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剩女多,体制内的剩女更是无人敢接盘
王志强是男的,在相亲时也见过几个剩女。在三四线城市中,机关事业单位里,剩女特别多。因为,本身考上的就是女的多,而且三四线城市基本也就认可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一般不认可。王志强考教师时,45个人里,男的才留4个。但是你以为男教师就好找女教师了吗?错,大错特错。
再次强调,在机关事业单位里,超过30岁,已经真正称谓剩女,超过35岁的高级剩女大有人在,而且一剩一大堆。
1.要求高,看不起对方
男教师很难找女教师为女友,因为看不起,穷、工作差。这个很简单,特别是公务员,王志强就曾见过一个32岁的女公务员,曾试图联系一下,结果得到的回复是:你觉得你一个小老师,配的上我吗?

王志强还见过一奇葩女,第一次见面,顺便请吃饭,她点了400多的东西,在四线小城市,就两个人吃,确实高了。后来听介绍人说,她只是试探下我有没有钱。
还有,见过一个,听到我父母只是普通工人,需要贷款买房之后,直接低头,玩手机了,对我不理睬了。分开时,在门口和接她的人嘟哝,介绍人有病,又是个穷鬼。
还见过一个姑娘,特别有趣,开门见山的说钱。因为她长的比较矮,学历比我低,所以勉强愿意接受我。但是当听说,我需要贷款20万买房时,立即拒绝。
其实,想找条件好的,无可厚非,天经地义。不过,我从我的经历和身边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时,有些要求的离谱了。有车有房,长的好,工作好,家庭好,学历高,等等。我想说的是,生活不是韩剧,更不是小时代。当你像韩剧一样要求时,基本也就没希望找了。
2.心态失衡,要求越来越高
因为之前的分手,或对比,导致心理不平衡,要求越老越高。
我学校里有这样的女老师,长的好,独生子女。以前见过一个公务员,后来分了。之后,绝非公务员或央企之类的不谈。就是要找平衡。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要求越来越高,一开始乡镇公务员也可以,超过30了,必须市级的公务员。
此外朋友之间的攀比也是问题,男朋友成为炫耀的资本,所以不愿意找低的。
3.心理不成熟,不懂生活,不会体谅对方
特别是独生子女或跟着家人生活的女性,心理不成熟,把生活当成风花雪月的韩剧了。这样的人,品德都很好,但是,不知道体谅对方,将对方对你的的感情视为理所当然,不为所动,稍不合意,就施以讽刺、愤怒和斥责。特别是语言上的讽刺挖苦和冷暴力。

王志强的前女友就有些这样,人品好,对我感情很好,但是不会为我考虑。情绪不好时说翻脸就翻脸,冬天,因为买的东西不合意,就把他赶出门,他在楼下守了一夜,恳请原谅,不为所动。第二天很冷漠的问他,知道自己错了吗?听她朋友说,就必须按倒他,不然以后就不听话了。而且坚决不去我家,不见我父母,她说只认她父母,其余的免谈。等等,诸如此类。
男的付出是对的,但是男的也有七情六欲,也是个人,短时间可以,长时间,特别是要一起生活,恐怕哪个男人都不敢这样。
4.父母干涉过多,要求离谱
其实我们这一代,父母对子女的干涉非常严重。我前女友的母亲就这样,鸡毛蒜皮的事都必须她先同意,否则就别想。当然,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观念的差异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两个人出门吃个饭,去不去、去哪里,吃什么,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回,怎么去,都有一一过问。特别是婚事,不是娶媳妇,整个一娶丈母娘。
5.社交封闭,容易受闺蜜思想干扰
剩女的交际圈比较封闭。不接触外界,所以思想和观点也尘封。特别是闺蜜,既然是闺蜜,你们的观念肯定类似,所以她的建议,就是你所想要的,但是,并不一定是真实客观的。
我一朋友和他女友分手,就是因为这样。起因大概是,他出门吃饭,没接电话,他女友就找闺蜜,闺蜜就说咱们试探试探他,于是闺蜜设计各种阴谋诡计,她们俩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却把他伤的死去活来,最终分了。
感情是用来珍惜的,不是用来考验的,烤着烤着,就烤糊了。

6.疑心重重,负面情绪,被迫害妄想
超过30,一般女的也急了。但是,越急越疑心。对男的更多的不信任。这世界上有很多男人是坏的,但更多的是普通人,不是坏的。有时,各种怀疑导致的是伤害。
我一朋友离婚就是这样。他婚后,女方非要掌控一切,对他怀疑,甚至他出差时,报警去查房,看有没有女人。到最后去公司闹,给他老家写信,报警,持刀伤人,散布谣言。最后法院判决离婚,她上诉的理由就一条,我爱他,所以才这样。
不做死就不会死。
更经典的,我同学,听说他结婚20天离婚,很简单,她认为,婚后她说了算,否则你就是有外遇。最后拿棍子把男的打晕了。离婚了。
