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个收废品的
大学毕业要读研究生的暑假,我们全家搬到了父亲打工的地方,我在那里住了将近两个月,亲眼目睹了父亲收废品为生的生活,尽管从小到大我身边的叔叔大爷们几乎都是收废品的,但亲眼目睹之后,我才对收废品这个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虽然看起来这是一个不太起眼的群体,这个行业也是一个存在感很低的行业,但它却让许多家庭过上了温饱甚至富裕的生活,成为很多学历低下的中老年男子的铁饭碗。
这个工作很脏、很累,还具有一定的危险系数,但是这里面也有属于它的行业规则,收废品要做得好,不仅需要你有体力,也需要你有脑力、情商。
一
我老家在山东东部的某个农村里,我们村大部分四五十岁的男劳动力都在年轻时就早早出去打工了,他们几乎都遍布在山东青岛、潍坊、淄博等这些离家还算比较近的城市。他们大多是中小学学历,有的甚至不识字,所以他们刚开始出去打工都是靠熟人引路,如果村里有个人在某个城市赚钱还行,那么村里就会有人去投奔他,长此以往,一个村里的人常常会聚集在相同的几个城市打工。
我爸大概是在我6、7岁左右出去打工的,是当时我爷爷给引的路,我爷爷当时在这个城市里专门回收一些饭店里的骨头去卖。到现在我爸在外打工有十几年了,这期间他做过建筑工人,也做过劳务工人,最后让他和我们全家稳定下来的是收废品这份工作。
据我从小观察,我们村百分之八十在外打工的人都是靠收废品来养活一家的。大家都在打工的城市租房子,一般都会租在离市里比较近的村里,因为平房大都有院子,可以放收来的废品,而且房租比较低。
很多年以前我第一次来这看病的时候,我爸还住在另外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是一个打工者租房的聚集地,住在那一片的人几乎都是收废品的,我们村有很多人就住在那。这些年里我爸断断续续搬过很多次家,现在我们住在一个老龄化很严重的村子里,大概有10来户是收废品的,在这里一年的房租大概是一线城市中等地段的房子一个月的房租。
(我爸回收来的纸箱子)
收废品其实是整个废品回收利用中很小却又很重要的一环,像我爸这样的收废品人员,从住户、工厂、学校等地方把废品收来,然后按照塑料、薄膜、铁、铝、铜等等分好类,卖给收废品的点,赚取这中间的差价。收废品的点再继续卖给其他有需要的地方。
每天大概凌晨5点,我爸起床,将昨天收回来的已经分好类的废品装好车,拉到废品回收点去卖掉,每天早上大概要卖两趟,卖完回家,吃完早饭,就接着出去收废品,如果到中午车里收满了,便回家吃中午饭,卸下废品,如果没有,午饭会在外面凑合着吃一顿,等晚上7、8点左右回家。
(晚上7点,我爸回家)
十多年了,我爸就一个人、一辆车、一杆秤,像许多收废品的人一样,穿梭在这个异乡的城市之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辛苦并忍受着。
二
这两年我听过很多声音说,"别看不起收破烂的,赚得钱可多来着"。的确,收废品如果做得好,收入还算得上可观, 据我观察,收废品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第一类,是下乡去收。也就是骑着车,大部分人骑得都是摩托三轮车,也有人骑容电多的电瓶三轮车,去一些不同地方转一转,有人卖废品就根据市场价回收回来,然后拉回家分好类,再卖给废品回收点。但是这种下乡回收的往往收的废品又少又杂,而且量不固定,赚钱得靠运气。
第二类,是有固定的收废品的地方的。比如我爸,大概2012年的时候他自己包了一个小区,每年给物业上一定的费用,小区里的住户或者商家要卖废品就会给我爸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废品回收点会大概告诉我爸每天的市场价格,我爸根据他说的来自己掌控一下价格。我爸这样也算是有个固定的工作地方,比较稳定,收入尚可。
(回收点的人给我爸发的信息,这里的“落30”指的是价格下降3分)
