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与李光耀执政理念比较

来源: YMCK1025 2020-07-31 17:37:1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4488 bytes)
回答: 九龙吐水YMCK10252020-07-31 16:48:10

金少武:李登辉与李光耀执政理念比较

 
 
 
 
前言
 
今天是2020年7月30日,李登辉去世。
我将李登辉与李光耀作个对比,他们曾经同时在华人世界执政,时称“两李”,但是他们的许多理念却截然相反。
对比这两个人物,有助我们看清他们的特点。
本文还将揭示李登辉崛起的路径,并分析他们的不同理念各自对民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
 
 
国际江湖人称“二李”
 
李光耀与李登辉两位,有许多共同点,我罗列如下,供列位看官详参:
李光耀 共同点 李登辉
姓李 都姓李 姓李
名字带“耀” 名字都带“光芒” 名字带“辉”
祖籍广东梅州大埔 都是闽粤客家人之后
祖籍距离很近
祖籍福建龙岩永定
英语流利
闽南语尚可汉语很差
国语都不流利
都不会讲客家话
日语流利
闽南语流利汉语尚可
所统治的主要族群是新加坡籍闽南人后裔 执政统治主要族群都是闽南人后裔 所统治的主要族群是台湾籍闽南人后裔
一辈子没回过老家广东大埔 都是一辈子没回过老家祭祖 一辈子没回过老家福建永定
母语是英语
(李光耀直到晚年说汉语还需要汉语老师)
母语都不是中文 母语是日语
1923年的处女座 都是1923年出生的 1923年的天蝎座
出生在英殖民的新加坡 都出生在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殖民地 出生在日殖民的台湾
英文名:HARRY 小时候都有洋名且参政后都不再使用洋名 日文名:岩里政男
毕业于剑桥大学 都在殖民宗主国的顶尖学府进修过 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
毁誉满天下 都是充满争议的人生 毁誉满天下
被迫新加坡独立建国 都致力于独立建国 企图创造独立台湾国
 
其中李光耀与李登辉的祖籍我图示一下。虽然李光耀是广东人,李登辉是福建人,大埔与永定都紧贴广东与福建的交界,挨得很近。
 
  • 李光耀与李登辉的祖籍
我罗列这13条共同点,并不是为说明李光耀与李登辉很相似。“二李”的共同点只不过是一些巧合,而他们的差异,却是水火不容、针锋相对。因为“二李”的理念差异,在他们执政时期,《民国宪法》与《新加坡宪法》走向了分道扬镳的路线。
 
“二李”论战20年
 
李光耀与李登辉的理念交锋,说到底焦点就一个:
“秩序”与“人权”哪者优先?
 
李光耀认为
 
“秩序优先于人权”
 
 
 
李登辉认为
 
“人权优先于秩序”
 
 
“二李”为了辩护自已的理念,各自搬出很多论据,使得论战的阵线变得很长。
李光耀强调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有差异,提出了“亚洲价值”。
有不少网络谣言说李光耀反儒。实际上,读过李光耀的著作都能发现李光耀推崇儒家文化。
1994年10月,李光耀在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仪式上致辞说:“新加坡有一批最富才智的精英加入参政治国的行列,这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一致的。”
 
  • 李光耀在著作《论中国与世界》中阐述他推崇儒家思想并被摘录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
除了言论,李光耀还聘请国际大儒到新加坡弘扬儒学。余英时受聘到新加坡讲学,他发现李光耀弘扬儒学,是为了让新加坡社会秩序井井有条,在意识形态上为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开路。
李光耀提出的“亚洲价值”,阐述最清楚的,可能是他的“新加坡五大原则”:
李光耀提出“新加坡五大原则”
 
