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文摘

回答: 新照旧影(250)YMCK10252020-09-23 13:59:51

洋文中用 200920

2020年9月20日
第2007期
目录:
1. 书评:《中国赢了吗?》
2. 从技术的分野到世界的分裂

1. 书评:《中国赢了吗?》
[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是新加坡外交官和学者。在30多年的职业外交生涯中(1971-2004),他曾是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和安理会主席,后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2004-2017),去年退休。马不是一位书斋里的学者,有丰富的外交经验,也不是一位政客,需要选票和支持。作为一个小国的外交官,间于齐楚,周旋于大国之间,因此,他的看法或许更有借鉴意义。马氏最近的新书《中国赢了吗?》(Has China Won? The Chinese Challenge to American Primacy),受到各界人士好评。这里摘录的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Symington W. Smith发表在《国家利益》杂志上的书评。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making-global-trade-rules-fit-for-technology-by-dani-rodrik-2020-09]

摘要如下:

全书对中美关系和地缘政治做了深入而冷静的分析,结论是: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要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要作出牺牲,或是道义上的,或是政治和经济上的。

美国吸引了全世界的精英人才,也从未有过寄人篱下的感觉,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特殊的人群”,渐渐变得傲慢、短视、追逐利益,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失去一些珍贵的东西,比如民主。美国人视为神圣的民主制度,实际上已经被一些有权有钱的精英所控制,选举成了作秀。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更是感到力不从心。总之,美国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实力、制度和目标。现在的美国,最需要的是一位有能力、有魄力,有远见卓识的船长,领着美利坚这艘航船迎接暴风雨的到来,不然,美国真的可能继续滑落,成为世界的老二。

西方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当然,中国也需要更好地认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本书认为,中共的统治,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从生活的质量、消除贫困以及人们的幸福指数来说,可能超过历史上其他的朝代。因此,中共在国内享有广泛的支持。最近,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越是贫困的内地,人们的满意度越高,越是支持政府。华盛顿有很多人不愿承认这一点,或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优越感,或是因为19世纪以来的种族主义传统。

很多西方人认为,自由民主是“放之四海皆可通行”的制度,也是政府的最好组织形式。一些亚洲国家拿过来试试,发现不行。可是,西方不接受这一事实。很多美国人也有这种道德的心结,这就增加了他们与中国,与亚洲国家沟通的难度。米歇尔•奥巴马在一次集会上说,“我们的民主受到全世界的敬重”。这种话,让美国以外的人,特别是很多亚洲人觉得不可思议。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选举确实很好,可是,并不能移植到任何地方,包括亚洲一些地方,这是不言自明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就没有问题。美国因为傲慢,为了利益,为了吸引选民,把中国列为头号敌人,中国也可能走上同样的道路。

美国没有做过老二,近代以来,中国也没有当过老大。所以,中国在成为全球事务的主要玩家的同时,需要谨慎行事,比如,不要短视,不要为了国内的舆论而直接或间接地强迫周边的小邻居们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有些中国外交官咄咄逼人的“战狼外交”,是要让世界知道,中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实际上,恰恰相反,这让中国外交偏离了正确航线,不仅没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应有的尊重,反让国际社会评价很差,疏远了朋友,让对手们团结起来。

很多强国都有这样的经验:过分自信导致计算失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什么样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计算失误可能导致国家的迅速衰落。美中两国都应从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学得教训。当时的艾登政府,无法接受英国已是二流国家的现实,又错误估计中东形势,结果引发中东危机,艾登政府垮台,英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美国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一群”,这样,会失去长远的目标,也会失去盟友,失去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中国成了强国之一,却又处处被人误解。美中两国在科技、军事领域领先世界,可是,他们至今没有解决一个人类最基本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美中关系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关系了,如何理顺这一关系,作者给出了实用而且理性的答案。如果美国不听听这位资深外交人士和学者的意见,那么,就像书名说的,中国就赢了第一招。

