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蝗虫之中国预警

本帖于 2020-02-14 06:17:46 时间, 由普通用户 YMCK1025 编辑
福慧果
 
东非蝗虫之中国预警
============

新闻事件:东非正遭遇70年来最严重的蝗虫灾害,波及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国粮农组织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三国境内的沙漠蝗虫数量已达约3600亿只,非洲地区国内一年里蝗虫数量暴涨了6400万倍。一平方公里的蝗虫群在一天内的进食量与3.5万人一样多,如果不加控制,这次蝗灾将导致1900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蝗虫群的规模及其破坏性前所未有。联合国已经呼吁关注,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而《南方都市报》报道: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龙称此次东非蝗灾迁入我国的可能性不大,一是绝大部分蝗虫已经开始降落产卵,迁飞能力降低;二是很难越过我国和印、巴接壤的高海拔寒冷地区;三是我国蝗虫防治技术水平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吉祥观点:《南方都市报》所引中农大教授张龙的观点,完全属于愚蠢害国观点。详论如下:
 
(1)、张教授声称,蝗虫很难越过印巴与中国接壤的高海拔地区。很难想象,国家农大的教授水平如此卑劣。请问:蝗虫为什么非要愚蠢的越过冰雪覆盖寸草不生的喜马拉雅山?蝗虫为什么不选择经过有绿色植被通道的印缅边境,浸入缅甸,再从中缅边境入侵云南?须知,当年日本人也从缅甸围攻中国,日本人也没有把喜马拉雅山当作侵华必须跨越的障碍。难道蝗虫,它们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必须要飞越喜马拉雅山?难道它们想去青藏高原先拜个佛?然后再进汉地?须知,蝗虫的生物本能,以及其能量维系的可持续性,必然导致蝗虫必须沿着绿色植被的通道,才能进入中国。所有的绿色植被,全部都是这些蝗虫的加油站。而这个唯一的可能性最大的主要通道,只能是:印缅边境---中缅边境---云南。中国政府应该提前在相关边境附近有防护措施,不可掉以轻心!这里必须是重点防护地带。作为农科大的教授,如此愚蠢的回答问题,到底是装愚蠢,还是只会唱赞歌说假话?须知,湖北方面那些欺上瞒下的人,他们已经给国家造成危害了。希望张教授不要再次愚弄国民。我们当然希望蝗虫不进入缅甸,不进入中国。但是,张教授是从最不可能的角度分析,而不是从最可能的角度分析。这种选择性的分析逻辑,真是令人耻笑。
 
 
(2)、张教授说,蝗虫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不大,还有一条可笑理由是:绝大部分蝗虫已经开始降落产卵,迁飞能力降低。我想问一个搞笑的问题:张教授和自己老婆生儿育女,努力培育下一代,有没有导致你们家庭的能力下降呢?同理,为什么铺天盖地的蝗虫开始生儿育女,你居然说蝗虫飞迁能力下降?难道作为一位教授看不出来,蝗虫这是在生育下一代在培养后备军?难道你看不出来,这是一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长途接力?愚公生儿育女有没有导致移山能力下降呢?明明蝗虫产卵是潜藏的极大危机,居然硬是被张教授描绘成了没有威胁的借口。当然,也许按照张教授的个人经验,蝗虫一旦结婚谈恋爱,就精气神也不够了,就昏头不思进取了,这种可能是存在的。所以,生儿育女的蝗虫有可能飞不起来了。可是,就算老蝗虫飞不起来了,而蝗虫的繁殖能力,可是如同核裂变一样的迅速啊,您作为农大教授,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常识。那些下一代下下一代的蝗虫,会呈几何数级增长。所以,,蝗虫下一代的后备军会更加的肆虐和疯狂。张教授不从这里思考问题,不知道您是什么目的呢?
 
