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

刘宁

 

我的小姨

 

 

我的小姨出生在抗美援朝时候的边城,是家中八个孩子中倒数第二小的。我姥姥的孩子几乎都婚姻不幸,小姨亦不得幸免。

 
        1968年,我的姥爷因为曾经在伪满洲国任职教育厅官员,在文革中被打成“历史反革命”,下放到农村。八个子女只有最小的三个未婚,只能跟着爹妈一起走,包括小姨。
 
        小姨到乡下后不久,就和村里一个管点事儿的俊小伙儿恋上了,两人晚上坐在盛满稻草垛的拖拉机上约会。姥姥很快就知道了,很害怕。害怕小姨做出越轨之事,害怕已经被斗得抬不起头来的一家人为此蒙羞,她火速联系了自己的小姑子——姥爷的妹妹(在几百公里外的老家农村务农),给小姨说亲。很快,二老不顾小姨的哭闹,派我舅把她押送了过去,嫁给了只见过一两面的表哥,姑姑变成婆婆。那一年,她才18岁。
 
       ( 对,近亲结婚。我家族是回族人,为了吃饭方便,经常这么干,所以普遍婚姻不幸。)
 
        小姨是城里姑娘,身材高挑,眉眼秀丽,性格活泼大胆。姨父农业中学毕业,是地道的插秧农民,其貌不扬,看着老实巴交,性格偏激执拗。他大她6岁。
 
        两人的新婚之夜半点喜气也没有。小姨一直在哭,姨父不顾她的意愿摁倒了她。小姨现在六十多岁,回忆起当年的新婚之夜时,仍会落泪。她说:那就是强奸。
 
        但是姨父是喜欢小姨的,小姨长得漂亮啊。他并不是没有感情,只是那种感情可能比较糙,也比较浅,在小姨长期对他冷着一张脸后,很快就恼羞成怒。
 
        新婚不久,小姨就怀孕了。不到19岁,就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
 
        1978年三中全会后,被打击了几十年的知识分子、社会精英们被允许回城,陆续“摘帽”、“平反”,落实政策。小姨当年随父母下放,也在回城政策的允许范围内。1979年,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了,老大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入学年龄。小姨想回城,决定带三个孩子一起走。她用给孩子上城市户口这个极具诱惑力的理由说服了婆婆和男人,以假离婚的名义,和姨父办了离婚手续。然后头也不回地领着孩子回了城。
 
        过了几个月,除了刚落脚的反馈而再没得到过小姨音信的姨父,扛着行李坐长途汽车找到城里来。小姨冷冷地和他见了面,简单对答几句,再也不理他,住的地方也不让他进门。姨父扛着行李,天天睡火车站票房子的长椅上。
 
        但是姑姥姥(小姨的婆婆)是个狠角色。小姨性格不弱,但是在自己亲姑的手底下占不到半点便宜,当年侄女+儿媳妇的亲上加亲的身份都让她在怀孕时吃糠咽菜,受尽苦累。姑姥姥有点家底儿,拿了几个老货的金镏子出来,哄着给小姨戴在手上,然后联系了姥姥姥爷一起做动员,瓦解小姨的思想壁垒;姨父拿了刀架在小姨的脖子上,发狠:我丢不起离婚那个人,回去也是在乡里乡亲面前抬不起头来,你今天不答应跟我复婚,我就动手宰了你,然后我的命再赔给你……
 
        小姨被迫和姨父复了婚。一家五口住进带个小院子的三间平房。小姨被安排去一家“大集体”锅炉厂上班,姨父是农村户口,在城里没有粮食关系,更没有工作机会,他就摆摊卖报纸。三个孩子年龄相差很近,很快就都陆续上学了。
 
        小姨咬碎牙和姨父复了婚,但是她一天也没给过他好脸色,对他最大的情绪仍然是不耐烦。她从来不肯跟他好好说话,不是训斥,就是冷嘲热讽,永远冷着一张脸,凉着一颗心,臊着姨父。姨父表面上是个老好人,对外人都是好好好,对内则骂他他不吭声,尽量不接茬儿。
 
        回城上班不久,小姨就出轨了。对方和她一样,是个拖家带口的人,但是是个体面人。两人偷偷地来往,找机会一起睡觉。那时候,大家都住平房,邻里之间往来密切,谁家也藏不住什么大秘密。小姨外头的人,很快就被邻居发现。其实最先知道的是孩子。他们半夜幽会,经常选择在家里。那时不像现在,有这么多旅馆、酒店可以睡,那时候住旅馆或招待所是要拿单位介绍信的。
 
