉皮条的手段,带走了她。
特朗普与爱波斯坦
伊丽莎白二世的孙媳妇梅根在接受专访时说,“我很天真地进入王室,从小到大,我对王室了解不多,在美国,没什么人谈论王室,他们也不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跟美国总统相比,越来越没存在感的英国王室算什么流量呢?
当哈里和梅根夫妇的专访播出后,多家英国媒体用了相似的笔触报道:这不止是自1995年黛安娜接受BBC专访以来英国王室遭遇的最大危机,也是自1936年爱德华八世逊位以来的最大危机。
专访播出24小时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被问及是否会废除君主立宪制,不再让英女王成为加拿大元首。特鲁多表示,一切照旧。
所有人都明白,王室只是一个空壳。所谓的宪政危机或许并不存在,毕竟有没有君王都一样,废掉它的那一系列程序走起来反而还嫌麻烦。
这就是伊丽莎白二世的无奈。她的伯父爱德华八世差点引发了宪政危机,她的亲妹妹玛格丽特公主差点引发了宪政危机,她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她的孙媳妇,都在一次又一次地引发宪政危机。
但真正的宪政危机从来都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是时代的滚滚向前和大英帝国的不断衰落。从父亲乔治六世到伊丽莎白二世,近一百年的历史,英国王室的领头人和他们的家族成员始终都在为捍卫君主制不断牺牲。
他们手捧王冠,却又不得不承受这顶并不存在的王冠的重量。套用《妖猫传》的台词:
强盛时,它是帝国的象征;衰败时,帝国将不再需要它——这便是王冠的重量。
END
部分参考资料:
1、纪录片《女王》
2、纪录片《大国崛起》第三集《走向现代》
3、Feiling.Keith:The Life of Neville Chamberlain,1946
4、Judd, Denis.King George VI.London:Michael Joseph,1982:247–248
5、纪录片:杰弗瑞·爱波斯坦:肮脏的财富,Netfli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