一,社会与国家比个人更重要。
二,国之本在家。
三,国家和社会要尊重个人。
四,和谐比冲突更能维持社会秩序。
五,宗教与宗教之间和平共处,并且应互补。
简而言之,用李光耀自已的话说,就是“社会第一,个人第二。”
这里需要指出,“李光耀学派”,与港台新儒家和“三民儒学”相比,虽然都推崇儒家,但是有个明显的差异。
“李光耀学派”强调儒学的秩序优先思想,喜欢援引儒学为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长期执政和戒严辩护。
而“三民儒学”强调民本,最常引用《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在这一点上,“三民儒学”与“李光耀学派”对儒学的解读是明显矛盾的。
李登辉思想反儒,他与国民党一贯的崇儒立场完全相反。李登辉完全无法赞同李光耀的“亚洲价值”。
李登辉说:“李光耀的‘亚洲价值’是中国的皇帝制度。”
李登辉称中国五千年上位者忙于巩固权位、拓土掠财,很少为政治改革努力,是所谓的“亚洲价值”。
  • 李登辉说:“李光耀的‘亚洲价值’是中国的皇帝制度。”
李登辉反对亚洲人权被某种价值特殊对待,强调人人生而平等,东西方人权无差别,他说:“只要是人,都需要自由与民主。”
 
李光耀说:
 
“我成长于三世同堂的家庭,这就使我不知不觉地推崇儒家思想。”
 
 
 
李登辉说:
 
“李光耀叫儒教专家到新加坡制作教科书在我看来那是害死孩子。”
 
 
我以前在一篇文章《谁人不识李光耀,何以毁誉满天下?》中介绍过,新加坡是民主国家,然而新加坡有一部戒严法案《内部安全法》,使得新加坡体制长期处于戒严状态,至今都不曾解除。
什么意思呢?台湾人把两蒋治台时期根据1948年《戒严戡乱条例》不开放大部分选举的行为,称之为“白色恐怖”。那么,按照这个标准,今天的新加坡,仍然处于白色恐怖。《内部安全法》,就是新加坡版的《戒严戡乱条例》。
从功利的角度上讲,李光耀迫切需要一种理论,为新加坡长期戒严、建国以来从来没有实现政党轮替的局面,作一番合理性辩护。我认为这是“李光耀学派”把儒学解读成“秩序优先论”的现实原因。
对于另一方而言,李登辉打这场论战,也有功利的原因。如果把李光耀的“新加坡五大原则”应用到台湾,有利于蓝营,不利于绿营。李登辉由蓝转绿有个过程,下文会着重介绍。但是李登辉上台后,无论在蓝在绿,一贯反对李光耀的理念,这一点没有变过。
“二李”争论长达20多年。直到李光耀逝世,媒体采访李登辉,李登辉仍然没有忘记“二李理念之争”,再次试图单方面宣布辩论胜利。
 
  • 东森采访李登辉的视频截图(原视频请详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iVZWs60Lw)
针对上图这句话,下文全面分析李光耀与李登辉所带来的制度。
不知列位看官倾向于哪一方?本文对秩序与人权何者应优先,不作价值判断。
本文只提供事实,帮助列位看官更加深入地了解“二李”,谋求一个兼听则明的视角。
无论谁是谁非,谁支持谁反对谁,双方都应当承认,李光耀与李登辉的制度,都保留了下来。
新加坡在李光耀执政之后,比较忠实地沿着“秩序优先”的路线,发展出新加坡的制度。
新加坡制度,具体地说就是这几个主要特点:
新加坡宪制主要特点
 
一,实行议会内阁制民主。
二,有一个“绝对优势政党”在议会长期占了绝对多数席位。
三,长期戒严至今没有取消。
同样。台湾在李登辉执政之后,也比较忠实地沿着“人权优先”的路线,发展出今日的制度。
《民国宪法》经过历次修宪,今日宪制具体说也有几个主要特点与新加坡相对应。
民国(台湾)今日宪制主要特点
 