        姨父卖报纸起家。八十年代前期,东北人管这种印着各种奇闻、八卦、惊悚异事的报纸叫“小报”。“小”,其实意味着低级。姨父从卖小报开始,严打后过度到摆书摊租书卖书,以言情和武打的书居多。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淘汰掉一批书,去进新的来。每次他坐火车去省城进书,都得在省城住一晚,第二天再往回赶。很多这样的夜晚,小姨也不浪费,和情夫在家里幽会。一墙之隔就是姑娘的卧室,怎么会不知道。大人的行为全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只是孩子不说罢了。
 
        小姨和那种水性杨花、出轨成性的女人还是有区别的。(我二姨的姘头,我叫章叔的,给我讲过他捉奸他前妻的过程。他前妻人长得美,在他们厂子是一枝花,因为生性风流被离婚了,和章叔滚到了一起。我章叔和她结婚也是二婚。不出一年,一枝花就又出轨了,东北叫搞破鞋。她是个标准的出轨成性的女人,喜欢上炕,更喜欢和不同的男人上炕。她趁我章叔睡着了,她以为他睡熟了,光着脚下地,小心翼翼地打开大门,悄没声儿地一点一点走到楼上,和楼上的男人搞破鞋。对,她的铁子就是他们家楼上的邻居,老婆可能三班倒,经常晚上不在家,两个人就凑到一起臭不要脸。每次我想到那个画面:一个穿着睡衣披头散发的女人,光着脚上楼梯,去和情夫困觉,就觉得生活真他妈太电影画面了!哈哈哈~)从回城后,到她第二次和姨父离婚的十二年里,她出轨的对象始终是那一个人。甚至最终彻底离婚后,他们也没断,仍然相好了很多年。她是真的爱那个男人。
 
        这种家丑,当事的受害一方往往是最后知道的。姨父不动声色,准备捉奸拿双。某日,姨父像往常一样打了招呼说去省城,临走前,把他们那屋门上的一块离插销最近的玻璃弄下来,再装上。然后找了个地方躲起来。半夜时分,姨父潜进院子,蹑手蹑脚地轻轻卸掉那块“活动”的玻璃,手伸进去,慢慢拨开门上的插销,然后拉灯,神兵天降……
 
        被窝里的人被瓮中捉鳖。
 
        然后就是一片硝烟……四周围全是邻居家,谁不爱看热闹啊!邻居过的越磕碜,自己的幸福指数就越高,何况是这种玫瑰色的丑闻,最招人稀罕了!那时姥爷姥姥就住他们房子的街对面,两家相隔不到十米远。姨父的老丈人也是他大舅,他让老人家给他评理。姥爷说:你们两口子的事自己解决,我不管!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姨父暴怒,抄起炉钩子照着小姨的脑袋一把劈过去,被我二姨一扛,好险啊,离脑袋很近削过去,二姨的胳膊血流如注。姨父薅着小姨头发把她打了个半死,这还是在众人阻挠下的成果。姨父平时不言语,但是暴怒起来,是招招要致人于死地的打法,上来就杀红了眼那种。
 
        小姨叫嚣着离婚。这是离婚的最好借口啊,我偷人了,你休了我,我们一拍两散呗。但是姨父死要面子,绝不离婚。他的婚姻那么不幸,小姨从头到尾都死看不上他,回城后一路给他戴绿帽子,永远对他没有好脸色,可是他死都不肯离婚。他也恨她,为了报复,就拖住她。
 
        小姨的丑事天下尽知后,她也没收敛,我行我素,照样和那人相好,只是再不敢往家领。但是她要离婚的心从来也没死过。又过几年后,终于等到了机会。
 
        姨父的同行,也是摆书摊的一批人偷偷贩卖违禁性药,怂恿姨父也加入,一起挣钱。也不知道姨父怎么想的,被说动了或是被骗了,加入了他们。没多久就出事了,领头的人被抓了,姨父也被逮到。我小舅认识公检法系统的人,他去拘留所对姨父说:要么马上离婚,要么你去蹲班房,选吧。
 
