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男版杜十娘

回答: 慷慨YMCK10252020-06-27 13:38:28

二哥:屈原是男版杜十娘

今天是端午节,朋友圈里转发了大量的纪念屈原的文章,甚至还有喜欢较真的人在辩论这个节日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的。

看到这些,感到让人啼笑皆非。

 

其实,端午节既不是纪念屈原也不是纪念伍子胥的节日,它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古越民族的图腾祭。

或许因为南方潮湿多雨,瘴气浓郁,瘟疫流行,这种图腾祭祀活动又被附着了防疫的内涵。

喝雄黄酒、插艾蒿就好像今天大家都吃莲花清瘟胶囊喝双黄连口服液一样,是最早的一种全民防疫活动,

至于有没有用则另当别说,和今天的核酸检测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端午节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绝不会是民间的自发行动。它是被后世的统治者披上了爱国主义的华丽外衣,

并赋予了忠孝节义的内涵故意而为之的政治活动。

为什么历代封建王朝都热衷纪念屈原 而不是陈胜吴广?这是因为在儒生眼里,忠君思想是天大的事,

比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不知道要重要几百倍!为此,儒生们为了赢得君王信任,

少量的直言相劝大量的阿谀奉承是中国历代的官场话术。

 

而历代王朝政权都把屈原当作“忠君爱国”的典范来教育国民,目的就是要告诫世人:

当你爱朝廷又发现朝廷腐败堕落君王昏庸时,在直言相劝君王后,如果君王还是不听,

这时不要选择死磕到底或者鼓动百姓起义,而是像屈原一样选择投江自尽,一死百了。

千万不要像陈胜吴广那等人物喊出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狂悖犯上之言给朝廷施压。

 

今天朋友圈里疯传一篇标题为《屈原:一个值得仰望的文化高度(深度好文)》的超级脑残文,让我感觉如鲠在喉。

 

这篇文章认为:历数古今中华先贤,列在前几位的,当有屈原。

更有人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具有纪念价值的爱国精神缔造者,第一个真正具有忠肝义胆、满腹才情,

敢于以身殉国、以身殉道、以身殉志的爱国主义战士。并把屈原拔高到了无以复加的文化道德标杆的历史高度。

 

本来对这种脑残文章我一向都是一笑而过的,不过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点义愤填膺,

恐此精神领域的新冠病毒对广大读者身心荼毒,贻害无穷。

 

说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真是让人笑掉大牙的事情,屈原生活的战国时期的人只有天下的概念没有国家的概念。

古时称诸侯的封地为“国”,大夫的食邑为“家”。汉语中的“国家”一词,“国”与“家”在最初是有区分的。

如《周易》:“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秦汉以后以一国而统天下,由于儒家文化强调“家国同构”,

家又指家庭、家族,从而形成了“家”“国”并提的条件,“国家”指一国的整体。于是就有了今天央视天天说的: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用现代的国与家的概念,这句话逻辑上是不对,但是从封邦建国的政治意义上讲又是确定无疑的。

 

 

“国”在我们民族的概念里最早就是指天子、诸侯筑城居住的地方,家是士大夫居住的地方。所以诸侯有国,士大夫有家。

国与家就像天子九鼎诸侯七鼎一样是一种政治地位、权力地位以及财富地位的象征。

不管是国也好家也罢是和普通老百姓没有半毛钱关系。百姓对国家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国家对百姓只有权力没有义务。

所以才有了顾炎武的名言:“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后被一些别有用心的走狗文人们篡改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没有现代国家概念的春秋战国时期,出来哪门子的爱国主义者?还是伟大的?

屈原与伍子胥以及后世宣传的诸如关羽之类的所有道德标兵都是皇权的维护者或殉道者。

在我看来,在君臣关系上,屈原不过是男女关系的政治版,是男版的杜十娘,是你不爱我,我就死给你看的那类。

《诗经》里曾说过这样的哀怨之言:“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显然屈原也像求爱不得的男子一样寤寐了,

思服了,只不过他寤寐的结果是哀怨,是愤懑,是跳河。

 

屈原所谓的爱民都是以忠君为目的的手段,因为在古人封邦建国的概念中,民与土地都是诸侯的财富。

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和民本没有任何现代意义上的的关系。

在我看来,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和酒馆青楼、勾栏瓦肆里的柳三变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只不过想要倾听的对象有所不同而已,屈原想说给楚王听,柳咏想说给嫖客听罢了。

从这个角度上看,屈原作品的价值还不如柳三变。

 

至于该文把屈原视为具有大本事的政治家更是黄口小儿的胡言乱语妇孺之见。

该文:张仪十分清楚屈原 是楚国唯一使他感到威胁的对手,他收买靳尚,设诡郑袖,蒙骗楚王,谗害屈原,

可谓用心良苦,心机算尽。屈原清醒地认识到楚国真正的敌手是强秦,“横则秦 帝,纵则楚王”,不是楚吃秦,就是为秦所吃。

 

但屈原贵在心系国家,失在忽视了小人的力量。两人较量的最终结果是,正不敌邪,屈原惨败。

从一定意义上说,楚 秦之战实质上是屈张之争,屈死而楚灭,张狂而秦胜。

尽管如此,屈原至死也没有放弃对国家的责任和对使命的担当。

 

在我看来,屈原更本就不是什么政治人物而是和东方朔、司马相如、李白一样的文学伺臣。

与李白唯一不同的是一个能够自嘲找台阶一个只会自怨自艾。

所以他们一个“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来自慰;

一个只能自我感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做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无奈之举。

所以,屈原除了会在政治上争风吃醋外,绝不是纵横家张仪的对手,张仪也绝非把屈原当成敌人,

甚至私底下希望楚国重用屈原也未可不信。

至于有些关于屈原和郑袖有一腿和楚怀王同性恋的传闻在我看来不过是无聊文人穿凿附会茶余意淫而已,没有任何思考的价值。

 

关于屈原那千年一跳,有网友模仿楚新闻部门发布了一条信息,感觉比较可靠,故全文转录如下:

 

 

楚联社消息:

我国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久经考验的爱国主义诗人,原三闾大夫屈原同志,

今天在考察汨罗江建设项目时不幸去世,享年62岁。

据家属反映,屈原同志生前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曾长期服药,退休以后情绪波动,经常到江边徘徊。

屈原同志患病期间,楚襄王、郑袖、子兰等中央领导分别以不同方式对屈原同志进行看望、表示慰问。

屈原同志身为国家高级干部,一生勤勉,贡献巨大。他忠诚爱国,锐意改革,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

他心系群众,关怀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一心为公,两袖清风,是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

他才华横溢,谨言慎行,是广大群众的优秀楷模。

屈原同志的逝世,是伟大楚国的重大损失,是楚国人民的共同悲痛。

为了缅怀屈原同志,国家决定每年五月初五为“屈原纪念日”,全国放假三天,举行相关仪式。

目前,屈原同志的治丧工作正在有序展开,家属情绪稳定,群众表现平静。

另据警方消息,屈原同志逝世以来,已有八名造谣者被依法处理。

警方再次提醒,楚国不是法外之地,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理性发言,谨慎行事,共同维护好楚国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读者推荐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