2. 从技术的分野到世界的分裂
[不久以前,我们的家用录像带有两种制式,照相用的胶卷也分成120和135,现在,我们的高科技也开始分野,这样,会产生一个分裂的世界吗?Dani Rodrik在《报业辛迪加》撰文,作了简要的分析。“The Coming Global Technology Fracture”,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making-global-trade-rules-fit-for-technology-by-dani-rodrik-2020-09]

摘译如下:

现在的国际贸易体系针对的是汽车、钢铁、纺织品,等等,没有考虑到大数据、软件、人工智能这些东西。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的国际贸易体系至少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国家安全问题。外国政府可以雇佣黑客侵入你的工业网络、从事网络间谍活动,甚至操控社交媒体。有人就指责俄罗斯散布假新闻,操控社交媒体,影响美国大选。美国政府禁了华为,也是因为它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第二,个人隐私问题。网络公司可以收集大量的、细致的个人隐私信息,用于商业或别的目的。第三,经济利益。新技术带来的竞争是不平等的,大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规模、网络优势,占据庞大的市场,甚至出现赢者通吃的情况,让一些小公司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面对这些挑战,人们通常的做法是,加强国际合作,修改现有的规则,制定新规则。问题是,民主国家和威权国家对隐私、安全等等有很不同的看法,要制定一个全球通用的守则,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华为为例,美国禁止华为,是因为它与中国政府有联系,还因为它可能危害美国的国家安全。这两个原因,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的,都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美国既不能把自己的标准国际化,也不能强迫其他国家做同样的事情。可是,美国的做法还是产生了全球性的震荡,在欧洲,在亚太地区,在非洲国家,既有经济的,也有地区政治和安全的。

当今世界,技术正在分野,并可能导致世界的分裂,我们要做好准备,不然,可能面对一个低效、混乱、甚至是危险的局面。

——————–结束——————–

 

 

洋文中用 200913

2020年9月13日
第2006期
目录:
1. 川普会改变世界政治吗?
2. 伊朗监狱见闻

1. 川普会改变世界政治吗?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是著名政治学者,曾提出软实力、巧实力等学说,曾任美国国防部国际安全事务助理部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最近,奈在《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 撰文:“Is Trump a Turning Point in World Politics?”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trump-legacy-for-world-politics-by-joseph-s-nye-2020-08]

摘译如下:
历史拐弯需要一个过程,有时甚至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2020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如果川普当选,就可能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如果落选,他的这一届总统任期就只是一次小小的历史事件。

川普和拜登的竞选多集中在国内事务。不过,从长远的历史的角度来说,川普当选不仅会改变美国在世界的角色,也会成为世界的拐点。

罗斯福总统(Franklin D. Roosevelt)上任之初,就意识到美国在30年代因孤立主义造成的危害。1945年开始建立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杜鲁门总统在战后的一系列决策带来了历史的转折,很多盟友关系一直持续到今天。1948年,美国投巨资开始“马歇尔计划”,受援国家大多成了美国的盟邦。1949年成立“北约”,1950年领导“联合国军”参加“韩战”,1960年,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签署了新的《美日安全条约》。

一路走来,虽然国内争论不断,虽然与别的国家也发生冲突,甚至发生了越战和伊拉克战争,可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一直得到广泛支持,直到2016年,川普宣布竞选总统的时候。

2017年1月20日,川普就任美国总统。典礼前,《金融时报》的沃尔夫(Martin Wolf)说,这个就职典礼,在经济上,将终结西方领导的全球化,在政治上,将告别冷战过后美国一直独大的世界秩序。

今年再次竞选,川普主要集中于国内政治。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再次当选,川普会改变历史的进程,会对世界政治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对内,川普总统不相信体制。对外,疏远盟友,不相信干涉主义,导致美国的软实力大为下降。在他争取连任的时候,我们需要再次提出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历史是政治家选择的,还是各种经济和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认为,很多时候,历史像是湍急的河流,过去的积淀和当前的地形决定了河道的走向。政治家只是激流中的漂流者,他要不断调整方向,避开岩石,避免倾覆,才能到达目的地。美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肯尼迪总统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却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淖。经济空虚已经瓦解了苏联的根基,戈尔巴乔夫只是加速了它的解体。而里根的军事扩张和谈判艺术,对和平结束冷战、和德国的统一,功不可没。