        当然选离婚。跟离婚相比,进了号子,人这辈子就毁了。姨父是个孝子,哪能让父母如此蒙羞。那是八十年代末,他们终于离婚了。我的姐姐那一年念初三。
 
        小姨离开家另觅他处居住。三个孩子,一女两男,老大和老幺跟姨父,老二跟妈。虽然老二跟妈,但是他们姐弟三个却一直跟姨父住一起,直到高考后各奔东西。
 
        小姨和姨父在离婚后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了,恰恰相反,她经常回“家”。她仍然象个女主人一样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所有人都得听她的,霸道惯了的。她的情人并没有为了她而离婚,但是两人一直相好,直到那人离世为止。那个人的老婆也一直知道小姨,知道他们之间轧姘头,甚至在捉奸当晚被叫到过现场。但是她从来没和小姨当面冲突过,也不离婚,三个人和平相处。
 
        离婚后,很快就有亲戚给姨父介绍对象。姨父也看,然后相处。小姨知道后,马上就上介绍人家里大闹,指着对方鼻子骂。然后再回来把姨父的事给搅黄。一次两次,慢慢就没人给姨父介绍对象了,谁也不愿意招惹不好惹的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小姨就是在报复他。她从头到尾都瞧不起他,一个泥腿子,长得不好看,做小贩养家糊口,没有社会地位,也没有大钱,性格沉闷偏激,没一样讨她喜欢的地方,还那么多年禁锢着她。哪怕后来姨父去世后,她说起他来,话里也充斥着鄙夷和不屑。她得有多恨他啊。。。
 
        2005年,姨父被癌症折磨到不成人形后去世了,死时还不到60岁。他真是苦了一辈子!少年虽然家境尚可,但父母始终是被GCD打击的对象,总在挨整挨斗挨打。成年后虽然强娶了自己喜欢的女人,但是不懂得怎么去爱护自己的爱人,也不解风情,不懂浪漫,人家一天也没爱过他,婚姻变成了折磨他的利器。他当商贩攒了一些钱,也尽数全都用在了给子女上大学上,儿子和女儿都没考上大学,全是自费念的。他住的是最破的楼房,用的都是人家淘汰的二手家电。姑娘高考离开家后,就再也没人给他做饭,他就糊弄着吃饭。唯一奢侈一点的行为是,他查出得了癌症后,没有马上住院,背着包从东北一路旅游到海南岛,看了看光景,住的还是十几个人一间睡上下铺的招待所。也没正经住过院,每天忍受着肝部的剧痛给他的煎熬。最后撒手人世的时候,样子已经面目全非。可怜的姨父。
        
        小姨作为母亲,实在不算个好妈妈,甚至连合格都合不上。她大女儿,我表姐7岁以前还有奶奶在跟前儿庇护,算是过了一段短暂的平稳日子,跟着小姨回城后就彻底失去了依靠。她从7岁开始,就做一家人全部的家务。买菜,做饭,生炉子,烧炕洞,洗全家人的衣服床单被罩,补袜子绗被褥……
 
        以前的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量是现在人的N倍。现在做饭只要拧开煤气阀就行了,以前是你得去煤场买回一车散煤,再买半车黄泥,回家把散煤面子和黄泥用水调和成半干的湿煤,然后劈柴火,生炉子,加湿煤,做饭炖菜蒸馒头。洗衣服哪有洗衣机,都是两只手一点一点搓出来,扭出来。表姐的家务劳动十分繁重,关键是她是个孩子。她的童年从来也没有痛痛快快在外面玩儿过,一放学就得赶着回家干活儿。
 
        小姨是什么活儿都不干的,姑娘就是不用花钱还能任意使唤的佣人。另三季还强点儿,冬天最难过。那个时候东北的冬天是最冷的!尤其住平房的,平房保温差,外屋地放一盆水,放一宿都冻成冰坨子,和盆粘在一起,用水要打开前晚封了的炉子,坐火上现化。一个女孩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忍耐着劳作。不到18岁,就已经积劳成疾一身病。
 
        也许是不幸婚姻里种下的种子,结成的果实也不招人待见,表姐和她爸的待遇一样,从小就不被小姨喜欢。她母亲对她说话常常是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地布置任务,要么就是一顿斥责和贬损,永远的不耐烦,也永远的看不上。一般母女之间多数会更亲密一些,有一些体己的悄悄话不方便对爸爸说,会跟妈妈撒娇。在他们家,这种情况永远不可能出现。
 
