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医几度秋凉》(45)

本帖于 2019-12-31 18:15:08 时间, 由普通用户 YMCK1025 编辑

(八十九)

 

假如中医的健康理念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会不会有一天被西医提出?

当西医作为一种新理念提出“中医”理论时,人们会感到不可理解吗?

有人会反对说,西医怎么可能会提出“中医”理念?中西医是两个不兼容的系统,没有

接轨的可能。对此,我不以为然,谁说新学说与旧理论就得兼容?

经典力学,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它们是兼容的么?

科学无禁区,不兼容在科学中不仅是允许的,甚至是科学张力的表现。

 

把科学说的好象是从一个理论中始终如一地按一个逻辑发展着的似的,就可以指责中医不合逻辑了。

把科学说的好象早就有了“统一场论”,所有理论都在一个基于因果性原理的统一场中,

就可以把中医排斥在外了。不然,一味要求中医兼容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

 

量子力学出现后并没有否定和取代经典力学和相对论,而是在不同的领域内各自发挥着作用,

人们不因经典力学理论不能用于制造原一子一弹 而否认它能造汽车。

毕竟“统一场论”还没有产生出来,真理三分天下,究竟谁有权利取谛中医?

 

中医现在获得了新的生命动力,如果说中医先前的存在是历史的需要,

那么现在的生命力却来自西医的发展给中医留下的余地。这块空间即使中医不来填充,

一个与中医差不多的新理论也会应运而生,科学就是以这种方式发展的。

 

即便看上去明显不兼容的事物也不是绝对的不兼容,思维方式的兼容自有其生物基础。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道法自然。

 

我父母的性格差异很大,比如在财富观念上两人就一直不可调和,父亲吝啬,母亲慷慨。

做为他们的后代,我会获得怎样的遗传呢?

只有三种可能,一,象父亲,极度吝啬。二,象母亲,十分慷慨。三,中和父母,既不吝啬,也不慷慨。

唯一不可能的是,既吝啬又慷慨,因为这不合逻辑。

可事实上,不合逻辑的事情真就发生了,我极度吝啬,又十分慷慨。

 

同事常对我的下意识行为惊呼:“你怎么往钢笔水里兑水?”

领导多次对我发怒:“咱们有的是好纸,你为什么总是用废旧纸的背面给我写报告?”

朋友们说:“为什么一说哪道菜剩了扔掉,你就把它全吃光?”

我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而我的慷慨比之母亲又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倾其所有,还会代人签字借债,

以至有的部门会把救济款发给我,由我慷慨出去。

 

心理医生可能会认为我这是矛盾性格。其实对我来说却很正常,因为要是我不吝啬的话,

我体内的父亲就会难受,非物尽其用,毫不浪费不舒心也。

同样,要是我不仗义疏财,帮助别人解困,母亲在我心里就不舒服。

所以,为了每天吃得下,睡得着,我必需既吝啬又慷慨,缺一不可。

由此看来,基因的链条不是按我们理解的逻辑顺序排列的,看似矛盾的性格在我这里统一得天衣无缝。

 

集汇在我身上的基因,来自我之上数以千万代直系祖先。从基因上讲,他们是我,我是他们。

而我并不独自拥有这些祖先,沿着血缘的路从我这往上没走多远,我与他人的祖先就一交一 叉了,

我的祖奶奶可能就是你的祖姥姥。

 

从纵向看,在那些你所从来的祖祖先先身上能找全你的全部基因,这就是说,他们是你生命的生生世世。

从横向看,现存的人,他们的基因也来自向上并不太远的你的祖先。

所以,你也可以在现存的人身上找全你的基因。可以说,我们现实的人也互为生命的生生世世。

我们就是这样历史而又现实地存在着的。

如果我们就是这样一路融合过来的,那么,又有什么思维方式是绝对不可兼容的?

 

当然,人类并没有因一再交 融而变成一群缺少个性的绵羊。

相反,个性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保护意识,非强劲的情感动力不能使其开放。

违心地融合,往往要付出身心健康的代价。可以说,正是人的情感性保护了思维的独立性。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人类为什么有了理性还会有情感,因为这两者已被捆一绑在一起了。

当思维方式的矛盾有时不能逻辑地解决,如果不肯象佛家主张的那样“不了了之”,

就要用突破和超越的方式来解决。而突破和超越的手段是什么呢?

