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日本东京目黑河沿岸的樱花
摄影:YUICHI YOKOTA,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的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三候
一候
桐始华
清明来到,
白桐花开,
清芬怡人。
白桐花开的日子要晚一些,
恰好在清明之时,
所以也成为清明节到来的标志。
图源:travelking.com
二候
田鼠化为鴽
摄影:MICHAEL S. QUINTON, NATIONAL GEOGRAPHIC
田鼠因阳气渐盛而躲回洞穴,
喜阳的鸟儿出来活动。
田鼠为至阴之物,
鸟为至阳之物。
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
摄影:San Antonio Zoo, San Antonio, Texas, USA
三候
虹始见
清明时节多雨,
故而彩虹出现。
春季有了雨水的洗涤,
有了植物绿叶对裸土的封遮,
可以很好的吸收粉尘。
双彩虹
摄影:ROSS MCDERMOTT, AMERICAN FESTIVALS PROJECT
清明·养生
少吃“发物”
摄影:PAUL S. BARTHOLOMEW
中医认为,
体内肝气在清明时节最旺。
肝气过旺,
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
还可造成各种疾病。
所谓“发物”,
是指动风生痰、
发毒助火助邪之品,
如海鱼、海虾、羊肉等,
应少吃或忌吃。
清明可多吃山药、
西红柿、土豆等食物。
忌久坐卧
摄影:MAGNUS WENNMAN
清明是“春瘟”流行时节,
但人们不可闭门不出,
更不能坐卧过久。
中医表示“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久坐伤肉”。
清时节气应保持乐观的心态,
应要常到外户或河边散步,
以呼吸新鲜气息,
并进行适度的健身运动。
摄影:STEVEN MARTINE, 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
清明·习俗
荡秋千
摄影:KATE VON DER LIETH,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除去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外,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也由来已久。秋千,即揪着皮绳而迁移。最早叫做千秋,后来为了避免忌讳,才改为秋千。最早的秋千一般都是以树枝为架,然后再拴上彩带。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做成的秋千。荡秋千的习俗传承至今,深受人们喜爱,不仅能锻炼身体,也可以培养勇气。
踏青
摄影:BERND JONKMANNS, LAIF/REDUX
踏青也称作春游,古时也叫探春、寻春等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人间处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时光。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宋代,踏青之风最为盛行,一直相传至今。
清明·饮食
青团
清明时节,在上海、浙江等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习俗。人们通常在清明前后用艾草或一种名为“浆麦草”的野生植物的汁水,拌糯米粉制作成团子,再加入豆沙或莲蓉馅儿蒸制。有着淡淡的青草香气的青团就出锅了。
清明螺
清明时节,吃螺蛳是江南一带的食俗,当地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说法。这个时节采食螺蛳,肉质肥美细腻。螺蛳的烹调方法颇多,可炒、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
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大方洒脱;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精巧细致。
清明节vs中元节
清明节和中元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我国三大鬼节,
除此之外还有寒衣节。
清明节和中元节的区别,
除了放不放假这一最直观的差异。
它们的起源和祭拜对象有所不同。
越南中元节放河灯
摄影:Phan Vien,YOURSHOT
中元节,
又叫“鬼节”、“七月半”,
中元节是道教的称法,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清明的“鬼”单指祖先,
而中元节的鬼,
有“祖先”和“饿鬼”两种含义。
在古人眼中,
“鬼”只是生命的回归,
回归并不等于终结,
而是回到未有生命之前的寂静和暗涌。
美洲蛇鹈,在清晨雾气还未散去时,站在原木上晒太阳。
摄影:ROGER BECKER, YOUR SHOT
清明节的起源,
一种说法是纪念介子推。
他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
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
次年发现被烧毁的老柳树死而复生,
得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
清明节,
主要是后人怀念先祖,
以扫墓祭拜,
寄托对已逝亲人的哀思惦念。
一场春雨一场暖,你要的春色都在这里了
△ 4月2日,故宫永寿宫,院内两株海棠盛开,吸引了一只小鸟前来“赏花”。摄影 / 新京报记者浦峰
今天的北京,又飘起一场春雨。不知不觉,料峭的春寒远去了,抽芽的枝叶也繁密了。
清明假期将至,一场关于“春”的朋友圈晒照大赛也即将拉开帷幕。想必各位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吧。
那本期,拍者君就整理了近日小伙伴们拍的春色,抛砖引玉,期待各位接下来的杰作哈~~
△ 3月23日,北京居庸关长城脚下,S2线列车穿越芬芳花海,驶进春天,被称为春天“最美的列车”。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 3月23日,北京居庸关长城脚下,游客在观景台欣赏S2线列车穿越芬芳花海。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 4月2日,故宫永寿宫院内,海棠盛开。摄影 / 新京报记者浦峰
△ 4月2日,故宫御花园,玉兰花含苞待放。摄影 / 新京报记者浦峰
△ 4月2日,文华门,海棠花开正当时,吸引游客拍照打卡。摄影 / 新京报记者浦峰
△ 4月2日,故宫断虹桥附近丁香花绽放,将桥两侧雕刻精美的石狮子掩映其中。摄影 / 新京报记者浦峰
△ 4月1日,玉渊潭公园,游客拍摄满地花瓣。目前玉渊潭公园内染井吉野樱、山樱、垂枝樱等早樱品种进入花瓣雨观赏期,微风袭来片片花瓣随风飞舞。摄影 / 新京报记者浦峰
△ 4月1日,玉渊潭公园,樱花如云似雪,很多市民结伴而来。摄影 / 新京报记者浦峰
△ 4月1日,玉渊潭公园,穿汉服的游客在樱花树下好似一幅画。摄影 / 新京报记者浦峰
△ 3月29日,天坛公园,两名身着汉服的游客在园内踏青留影。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飞
△ 3月29日,天坛公园,盛开的桃花吸引不少摄影爱好者拍照留念。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飞
△ 3月11日,明城墙遗址公园,汉服爱好者在公园里拍照。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 3月11日,明城墙遗址公园,山桃花正盛开,吸引游客前来打卡。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 3月11日,明城墙遗址公园,山桃花正盛开。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 3月24日,明城墙遗址公园,盛开的桃花吸引蝴蝶和蜜蜂。 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飞
△ 4月1日,北京国际鲜花港打造大片郁金香花海。摄影 / 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 4月1日,北京国际鲜花港,游客在郁金香前留影。摄影 / 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 4月1日,北京国际鲜花港,春正浓,花正开。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市民可以到北京国际鲜花港、北京植物园、中山公园、世界花卉大观园欣赏郁金香。摄影 / 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 3月27日,北京大学未名湖畔,黄色的连翘盛放。摄影 / 新京报记者郑新洽
△ 3月27日,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柳树发芽,绿柳成荫。摄影 / 新京报记者郑新洽
△ 3月31日,龙潭湖公园 ,春暖花开鸭子在湖水中悠闲的游着。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The End-
摄影:新京报摄影图片部
编辑:李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