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如今许多中医不会摸脉。我在网上就看到一个中医说,摸脉干什么啊?摸脉就相当于做B超和CT。有摸脉的功夫不如让病人去做B超和CT,又快,又准,又直接。我一听就知道他已不是中医了。有的人学中医真想把脉象学好,可连着摸几年还是不得要领,不得不怀疑脉象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女儿摸脉学得很快,弄得学了好多年的人都十分惊讶。我不惊讶。怀疑感觉的科学性,用科学做武器,武装了自己的头脑,把感觉压制得不说没有了,也已失去其敏锐性,又怎能摸好脉呢?
女儿用传统文化的自然观使心性清净,感觉不蒙尘,自然体会得又快又到位。她不觉得学中医难,,而是很喜欢学。她摸脉不是摸腑脏,而是辩阴阳五行,甚至体会八卦运气。如果把摸脉理解为是B超和CT,当然就可以用仪器取代了。摸脉并不是简简单单摸哪个腑脏上长肿瘤了,而是建立一个意象,有点类似美国常搞的电子模拟。用意象进行整体思维,这怎么可能是做B超,CT检查能取代的哪?
中医之所以是中医,就是在于用什么仪器也难以取代它的意象思维。便是将来建立起一个类似“深蓝”的智慧电脑,它和人的大脑不可比的一个最关键性的东西就是感觉。它的智慧不能飞跃到感觉境界,这正是中医不可超越之处。
中医对事物的感觉不是凭空的,而是十分锐利的。
让女儿摸脉的人不少,有时女儿摸了一个人的脉后,就慢慢地搓着手,她告诉我,这人的病很重,病情复杂不好治。她说,我摸这样人的脉,我的手就从手指尖往上慢慢发凉。有一个人,耐心地等人都走了,让我女儿给他摸脉。女儿摸了之后说:叔叔,你去找我老师再看看吧,他治男科治得好。这人赶紧问明女儿老师的地址,不停地致谢。
我告诉女儿要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感觉,有意识地把知识转化成智慧,把智慧磨励成感觉。这就象一把菜刀,知识是铁,智慧是钢,感觉就是刀刃,是锋。
为了振兴传统文化而振兴传统文化之路我认为是行不通的,必须得依托一些有实际用途的东西才行。没有现实基础是做不成什么事的。西方文化虽有弊病,但其眼前的实际用途是他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人类的进化是要轻装上阵的。一块金子的价值对正在征途上的人类来讲就是不如一个窝头。历史经常做出弃珠宝而留窝头的选择。这是不需要讲什么道理的。所以,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年轻的教授发誓致毕生之精力复兴儒学时,我感到十分悲哀。我告诉女儿,千万不要把传统文化制成珠宝,一定要做成窝头。
科学使中国人的头脑局部充实整体倒退。认为今人比古人强就是一个错误,与动物园中的老虎看待野生虎是一样的。我们真是拥有太多太多的理论了。理论把我们的头脑和生命充塞得没有一点空隙了。我在少年时曾见过一位浮士德式的老人,他把自己关在小黑屋子里研究理论。他一阵阵地发狂,撕书,砸墨水瓶。我不知如何是好,就给他桌上放了一个小鱼缸,里面是我养的两条漂亮的金鱼,还放了一小盆花,花开得比盆还大。
我想,他坐在书桌前,难道目光就不会被金鱼和鲜花牵引?就不能想到他是活的,不是在坟墓里?就不能想到他应该到外面去,到阳光下?一周后我去看他,在他暗无天日的小屋中,我的鱼和花全死了,就那么死气沉沉地摆在那。不久他也死了,而且没有闭上眼睛。当时我就意识到,理论能杀死有生命的东西,它能把整体的东西割裂,把活的东西杀死。
认为不把事物抽象就不是科学。可象数学这样的智慧之花,数学家桐丘成却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搞数学,可见,东方文化是能够包容西方最尖端的文化成果的。
抽象不是高超的代名词,认为科学比阴阳五行强,认为珠宝比窝头有价值,都是科学衡量的结果。连提倡儒学的人也是千方百计地证明儒学就是珠宝,以为人们就必然会弃窝头而选择珠宝了。可我支持女儿首先学到手的技术是针灸。我说,当你和西医在一起时,当你们几乎是赤手空拳时,你还能称自己是医生,还能为人治病,这是对一个医生的起码要求。
不要先去想当什么专家,专家离开大学,离开大医院就不是医生,连一个一般的小病都不会治。医生不是搞航天飞机,大多数的医生还是要给千百万老百姓看病的。所以,先不要把自己弄成钻石,不能让中国老百姓搂着一堆钻石饿死。要尽最大可能变知识为力量。