 

结婚后,对婆家彼不适应,在许多思想观念上感到不可调和,尽力而为的调和也付出了身心疲惫的代价。

女儿出生了。我惊异地发现,女儿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说话办事,与婆家人一个模具拓出来的似的。

我惊诧道:借我的肚子生了一个人家的孩子!

 

但老天设定我无条件地爱我女儿。女儿是一部天书,我奇怪地看着她的所作所为而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我重新关注女儿的父亲,细细了解他的思想、感受、脾气、秉性。

面对他的诧异,我回答说,你是一本新华字典。

我陪女儿的爷爷、奶奶聊天,设身处地的从他们的角度,以他们的眼光看这个世界。

我对女儿说,我这是在查阅康熙字典。当然,我也了解婆家尽可能远的家史,,这就是翻阅辞源了。

正是通过这些查阅,我才能读懂女儿。

有时,我与女儿开玩笑说,如果女儿是个一夜 情的产物,那么可就糟了,我将永远不能解读她,

因为我没有破译这部天书的字典。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反对一夜 情。

正是因为女儿,我不能否定她所从来的家族。所以,对于我本来并不认同的思维方式,我需要的不是反对、

否定、回避、封闭,而是与其真正融合。这里没有违心的问题。

当女儿为我打通两个家族的思维隔阂时,我感慨道:“人类还得实行有性繁殖啊!”

 

爱,这个词当然很不理论,很不真理,很不逻辑,拿不到学术台面,

但却是我得以实现思维突破和超越的手段。人之所以是情感动物,之所以有思想,正是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现代人往往难以突破思维桎梏是不是因为缺乏情感动力呢?

当爱的情感变得有些虚幻时,人的思想力量也随之减弱。

 

有人嘲笑我之所以维护中医是出于对母亲和女儿的感情,是对中国文化的恋恋不舍,是出于民族主义情感。

对此,我并不反对,因为我活的不仅仅是一个一生一世的我,也在活着我生命的生生世世,

我不能从我的生生世世中剥去历史、文化和我们整个民族。

我的理性之开放,兼容,具有活力都离不开情感做开路先锋和前进动力,我不可能离开我的血肉去爱真理,

这难道是难以理解的么

 

 

(九十)

 
 

小时候总是吃陈粮。国家把新粮存起来留第二年吃,怕的是第二年如果粮食无收的话会闹饥荒。

那时是反华包围圈,没处去弄粮食。陈粮总是多少有些发霉的。有两年天天吃发霉的玉米面。

玉米面霉的很严重,发红,入口是辣的,很难吃。但家家吃的都是这个。

 

前些年看有资料说,发霉的玉米有一种黄曲霉菌,是毒性很强的致癌物,加热处理也不能杀死霉菌,

一旦发现应立即销毁。后怕之后慢慢回想当年的邻居们有谁死于癌症,想了半天没有想出,

于是怀疑这霉菌可能没那么厉害。如今看人们把稍稍有点发霉的粮食扔了还是觉得可惜。

 

中国人是挨过饿的民族,饥不择食的生活经历使中国人现在的餐桌上也摆有腐乳、大酱、酸菜、

腊肉、霉干菜、风干肠、松花蛋等食品,确切地说,都是变质食品。

小时候跟着奶奶做酱,把豆块做好了放在搁架上阴干,几个月后再拿下来掰开,洗刷……

酱块里面不仅霉变,还有蛆壳,我就很反感,一度拒绝吃酱。

 

可邻居们却端着碗纷纷来讨新酱吃,吃起来还赞不绝口。我想,吃变质食品,开始时应该是出于无奈,

后来才成为习惯。变质的食品不管怎么说,也没有新鲜食品有利健康,我很怀疑霉变了的食物是否还有营养。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在变化,不仅吃得好,也要吃得新鲜,变质食品吃得少了。

30多年过去了,不吃变质食品的中国人恶性肿瘤患病率却成倍增长。

今天看电视报导说,肺癌患病率上升了465%,对此大家一致认为是环境污染的结果。

这么说,环境污染致癌比黄曲霉菌要厉害得多?报导还说,心脑血管疾病已占中国人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高血压人群有1.8亿人。我想,这肯定不是吃霉变食物的原因了。食品的质量高弄得人血压也高,,

与之相比,变质食品怎么也缺少把人血压弄上去的力量。

 

营养高的食品热量也高,由于运动的不够,高营养带给人的就不是健康,而是“虚火”。

‘“虚火”积蓄久了,就会闹事。我一个朋友对此就很紧张,她说:“我儿子咽炎又犯了!”

