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背叛与分手:埃及与苏联交恶始末

来源: YMCK1025 2020-11-21 17:49:4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61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20-11-21 17:58:4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新照旧影(513)YMCK10252020-11-21 17:39:48

[转帖]蜜月、背叛与分手:埃及与苏联交恶始末

 



    

萨达特

 



    1981年10月6日,埃及首都开罗东郊,旗帜招展,人山人海,这里正在举办庆祝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8周年的阅兵典礼。主席台上,总统萨达特频频向士兵致意,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12时59分,一辆接受检阅的车辆突然在主席台前停住,跳下来4名军人,其中一人二话不说,扔出了一枚手榴弹,然后用冲锋枪向主席台疯狂扫射,另外三人也分两路向主席台包抄扫射。

    此次刺杀,造成了包括总统萨达特、总统私人秘书、武装部队参谋长在内的7人遇难。事后调查得知,这次刺杀是宗教极端分子所为,他们不满萨达特内外政策,策划了这次行动。

    

刺杀现场



    萨达特死后,美国国务卿黑格和三位前总统尼克松、福特、卡特,前往埃及参加萨达特葬礼,给了很高的礼遇。

    与美国相反,苏联对此事幸灾乐祸,宣传机构大肆攻击萨达特之死是对美国的沉重打击,“使美国的近东战略结构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柱”,死有应得。

    多大仇多大怨,让一个超级大国不顾外交风度,谩骂一个已故的小国总统?

    时间回溯到1955年,那时埃及饱受欺压却孤立无援,是苏联第一个向埃及伸出了友谊之手,此后两国关系不断升温,发展成为事实上的同盟关系。

    

赫鲁晓夫和纳赛尔

 



    当时,苏联把埃及视为发展中国家的一面旗帜,称“苏埃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发展关系的典范”。

二十几年的友情岁月里,苏联援助埃及金额累计达110亿美元,埃及军队的武器、国内重要工业企业,

绝大部分都是苏联援助的,埃及能够收回苏伊士运河和西奈半岛,苏联也出了大力。

    相识是美好的,相处太难。从曾经的你侬我侬,到最后恶语相向,两国关系经历了什么?

 

 



    01

    二战后,埃及仍处于英国扶持下的法鲁克王朝的统治之下,埃及人民饱受两座大山的压迫。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并在次年建立埃及共和国。

    纳赛尔执政后,心心念念两件事情:对内改变埃及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

对外消除“帝国主义”的威胁(英国占据苏伊士运河,以色列虎视眈眈)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导。

    

纳赛尔



    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强有力外部支援。纳赛尔首先想到的是美国,1954年他发表了两份亲美反苏的申明,

表示希望得到美国的经济、技术和军事援助。为此,埃及共和国建立后没有没收外国资本,反而向外国资本投资提供方便。

    美国很欣赏纳赛尔的态度,也有意援助埃及,但却遭到了英国和以色列的激烈反对——你卖他武器打谁?

    美国不愿意放弃埃及,更不愿意得罪英国和以色列,于是开动脑筋搞了一个中东防御组织,要求埃及加入进来,共同抵御苏联,在同一面战旗下,内部问题都好说,美国可以撮合埃及和英国、以色列的关系,也可以向埃及提供援助。

    纳赛尔拒绝了:让埃及与占领自己国土的英国人一起,而与遥远的苏联对立,太荒谬,人民不答应。

    

苏伊士运河

 



    1955年2月,以色列军队突袭加沙地带的埃及军队,纳赛尔认为这是以色列入侵的信号,先后向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西班牙等国购买武器,但这些国家的武器满足不了埃及的需求,纳赛尔转而向苏联表达了购买武器的意向。

    赫鲁晓夫也想发展和埃及的关系,但又不愿过分刺激西方——1955年7月美英法苏四国在日内瓦开会,达成了缓和的共识。

    9月,在苏联的运作下,埃及从捷克斯洛伐克购买了一批苏式武器,包括200架米格战机、24架喷气式轰炸机、100辆重型坦克、6艘军舰以及火炮、装甲车、各种轻武器和弹药。

    这批武器总金额8000万美元,售价只相当于西方的1/10,而且采取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不用付外汇,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落实之迅速,条件之优惠,令纳赛尔震惊不已。

    

赫鲁晓夫

 



    苏联为什么对埃及这么“豪”?

