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第十七篇
中午后开始下雨,气温也有所下降。
2月份的工资还没有发放,说是银行没有营业。这理由很荒唐。
据说一月二十三下达封城令后,从凌晨2时到上午10时就跑掉30万人。那些行动如此果决的人都是些什么人。但就算如此,我还是为他们感到庆幸,虽然他们绝非一群未卜先知的人。
很早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我们一旦以某种形式组织在一起就会成为乌合之众。平庸、愚蠢乃至邪恶。
他人即是地狱,我们对于他人也是地狱。良知,恻隐之心被我们视作人的底线,但其实底线是可以被突破的。所以人们尤其那些大学问家呼吁,要保守底线。而他们拿出的药方便是教育,但教育也是可以被出卖的。于是启蒙家们将矛头指向了制度。但制度如何能够被改变?制度并非一个人而是所有人共同建造和维护的。面对强暴,有人恐惧,有人欢呼雀跃,最终也有人抗争,但在抗争中获胜的人也要将强暴加诸于他人。于是最终我们回到原点,信仰。是的,信仰是人类精神的原点。信仰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世界观,信仰的目光超越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
有一刻我们犹如天使,有一刻,我们如同魔鬼。就好像有时我们很健康,有时疾病缠身而且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就好像有人说,我一生勤恳,无愧于家人同事,最终落得求一张床位而不得的结局。其实一开始结局就已经注定,只是各人机缘有所不同而已。
李跃华医生冒险救治冠状病毒患者的事件已家喻户晓,一纸调查报告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对该医师行医资格的质疑,好像我们现在要面对的不是严峻的疫情形势而是对行医规范的整治。何为大局,何为末节,解释权永远把持在某些人手里。所谓效果及副作用不明确,这些不正是那些医学家们应该继续研究求证的课题吗。由此我这个门外汉也想知道,那些在药店常年销售的中成药的说明书上所标明的:副作用尚不明确的字样,又该作何解释。医学界的种种弊端人人皆知,此刻板起一副正人君子的面孔给谁看,又意欲何为。此刻我更想知道,美国的那种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药物,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试用效果到底如何,到底是行还是不行,为什么至今没有消息。

所谓疫情防控在我看来无非是,一般人在掌握科学常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防范,自律。对患者则是积极治疗,有床位,有设施,有医生,有药物。我觉得就是这么简单。所谓简单,也就是说没有多余。前提是尊重科学,尊重常识,尊重人性。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只能以牺牲为代价,并在次生灾害中挣扎,付出更大的牺牲。
今天是相对平静的一天。虽然有的居民小区有中风病人和其他有待观察的发热病人被送入了医院。
有外地滞留在汉人员申请3000元救济金,他们希望得到现金,而不是被一般性的安置。
一位解除了隔离期的居民要求做志愿者。社区干部说要研究,其实是婉言谢绝。
今天又购买了一些盐味精酱油醋香皂及食物。这些物品都没怎么涨价,但对一般人家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在目前非常时期。没钱寸步难行,何况很多东西有钱也难得买到。我们可以每天进出小区尚且如此,其他人若非有好的单位组织做依靠,恐怕真的只能将生活需求降低到最简单最基本的标准,而隔离还要持续多久,谁也不清楚。
一位居民花200元买到4斤猪肉,成色还不错。
湖北黄冈发出电报公文。(取材自微博)
二氧化氯环境消毒片。(取材自微博)
湖北黄梅县黄梅镇向窑村2月28日向村民发放消毒片,疑似村官不清楚使用方法,要村民将消毒片服下,导致22人身体不适,经送医急救已无大碍。网传村官逼村民服药,还要照相为证,发药者叫屈,「自己父母也吃了」。
综合媒体报导,村官向14户22人发放二氧化氯环境消毒片(俗称泡腾片),村官刚好发到一半,就发现有村民出现不适,包括他自己的父母。事后22人被紧急送医,目前均无大碍。
网上流传一份微信群聊天截图,群组成员称,黄梅县人民医院护士称「正在抢救一批中毒的人,一个村20多个人,喝了消毒水,说村干部发的,还要当面喝」,另一成员补充称「口服过程中,组长还要拍照留痕迹纪录」。