我说:“犯了又怎样?”她说:“犯了就会引发肾炎”。她说得很准,她儿子真就照她说的来病。

孩子青霉素过敏,到省医院,一边吊着抗过敏药,一边打着青霉素。

打了两周,医生说不能打了,回去卧床 静养。

朋友说:“化验尿里还有血哪?”医生说,治好了半年内化验也还是有血。然后开药让带回去吃。

开了一堆药,全是中药,西医开的,清热解毒。朋友认准罪过全在咽炎,就不断用清热解毒一药,

可尿里的血只增不减。

 

她每天紧张得象强迫症似的,两天一化验,每天早晨对着阳光看她儿子的尿瓶,

到后来她都能看着她儿子的尿说出蛋白和红细胞的指数来,去化验保准能对上。

我知道他儿子的体质,根本没有实热,不能清热不止,建议她找中医看看,可女儿的师傅出门了,联系不上。

她便先后找了两位中医,可这两位中医也主张清热。联系另一城市的一位中医,在电话里他很赞成我的观点,

于是带孩子去开药。

药拿回来我一看,又全是凉药。我说这医生也没同意我的意见啊?朋友说医生认为还是火大,有实热,得清。

这么多医生,又是中医又是西医的全用凉药,朋友也就认准了她儿子有实热。又把凉药用上了。

可化验结果让朋友如热锅上的蚂蚁。女儿师傅回来了,朋友急忙去找,回来告诉我:“郝大夫也是清热解毒!”

解开药袋一看,我不禁笑了,说:“这是清热解毒么?一味凉药没有,还有红参,这是温 补。”

朋友说:“我跟他说我儿子有火,总犯咽炎引发肾炎。郝大夫就说,好,好,清热,清热。”

我说,他一天看五六十个病人,累得要死,哪有空说服教育你?

嘴上顺着你说,但药是该怎么开就怎么开。

朋友给儿子用了二十多天药后化验结果就完全正常了。

朋友奇怪说:“省医院的大夫说这血半年内都得有,可现在怎么一点也没有了呢?”

我说,病好了为什么还有血呢?朋友现在就比较注意全家的饮食了,考虑的不光是营养,还有寒热的问题。

 

我到监狱去很注意看犯人的食谱,那才叫讲究科学,粗细搭配,荤素平衡,

如推广开来心脑血管疾病定会大幅下降。犯人每天出操,搞活动,运动量也适当。

还修身养性,绣花编织,学习 孔子。有时我开玩笑说,如今科学的生活方式在监狱。

我担心,如果犯人真的被改造好了,出来看我们外面人会不会觉得我们是野蛮人呢?

 

心脑血管疾病本可以不是第一杀手,如果我们注意生活方式的话。同事的母亲死了,脑出血。

她很伤心,哭泣着说:“我母亲没福啊,她最喜欢看电视,我刚给她装上有线电视,才看上三天就走了。

”象祥林嫂似的,她每天都叨唠这番话。

 

一个月后我说:“你要是不给你母亲装这个有线电视,她不连坐着三天不挪窝地熬夜看, 也不会脑出血。”

同事楞了,半晌说:“是我害死了母亲,我不该让母亲享这样的福!”

如果按照先前的生活方式,她母亲再活上十几年不成问题,可连坐三天结果却使她脑出血死亡。

平时总是不停地做体力劳动的人,身体气血的运行方式已按体力劳动所需能量运行,三天不动,

能量施放不出去,血压升高,毕竟是老人,血管硬化,出事是很必然的。

前天去爬山。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只爬了几分钟就坐下不爬了。

他说:“爬不了,发热,身上热散不出去,要炸了似的。”大家笑他,有人鼓励他坚持。我没有要求他硬挺。

我知道他平时吃的好,身体热量足,稍一运动,热量就超,不能及时排出的话,也怕出问题。

所有跟帖: 

为什么时间只朝一个方向前进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8638 bytes) () 12/30/2019 postreply 18:56: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