一,实行总统制民主。
二,没有“绝对优势政党”。
三,取消戒严。
《中华民国宪法》的体制,在1987年之前,很新加坡宪制很相似,而在李登辉执政后,台湾宪制与新加坡路线分道扬镳。
 
1947年与1987年
 
1945年之前,台湾没有选票。
1946年中华民国各省的国大代表到南京制定宪法。台湾也选举了国大代表,到南京参与制宪。
 
  • 1946年全国国大代表到南京参与制定《中华民国宪法》
  • 1947年第一届国大代表在台湾的选举结果
 
  • 1947年台湾人吴三连庆祝当选为第一届国大代表
今天用的《中华民国宪法》,在1947年开始行宪,而不是1987年之后。
1948年,台湾选举的国大代表到南京参与了选举政府。
 
  • 诞生于1946年12月25日的《中华民国宪法》沿用至今
 
 
 
47宪法
《中华民国宪法》的历程
 
 
1946年 12月25日
全国的民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共赴南京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
 
 
 
 
 
 
1947年 12月25日
《中华民国宪法》开始行宪。
 
1948年 4月20日
依据《中华民国宪法》民众选举了首届民国民选政府。
 
 
 
 
 
 
1948年5月10日
国民大会与立法院通过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作为《中华民国宪法》的附属条款。
 
1991年 5月1日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废止。《中华民国宪法》的行宪再次进入和平状态。
 
 
 
 
 
直到今天,无论是马英九在位还是蔡英文在位,他们上台的合法性来自选票,法律依据则来自诞生于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国》。总统府的官方网站上依然挂着《中华民国宪法》,并注明了《宪法》制定于“民国35年12月25日”(1946年)。
 
  • 2018年总统府官网截图
如果说,“民主化”指的是民主的从无到有,那么,毫无疑问李登辉对民主化没有细毫贡献。因为他没有参与1946年的制宪,没有推动过1947年的行宪。
李登辉所做的,仅仅是把宪法打了补丁。他在执政时期推动了修宪,把《民国宪法》从双元首制改为总统制。同时,他削弱了国民党并扶植了反对党。李登辉让台湾的政党轮替提早出现。
李登辉卸任后,台湾马上出现了政党轮替,这确实是李登辉带来的影响。李登辉让国民党提前实现了败选,让台湾提前实现了政党轮替。
 
台湾需要李光耀还是李登辉
 
如果问我“台湾需要李光耀还是李登辉”,我会回答你“无法奉告”,这样你们又不高兴。我说支持李光耀吧我可能会被批判为“专制”,我说支持李登辉吧我可能会被批判为“台独”。中国人有句话叫“闷声大发财”,结论什么都不说,这是最好的。但是我作为一个长者,有必要告诉你们一些政治分析的经验。后蒋经国时代,台湾出现李登辉还是李光耀式的领袖,一切按照《中华民国宪法》去产生,当然,蒋经国的决定权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宪法》第27条规定总统和副总统由国民大会选举,而国民大会的绝大多数席位是国民党籍代表,蒋经国又是国民党主席。
蒋经国晚年之际,国民党人普遍支持继续长期戒严,即使在解严之后,也在谋求国民党长期执政的良方。这批国民党保守派,执政思路与李光耀如出一辙:主张秩序优先。如果蒋经国选择的是郝伯村,台湾很可能走向了新加坡的路线。要不要选择李登辉,只在蒋经国的一念之间。
李登辉在蓝营被视为“叛徒”、“潜伏在蓝营的绿贼”。观其言察其行,李登辉至少在表面上确实如此。蒋经国在世时,李登辉曾经坚决反对台独。为了在蓝营混仕途,李登辉不再使用“岩里政男”的名字。
然而,这种看法也不客观,李登辉从国民党主席转变为台独主义者,绝不是“潜伏”这么简单。
我认为:李登辉由蓝到绿的转变,是蒋经国、国民党与制度变革造成的,李登辉的一生充满了被动。
 