所以,很多男人不愿意找剩女,不是因为喜欢年龄小的,而是因为担心,她们是不是有心理问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洛阳人仕[网易河南省手机网友]2019-09-21 15:35:13
同样是教师,但是论到择偶,女教师就特别受欢迎,男教师就经常被认为又穷又没有前途
+1顶2402+1踩3回复收藏举报分享
网易澳大利亚手机网友ip:49.195.*.*2019-09-21 15:49:14
好看的公交车,不好看的灭绝师太。
+1顶1360+1踩0回复收藏举报分享
阿切格瓦拉[网易湖北省武汉市手机网友]2019-09-21 15:21:43
有一部小说,叫女公务员,可以看看
+1顶1330+1踩0回复收藏举报分享
网易上海市闵行区手机网友ip:101.87.*.*2019-09-23 18:58:43
网易山东省临沂市手机网友(112.234.*.*)1
三女不娶:护士、幼师、银行女。
空姐 金融 公关
+1顶0+1踩0回复收藏举报分享
半色浪漫重生[网易浙江省手机网友]2019-09-23 18:37:08
这说的有点脱离现实吧
再次强调,在机关事业单位里,超过30岁,已经真正称谓剩女,超过35岁的高级剩女大有人在,而且一剩一大堆。
1.要求高,看不起对方
男教师很难找女教师为女友,因为看不起,穷、工作差。这个很简单,特别是公务员,王志强就曾见过一个32岁的女公务员,曾试图联系一下,结果得到的回复是:你觉得你一个小老师,配的上我吗?

王志强还见过一奇葩女,第一次见面,顺便请吃饭,她点了400多的东西,在四线小城市,就两个人吃,确实高了。后来听介绍人说,她只是试探下我有没有钱。
还有,见过一个,听到我父母只是普通工人,需要贷款买房之后,直接低头,玩手机了,对我不理睬了。分开时,在门口和接她的人嘟哝,介绍人有病,又是个穷鬼。
还见过一个姑娘,特别有趣,开门见山的说钱。因为她长的比较矮,学历比我低,所以勉强愿意接受我。但是当听说,我需要贷款20万买房时,立即拒绝。
其实,想找条件好的,无可厚非,天经地义。不过,我从我的经历和身边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时,有些要求的离谱了。有车有房,长的好,工作好,家庭好,学历高,等等。我想说的是,生活不是韩剧,更不是小时代。当你像韩剧一样要求时,基本也就没希望找了。
2.心态失衡,要求越来越高
因为之前的分手,或对比,导致心理不平衡,要求越老越高。
我学校里有这样的女老师,长的好,独生子女。以前见过一个公务员,后来分了。之后,绝非公务员或央企之类的不谈。就是要找平衡。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要求越来越高,一开始乡镇公务员也可以,超过30了,必须市级的公务员。
此外朋友之间的攀比也是问题,男朋友成为炫耀的资本,所以不愿意找低的。
3.心理不成熟,不懂生活,不会体谅对方
特别是独生子女或跟着家人生活的女性,心理不成熟,把生活当成风花雪月的韩剧了。这样的人,品德都很好,但是,不知道体谅对方,将对方对你的的感情视为理所当然,不为所动,稍不合意,就施以讽刺、愤怒和斥责。特别是语言上的讽刺挖苦和冷暴力。

王志强的前女友就有些这样,人品好,对我感情很好,但是不会为我考虑。情绪不好时说翻脸就翻脸,冬天,因为买的东西不合意,就把他赶出门,他在楼下守了一夜,恳请原谅,不为所动。第二天很冷漠的问他,知道自己错了吗?听她朋友说,就必须按倒他,不然以后就不听话了。而且坚决不去我家,不见我父母,她说只认她父母,其余的免谈。等等,诸如此类。
男的付出是对的,但是男的也有七情六欲,也是个人,短时间可以,长时间,特别是要一起生活,恐怕哪个男人都不敢这样。
4.父母干涉过多,要求离谱
其实我们这一代,父母对子女的干涉非常严重。我前女友的母亲就这样,鸡毛蒜皮的事都必须她先同意,否则就别想。当然,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观念的差异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两个人出门吃个饭,去不去、去哪里,吃什么,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回,怎么去,都有一一过问。特别是婚事,不是娶媳妇,整个一娶丈母娘。
5.社交封闭,容易受闺蜜思想干扰
剩女的交际圈比较封闭。不接触外界,所以思想和观点也尘封。特别是闺蜜,既然是闺蜜,你们的观念肯定类似,所以她的建议,就是你所想要的,但是,并不一定是真实客观的。
我一朋友和他女友分手,就是因为这样。起因大概是,他出门吃饭,没接电话,他女友就找闺蜜,闺蜜就说咱们试探试探他,于是闺蜜设计各种阴谋诡计,她们俩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却把他伤的死去活来,最终分了。
感情是用来珍惜的,不是用来考验的,烤着烤着,就烤糊了。

6.疑心重重,负面情绪,被迫害妄想