但是包小区也挺难的,得考察好这个小区里商户和住户是否多,在这里能是否能赚钱。我爸当时为了包这个小区,送过礼,也免费给人家做过劳动力。但是即使是包了小区,也难免会有外人进来抢生意,所以得和保安及管理人员打好招呼,搞好关系,请他们不要轻易放其他人进来抢生意。
第三类,是和一些工厂、酒店等废品生产量多的地方有固定合作的。这是最赚钱的一种,我的邻居家就是这样的,他们会去固定回收一些工厂里的废料之类的东西,这样不仅量大,而且省事。如果是回收到铜,那更赚钱了,铜在废品回收中是最赚钱的一种。
但是赚钱多当然要求能力也够,你得有大一点的车,拉货多,也得会笼络好和工厂这方面负责人的关系,还得防止别人抢生意。我还记得,我小的时候,邻居家的阿姨夏天的夜晚会去树上捉蝉蛹,捉到了全放到冰箱里冻着,每年能捉好多,就是用来送礼的。我另外一个邻居,是某年买了一只小羊崽,屠杀了取肉,也是用来送礼的。
我的左右两个邻居现在也不在老家住了,一个靠收废品在外面买了楼,一个现在在外面开废品回收点。如果把收废品行业比作职场的话,那么他们大概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已经做到比较高的位子了。
除此之外,也有人赚钱靠着一些小手段,比如在称重的时候故意说低了重量,或者给低了价格,这样他再拿去卖的时候赚得差价就会多些。
我爸的客户大部分是他包的那个小区里的,还有一些是小区外的,离小区很近,那些客户是我爸在小区里做久了,慢慢发展起来的。
(每天用来装废品的袋子)
因为我爸收的废品大部分来自小区,所以他回收的废品很杂,塑料瓶、啤酒瓶、纸盒子、塑料薄膜等等的东西要非常严格地分好类,否则废品回收点不会要。
我爸以前都是自己回收来自己分类,我弟上高中以后,半个月回家一次,索性我爸把我妈接到了他打工住的地方,帮他打打下手。我爸说这样他轻松了不少,但我妈偶尔会向我抱怨,说我爸回收回来的东西不值钱,赚钱少。她从来不会当着我爸的面说,至于我,听听也就过去了。
这个假期每天看到我妈在那里捡货、分类,又累又热又脏,特别辛苦,我真的很想帮帮忙,但是我真的下不了手,真的太脏了,长此以往,我很担心他们的身体会出什么问题,但是一想不做这个又能做什么呢?
(我妈在给废品分类)
三
有天打电话让我爸去收废品的人非常多,我爸忙不过来,我说让我弟跟着去帮点忙吧,我弟已经长得比我爸高也比我爸壮了,我想让他去体验体验赚钱的辛苦,好让他从心里知道要努力学习。
我弟跟着我爸去了,收了第一趟废品回来他已经累得不行了,去第二趟的时候,他自己早早地回来了,他说干不动了,太累了。他的T恤被汗浸湿了一大片,回来跟我说,"不行了,快累傻了。"可想而知我爸每天有多累。
除了脏、累,废品回收这个工作,危险系数也很高。
一方面是整天开着摩托三轮车在城市里奔波本来就很危险,另一方面是出来打工的都想多赚点钱,所以他们真的会为了抢生意动手打架。
比如说有一个饭店,本来是甲一直在那里收废品,某天乙来收了,如果甲很暴躁,而乙也不饶人,那么势必就会打架了,而且往往是群架,一个团队和另外一个团队的比拼,在这里,团队基本以家庭或者村子里几个熟人为单位,这有点类似黑帮抢地盘。
我爸他们年轻的时候就和另一伙人打过架,一起在这个城市打工的叔叔那时候专门回收饭店里的骨头,有天另外一些人来抢我叔的客户,他们也是亲兄弟到外边打工的,我叔就找来了我爸,当时两伙人是真的动手了。
后来某天我爸去我姥爷家的时候遇到了另一伙人,才知道原来他们分别是我妈亲姑姑家的表哥和表弟,那个表哥还问我爸,"你就是那个四妹夫吗……"
没办法,我老家那个地方在这个城市打工的人实在太多了。我姨夫他们村甚至全村劳动力都在这个城市打工。
我们村里有两个兄弟,靠收废品赚了很多钱,就是半路截胡,把别人的一个工厂里的大客户给截了下来,至于被截胡的人有没有反抗,如何反抗也就不清楚了。
所以虽然看起来不太起眼,但是做收废品这一行,要做得好,除了比拼体力,也得比拼脑力和胆量。
四
除了脏、累这些不好的方面以外,收废品也有收废品的乐趣。这个乐趣主要来自我妈。我妈平时很喜欢收集一些小玩意,比如,她觉得好看的酒瓶子、广告布等等,平时她捡货,遇到自己喜欢的就会留出来,洗干净专门放在一个地方。
