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受骗?

本帖于 2020-07-11 12:06:2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YMCK1025 编辑

让硕士"心碎"博士"飙泪" 这伙骗子只有初高中学历(12图)

 

问:“您好!李医生,打扰一下,我这边是杂志社发表论文的,想请问一下您这边有需求吗?”

  答:“ 有考虑,你们是什么杂志社? ”

  问:“我们这边有国家级、省级,您这边是什么专业呢?我这根据您的专业给您推荐。”

  答:“骨科。”

 

  问:“那您是评什么职称? ”

  答:“副高。”

  问:“我们这边有一本《大家健康》和《中外医学研究》,都是骨科方面发表比较多的,这两本版面排版到了明年。《大家健康》省级2500元,《中外医学》是国家级的要5000元,您看您有需求吗?”

  答:“有啊!正愁发不了论文……”

  你对上述对话“眼熟”吗?

  如果你也碰到了,那么,千万!别信!这是假的!

  这都是骗子为你精心准备的话术,以为花点小钱就能搞定期刊论文发表,殊不知正中骗子圈套。

  近日,云南昆明刑侦支队协助江苏泰州姜堰警方捣毁了一个以“买卖、代发论文”为由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捣毁该团伙在昆明的窝点,现场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扣押手机、电脑等物品百余件。

 

  “一篇论文,价值8500!”

  今年41岁的王女士是姜堰某单位的一名正式职工,由于评职称需要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这让多年不执笔的她犯了难。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网上有人做“代发论文”的生意,声称只要给钱,国家级刊物都能上。

 

  2019年5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王女士通过网络搜索,果真找到不少号称可代发论文的“商家”,随后她通过网页上的微信号联系了对方。

  通过聊天,王女士发现,这些“商家”不仅可以代发论文,甚至可以根据职业需求提供代写服务,并保证代写的论文能够见刊。

  商定好价格后,王女士便给了对方3000元定金,约定文章写好经王女士确认后再行刊发。

  2019年8月,王女士收到文章,发现内容果真与自己提供的课题相关,但是并无什么研究成果,按照正常情况应该很难刊发。 可此时“商家”却再三向王女士保证,只要给“发稿费”,就能上国家级期刊!

  经受不住诱惑的王女士又向对方转了5500元余款。

  可这次转账后,王女士就再也没联系上对方。本来说好2019年底在某期刊刊发的论文也一直没有刊发。

  意识到被骗后,今年4月底,王女士向公安机关报警。

 

  一举捣毁“买卖论文”诈骗团伙

  接到王女士报警后,姜堰警方详细询问其被骗过程,对相关证据进行收集核查。随后,反诈中心民警重点围绕作案微信号进行研判,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黄某。

 

  通过进一步侦查,民警发现在黄某作案时间段内,有多人与其有密切联系,分析该起案件很可能是团伙作案。通过进一步的数据侦查,警方确定这个以黄某为首的团伙至少有十余名成员,并明确了该犯罪团伙主要窝点位于云南昆明和广东湛江。

  5月12日,姜堰警方组织20余名警力奔赴两地实施抓捕,在昆明等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 一举抓获了包括黄某在内的11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扣押手机、电脑等物品百余件。

 

 

  疯狂作案1000余起,涉案金额超600万元

  “在网上帮人代写文章,来钱快!”

  2年前,嫌疑人黄某在朋友那儿听说,只要在网上接单,然后把文章题目发给专门的代写公司,当“二传手”就能赚取可观的差价。

  一段时间后,黄某发现这门“生意”果然好赚钱,便前前后后招了十几个人一起干,并将“业务”扩展到文章代发表方面。

  经查,这伙嫌疑人大多只有初、高中文化,“根本不具备代写专业文章并发表的水平!”

