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抡

来源: YMCK1025 2020-10-25 09:54:0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4176 bytes)
回答: 新照旧影(359)YMCK10252020-10-25 08:54:08

曾昭抡

 

--作者:不详

 

在这个世上,智者总是不为世人所理解的,他们喜欢放浪形骸,他们偏执于精神世界,他们往往遗世独立。

以上三者,曾昭抡占了个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曾昭抡出身贵族却丝毫不纨绔,先后就读于清华、麻省理工,是化学领域的顶尖学者;

他留学海外但不染西洋习气,布鞋长衫,邋里邋遢,不修边幅,常与流浪者无异。

此外,他为化学皓首穷经也为爱情勇闯世俗观,与近亲表妹俞大絪结婚一世不要孩子,举案齐眉未曾意难平。

 

 

无论事业还是婚姻,曾昭抡都是个中佼佼者。

如若世事不曾发难,他的故事,可以写成我们最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

可世事是这世界上最难以预料的东西,它上一秒还在和风细雨,让你以为岁月静好万事无恙,下一秒随即狂风暴雨,

疾病、灾祸顷刻降临。曾昭抡的人生便是遭到了世事这样的戏谑对待,从鼎盛到衰亡,抛物线式的人生轨迹,

是他留给我们最后的印象。

 

15.jpg

图:曾昭抡

 

空前绝后,是名教授亦是学痴

 

1899525日,曾昭抡于湖南省湘乡县降生,他是曾家的第二个男孩,属昭字辈,是曾国藩胞弟曾国潢的曾孙。因着诗书传家的祖训,曾昭抡很早便开蒙,13岁即考入长沙雅礼中学,16岁,考入清华学堂,因学业优异,跳级入四年级;21岁,考取庚子赔款留学生,入麻省理工学院;27岁,获博士学位归国,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

 

这样一个杰出的人物,在很多人想来,不是姿容绝世,那也一定是风流倜傥的。可事实是,我们世无双的曾公子,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邋遢大王糊涂虫

 

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他常穿着蓝色长衫,且终日不洗,袜子时常露出脚趾头,一双鞋子也是前后都见天,师生们称之为空前绝后,他听了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他常常沉迷与自己的化学对话,有人看见他站在电线杆前自顾自地谈笑风生,完全不顾身边人大跌眼镜的观望;大雨滂沱时他带着伞,可因为想着一个化学问题,浑身湿透了也没有撑开;在家吃饭仍旧不忘科学研究,拿着煤铲去盛饭,直到夫人发现饭里有煤渣他才觉察到自己的心不在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身边人渐渐地都习以为常,视他为学痴。

 

16.jpg

图:化学系1940级毕业生与师长合影,中排左三起为曾昭抡

 

费孝通是这样评价曾昭抡的:在他的心里想不到有边幅可修。他的生活里边有个东西,比其他东西都重要,那就是'匹夫不可夺志'。知识分子心里总要有个着落,有个寄托。曾昭抡把一生的精力放在化学里边,没有这样的人在那里拼命,一个学科是不可能出来的。现在的学者,当个教授好像很容易,他已经不是为了一个学科在那里拼命了,他并不一定清楚这个学科追求的是什么,不一定会觉得这个学科比自己穿的鞋还重要。

 

相传有一次中央大学开会的时候,朱家骅时任校长。曾昭抡一身褴褛地来到会议室,朱家骅没认出他,厉声道:去把你们系主任找来开会。曾昭抡听罢没有作答,随即就走了出去。第二天朱家骅便收到了化学系主任曾昭抡的辞呈。道不同不相为谋,曾昭抡就是这样的简单而又纯粹。这虽是一桩笑谈,可切实证明了曾昭抡的随性和坚持。

 

17.jpg

图:曾昭抡(1937127日摄)

 

桃李天下,院士之师

 

在生命的前半场,曾昭抡的人生是呈递进式前进的。他入北大,作为首批研究教授,担任化学系主任。借着北大秉持思想开发,兼容并包的学风,他对化学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教师聘任、课表安排、设施筹措等方面都焕然一新。尤其在师资选任这方面,曾昭抡极为用心,选聘的教师皆为本领域有相当能力或极具潜质的高水平人才,为北大化学系优秀人才的储备奠定基础。

 

在教学方面,曾昭抡对学生要求极为严苛,他认为化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平时多做实验,也令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接受专业的科研训练,完成相应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因为他的坚持,1934年起,北京大学化学系的毕业生开始做毕业论文,不完成不得毕业。也正因为曾昭抡这一教学上的改革,我国高校开始先后实行毕业论文制度,如果说毕业论文非要追根溯源的话,那曾昭抡确实是创始人之一。

 

18.jpg

 

除了化学,曾昭抡在文学、语言等多方面也是成绩斐然。他撰写的《缅边日记》被收入巴金主编的文化生活丛刊,精通英、俄、法、德、意等五国语言。可见这位学痴,还是全能型的学霸。

 