也就是说,什么样的领导人、和他们的领导能力都很重要,包括决断能力、组织能力、特别是情商。情商影响一个人的自觉性、自控能力以及对环境的认识,这些都是川普缺乏的。

今年11月3日的总统选举,如果川普连任,可能会改变世界政治,如果川普落选,他这一届的总统任期,可看作一次小小的历史事件。无论明年,还是2025年,他的继任者接手的,都是一个很不同的世界。

2. 伊朗监狱见闻
[王夕越于1980年生于北京,美籍华人,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研究19世纪亚洲内陆地区政府之间的相似之处。2016年,赴伊朗为毕业论文搜集资料时,被伊朗政府逮捕。2017年,以间谍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在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和斡旋下,2019年12月获释。最近,王在《外交事务》杂志发文,谈自己在伊朗监狱三年的见闻。“Lessons from Three Years in an Iranian Prison”,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north-america/2020-09-03/lessons-three-years-iranian-prison]

摘译如下:

“被捕不久,一次,审讯人员问我,怎么看伊朗和美国的对立?我说,和其他美国人一样,我认为,伊朗和美国不应该是敌人。奥巴马总统应该访问伊朗,就像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问北京一样,建立两国的友好关系。审讯人员讥笑一声,不屑地说,伊朗不欢迎美国总统。

“在伊朗监狱40个月的经历,与官员和狱友的接触,渐渐改变了我对伊朗的看法,总的来说:

“伊朗不会与美国妥协,任何这种努力都会受到抵制,因为反美是伊朗国家意识的核心,它让伊朗成为反对美帝霸权的先锋,又是伊斯兰的保护者。与美国和解、妥协或关系正常化都会削弱这一政权的合法性。从现实层面说,因为存在有美国这样的外部威胁,在国内镇压或消灭异己就显得合理又合法,而且,这种合法性还可以延伸到伊朗以外的地方。

“伊朗官员普遍认为,不管美国怎样调整政策,伊朗都要与美国保持一定程度的对立。这样,才能证明政府的内外政策是对的。当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把这种对立保持在“可控”(manageable)的范围内。

“只要不失控,国家和个人都能从中受益。在漫长的讯问快要结束的时候,审讯人员明确地告诉我:“我知道你是冤枉的,可是,你必须承认是美国间谍”。他接着说,“你承认了,伊朗才能向美国要钱,或是用你交换别的人”。据他说,伊斯兰革命卫队和伊朗的情报机构常常为分钱的事发生纠纷。为此,有时候,伊朗情报机构会多抓几个人,作为筹码,用来换钱。

“美国的制裁还能让一些个人受益。他们多是与官方有密切联系的人士,有的就是官员的家属。他们垄断某些经济或贸易活动,甚至通过洗钱、走私等牟取暴利,当然,买单的都是普通民众。

“伊朗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因为这一政权的合法性,和精英集团的利益,都需要与美国保持“一定程度的”对立。所谓“可控”,就是说,要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既要对立,又不能过分,不能发生军事冲突,因为战争会摧毁这个政权。

“目前来说,美国也没有好办法,因为这一政权不仅对美国,对美国的盟友,都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当然,伊朗国内也有温和派。美国可以找这些温和派合作,或是想办法更换现在的政权,但是,要谨慎行事,做不好,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反美情绪”。

 

 

洋文中用 200906

2020年9月6日
第2005期
目录:
1. 中国在疫情过后面临的两个挑战
2. 美国民众怎样看中印冲突?
3. 美国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

1. 中国在疫情过后面临的两个挑战
[新冠疫情不仅考验一个国家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疫情过后,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恢复,更是政府的重大考验。“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最近发表报告,分析中国政府面对的两大挑战。Marc Julienne, “Economy and Diplomacy: China’s two Challenges in the Post-Covid-19 World. https://www.ifri.org/en/publications/editoriaux-de-lifri/lettre-centre-asie/economy-and-diplomacy-chinas-two-challenges-post]