为什么是李登辉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国民党党内反李的暗潮汹涌,但是国民党再反李,也没有反对过李登辉接任总统,因为李登辉是蒋经国的副总统。1984年5月20日蒋经国当选为《宪法》行宪后第7届总统,他选择的副总统搭档就是李登辉。《宪法》第49条规定:“总统缺位时,由副总统继任,至总统任期届满为止。” 蒋经国死于1988年1月13日,他的总统任期到1990年5月20日才届满。所以,从1988年1月13日到1990年5月20日,副总统李登辉依法继任。一切按照《中华民国宪法》去产生的。
请注意,蒋经国逝世之前,并没有发生过在病榻前颁布遗诏、临终托孤、委以重任这种事。蒋经国在他的生命最后几个星期,没有下过人事安排指令。蒋经国逝世之后,一切人事按照法律去产生。蒋经国对李登辉的提拔,是在1984年竞选总统时选择李登辉做副总统。
所以,为什么是李登辉?这个问题要从1984年为什么选择李登辉做副总统说起。
台北副总统与白宫副总统一样,没有具体的行政职权。但是,有两个重要作用:
副总统的主要作用
 
一,陪总统一起拉票。(花瓶)
二,在总统缺位时继任为总统。(太子)
其中第二点,一般情况下,总统候选人在选择搭档时不会刻意考虑,只要不至于被副总统谋杀就行了。
要当总统的人,无论为国为私,都不愿意自已死。
第一点,才是选择副总统重点考虑的。如何选择副总统,才能有利于总统府的形象?
无论是白宫副总统还是台北副总统,象征性意义远远大于实质性意义。
选择副总统是个技术活。最常见的策略是,选择与总统形象有互补优势的人当副总统,以扩大支持面。
比如,川普选择彭斯。主要因素有这样两点:
  1. 彭斯比川普年轻。彭斯出生于1959年,比川普小了不止一轮12生肖。这有利于川普获得年轻人的选票。
  2. 彭斯是职业政治家。他在法学博士毕业后不久进入政坛,2000年竞选众议员成功,2001年到2013年是众议院议员,2013年当选为印第安纳州州长至2017年。彭斯从政经验丰富的资历,与川普从商界新进入政界缺乏从政历练的形象,形成互补。
  3. 彭斯来自印第安纳州,族群与文化多元的地方形象,与川普排斥少数族裔的保守倾向,形成互补。
 
 
  •  
对于蒋经国来说,与他互补的人选长什么样呢?
国民党被他的反对者攻击为“外省人”、“外来政权”,那么,与蒋经国最能形成互补的形象,当然是一个台湾土生土长的本省人。
蒋经国当过两届总统,他选择的两届副总统全是台湾本省人。他第一次选择的是谢东闵,台湾本省人。
蒋经国的副总统选择意图很明显:拉个台湾本土人作为形象的互补。
 
  •  
为什么是李登辉而不是谢东闵接继为总统,直接原因很简单,因为谢东闵当副总统时,蒋经国没死。
而李登辉当副总统时,蒋经国死了。
总之,副总统两个作用:1、花瓶。2、太子。
关键问题在于,蒋经国把李登辉当花瓶还是当太子?我认为是花瓶。
这是个重大推测,您可能问我有什么铁证,想让我列个123出来。对不起,我没有。
我只是揣测一下蒋经国当年任命李登辉时心境。
李登辉是个农业专家,属于技术官僚,是个弱势的政界素人,在国民党内没有派系纠葛。
他对蒋经国来说是个很理想的花瓶:不希望副手碍手碍脚,或尾大不掉,维持原有的派系平衡。
 
