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的ADE现象可能使接种者更易感染 zt
来源:
yzout
于
2021-04-05 09:03:56
[档案] [旧帖]
[给我悄悄话]
阅读数 :
(121857 bytes)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广新冠疫苗的接种,至目前为止,接种数量已经达到1亿剂次。
那就是,跟大家一起探讨关于新冠病毒、新冠疫苗,还有ADE效应,这里我们更多是技术探讨,和学术交流。
大家都是成年人,关于打与不打,各自有自己的判断,这里不做引导。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大家基本都在关注感染人数、死亡人数,疫苗等等。
而如果我们稍微留心研究一下,会发现比较多细思极恐的问题,特别是在国外的情况。
为什么有些感染者,产生抗体的速度非常快,抗体数量也很多,但最后却还是因感染而死去?
为什么英国、美国等一些地方会有很多年轻人,平时也没有什么基础疾病,但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病情急剧恶化,最后进了ICU?
美国CDC的COVID-19研究小组检查研究发现,美国年轻的重病患者出乎意料的多,44岁以下占了40%,并且年轻人重症率也很高。
很多年轻人都是走着进急诊室,大概在12-24小时内,病情急剧恶化,所以很多病人就马上要上呼吸机等。
而且在随后的24小时之内,他们随着病情的变化会发生多器官的功能障碍。
新冠是一个变异性很强的RNA病毒,随着感染者基数增大,病毒就会出现非常多的变异,这些变异的毒株互相融合,会极大引发新冠病毒的ADE效应。
所谓ADE效应,英文全称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中文名称为“抗体依赖增强症”。指的是,某些病毒以对应特异性抗体处理后,病毒复制或感染能力反而显著增强的现象。
如果新冠病毒真的有ADE效应,那么情况又会如何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
如果有人得了A型新冠病毒痊愈了,体内就产生了A型抗体,但如果这个人再次感染B型新冠病毒,那么体内的A型抗体不仅不能抵抗B型病毒,反而会增强B型病毒的毒性,让B型病毒绕过你的免疫系统直接攻击你,这种效应会导致新病毒的致死力,增加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以上的例子,是属于被动感染变异的新冠病毒,但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人主动去建立一种新冠病毒抗体,俗称:打疫苗。
人体打过疫苗后,万一又感染新的新冠病毒,情况又会变得如何呢?
现在的疫苗有没有规避ADE效应的技术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显然就美国年轻人出现的大量恶性患者,可以合理推断他们已经感染过同源病毒。
换句话说,原始毒株可能就在美国,并且早已在当地大量传播了,而且在美国到现在都不知道新冠病毒变异了多少了!
因此,他们再次或者多次感染变异的新冠病毒时,就发生了ADE效应,让美国年青人快速转为重症,甚至最后死亡。
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都在证明,新冠病毒因其变异特征,会产生比较凶猛的ADE效应!
ADE效应,会发生于多种病毒的感染过程中,比如、登革病毒、艾滋病毒、乙脑病毒、黄热病毒等等。
以登革病毒为例,登革病毒一共有四种类型,分别是DENV-1、DENV-2、DENV-3、DENV-4。
主要传播途径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而引起的疾病就被称为“登革热”。
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有25亿人口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据估计,每年有5000万~1亿人被感染,其中50万人为严重感染,死亡人数约1.5万。
当人第一次被感染登革病毒时,可能只会有隐性感染,而不表现出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并且可以获得对同类型病毒的长久免疫力,登革热的死亡率不高,一般都在1%以下。
但是,四种类型的登革病毒之间,缺乏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当人体第二次感染其他类型的登革热病毒时,就容易发生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而重症登革热病例的死亡率会飙升到20%。
而事实上在2017年时,菲律宾就在登革热疫苗上因为ADE效应栽过跟头。
美国赛诺菲公司生产的的Dengvaxia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批准的登革热疫苗。
2015年,这款疫苗首先在菲律宾使用,接着在巴西获得批准使用。
2016年~2017年,菲律宾已经有超过73万名9岁及以上儿童接种了这种疫苗。
2017年12月1日,赛诺菲公司表示,由于有证据显示该公司生产的登革热疫苗,会使以前没有感染的人病情恶化,所以必须严格限制使用。