 
(3)、而且,即便没有一只蝗虫进入中国,麻烦的问题也已经出现了:由于蝗虫对印度等国农作物的摧残,,全世界的粮食供应会受很大影响,,而中国又是粮食进口大国,,一旦外围供应失衡导致粮食涨价,,,国内即便没有蝗灾,,如果再来个水灾旱灾其他灾,,,导致粮食减产,,,外边如果再买不到进口粮食,,,各位,你怎么办???都今天这个时代了,,某些教授考虑问题,,居然还单纯地如此思考问题:蝗虫只要不来中国就好了。作为教授,何其天真?须知,截至目前,东非蝗虫已经造成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颗粒无收。中国作为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作为一个教授,为什么不讲这些话呢?中国政府天天讲全球一体化,讲了半天,教授的思维还是不懂什么叫一体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同体大悲,才能度过劫难。我看现在周边国家,帮助中国度过疫情,那是人家高明,因为一体化时代,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而张龙教授的狭隘思维,实在低劣,小则误家,大则误国!
 
 
(4)、关于饥馑劫,我个人乐观一点估计:不管蝗虫是不是进入中国,由蝗虫导致的国际粮食市场供应减少,这已成定局。当然,即便发生饥馑劫,也许未必一定是大面积饿死人,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或者有局部恶业较重的省市会饿死人,类如1942之河南,而其余一些地方则可能体现为粮油蔬菜供应不够,供不应求,导致粮食价格飞涨,从而提高生活成本。这是最可能出现的一种饥馑劫。如果只是涨价,也许问题不大,如果拿着钱都买不到,,,那就只有等死。我们希望结果不这么凄惨。从历史经验来看,也只是局部地区非常严重,另外一些地区则相对轻微。所以,各个地方,现在除了断恶修善,护持三宝,还真没有别的有效方法。科学在这个时候,作用有限,因为这不是科学目前能明白的。
 
(5)、当然,蝗虫产卵减缓前进速度,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无论对蝗虫还是对蝗虫卵。中国有个八个字的成语,就是讲什么完卵的。作为佛教徒,我不可能说什么。中国政府现在应该抓紧帮助印巴,将蝗虫阻截在印巴境内,我只能说是阻截,作为佛教徒我只能用词如此。现在帮助印巴阻截蝗虫,这就等于帮助中国自己。想当年抗美援朝出兵朝鲜,是为了保护中国自己,现在抗蝗援印,也是一个道理。当年不让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今天为什么要让蝗虫飞到中缅边境呢?
 
该出手时早出手,五汉新冠要是早出手,何至于今日!蝗虫亦然!
 
 
世纪蝗灾来袭:亚非多国进入紧急状态,1900万人面临粮食危机
 
    世纪蝗灾来袭:亚非多国进入紧急状态,1900万人面临粮食危机
    
    非洲之角的蝗灾正在蔓延。
    
    对于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而言,这是25年来之最,对于肯尼亚则是70年一遇。诞生于此的蝗群逐水草而居,有一支北上苏丹,并跨越了300公里宽的红海,还有一支则选择南下,并在一夜之间飞过乞力马扎罗山,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登陆。
    
    这场蝗灾还波及到了西南亚。2月4日,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写信给印度总理莫迪寻求帮助,称这是一场国家灾难,而邻国的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坦则在更早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两国甚至签订了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暂时休战协议。
    
    2月12日,联合国官员警告说,除非快速行动消灭蝗灾,否则一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即将到来。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洛科克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情况通报中指出,非洲之角地区将有1900万人面临粮食严重不安全的风险。
    
    更坏的消息是,非洲之角将在3月份如期进入雨季,届时,雨后的水洼正是蝗虫繁殖的场所;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预测,如若不对蝗灾加以控制,在6月份旱季到来之时,蝗虫数量则可能会增加500倍。
    
    这场足以载入史册的蝗灾背后,还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与时间赛跑
    
    蝗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破坏力的迁徙害虫。
    
    一个普通大小的蝗虫群多达4000万只,能在一天之内传播150公里。在肯尼亚,大约有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已被感染,每平方公里的蝗虫数量可达1.5亿只,当地东北部地区的蝗虫数量预计为3600亿只。
    
    从地理位置上看,肯尼亚国土面积的2/3为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国内降水季节性、地域性和大小年不均衡现象明显,近年人均水资源短缺现象突出,粮食短缺时有发生。
    
    “对于牧民而言,牧场将成为是一个真正的挑战。肯尼亚驻联合国代表拉扎鲁斯·阿马约(Lazarus O. Amayo)说,“蝗灾可能导致人们从一处迁往另一处以寻找牧场,而在牧场、草场或穿越领地的问题上,本来就存在社区冲突的风险。”
    