李登辉执政初期的反对派
 
蒋经国赏识李登辉是个台籍农业专家,“直升飞机”把李登辉提拔到体制架构的顶端。
蒋经国死后,在国民党内没有派系根基的李登辉,遭到国民党实力派的反对,徒有总统之名却形同孤家寡人。
上文说到,李登辉在蒋经国死后接任总统,国民党没人有意见,因为李登辉是依据《宪法》接任总统。
当然,废除总统也不是不可能,但条件是要国大四分之一的代表联名发起提案,并获得四分之三代表的表决同意。
李登辉又没犯下什么大罪,谁有这么大威望,能凑齐国大四分之三的支持去把李总统废了?除非蒋经国活过来。
李登辉继任总统很稳。但是,李登辉要继任国民党主席,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国民党党纲没有规定过李登辉可以继任主席,新主席由中央委员会投票决定。
对于支不支持李登辉当党主席,国民党中央委员迅速分裂为两派:拥李、反李。
这件事过去快30年了,我们今天的人都知道李登辉赢了。之所以李登辉能赢,是因为国民党内的反李派内部并不团结。
我列举反李派阵营中有实力的五个人:
反对李登辉当国民党主席的实力派
一,蒋宋美龄。国民党资深元老。
二,李焕。时任国民党秘书长,掌握国民党党务系统。
三,俞国华。时任行政院长。父乃蒋的同学,金融财政专家,台湾经济功臣。
四,郝伯村。时任国防部长。蒋介石亲手培养的黄埔系将领,国军实力派。
五,沈昌焕。影响外交系统30年,人称“外交之父”。
 
其中,沈昌焕是被拥李派连战阻击的。其余的四位在内斗。
蒋夫人支持俞国华。李焕的派系在立法院指控俞国华包二奶,直接把俞国华逼出局。而郝伯村与李焕也不团结。
所以,面对分裂的反李派,李登辉的胜出并不意外。
在蒋经国死后,国民党缺少一位能统合各派的强人,讯速走向分裂。21世纪的国民党,能在同一个选区内同时出现两个候选人,自已人为自已人分流选票,把胜券奉送给敌手。这种不团强导致的自残之举,在两蒋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
 
政男你变了
 
今天的李登辉是深绿,被视为是独派的元老级人物,人称“台独教父”。然而他当年在蒋经国手下时反对台独。李登辉在继任国民党代主席的第二天,就率群僚一起谒见蒋夫人宋美龄,向夫人保证:恪守先总统蒋介石与故总统蒋经国遗志。
我认为,李登辉虽然台独,但是“台独教父”的头衔不伦不类。真正的台独分子,是像黄文雄那样的,在1970年他就开枪企图刺杀蒋经国。而在黄文雄刺蒋后的18年,李登辉还在当蒋经国的副总统,对于黄文雄来说,李登辉这算什么教父呢?台独中的内奸还差不多。
近二十年来,国民党指责李登辉的背叛。郝伯村说李登辉在蒋经国面前一套,在蒋经国死后又是另一套。而李登辉为自已辩护时强调自已是为了台湾民主。双方都不愿意说起局势对李登辉的影响。
纵观李登辉的一生,前后有许多矛盾,他在前半生有许多支持统一的言论,而后半生转变为台独。最著名的是,统派的招牌“九二共识”,就是李登辉提出的,而李登辉后半生却活生生地否认了这一点。
 