        电视剧《都挺好》里有个不招父母待见的女儿叫苏明玉。苏明玉成年以前的遭遇,和我表姐的经历神似。
 
        如果小姨对她的三个孩子一视同仁也就罢了,只能怨她天生心狠。但是,她是个严重偏心眼的妈。三个孩子,她喜欢老二,即大儿子,不喜欢姑娘,也不喜欢小儿子。她以前经常去外地出差,每次回来,都会带回点好吃的。按理说,你仨孩子,你喜欢谁,多给谁分一点也是人性。但是她呢,是全部都拿给老二,另两个没份,一个都不给。表姐十几岁了,才从大弟弟手里第一次接过一块褐色的口味特别的糖果,他告诉她那叫巧克力。他为什么给姐姐一块巧克力?因为他妈买了一大袋子回来,只给了他,他实在是吃够了。你从这个小事上就能看出来,她在自己亲闺女面前,更像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后妈。
 
        姨父有点重男轻女,偏爱小儿子,小姨喜欢大儿子,只有表姐,干了所有的家务,却谁也不稀罕她。
 
        大儿子在小姨的常年宠溺下,终于长成了一颗废柴。高考落榜,自费读了大专,去南方打了几年工后,娶妻生子,然后离婚。听人蛊惑做期货,把他爸辛苦一辈子攒的一点钱输了个七七八八。做保险也半途而废,拉不来保险却净往里搭钱。然后他就在家当起废柴,再也不事劳动,没有生活费就朝他妈伸手要。小姨都快70岁了,还得养着快50岁的儿子。这就是她一手教育出来的“好”孩子。
 
        表姐在命运的前半程忍辱负重前行,但是后半程却被命运眷顾。苏明玉是靠自己的素质强大起来,成为精英分子;表姐是慧眼识人,嫁了个好男人。她工作的年限很短暂,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台资企业做总秘时,和当时还是普通职员的姐夫谈恋爱,然后结了婚。婚后姐夫一路飞升,做到一家大型房地产集团企业总经理的位置。
 
        小姨看到表姐过得风生水起,马上贴了过去,不打招呼就自作主张拖着行李,千里迢迢住到姑娘家去。姑娘也没办法,只能忍气吞声。小姨拿出一贯的霸道作风,在人家里指手画脚,训斥姐夫象训自己孩子似的,还挑拨姐姐用各种御夫术对付姐夫,离间人家的夫妻关系。姐夫涵养好,从不和老人顶着来,就躲。小姨一住进他们家,他就找借口出差,家里都不敢待。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时候,姐姐终于痛下决心,和她妈翻脸,把她给撵走了,夫妻才归于正常轨道。
 
        小姨和表姐逛街,会挑着贵的,她自己平时绝对舍不得买的衣服要,让表姐掏钱买给她。表姐平时几百几百地给她买菜钱,一转头就说已经花完了,然后再伸手要。实际上那钱都拿去给她大儿子了。总之就是各种小心机耍手段从姑娘手里抠钱,然后贴给儿子。儿子是亲生的,姑娘就是捡的一样。
 
        我的小姨快70岁了,经人介绍和一个大她九岁的退休中学老师生活在一起。小姨这个人爱占便宜,偏偏老头虽然工资高,但是人很抠门,她占不到人家什么大便宜,只能每月从买菜钱里省出自己的私房钱。老头爱骂脏话,小姨受不了,她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我姥爷是知识分子,家教甚严,没人说脏话。最后还是找了个理由留下:老头居住的地方有个豪华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里面什么设施都有,每天很多闲人在那里玩儿。小姨最喜欢玩儿了,为了社区活动中心,她决定留下。匪夷所思的理由啊。
 
        对我的小姨和姨父,我更同情姨父。如果站队,我愿意站姨父身后。小姨在我家族里口碑很差,人霸道,又自私,她的兄弟姐妹中没人喜欢她,但是她却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睥睨别之众生。迷之自信啊。
 
我的小姨
 
        

所有跟帖: 

寒门难再出贵子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98268 bytes) () 02/29/2020 postreply 20:54:01

+1, 社会越文明, 人的背景就越重要, 真是很讽刺 -七彩奶油- 给 七彩奶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9/2020 postreply 22:11: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