凭借着自身在学界的影响力,不断有学生慕曾昭抡的名气而来。加之治学严谨,教学缜密,曾昭抡的学生大多出类拔萃,成为化学领域内的优秀科研工作者。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院士、美国化学家协会主席第一位女会长朱汝华、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蒋明谦院士、清华大学首任化学工程系主任曹本熹院士、中国人造石油学科创始人朱亚杰院士等都是他的学生。曾昭抡和妻子一辈子未曾孕育子嗣,但他的学生遍布天下,替他延续了化学的血脉。

 

19.jpg

图:湘黔滇旅行团教师合影,曾昭抡(右三)、闻一多(右四,蹲者)

 

是表妹也是妻子,以爱之名

 

曾昭抡的妻子俞大絪,是这位化学天才身上唯一的烟火气。

 

俞大絪的母亲曾广珊,是曾国藩的孙女。她和曾昭抡,是有着姻亲关系的表兄妹。1927年,两人结为连理,是近亲结婚。

 

因为两人的身世本就显赫,加上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佼佼者,这一桩婚事,随即传开成为一时美谈。在两人的婚姻基础上,一张巨大的名人关系网被拉开。俞大絪的大哥俞大伟,娶了陈寅恪的妹妹陈新午,陈寅恪的母亲俞明诗,又是俞大絪的嫡亲姑妈。他们的妹妹俞大綵,嫁与了傅斯年。民国的知名人物,小半都在了这个关系网内。兜兜转转,姻缘落到了亲缘关系上。考虑到近亲结婚的影响,曾昭抡与俞大絪担心将不好的基因遗传给后代,双双决定不要孩子。

 

20.jpg

图:右起:俞大絪与曾昭抡的妹妹

 

不要孩子的决定并没有对两人的感情造成影响,在结婚的几十年里,两人感情甚笃,相辅相成。上个世纪20世纪40年代末,因时局发生变化,两人短时间内滞留在香港。蒋介石爱惜二人才华,派人游说他们去台湾,但曾氏夫妇坚定地拒绝了这一邀请,果断地返回了大陆。

 

新中国成立后,曾昭抡夫妇全身心地投入了国家的教育事业。曾昭抡先在北京大学担任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1951年,他开始就任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之后又任高教部副部长兼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等职。相比较之下,俞大絪也毫不逊色,她在英国语言文学方面有着极高的专业造诣,凭借着出色的教学和研究能力,入北京大学担任西语系教授。两人坚定着对新政权的美好希冀,为国家的建设而奋斗着。

 

21.jpg

图:曾昭抡家族合影

 

阴阳两隔,昨日已是前世

 

时间来到了1957年,这一年,是曾昭抡人生抛物线的顶端,也是走向低谷的前奏。在此期间,曾昭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化学科研工作出谋划策。他针砭时弊,倡导就老旧的教学制度进行改革,然而这些宝贵意见被视为了反动的发端。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成为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科学纲领,迎来了大范围的讨伐之声。与曾昭抡一起提议的费孝通、钱伟长、黄药眠、陶大镛、吴景超等6位科学家被划为右派。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年,成为了曾昭抡人生的转折点。

 

曾昭抡被撤去职务,众多大学抛去的橄榄枝也都以政治原因被拒绝。1958年,武汉大学校长李达发来邀请,经中央有关部门同意后,曾昭抡得以前往武汉大学化学系执教。在这之后的几里,曾昭抡一面挂念着远在北平的妻子,一面投入实验和研究,在煎熬中勉强度日。

 

许是心力交瘁透支了他的身体,1961年,曾昭抡患上了癌症。囿于身份的原因,他没办法得到好的医疗照顾,只能拖着病体继续研究教学。

 

22.jpg

图:曾昭抡夫妇

 

与此同时,曾氏家眷也饱受着苦难的折磨。胞妹曾昭燏于1964年在南京灵谷塔自杀,远在北平的俞大絪也不能幸免于难。1966年,革命小将开始大肆抄家,贴大字报,对这些曾经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无休止的诘难。俞大絪被抄家时,家中只有她一人。革命小将强迫她下跪,还剥除了她的上衣,用皮带对其进行抽打。贵族的世家小姐,曾昭抡视若珍宝的夫人,校园里备受尊重的教授,那一刻受尽了凌辱。在红卫兵离开之后,俞大絪难掩心中悲愤,服药自尽,终年61岁。

 

23.jpg

图:1956年冬,俞大絪在家中

 

人人称羡的伉俪,就此天各一方。即便如此,曾昭抡也没能获批回家奔丧,饱受着丧妻之痛的同时,他也在承受着无休止的批判。癌细胞在他的体内发生病变,一点点地夺走了他的健康。不过此时,曾昭抡对人世间已经没有太多的期望,在1967年的某一天,曾昭抡永远地倒下了。没有人察觉他的离世,直到几天之后,才被人发现,而后草草安葬。68年的人生,在失去挚爱与沧桑巨变的剧痛里画下句点。

 

曾昭抡抛物线式的人生结束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也就此终止。历史的年轮没有忘记前进,时代也不曾忘记他的身影。若再相逢,希望先生还是那个恣意纵横的湘江公子,无所顾忌,但求无愧于己,无愧家国。

 

24.jpg

 

 

转自《你的心做呀》

所有跟帖: 

民国时期出学问,道德大家。以后呢,就没有以后了。 -一唯- 给 一唯 发送悄悄话 一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7/2020 postreply 04:47:4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