  •  
我认为,看懂李登辉的转变,是理解他这一生的关键,而转变的关键,不是他个人性格所致,而是台湾解严后的制度变革。
如果蒋经国生前已经决定解除戒严后实行议会内阁制,李登辉不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全球主要两种民主制度:总统制、议会内阁制。台湾解除戒严后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制度何去何从?
后文将介绍的新加坡体制示意图,如果与美式总统制对比,您不难发现:总统制与议会内阁制最本质的区别是:
总统制的选民,是投票给个人,把权力授权给某个个人去当总统;而议会内阁制的选民,是选举一个政党去执政。
什么意思呢?英国选民只选举了保守党,没选过鲍里斯本人。鲍里斯之所以是英国首相,是因为选民选举了保守党,而保守党内部选举了鲍里斯。如果鲍里斯退党,那么他立刻失去首相的职位。而总统制则不同,川普退出共和党,他依然是总统。美国选民选举的是川普个人,而不是共和党。
上文已经介绍,李登辉在国民党内初期的胜出,是因为对手在内斗,李登辉的胜出只是一时的胜出。如果当时正在行使的制度是议会内阁制,李登辉就永远摆脱不了国民党的束缚,哪天李登辉在党内斗争中失败,他就要下台。党内斗争的失败,这也是日本首相曾经频繁换人的原因。
这就是李登辉在执政时期,把制度改为总统直选的原因。一旦总统直选,他的权力便来自选民直接授权,国民党无法再把他拉下马。正如共和党无法用党内斗争把川普废除。
理解了总统制与议会内阁制的差异,不难明白在国民党内根基不稳的李登辉,是何等渴望将制度变革为总统制。
前文提到,李登辉在继任国民党代主席的第二天,就率群僚一起谒见蒋夫人宋美龄。这是因为,当时的总统还不是直接的,而是国大代表选举的,蒋夫人完全有能力说服国大代表把李登辉废了。这种束缚,正是李登辉想竭力摆脱的,而方式就是把制度变革为总统制。
 
影响制度
 
蒋经国辞世之际,无论是蓝绿、不管支不支持《宪法》,国民大会将在不久的未来被废除,是毫无疑问的。
国大是1948年在大陆选举的,因为在沧陷区无法实现换届选举,所以第一届国大一直没有换届过。人总有一死,无法换届的国民大会总有一天会结束。
废国大不能怪李登辉,这是蒋经国的遗愿。国大是全国各省选举的,蒋经国可能觉得国大的存在,越来越扩大本省人与外省人的省籍矛盾。蒋经国执意要废国大的意愿,是冒着党内反对的阻力。可以说,这个遗愿非常强烈了。
蒋经国甚至指示马英九去查,国民大会在1949年迁播来台时,有没有发表过任何声明说要继续代表整个中国。马英九查了说没有。作为统派的马英九,是法学博士,怎么可能真认为国民大会不代表全国?老领导执意要废国大,马秘书不敢顶撞他而已。哈哈
 
  •  
马英九将就老领导的意原,他的答复当然不是事实。《宪法》第25条明文规定:“国民大会依本宪法之规定,代表全国国民行使政权。” 请注意,是“全国国民”。
 
  •  
总之,李登辉主导废国大,这不是他的错,若有反对意见,请找蒋经国承担责任。
关键是,国大废除以后,所引发的制度设计问题。
在两蒋时代,宪制如下图所示:
 
  • 宪法在两蒋时代的架构
在两蒋时代,乃至李登辉就任总统之初,总统由国大选举。国大废除之后,总统由谁选举?这个问题,无非三个选项:
废除国大之后的总统如何选举
一,废除国大同时废除总统府,原总统职权移交给行政院长(相当于议会内阁制的总理或首相)。
二,国大的职权移交给立法院(相当于议会内阁制的下议院),总统由立法院选举。行政院长对总统政令仍有副署权。
三,总统由选民直选,行政院长的副署权废除。
国大废除之后,总统选举方式三选一怎么选,关系重大。《中华民国宪法》从1946年诞生至今,一共经历过7次修宪。影响最大的一次修宪,就是这次。面对这个必须作出选择的问题,宪制站在十字路口上。只要是通过《宪法》规定的程序修宪,三个选项无论怎么选都合法。只是未来的政局会因不同选择而产生不同结果。
如果选一,宪制转变为议会内阁制。也就是英式民主制度,台湾将与新加坡宪制接近。
如果选二,宪制基本与1946年诞生时一样,是双元首制。与总统制相比,选二更接近议会内阁制。
如果选三,宪制转变为总统制。也就是美式民主制度。
李登辉交的答卷是:选三。我们都知道现在台北总统府是直选的。然而,当年国民党普遍反对选三。反对比较强烈的人里面,其中有马英九。马英九是后来直选的总统,但他在修宪时反对过总统直选。所以,原因不是他们在直选中不可能获胜,而是因为这些反对总统直选的国民党人,理念上都接近李光耀。
秉持李光耀“秩序优先于人权”者,应当选一。秉持李登辉“人权优先于秩序”者,应当选三。在两者之间优柔寡断导致选择综合症发作者,可以选二。下面解释一下英制与美制对秩序的影响。
 