超过30,一般女的也急了。但是,越急越疑心。对男的更多的不信任。这世界上有很多男人是坏的,但更多的是普通人,不是坏的。有时,各种怀疑导致的是伤害。
我一朋友离婚就是这样。他婚后,女方非要掌控一切,对他怀疑,甚至他出差时,报警去查房,看有没有女人。到最后去公司闹,给他老家写信,报警,持刀伤人,散布谣言。最后法院判决离婚,她上诉的理由就一条,我爱他,所以才这样。
不做死就不会死。
更经典的,我同学,听说他结婚20天离婚,很简单,她认为,婚后她说了算,否则你就是有外遇。最后拿棍子把男的打晕了。离婚了。
所以,很多男人不愿意找剩女,不是因为喜欢年龄小的,而是因为担心,她们是不是有心理问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洛阳人仕[网易河南省手机网友]2019-09-21 15:35:13
同样是教师,但是论到择偶,女教师就特别受欢迎,男教师就经常被认为又穷又没有前途
+1顶2402+1踩3回复收藏举报分享
网易澳大利亚手机网友ip:49.195.*.*2019-09-21 15:49:14
好看的公交车,不好看的灭绝师太。
+1顶1360+1踩0回复收藏举报分享
阿切格瓦拉[网易湖北省武汉市手机网友]2019-09-21 15:21:43
有一部小说,叫女公务员,可以看看
+1顶1330+1踩0回复收藏举报分享
网易上海市闵行区手机网友ip:101.87.*.*2019-09-23 18:58:43
网易山东省临沂市手机网友(112.234.*.*)1
三女不娶:护士、幼师、银行女。
空姐 金融 公关
+1顶0+1踩0回复收藏举报分享
半色浪漫重生[网易浙江省手机网友]2019-09-23 18:37:08
这说的有点脱离现实吧
转帖]三线城市相亲市场现状 ??R..
我,男,在一个三线城市国企。如果这个城市要评选一位相亲之王的话,估计我会当选。我纸面条件很好,所以平均每周被介绍相亲一次。我关于相亲的观点应该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1、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三线城市的体制内女孩子找对象很难很难,这是实情。
2、所谓的“男孩子到哪里去了”是个假问题。
本质上应该是“为什么在同样口径的相亲活动中,男性远不如女性活跃”
这个问题还隐含了一个偷换概念,在这里“男性”并不是携带XY染色体的择偶年龄窗口人类,女性也并不是携带XX染色体的择偶年龄窗口人类,而是具备“基本条件”的男性和女性。
一般而言,你们组织的地方妇联、团委、工会的单身联谊,一般而言入门条件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强势国企、著名高薪私企的高薪岗位”。除此之外,男士还需要具备“有房有车、父母有退休金,身高在170厘米以上”才能实质上进入相亲战场。女士不需要三个条件。我们将这类人群定义为“具备基本条件的人群”。
(1)大城市抽血流失导致优秀男士外流:我所在的三线城市车程2小时有一个国际性大都市。50-55岁左右的同事的孩子如果是儿子的,有一半以上都去了这个国际性大都市,甚至是国外闯荡。相反他们的孩子如果是女儿的,却有80%以上都回到本地,设法进入体制内单位工作。这就意味着,本地“优秀”的男士比女士天然要少。这也导致了,在三线城市,工作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强势国企、著名高薪私企”的人员当中,女性比男性数量要来得高。
(2)这些“公务员、事业单位、强势国企、著名高薪私企”的人员当中,女性可以视为基本全部具备“基本条件”,除非她具有残疾、家庭负担特别沉重或者名声不佳,而男性想要具备“基本条件”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男性的“基本条件”转化率低于女性,这就导致了“基本条件”男性相对于“基本条件”女性的比例进一步下降。
(3)具备“基本条件”的男性择偶标准中,女性的“基本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女性基本都认为男性的“基本条件”是必备条件。也就是说男士火力本身就少,不足以实现一靶一弹,男士瞄准的还是偏的。这表现为“男士愿意向下兼容”。实际上我们并不愿意向下兼容,而是因为我们认为不具备“基本条件”,但是具备“年轻貌美”,“家境殷实”,“性格温婉”等条件的女性,也等同于具备“基本条件”。女性的“基本条件”除非包含了“重点高中教师”、“本市最好医院医生”、“实权部门公务员”有加分,而其他情况下并不会得到加分,因为她们会靠着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完全没有用处的属性(“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地方性研究所职员”、“低收入国企职员”),自以为具备“基本条件”进而提高索价。
我举几个例子:
(a)对于地方政府女公务员来说,让她接受一个很帅却在私企挣五千元的男士,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对于地方强势国企中层基层男干部来说,让他接受一个年轻漂亮,私企月挣三千甚至无业的女士,却是大有可能。
(b)一个“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的32岁颜值四分女性(这是“基本条件”女性的中坚)和一个“小私企表妹”的24岁颜值六分女性,两者其他条件均类似,无论什么年龄段的男性基本都会选择后者。
(c)一个“市农业局经常去三下乡”的胖子31岁小伙可以拿到你们的相亲大会门票。但是一个“私营企业产品经理”的八块腹肌27岁小伙拿不到,因此你们看不到后者,他不是“男生”。
3、由于以上的3个原因,具备“基本条件”(体制内工作/强体制外工作)的女士是无法每人分配到一个具备“基本条件”的男性的。
三个能分到一个就不错了。
来源:知乎
1、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三线城市的体制内女孩子找对象很难很难,这是实情。
2、所谓的“男孩子到哪里去了”是个假问题。
本质上应该是“为什么在同样口径的相亲活动中,男性远不如女性活跃”
这个问题还隐含了一个偷换概念,在这里“男性”并不是携带XY染色体的择偶年龄窗口人类,女性也并不是携带XX染色体的择偶年龄窗口人类,而是具备“基本条件”的男性和女性。
一般而言,你们组织的地方妇联、团委、工会的单身联谊,一般而言入门条件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强势国企、著名高薪私企的高薪岗位”。除此之外,男士还需要具备“有房有车、父母有退休金,身高在170厘米以上”才能实质上进入相亲战场。女士不需要三个条件。我们将这类人群定义为“具备基本条件的人群”。
(1)大城市抽血流失导致优秀男士外流:我所在的三线城市车程2小时有一个国际性大都市。50-55岁左右的同事的孩子如果是儿子的,有一半以上都去了这个国际性大都市,甚至是国外闯荡。相反他们的孩子如果是女儿的,却有80%以上都回到本地,设法进入体制内单位工作。这就意味着,本地“优秀”的男士比女士天然要少。这也导致了,在三线城市,工作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强势国企、著名高薪私企”的人员当中,女性比男性数量要来得高。
(2)这些“公务员、事业单位、强势国企、著名高薪私企”的人员当中,女性可以视为基本全部具备“基本条件”,除非她具有残疾、家庭负担特别沉重或者名声不佳,而男性想要具备“基本条件”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男性的“基本条件”转化率低于女性,这就导致了“基本条件”男性相对于“基本条件”女性的比例进一步下降。
(3)具备“基本条件”的男性择偶标准中,女性的“基本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女性基本都认为男性的“基本条件”是必备条件。也就是说男士火力本身就少,不足以实现一靶一弹,男士瞄准的还是偏的。这表现为“男士愿意向下兼容”。实际上我们并不愿意向下兼容,而是因为我们认为不具备“基本条件”,但是具备“年轻貌美”,“家境殷实”,“性格温婉”等条件的女性,也等同于具备“基本条件”。女性的“基本条件”除非包含了“重点高中教师”、“本市最好医院医生”、“实权部门公务员”有加分,而其他情况下并不会得到加分,因为她们会靠着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完全没有用处的属性(“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地方性研究所职员”、“低收入国企职员”),自以为具备“基本条件”进而提高索价。
我举几个例子:
(a)对于地方政府女公务员来说,让她接受一个很帅却在私企挣五千元的男士,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对于地方强势国企中层基层男干部来说,让他接受一个年轻漂亮,私企月挣三千甚至无业的女士,却是大有可能。
(b)一个“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的32岁颜值四分女性(这是“基本条件”女性的中坚)和一个“小私企表妹”的24岁颜值六分女性,两者其他条件均类似,无论什么年龄段的男性基本都会选择后者。
(c)一个“市农业局经常去三下乡”的胖子31岁小伙可以拿到你们的相亲大会门票。但是一个“私营企业产品经理”的八块腹肌27岁小伙拿不到,因此你们看不到后者,他不是“男生”。
3、由于以上的3个原因,具备“基本条件”(体制内工作/强体制外工作)的女士是无法每人分配到一个具备“基本条件”的男性的。
三个能分到一个就不错了。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