    一方面,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上台后,调整了斯大林时代的外交战略,要争取新兴国家。

    另一方面,埃及拒绝参加中东防御组织后,美国拉拢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搞了一个巴格达条约组织,

这个组织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以及日、韩、菲律宾等,构成了一道从北大西洋到印度洋,

再到西太平洋的巨大屏障。

    苏联为了打破巴格达条约组织的围堵,开始发展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埃及作为阿拉伯国家的领头羊,

是苏联争取的重点对象。

    此外,埃及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枢纽位置,拿下埃及可以控制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到时候“从西班牙到土耳其都将处于苏联军事打击的直接威胁之下”,北约的战略威慑力将大为削弱。苏联还可以以埃及为基地,将势力深入北非甚至整个非洲大陆。

    苏联半送半给的武器,只是拿下埃及的一块敲门砖。

    

埃及地理位置

 

 



    02

    美国察觉到了苏联的企图。助理国务卿艾伦火速赶往开罗,警告埃及不要和苏联搞在一起。

为了稳住纳赛尔,美国、英国同意援助埃及修建阿斯旺大水坝。

    埃及地形以沙漠为主,农业用水缺乏,粮食生产远不能自给,纳赛尔想在尼罗河峡谷的阿斯旺地区修建一座水坝,既满足农业灌溉,又可以发电。初步估计,阿斯旺大水坝要花费10年才能建成,预算13亿美元。显然,以埃及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是修不成大坝的。

    美国和英国的援助,带有苛刻的附加条件,令纳赛尔很不满,更可气的是,1956年7月美国以埃及财政恶化和埃及承认红色中国为由,撤销了援建阿斯旺水坝的计划。美国此举,迫使纳赛尔铤而走险。

    

战争中的英军士兵



    为了筹措修建阿斯旺大水坝的资金,纳赛尔宣布将英法两国资本控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10月底,英、法为了保住既得利益,联合以色列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

    战争中,埃及被打的很惨,丧师失地,但在外交上,埃及获得了苏联的力挺。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加宁分别致函英、法、以三国政府:再不住手,就发飙了。

又致函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如果这场战争不予制止,则将险象环生,并能发展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美苏双重压力下,英、法、以被迫停火,撤出埃及。

事后,赫鲁晓夫兴奋地向埃及大使说道:“你们斩断了英国狮子的尾巴,而我们则拔掉了它的牙齿。”

    苏联强势介入第二次中东战争,帮了埃及一个大忙,不仅收获了埃及的友谊,

也使得苏联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形象更加高大——啊!苏联,弱小民族的支持者,阿拉伯人的朋友。

    接下来的事,闭着眼睛都能想到了。援助,援助,再援助。

    

阿斯旺水坝

 



    阿斯旺水坝是吧,资金、技术、设备苏联全管了。赫鲁晓夫指示阿斯旺水坝是两国人民牢固友谊的象征,四五十度的高温下,1000多名苏联专家挥汗如雨,与埃及军民并肩苦干。

    1958年,苏联为埃及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承诺帮助埃及建立一批基础工业企业,包括钢铁、机械、电力、冶金、石化、造船等行业,埃及以棉花等农产品,偿付苏联机器、设备。

    苏联还答应补充埃及在战争中的全部武器损失,飞机免费,其他武器只收成本价的一半。赫鲁晓夫指示:纳赛尔需要多少,苏联就卖给他多少。

    1961年,纳赛尔宣布埃及将走阿拉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行国有化,打击外国资本,推行土地改革。赫鲁晓夫很高兴,认为埃及很有可能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非常具有示范性意义,因此他想把埃及打造成苏联帮助亚、非、拉国家的橱窗。

    

赫鲁晓夫和纳赛尔



    树立典型是需要砸钱的,而且要比一般国家砸得更多:一五计划70个大型项目迅速展开;数百架新式米格战机、伊尔-28轰炸机、图-16喷气式轰炸机,以及近1000辆坦克、火箭炮、装甲车,还有导弹、驱逐舰、潜艇、鱼雷艇等武器源源不断运往埃及,苏联甚至帮助埃及建设了核反应堆。