摘要如下:

疫情过后,中国要面对两大难题:一是国内经济,二是外交。

经济方面,主要有四个问题:一是经济发展停滞;二是国内需求疲软;三是对外贸易大幅减少;四是一些国家为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全球经济结构重组,一些外资和外企撤出中国。

报告说,“就业和消费尤其令人担忧”。中泰证券研究发现,4月份的失业率已在20%以上。消费低迷不仅因为收入减少,储蓄增加,更是因为人们对未来前景的担忧。从中期来说,可能影响房地产和金融业。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是一个主要玩家,却不是外交的重心,因为它没有战略盟友,只有经济或利益伙伴。中国需要把自己的经济影响变成为软实力,变为信用资本,才能成为世界的领袖。

疫情以来的中国外交不是成功,而是失败,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咄咄逼人全面出击的外交攻势,往往适得其反。二是疫情引发的全球范围内的怀疑和信任危机,不只是欧美国家,还有伊朗和北韩这样的盟友。三是外交人员的公关能力需要提高。四是各有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2. 美国民众怎样看中印冲突?
[对于中国与印度的冲突,包括军事的或经济的,美国民众如何看?澳大利亚罗伊研究所的报告分析了这一点。Visabjit Banerjee Timothy S. Rich, “Which side would the US public choose in an India-China conflict?” https://www.lowyinstitute.org/the-interpreter/which-side-would-us-public-choose-india-china-conflict]

摘要如下:

美国皮尤研究所最新民调显示,大约2/3的美国人不喜欢中国,认为中国是主要威胁。那么,对于中印冲突,他们怎么看?是站在印度一边吗?

研究发现,人们的态度因年龄、性别、党派等有所不同,有两点较为明显:他们不喜欢中国,不一定就喜欢印度;不过,同情印度的,远远超过同情中国的,差不多是10倍左右。

具体来说,对中印间军事冲突,63.6%的美国人认为,不应该支持任何一方,32.6%的认为应支持印度,3.8%的认为应支持中国。

对中印间的经济纠纷,60.6%的认为不应支持任何一方,36.3%的支持印度,3.1%的支持中国。

至于为何支持印度,很多人的回答是:“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国家”,其他就不清楚了。

3. 美国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
[美国总统几乎就是世界的总统,所以,每四年一次的总统选举,总是吸引很多人的注意。BBC专文介绍美国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https://www.bbc.com/news/election-us-2020-53785985]

[摘要如下]:

美国国会分为参众两院。参议院100名议员,代表50个州的利益,每个州2名。众议院435名议员,代表选民的利益。最小的州也有2名参议员和1名众议员,而最大的加利福尼亚州则有55名国会议员。

各州的参众议员组成“选举人团”(Electoral College)。年满18岁的美国公民,就可投票。不过,他们不是直接选总统,而是选自己州的参众议员,又称“选举人团”,由他们再选出总统。全部535名国会议员,再加上华盛顿特区的3名选举人,共538名“选举人”。由他们投票,要获得至少270票才能当选总统。如果没有人获得270票以上,则由众议员投票选出总统。

“选举人团”采取“赢者通吃”的办法,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党派赢得某州的多数,哪怕是微弱多数,也就获得了该州的全部“选举人”票。比如在加州,如果民主党获得了50.1%的选票,即可获得该州全部55张“选举人”票。全国只有两个州不采取这种“赢者通吃”的办法。

今年的大选,由共和党的川普和民主党的拜登一决胜负。因为“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小的党派或是独立候选人,就很难获胜。

获得全国多数选民的支持,不一定能当选总统,要获得多数“选举人团”的支持,才能入主白宫。2016年,希拉里在全国获得的选票,超出川普将近300万张,可是,因为只获得227张“选举人”票,因而落选。川普获得304张选举人票,因而当选总统。

今年的总统选举,在11月3日举行,明年1月20日就职。可是,因为疫情,因为很多人邮寄选票,今年的总统选举,变数就会更大,比如说,以前的选举,当天晚上就可能知道结果,今年,可能要等上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才能知道谁是下一任美国总统。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