    索马里粮食部长则强调:“鉴于这次沙漠蝗灾的严重性,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索马里的粮食安全和人们的生计问题。”、“如果不能4月粮食收割季到来前遏制住蝗害,后果将不堪设想。”
    
    更严重的是,对于政局动荡、暴力冲突频发的非洲地区而言,此次蝗灾带来的冲击可能造成更深远的社会影响。洛科克指出,非洲部分地区的安全形势本就不稳定,“我们承受不起另一次重击,这就是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的原因。”
    
    联合国粮农组织紧急应变主任多米尼克·伯金(Dominique Burgeon)告诉美联社,如果没有足够的空中喷洒措施,蝗灾爆发可能演变成一场耗时数年的灾难。
    
    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困境,乌干达政府已经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部署军队帮助地面喷洒农药。同时,两架飞机将尽快抵达——空中喷洒农药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控制方法。
    
    但并非每个国家都有这样的条件,例如索马里。当前,索马里部分地区还处于极端组织“青年党”的控制或威胁之下,地面和空中喷洒农药的行动面临着极大的阻碍。
    
    FAO对此发起了一项7600万美元的募捐项目,用于控制蝗虫的扩散。但到目前为止,只收到了大约2000万美金,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来自于联合国中央的应急基金。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
    
    气候变化或为主因
    
    一年半以前,台风梅库努和鲁班意外地袭击了红海两岸的沙漠地带,到了2019年1月初,非洲之角的农民们就已经嗅到了一丝不详的气息。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反常的气候现象“厄尔尼诺”在去年重演,而在2019年底,一场强热带风暴又在索马里附近登陆,来自阿拉伯半岛的风暴带来了短暂的降雨,却不能改变沙漠长久的干旱。此后,诞生于雨季中的蝗虫在寻找食物的驱动下,开始成熟并结伴迁徙,最终遮住了非洲的天空。
    
    因此,近年来发生在非洲之角的自然灾害被理所当然地归结为蝗灾的直接原因——“正是这些天气事件正在创造环境,导致了当前的蝗灾暴发。异常的大雨和印度洋气旋的频度增加为蝗虫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洛科克指出。
    
    事实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成为多年来非洲之角深陷贫困的底色——以肯尼亚2016年旱灾为例,彼时全国有超过270万人受灾,需要紧急粮食援助,也导致政府推行的各项经济政策落实困难,本来处于上升趋势中的宏观经济受旱灾影响显著衰退。
    
    但除了气候这一幕后推手,是否还存在人祸?
    
    去年4月份,苏丹铁腕领袖巴希尔因军事政变下台,结束了其长达三十年的执政生涯,大规模的反政府抗议活动爆发,苏丹军方随即开始武力镇压;政变还引起了邻国南苏丹的不安,恐其波及到终结南苏丹五年内战的和平协议,2018年9月,南苏丹总统基尔和苏丹各反对派领导人签署最终和平协议上,巴希尔作为协议担保方之一同时签署协议。
    
    在苏丹发生剧变的同时,埃塞俄比亚改革派总理阿比·艾哈迈德正在国内大幅扩大其政治版图,并与种族暴力事件激增作斗争;加之厄立特里亚、索马里等地的动乱,非洲之角的战火还谈不上熄灭。
    
    从以往内战的历史看,此次政局变动能否成为非洲之角的转折点尚未可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动荡的背景下,政府根本无力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防灾、抗灾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刚宣布“国家紧急情况”的索马里,就连飞机喷洒农药这一基本的措施都无法实现,只能坐等国际援助。
    
    FAO蝗灾预报高级官员基思·克雷斯曼(Keith Cressman)在2月初曾表示,虽然很难直接将蝗灾爆发归咎于气候变化,但若印度洋气旋频率继续增加,那么非洲之角的蝗虫数量预计也会增加。
    
    如今,蝗虫依旧等待着印度洋的季风,但对于非洲之角的国家而言,则期盼着更多改革的到来。
    
    来源于网易新闻 (

所有跟帖: 

梦见地震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3271 bytes) () 02/13/2020 postreply 20:47: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