对此,发送药物的向窑村一组组长蒋建军还原事情经过。他表示,27日下午,向窑村妇女主任、会计罗晓红通知他到村委会领取防护物资,发放给村民,电话中未告知消毒泡腾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28日上午,他和志愿者开始在村里发放,「要挨家挨户测体温,然后登记,顺带就发放这个药片,没有说要拍照留痕迹」。
蒋建军说,拿回来的药片跟普通药片差不多大,就是感觉要厚一些,「志愿者也没有给我说用途」。
向窑村一组一共28户,蒋建军和三名志愿者测体温发放时,村民自己吞服,「只知道是泡腾片,有的人泡水喝了」。蒋建军说,如果知道前面有「消毒」两个字,肯定不会让村民吞服,「药片是塑料袋散装回来的,没有任何文字使用说明」。
蒋建军说,他自己也以为是预防新冠肺炎的药物,准备给村民发放完后回家服用,「我父母一开始也吃了,前面才发过巴氏消毒水,哪晓得又发这样的消毒片」。
蒋建军一行发放到一半时,有村民反应腹部不适。村民中有六人没有吞下去,吐了出来,16个人吞服了。「14户,22个人吃了,都不舒服」。蒋建军说,以为是副作用,马上通知村医,「村医才说是消毒片,不能吃」。
随后,村民被紧急送往黄梅县人民医院抢救,全村将已发放的消毒片收回。
目前,入院22人身体状况稳定,没有生命危险,其中21人预计于2日出院,另外1人由于年纪偏大、身体患有其他疾病,将继续留院观察治疗。
世界日报
天又下雨,阴沉得厉害。而且,有点像春节前后的寒冷。同事冒着雨,给我送来馒头花卷等食物。我已在文联大院里居住了三十年。多年来,经常得到邻居和同事的照顾,这是让我觉得倍感幸运的事。今天晚上,就是吃花卷和小米粥。一个人做菜,实在没劲。
|
每天晚睡晚起,医生朋友的信息,我经常到中午才能看见。与昨日的沮丧不同,今天医生朋友似乎很兴奋。因他了解到,昨天新增确诊病例造成反弹的原因,是来自监狱新增加的233人。事实上,我们也很快看到湖北官方对监狱一众官员的免职处理。快得令人惊愕。而今天的新增确诊首次降到了两百以下,新增疑似也不足百人。医生朋友认为:有望两三天内进入低位运行期(即人数到100以下)。武汉人曙光在望了。这这这······是不是意味着,开城的时间可能提前?900万武汉人,现在最盼望的是这个。晚间,询问朋友,说有可能再等半个月吧。这信息比预计得好,不至于熬到四月。
沉闷,依然是我这几天对武汉人的印象。今天在网上看资料,好几个人,谈及武汉,都用了“悲情城市”四个字。我不知道要怎么说,如果以春节期间的场景,用“悲情”二字,真的太轻,勉强可以配上的是“惨烈”。只要再读一遍常凯的绝命书,即可知何为惨烈。近日,一篇文章中谈到广东医护人员初到汉口医院的情景。其中一段描述:“我记得大年初二中午我们接手了危重症病人的病房,还没有一两个小时,就有两三个人不行了,晚上又有两个不行了。还有一天,一个病人从急诊推上来,还没到病房人就没了。最初几天病人实在太多了,最高峰时期,发热门诊的日门诊量是1500人到1600人。”这只是一家医院的情况。武汉有多少医院,有多少这样的场面?我觉得,各省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在有空的时候,不妨记录一下他们刚来武汉所见的场景以及当时武汉给他们带去了怎样的震惊。相信那一定是他们终生难以忘怀的事。记录下来,让后人们知道,武汉人经历过什么。
由此,也让我想到,那些全力进行疫情复盘的记者,还在深度调查和追踪吗?对武汉人来讲,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事。现在已是局势向好之时,追查事因,可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不然,时间流逝,伤痛也在随着时间而去。我担心,人们一旦轻松快乐起来,就不会再愿意回想那些曾经的苦难,就会努力让自己忘掉灾难中死掉的常凯们。想起一件事,不是有人说,疫情后要建纪念碑吗?请在纪念碑上留出一块地方,刻上常凯的绝命书。后人们读到它,才能体会到2020年的武汉,灾难是什么样子。所有的武汉人,包括为抢救生命几乎拼了命的医护人员,我们都应全力支持调查记者继续追踪和查询:是谁们耽误了二十天时间。正是这二十天,让两千多武汉人丧生,让几千武汉人现在仍然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让900万人不能出门,也让500万人不能回家。这件事绝不能松懈。一个锅也不让他们甩出去。在今天读到的《专家复盘不明原因肺炎上报失灵的背后》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在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起那次经历时,曾光拍着桌子问,‘那时我哪知道还有个李文亮,还有张继先?’” 亲爱的有力量有胆识有良知的记者们,请继续!留守的900万和漂泊在外的500万武汉人在倾听你们的声音。我们所有人都想知道:到底是谁在对我们隐瞒!