  一般情况下,他们是根据对方的发稿期刊级别和发稿字数收取5000至9000元不等的代写和发稿费,收到转账后承诺“3个月之内,包你在指定刊物发表论文。”

  事实上,他们不会向指定刊物投稿。如果“买家”反复催,他们就会随便将文章发到一些没有期刊号的业余杂志上“应付了事”,或者直接不予回复。

  由于代写、代发表文章本身是不光彩的事,所以即便受害人收到的代写文章质量“差极了”,发现被骗后,他们还是选择不报警。

  该团伙正是掌握了受害人的这一心理,2年内疯狂作案1000余起,诈骗金额超过600万元。

 

  为了骗你,只有初高中学历的他们拼了!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成功细中取,富贵险中求。”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成大器,不可以生气。”

  ……

 

 

 

 

 

  抓捕现场,骗子的办公桌上贴满了励志便签,还赫然挂着“诚信赢天下”的标语,让人啼笑皆非。

  5月25日,随着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到公安机关投案,该犯罪团伙12名嫌疑人全部落网。

  目前,相关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之中。

  “专业话术本”长这样!

 

 

  民警提示:

  发表论文要多了解正规、成熟渠道,不要随意听信网络广告,试图走捷径、“抄近道”,就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遇到要求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转账至个人账户的情况,一定要谨慎对待、再三核实。

  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报警,切勿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欺骗更多受害人。

 

 

 美媒曝光学术丑闻:121篇论文造假 作者全来自中国

来源:搜狐  日期:2020-07-11

 

 

    继今年 2 月,中国 400 多篇医学论文被曝造假后,近日《华尔街日报》又报道,中国至少有 121 篇发表在经同行评审的国际期刊上的医学论文涉嫌造假。

    据悉,这些有问题的论文发表时间超过四年,涉及不同的主题,作者来自中国多所大学。而且这些论文中出现的实验图像均与其他至少一篇论文中的雷同。其中很多都使用了同一张细胞集落的图像,为了不被识别出,这些图像通过旋转、或者剪裁等方式被应用到不同的论文中。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这些论文通过了六家国际研究期刊的评审程序。其中,《欧洲医学和药理学评论》期刊发表了上述 121 篇论文中的 113 篇。该期刊回应,它现在要求研究作者提供他们自己产生数据的证据。

    《华尔街日报》还联系了这 121 篇论文的作者,其中一些人承诺会出示他们的数据以证清白,还有一些人要求 " 提供更多信息,以核实事件的真假。"

    论文造假频现," 论文作坊 " 真面初现

    今年 2 月,国际著名打假战士 Elisabeth Bik 爆料,400 余篇不同机构的作者撰写的论文存在高度相似,很有可能是从同一家 " 论文作坊 " 生产的。这是医学界近年来被爆出的最大规模学术造假事件,而这些论文集中在中国山东地区。

    Bik 之前因为揭露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涉嫌学术不端事件而声名鹊起。Bik 曾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医学研究员,现在全职调查研究不端行为。

    早在 2013 年,Science 就有一篇文章,揭露了中国蓬勃发展的学术黑市,将提交或已经被接受的论文高额出售给在读的医学博士生。Bik 认为这次发现的 " 论文作坊 " 应该就是这种形式。

    Bik 表示,"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论文中描述的实验是否真的进行过。其中一些‘论文作坊’可能会有实验室生产实际的图像或结果,但这样的图像可能会被出售给多个作者,以代表不同的实验。因此,这些论文中包含的数据往往是伪造或捏造的。"

    教育部要求高校破除 " 唯论文 "

    今年年初,教育部、科技部发文,要求高校以破除论文 "SCI 至上 " 为突破口,破除 " 唯论文 ",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得到广泛好评。不唯论文不是不重视论文,而是让我们更加明晰论文在科研活动当中的作用和价值,促使我们的科学研究更有成效。

    虽然目前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但是,论文数量多不等于成果质量高、创新能力强。而论文造假,学术不端等行为带来的危害更加不容小觑。

    以此次疫情为例,医学论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表在各类国际期刊上。而研究人员应该清醒认识到的是,他们发表的研究成果实际上是在指导国家甚至全球应对疫情时所做的决策。这既这既令人生畏,又充满了相当大的责任。一旦研究人员发表的内容出错,可能会对大流行的进程产生危险的影响。

所有跟帖: 

文艺复兴这种事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8093 bytes) () 07/11/2020 postreply 08:20:2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