我喜欢的大概就是我爸回收的书。大学我读的是管理类的专业,我爸收到了这方面的书,就会特别留意着,放在一起,等回老家的时候带给我,虽然我一本也没看过。我看过的都是他收回来的其他的小说。有时候也会收回来一些稀奇的玩意,比如根雕、包装精美的山参、铜钱等等,定期会有回收古玩的人去我们家是回收,但是东西也不是太值钱,否则人家也不会当废品卖了。
我们有点像拾荒者,不过是自费的拾荒者。
(等待被分类的瓶子)
特别不巧的是,今年夏天我来我爸这以后,市里突然查环保查的特别严格,我们租住的村里不允许家里有废品,如果骑着有废品的车进入村是要被拦住的,甚至还会被扣车。村里干部也会上门查,某天我们家来了一个人,到我们家院里看了看,告诉我们院子里不能有废品,如果下次检查发现有会给我们断电。我爸妈于是连夜赶着把废品分好了类,装好了车,第二天再早早地再去卖掉了。
我爸说做了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甚至有一段时间我爸都不敢出去,工作做得跟"做贼"一样,晚上回家得事先打听好路,走一条没人检查的路。那段时间我爸一直很担心,每天唉声叹气的,生怕以后都不让做这份工作了。
我试着宽慰他说,我已经能赚钱了,以后就不用花家里钱了,我弟现在读高中也花不了很多钱,家里现在不是还有存款吗,可以暂时先不做。
我爸只是摇摇头,叹着气,"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或许我是真的不了解一个家里经济顶梁柱的压力。
我也是这时候第一次真切地感觉到,生活的难与苦。在这个城市里,有许许多多像我爸这样的靠收废品为生的人,他们没什么学历,也没什么经济头脑,家里有孩子在读书,有老人要养活,还有一家的吃穿用度等着他。他们除了收废品也做不了别的了,这是一份相比建筑工人要轻松,相比保安要赚得多的工作。
有的人熬出来了,孩子结婚了,放心回家养老了,有的人还一直在苦苦熬着,熬到自己都不觉得是熬了。有人在抱怨着,有人在努力着,有人在不甘着,有人在憧憬着,大家都是为了生活而已。
我爸在他收废品的小区里做了快有八年了,利润也差不多到头了,外面进来的收废品人渐渐多了,里面也有一些保安和保洁人员会收一些出去卖钱。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的地方开始有了"互联网+废品"的模式,用户可以在网上预约废品回收人员上门收废品,不知道这个城市是否会普及。总之,我爸现在处于失业的边缘。
听我爸说那个小区里的居民人大部分人还挺好的,每次我爸收废品,都会让着我爸一点。我爸在那结识了一位大爷,心地非常善良,每次有废品,就直接送给我爸,不要钱。暑假我们去拜访他的时候,他对我和我弟弟说,好好学习,以后赚钱了在这里给你爸买个老年房吧,回老家做什么都不方便。还有,收废品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啊。我听着点点头。
我爸一年365天,除了回老家的时间和天气不好的时间,再除去实在特别累需要休息的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出去干活,起早贪黑。今年夏天闹台风下大雨的那一阵,我爸就一直在家里没出去。但是在家里也闲不下来,因为有些收来的铁制品,比如自行车之类的,我妈处理不了的,我爸要拆一下,铜铁分类,再拿去卖。
他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手脚经常发麻,腰腿疼痛。我有时候特别盼望天气不好,这样我爸就能在家休息一会了。但他仿佛一闲下来就会有一种负罪感。
夏天的时候我赚够了学费和生活费,还有结余,带我爸妈和我弟去附近的游乐园玩了一天,他们平时不舍得花钱来这些地方的,游乐园里有一个寺,庄重肃穆,我妈信这个,我和我妈就挨着拜了拜。
我爸说当时他做劳务工人的时候,参与过修建这个寺的外围,很多地方他还记得,带我们在里面逛了逛。
寺中有一尊大佛,慈眉善目。我和我弟滚动着长长的转经筒往前走,爸妈坐在一旁的座位上休息,寺左侧有一片荷花,有风吹过,像有手轻抚过整片花田,这一刻,我只觉得平静,但愿佛祖慈悲,护佑所有平凡的人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