    1964年5月,赫鲁晓夫参加阿斯旺水坝竣工典礼时,亲切地称纳赛尔为“同志”,两国两国友谊发展到了新的高峰。

    据统计,截至1965年,苏联提供给埃及的军事援助已达15亿美元,占当时苏联对外军援总额40亿美元的37.5%。这还没算经济方面的援助。

 

 



    03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延续了对埃及的援助政策,但也反省了赫鲁晓夫的援助策略——苏联的援助不可谓不多,但获得的收益很少,埃及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美国还保持着关系,苏联多次要求在埃及获得驻军权和军事基地,但都遭到拒绝。

    

勃列日涅夫视察百事可乐工厂

 



    勃列日涅夫想调教埃及,让埃及为苏联的中东战略甚至世界战略服务。于是,一个比较不地道的谋略逐渐酝酿而成。

    1967年5月11日,苏联向埃及透露了以色列正在叙利亚边境集结军队、并策划进攻叙利亚的情报,鼓动埃及对以色列采取强硬措施。

    在苏联的煽风点火下,纳赛尔果然动手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军队发动闪电攻势,所向披靡,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领土。战争中,苏联坐视埃及等国家惨败,拒绝提供先进武器,又还伙同美国把停火线划到了苏伊士运河地区——赤裸裸的背叛。

    三十六计之上屋抽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

    先把人骗上楼,然后把梯子抽走,使其陷入绝境,然后迫使其俯首听命。

    埃及被打得遍体鳞伤,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更用力抱紧苏联大腿,苏联此时提出苛刻要求,埃及也不敢不答应。

    果然,苏联同意帮助埃及恢复国力,并补充所有损失的武器,条件是在埃及获得驻军权和军事基地。纳赛尔同意了。

    

苏-17轰炸机



    1968年苏联与埃及签订协议,苏军地中海特遣舰队基地设在亚历山大港,苏军有权使用亚历山大、赛德港、马鲁特等军港。

从此,苏联海军开始在地中海游弋,既可以切断世界石油阀门,也可以打击地中海沿岸北约国家。

    与此同时,大批苏军顾问和士兵进驻埃及,苏军顾问设到了埃及军队的连一级。

    据苏联统计数据显示,从1967年到1971年,苏联向埃及提供了大约27亿美元的军火,向埃及派出了2万多名军事人员和军事顾问。埃及军队的先进武器,如新式米格战机和导弹等,都掌握在苏军手中,苏联军事顾问也常常对埃及军队指手画脚,埃及军队的主权在不断流失。

    在某种程度上,埃及沦为了苏联的势力范围,不结盟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复存在。比如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遭到全世界谴责,埃及一言不发。铁托问纳赛尔:你咋不吱声呢?

    纳赛尔回答道:不能够攻击俄国人,因为俄国人是获得保卫埃及的武器的唯一希望。

    

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按照萨达特的说法,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失败后,纳赛尔就已经死了,那个意气风发、威望崇高的阿拉伯国家领袖死了,剩下的3年他就像活僵尸一样。

    1970年9月,纳赛尔郁郁而终。除沙特外,所有阿拉伯国家元首都出席了葬礼,阿拉法特放声大哭,卡扎菲两次晕倒。

    死前两个月,纳赛尔曾对勃列日涅夫发过一通脾气:“在你们对我们这样做以后,就是魔鬼的解决办法我也接受。”其酸楚、无奈至此。

    04

    萨达特继任总统,接手了纳赛尔留下的烂摊子——国有化政策和长期与以色列对峙,使埃及经济濒于崩溃,军饷和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起,只能借钱度日;纳赛尔的高压统治,也让埃及民众很不满,发生多次游行示威;外交上,埃及几乎成了苏联的卫星国,到处树敌,没有回旋空间,处境堪忧。

    