母亲给人治病用药如金,经常只给病人一包药,告诉在三个小时内不见效就宣告这药不对症,马上得想别的办法,不能耽误病。她给病人开药连吃三付的时候都少,从来不开大处方,而是精方,药量也小。病人常常要求加大药量,说中药来得慢。
母亲反对中药来得慢的说法,她说如果对症的话,中药一点也不慢。很多时候她甚至不用药,我有病时母亲就很少给我吃药。对患有胃炎,皮肤病,风痛等症的病人,母亲常常是不急于给他们开药,而是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因为这类病往往是精神上的压抑,紧张造成的。
当人用幸福的理由说服自己时而身体却常常做出了反抗,这时,理顺身心比吃药来得重要。指点迷津非智者不能做到。正象出生于动物园的老虎自己是不可能找出忧郁的原因是什么。再者,人的心性是不同的,如果把人的个体差异按五行分类的话,不仅仅健康标准不是一个,治疗方式不一样,连心理要求也不一样。
比如,遇事,我劝水性和木性的人宽容,我就不劝火性和金性的人宽容。
如果劝火性的人宽容,他要是能做到的话就糟了,他肚子里非长出癌不可。
所以好多人觉得我没有原则,关键就在这里。
同样的事,到我这里,有的人我劝其忍,有的人我劝其发泄,一切因人而定。
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道理是为人服务的。
按母亲的不吃药,少吃药的原则,目前人们用中药做保健品的做法她肯定是反对的。
长期用中药平衡阴阳,不仅废退了人体 自身的平衡能力,构建一个虚假的平衡,
一旦这一虚假平衡保持不住,呈现出来的就是“中毒”症状。
母亲用药如金绝不是出于“是药三分毒”的观念。
我在论坛上遇到一个中药药剂师,她说“是药三分毒”告诫人们不要随便乱服药,她不让人们乱服药是对的。
人们现在把中药当成西药一样用是错误的。不辩症就乱吃药,,往往吃反药了。
吃反了药,不对症的药,和不用再吃药就是毒。而对症时中药就不是毒。
中医常使用毒药,母亲先后拜过三位老师,每行医一段时间,她就拜一位名医学习 三年。
她最后的师傅我小时见过,姓田,我叫他田姥爷。他的诊室,病人满满的,水泄不通。
他象一位将军一样,开药如调兵遣将。
我现在理解他为什么有这样的自我感觉,母亲跟他学习 ,更多是为了开阔眼界和思维。
可从来就不敢象他那样用药。
田姥爷用药“霸气”,巴豆、砒霜等是他的常用的药,血崩的人他敢给开“破”药,
他敢让“十八反”的药到人肚子里反。
母亲也用毒药,但所用“毒药”较之田姥爷就少得多,女人嘛,缺少魄力,但也较之别的医生要多。
她在大医院当医生时,卫生局批下来的少量“毒药”,医院药房不接收,母亲要收,而药房不收,说是没有用处。
医院不让医生开“毒药”。母亲到卫生局要这种“毒药”。局里以为是医院来要就给母亲了,母亲就自己配制药。医院知道了,说母亲无组织、无纪律,让她写检查。对此母亲理解不上去,检查还是我父亲替她写的。
当我手持公安局开的证明,买巨毒药回来加工时,用毛巾把头部包起来,结果我还出现中毒症状。
可给危重病人一大剂量用上,不仅不出现中毒症状,还起死回生,那么,所谓的毒性哪去了?
对健康人是毒的,对病人就不是毒?
这用西医的理论就解释不了,可用中医的就能。药是平衡阴阳的,所谓以药之偏纠阴阳之偏。
对一个阴阳平衡的健康体来说,用上药,打破了阴阳平衡,就出现了中毒症状。
可对需要借助它强力平衡已失衡的阴阳时,这药就能起到平和的药起不到的作用,
这时你要是就这个病体谈药的毒性就很可笑了。
这一方面说明中药绝不可乱服,一方面说明,对症就无毒。
所以,不讲阴阳五行就无法使用中药。而西医想把中药毒性取掉的作法是可笑的。
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往往就是中医药剂师也讲错。
我见过母亲一次大手笔。因为这事与我有关我才留心和记住了。
我中学毕业时,当时的形势是我必须得下乡。对时事政治一点不懂的母亲不想让我走,想要我留城,
我笑母亲是痴心妄想。母亲却找到主管此事权极一时那个官员的干女儿,
对她说;“我知道你干妈常年卧病在床 。你告诉你干爹,我包两个月把他老婆治好,条件是给我女儿留城”。
那个官员不信母亲能把他病包子老婆治好,当即就答应了。
母亲手到病除,两个月,让他老婆行走如常。官员大喜过望,不仅给我办了留城,还分配到国营工厂上班。
这次治病,母亲把压箱底的药都拿了出来,还用了一些“霸气”药,所以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