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记
王闿运是晚清名士,女佣周妈是个寡妇,且既老又丑。周妈悉心照料王闿运,日久生情,背后有人私语“上炕周妈”,
王闿运知道后并不生气,反而对其更加依恋,去哪都要带着她。有一次,二人同赴袁世凯府宴,
席间王闿运问周妈:“你看他像不像总统?”周妈回答:“头倒大,就是身子小了点!”
1914年一战爆发之际,@奥匈帝国 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在太平洋岛屿考察。
他向当地一名食人族描述:“欧洲正在打仗,每天有几万人丧生。”
食人族土著震惊:“你们怎么吃得下这么多人肉?”
他解释欧洲人不吃人肉,
食人族更震惊:“不吃杀来干什么?你们那儿也太野蛮了!”
——文明社会的价值观,遭遇辛辣的讽刺
稗官野记
北宋徽宗年间,一批犹太人来到了首都开封,受到友好接待,被允准归依中国,并定居开封。
1163年,他们在闹市区建起一座犹太会堂,当地人称呼他们为“蓝帽回回”。
500百户,他们开始与外族通婚,本民族风俗逐渐淡化,食物无禁忌,无人割礼。
近年有后裔提议正名,但他们民族认同不被官方承认,以色列的《回归法》是
按母系相传这个正统的犹太人身份界定方法来断定犹太人的身份,
而开封犹太人深受汉族血统和文化所影响,子女的身份是父系相传的。
古代人口中的网络语言:
【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躺着也中枪;【2】呜呼!——我靠【3】是可忍孰不可忍!——草泥马
【4】黄袍加身——屌丝的逆袭。【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好基友,一辈子
【6】暗风吹雨入寒窗——寂寞空虚冷【7】何以竟至于此——肿么酱紫.
冈女神
读有关陈炯明的资料,感到这个人人品和道德都很好啊?在历史上,往往是品德较好的容易失败。
成王败寇,史家对于失败者都很苛刻。他与孙中山政见不合以至于兵戎相见,孙中山去世,
他送挽联:惟英雄能活人杀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公仇私谊,全凭一片寸心知。
【清朝小故事《父母的枷锁》:没人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这一年对于江苏溧阳人史夔来说,可谓双喜临门之年。
一是他考中了举人,就在奉诏进京的途中;二是老婆又为他生了一个男孩。
那个时候,史夔正带着妻子及家人从老家出发,乘船北上,妻子在船舱中生下儿子,所以给儿子取名为史贻直。
史夔本人精通命理之学,他按照儿子出生时辰排出了八字,最终得出结论,儿子史贻直有富贵之命,
日后定能显赫闻达,出人头地,为史家光宗耀祖。
这一天,天气不好,舟船不便于出行,史夔一家人只好待在船舱里,等候天气晴好。
窝在船舱里实在憋闷,史夔就上了岸放松一下,史夔信步来到了一家铁匠铺,恰巧赶上这户人家也诞生了一个男婴。
史夔好奇心强,于是上前打听,得知这个男婴的生辰八字和儿子史贻直分毫不差。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史贻直考中了进士,时年仅十九岁,不久被朝廷授翰林检讨,其后在康、雍、乾三朝为官,
历经六十余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一生享尽荣华富贵,以八十二岁高龄善终。
史贻直考中进士的时候,父亲史夔致仕还乡(康熙四十九年复出,受命编撰《康熙字典》),
他心里一直挂念着和儿子生辰八字相同——那个铁匠的儿子。
史夔乘船寻找当年的铁匠铺,找到了那户人家,铁匠铺没啥变化,一打听,正在铺上打铁的那个面孔白皙的年轻人,
就是当年那个男婴。
史夔大为感慨,自己的儿子史贻直官运亨通,前程不可估量,而眼前的年轻人却在日复一日叮叮当当打铁,
也许一辈子都将围着铁匠铺子转悠。
史夔回到船舱,冥思苦想,最终得出结论,他认为儿子史贻直八字中唯一的缺陷就是火气过盛,
但幸运的是,儿子生在水上,因此水火相济,弥补了火盛的缺陷。
铁匠儿子也是火气过盛,偏偏生在炉火正旺的铁匠铺,火气反而更加旺盛,缺陷因此越来越大,因此命中注定一辈子劳碌命。
?其实,有人认为这些都是胡扯,事实上,史夔忽视了家庭环境的因素。
史贻直的祖父史鹤龄在康熙朝为官,任日讲起居注官,父亲史夔考取进士后任职翰林院编修,史贻直生在这种官宦世家,
拥有优越的读书环境和学习条件,加之父祖的耳濡目染,他考取功名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
而反观铁匠的儿子,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打铁,恐怕连一天书都没读过,一个大字都不认识,
他怎么可能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鲁迅说过:人只要有钱,烦恼就会减掉90%以上,情商和智商也会提高,更不会乱发火。
——但钱从哪来呢,鲁迅不肯说……
【上中下 九留】
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元。
中九流是: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五流弹唱六流金,七僧八道九琴棋(丹青指画家,皮指皮影,金指卜卦算命之人)。
再看看著名的下九流: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丐九娼妓(高台指唱戏的,吹指吹鼓手,推指剃头匠,修指修脚)
我们选取大众化的说法,可以认为:
上九流:帝王、圣贤(以儒家为主)、隐士(儒家、道家都有)、童仙(以道家为主)、
文人(儒生)、武士、农(中国几千年都是重视农业)、工(匠人)、商(生意人)。
中九流:举子(尚未取得官职的文人)、医生、风水(能够算命、看阴阳宅的术士)、批(从事皮影类的艺人)、
丹青、画、僧、道、琴棋(专门的体育、艺术类艺人)。
所谓下九流:一忘八(开妓院),二龟(纵妻卖淫),三优伶(唱戏),四吹(吹鼓手),五大财(耍大把戏),
六小财(耍小把戏),七生(理发匠),八盗,九吹灰(卖鸦片)。
稗官野记
【玉茎重生】
古代太监入宫被阉割后,经常有又长出的情况,叫“玉茎重生”。
小太监入宫之初,由老太监携带进入宫闱,有专责的宦官予以检验,而且还有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规定。
所谓“修”,就是恐怕小太监阉割未净,所以要三年看一看,五年再查一查,是否有凸肉长出。
如果长出的话,就要用手术来修割,这是法例规定的。
但是宫廷之内黑幕重重,如果某个贵妃赏识某个小太监,对检验的太监说一声“免了罢”,那么这个太监即使有凸肉长出,
也可以不加“修理”,听其自由发展。当然小太监与检验的太监之间,也有所贿赂,是少不了的手续。
检验的太监有这笔意外收益,又何乐而不为?
大抵小太监在未发育时期加以阉割,到了十六岁正式发育时,要是体力特强的话,极可能勃然长出新屌来。
“玉茎重生”,当然许多人是不敢深信的,但是有少数人在进宫阉割之后,真的会达到重生的目的。
明代魏忠贤就是一个,而且与当时熹宗皇帝的奶妈客氏私通,享受颠鸾倒凤之乐,也有书为证:
“忠贤乃自宫者,机能尚未根绝,进宫后秘密治疗,幸得回原阳,仍可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