四十天闭户,人们的心理承受力会到极限,这是我一直关注的。尽管网上有很多心理专线,但不知道是否可以解决问题。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那篇叫《武汉的九百万种心碎》文章,真是好题目。它讲述诸多武汉人通过网络倾诉自己的痛苦的故事。倾诉和发泄是心理疏导的很好方式,有如我天天写这样的一份日记。但是,一根名为“正能量”大棒却不时挂在发泄者的头上。这是非常名正言顺的大棒,它被很多人手持并高举。如果,你哭了你倾诉了,你就是在制造恐慌,你就是在破坏抗疫,你就是负能量。消灭负能量,是正能量义不容辞的事。唉,人世间的事,如果这样简单地理解和判断,那才真的是白白来到了人世间。正能量如果以这样无知无畏的面目出现,它的“正”又在哪里?谁说哭过了和发泄过了,就不能站起来继续往前走?
近几日,不少记者对我进行访谈。其中有一个问题问得有意思,说在这次疫情中,有哪些人和事被忽略了?回过头来,觉得被忽略的人及事,委实太多了。早期的武汉,仓促封城,就像一个百孔千缝而且连底都没有的大水桶。政府全副精力忙着把底先兜住。桶边的百孔和千缝,却无力顾及。得感谢无数志愿者的出现,这些年轻人太了不起了。是他们见孔便堵,见缝即填。比方,帮助并组织接送金银潭区域医护人员上下班的汪勇;封城一个月中,为六百多居民买药而遭举报的吴悠;还有专程从四川赶来为武汉医院的医护人员做盒饭的刘鲜。很多很多的他们。其实并没有人派他们去做什么,而是他们自己看到没有人管,主动接盘。按说,政府各部门都有管理人员,他们在封城同步,就该各负其责,相应地考虑到诸如此类的问题。糟糕的是,他们不食人间烟火(换一种说法,即管理水平低级),没有看到文件,他们便寸步不行。政府真的应该感谢那些及时为他们补漏填缝的志愿者。没有他们,武汉不知还会有多少糟糕的事。
今天还学到另一个词,叫“次生灾害”。封城固是迫不得已,但是长期封城,不作全盘统筹,毕竟不是个事。此后的副作用将会超出想象。如果官员们不正视民生问题,不实事求是地看到其他健康人将面临的生存窘境,并且不灵活地寻找和思考相应对策,恐怕后续问题也成“病毒”。这些天,很多人在议论这样的事。
昨夜,同学转给我一份在诸多微信群流传的呼吁书,里面便提到农民工的问题。我原文照转。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要以劳动而养家国。应该在战瘟疫的同时,各级部门应该成立《农民工返岗工作组》。现在只要是湖北人,走不出去,外面单位不收,要么就是婉言谢绝,过几天再说。其实应该分区域30天后(刚好两个十四天)解除部分无疫情地段限制,并通过包车政府对接,或是志愿者服务对接,免除到岗后又要隔离十四天的代价。若政府不重视,湖北农民工会被其它地区取代,甚至有可能大部分失业。这是多么大一个后遗症,确实要引起重视。比如偏远山区,山大人稀的地方,目前一例都没有的地区应该政府牵头对接用工单位。今年只要提起湖北人都害怕,真是一场务工和职业危机。湖北政府不及时出台农民工返岗措施,偏远山区,没有疫情发生的地段要面临失业潮,过个年一分不剩,过完年一分未挣,一家老小坐吃山空,怎么办???应该加大没有疫情地区的宣传,鼓励接收地大胆放心接受,政府对接,企业出力,包车点对点接送隔离,筛查,再上岗。应该是没有大问题的,再说也不是所有湖北人都病了。政府应该重视疫情的同时注重民生。农民工家里,多数是今天不工作,明天就饿肚子!!!希望湖北省各级政府能重视并提上日程,民生关系你我他,希望大家都转发一下。
上面是呼吁的全文,我帮转了。
出处:方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