菲律宾卫生署,随即叫停使用赛诺菲制造的登革热疫苗。
而这款疫苗会让没有感染过登革热病毒的人,感染后病情急剧恶化,这正是由于ADE效应所造成的。
有的朋友可能会把ADE效应和疫苗的副作用给弄混了,但其实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第一,疫苗的副作用一般来说都相对较小,也就是个头疼脑热等;
第二,副作用不会起到像ADE效应这样助纣为虐的效果,ADE效应会使病人快速转为重症。
打个比方,你把老王按在地下暴打了一顿,结果你用力过猛腰酸腿疼,这是副作用。
你把老王按在地下暴打了一顿,打完拍拍屁股走了,第二天老王他弟来找你,你没认出来,他又把你按在地上暴打了一顿,新仇加旧恨一起把你暴打得很惨,这就叫ADE效应。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到要产生ADE效应,必须得符合几个条件:
2、人体发生二次或多次感染,并且感染的是变异后或不同亚型的病毒。
先来看第一个条件,病毒产生变异。去年7月3日,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在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实验室研究发现,新冠病毒D614G变异可能导致病毒加速复制,意味着可能增强其传播性。
而事实上新冠病毒已经产生了一次变异,就是D614G变异。大家都把焦点都放在了变异后病毒的传播和病情严重性的变化,有人说D614G变异会让传播性更强、但致死率却下降。
抛去变异对病毒本身致病能力的影响,但已经满足了ADE效应的第一个条件。
接着再看第二个条件:人体发生二次或多次感染,并且感染的是变异后的病毒。
据香港《明报》网站去年8月25日报道,香港一名33岁的男子上周第二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香港大学研究发现,该男子是全球首例康复后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
而其实直到现在,国外的新冠病毒,早已发生了N次的变异了。
而且,无论是被动感染新冠病毒后被治愈产生了抗体,还是主动接种疫苗后产生了抗体,都有可能产生ADE效应。
那么,对于研究新冠病毒的疫苗来说,摸清了ADE效应会有怎样的意义呢?
首先,由于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很多国家都仓促上马新冠疫苗项目。
有的国家,比如俄罗斯,甚至只完成了2期人体实验、还未进行大规模的3期人体实验,就将疫苗仓促上市。
而新冠ADE效应的极大可能,无疑给仓促上马的疫苗敲响了警钟。
这就要求各个国家不能够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把疫苗可能牵扯到的所有问题,都研究透彻,再向市场投放安全的疫苗,否则就会步2017年赛诺菲的后尘。
其次,加强国际间的信息共享,摸清楚新冠病毒的各种亚型和变异,针对这些亚型和变异研究匹配的疫苗,尽量减少被ADE效应利用的机会。
再次,疫苗所产生的ADE效应可以被一些技术手段所规避。比如2017年中国军事医学研究院对登革热疫苗的研究,在疫苗中加上了磷酸护盾,这样病毒就不会被抗体带着乱跑了。
最后,成熟的疫苗一定是建立在大规模的,实验验证其安全性的基础之上的。
人类和新冠病毒共生的时间肯定还很长,我们一定要从科学严谨的态度上去对待这个问题,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们知道,国外蛮夷对新冠病毒的防疫战绩,大家也有目共睹,那就一个字“惨”,二个字“凄惨”。
对他们的西医来说,只能永远地跟在病毒屁股后面追,永远没有战胜新冠瘟疫的可能。
而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中医,则能调集人体全身的正气力量,厉害的中医甚至能调用天兵天将(利用环境气候等其他因素),一起歼灭病毒的每一波攻击,这叫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快精准!
如果不使用中医,用西医或者用疫苗的话,就会把原本有限的力量分开,不能形成合力,然后再跟敌人战斗,这效率就差得远了,如何理解?
比如打疫苗的话,会让原生正气分化变现出一种抗体,我们叫它A抗体吧。
然而,A抗体只会对A病毒进行掠杀和对抗,这时候如果身体又感染了B病毒,而A抗体不会对B病毒进行对抗和掠杀,但体内原生正气因为分化变现了一部分A抗体,会让体内整体免疫系统减弱(原生正气减弱),那么这时候B病毒对身体的损害程度就会大幅增加。
而加上ADE效应,还会让A抗体被B病毒策反,成为身体的内奸,助力B病毒一起攻击身体。
如果群体免疫和新冠病毒ADE效应碰到一起,那真就是天雷勾动地火了,N种病毒的ADE效应,会让重复感染新冠病毒者,其病情严重程度极大提高。
那么,我们现在打的新冠疫苗,有没有规避ADE效应的功能?
如果我们不知道情况,那么我们主观上就会认为,存在这个可能。
如果打的疫苗没有规避ADE效应的功能,那么等于是在这些上亿接种者身体里面,埋下了后面重新感染变异病毒而产生ADE效应这颗雷。
所以如此大范围,如此多人数的疫苗接种,我希望是国家慎之又慎后,而做出的决策。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论坛 »
奇闻怪谈 »
新冠疫苗的ADE现象可能使接种者更易感染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