萨达特



    政治与经济,该松绑的松绑,该私有化的私有化。

    外交是个大难题。在当副总统时,萨达特就对苏联人的出尔反尔深有体会,他并不信任苏联,但为了从苏联获得武器,他又必须虚与委蛇。对以色列,萨达特很纠结,继续敌对显然不利于埃及发展,他想和以色列讲和,但这意味着埃及背叛整个阿拉伯世界,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也没法交代,后果很可怕。

    苏联的援助还在继续。1971年苏联和埃及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两国确定了全面合作关系。截至到这一年,苏联向埃及提供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贷款累计达125亿美元(经援25亿,军援100亿)。

    以色列轻视埃及,对萨达特的和平提议不屑一顾。萨达特计划以战求和,用实力迫使以色列坐下来谈判。为此,他不断要求苏联提供先进武器。

    尼克松访问苏联后,美苏在中东大搞军事缓和,苏联不支持埃及妄动干戈,而且经过前期的投入和经营,苏联自认为掌控了埃及,不愿再投入,对埃及的援助请求推三阻四,萨达特一怒之下,下令驱逐苏军专家和顾问,两国矛盾公开化。

    

萨达特、卡扎菲、老阿萨德



    事后,萨达特表示埃苏友好条约仍然有效。苏联对此很不爽,但为了保住在埃及的既得利益,只得继续向埃及提供更多更好的武器,如米格-23战机、萨姆-6防空导弹、T-62坦克、AT-3反坦克导弹等——苏联在某种程度上也被埃及”绑架“了。

    东西给了,但却让埃及心生怨恨,吃力不讨好。原因出在哪里?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在这次战争中,阿拉伯国家最终战败,但前期埃及军队快速突袭,首战告捷,打破了以色列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大涨阿拉伯人志气。

    

萨姆-6防空导弹



    战后,以色列也遭受了重创,国防部长达扬声称:我们并不比埃及强大。

以色列不得不重新评估埃及的实力,并认真考虑与埃及讲和。萨达特以战促和的策略初见成效。

    与以色列和谈,绕不开美国,萨达特一直在做美国的工作。早在1970年刚继任之初,萨达特就致函尼克松,申明埃及不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希望与美国友好相处。1972年,埃及恢复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之后尼克松访问埃及,双方签订了合作协定。

    为了从苏联手中夺回埃及,美国很乐于撮合埃及和以色列。

    

萨达特与贝京握手言和



    1973年底,萨达特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关于埃以停火的六点协议,之后,在美国的调停下,埃及和以色列签订了两个脱离接触协议,1977年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结束了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1978年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戴维营会谈,随后两国签订了和约。

 

 

 



    05

    在一步一步靠近美国和以色列的同时,埃及也在逐渐与苏联切割。

    1976年萨达特废除了《埃苏友好合作条约》,收回了苏联对埃及港口的使用权,苏联舰队黯然离开,两国关系彻底破裂。1977年萨达特宣布延期偿还苏联军事债务,1981年埃及驱逐苏联驻埃及大使以及最后的1000多名苏联专家(非军事)。苏联在埃及的影响力被清空。

    以苏联的脾气,理论上是不会善罢干休的,但埃及已经和美国搅在一起,苏联颇为忌惮,最终没有动手。

    

萨达特和卡特



    苏联留下的真空,被美国填补了。

    美国的援助源源不断砸向埃及,到1976年美国在埃及投资额已达7.5亿美元。

    从1975年开始,美国国会每年批准向埃及提供8.1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1979年美国承诺提供60亿美元军事贷款,帮助埃及建立自己的军事工业。80年代初,美军驻埃及的军事顾问已达1.2万人。

    换了路线之后,埃及安全形势大为改观,国内经济迅速发展,1975年到1981年经济年均增长率为8.14%,创历史记录。

    

穆巴拉克(左)与萨达特

 



    萨达特无疑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但他的世俗化改革和外交路线,被阿拉伯世界和极端宗教势力视为背叛,这也导致了萨达特多次遇刺。萨达特遇刺后,埃及进入穆巴拉克时代。

    【参考资料】

    《战后埃及与苏联关系的演变》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与埃及关系述评》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与埃及的关系》

    《苏埃关系的起伏和美苏在埃及的争夺》

    《论苏联对埃及的军事援助政策及其影响1970~1974》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