总统制与内阁制
 
全球宪政国家两种主要形态:总统制与内阁制。
总统制的选举特点是总统直选、并与国会议员分别独立选举。总统的权力逻辑上来自选民直接授权,所以很难被国会弹劾。在总统制国家,反对党在行政系统里面,捞不到半个职位。所以总统制是赢者通吃。
议会内阁制的特点是民众只选举议会,首相不是选民直选,而是由议会指定。要出首相,必先拿下议会一半支持率。反对党如果说输掉了首相的宝座,但是仍然在议会里发挥影响力。只要凑齐议会一半的票数,随时能发动倒阁。
新加坡实行标准的英式议会内阁制。民众选举议会(在英国叫“下议院”,在新加坡叫“国会”),议会过半票数决定首相。
 
  • 新加坡宪制架构
总统制与议会内阁制没有敦优敦劣,但是各有特点,所适用的场合不同。总统制是赢者通吃,议会内阁制则是权力共享。所以,总统制国家的反对派往往斥诸街头抗议,议会内阁制国家的反对党却在寻求与执政党合作。
人们理念不同,若认为反对党与执政党激斗、并诉诸街头运动,是民主的标志,那么这类人可能认同李登辉的说法。有的人认为,人民有权、政府有能,良法仁政在选举下稳定推行,是更好的民主,那么这类人可能认同李光耀的说法。本文以提高读者的知识水平为目的,对“二李”孰优孰劣不作价值判断。
台湾与新加坡,分别沿着李登辉的理念与李光耀的理念发展。总统制下的竞选,拼的是个人魅力、影响力、知名度;
而议会内阁制拼的是团队、是政党。本文在前面说到,马英九等国民党保守人士,曾经反对废国大之后总统改为直选,
除了“李光耀理念”的因素,还因为当时国民党与反对者拼团队有优势。
新加坡与英国等议会内阁制国家,政党在政府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新加坡总理与英国首相,在领导内阁的同时,还控制议会。因为议会内阁制规定,议会的过半席位的最大党,或者席位能过半的政党联合体,才有资格组台内阁,所以议会多数党的领袖,一般同时是内阁首相。首相可以通过领导他的政党,来约束议会的该党议员。
 
  •  
由于政党政治的作用,使得议会内阁制的议会与内阁是同一个领袖控制,议会与内阁之间没有重大分歧,所以英式的体制又被称为“议会内阁制”。
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名义上,是议会选举了执政的内阁。实际操作中,能在议会胜出的政党,会选举该党的领袖出任首相。由于议会内阁制的议会与内阁是由同一个政党领袖掌权,所以立法权与行政权的互相独立性不强。
正是因为议会内阁制的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统一,使得强势政党能够立法出台对执政党有利的政策。在议会内阁制国家,如果一个政党取得了绝对多数的选票,是真的可以用合法手段为所欲为。
“需要讲法制是吗?”
“来人哪,写一张法案,让新加坡议会通过一下,用法制打击打击李光耀的政敌。”
总之,议会内阁制更加符合李光耀“秩序优先于人权”的理念,更有利于优势政党的执政。
而总统制相反。国民党与李登辉曾经有机会选择走总统制还是议会内阁制,最终因为局势,
李登辉选择了总统制,并推行了“人权优先于秩序”的理念。
关注本号
本文在2018年首发于金少武的小号,今天略作修改,重发于主号。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