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开往哪里的火车都是购物车

在中国,开往哪里的火车都是购物车

今天给大家推荐个老朋友【上流UpFlow】

上流君研究青年城市文化,尝试用有趣的冷知识,抵御生活的无聊,被读者称为“公号界的一股清流”,相信喜欢我们的你一样也会喜欢上流君。

速干毛巾,毛巾中的战斗机,比吹风机好使,立洗立擦立干,只卖三十块啦!三十块,娶不了媳妇盖不了房,有钱不消费你对不起社会!

如果把普通毛巾比作枪,那么速干毛巾就是AK47,现在这把AK47只要三十块!”

清脆响亮的吆喝打破了车厢的昏昏欲睡,全车人的注意力一下聚集到说话人身上。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光说不练的嘴把式,推销员迅速变出一盆水,猛地扎进去,就地洗头。

就这样,一场绘声绘色、说学逗唱齐全、不时插入现场互动的“列车民间艺术表演”拉开了帷幕。

 part.1

 那些在火车上遇到的奇葩商品 

 

列车上售卖的商品好像总有某种特殊的能力,个个具有非凡的传奇色彩,再加上推销员360°无死角彩虹屁,总有一款能让你丧失理智,买买买!

首先必须要提的就是被誉为“中国铁路专属特产”之一的蓝莓李果

新疆水果……美国大西梅???| 图片来源:微博

烟雾缭绕的车厢里,列车推销员挎着蓝色的塑料筐硬生生从人堆里杀出一条路,边走边拿出春节亲戚往你兜里塞红包的热情请你品尝:

“哎哎哎,尝尝嘛,新疆特产蓝莓李果!现代人经常接触手机电脑,各种辐射对人体的上海很大,吃了这款蓝莓李果,不仅能保护视力、减少辐射,还能抗老化、抗氧化、防止心血管病。

 “最重要的是,它能防癌!”推销员看到大家的注意力逐渐被吸引过来,立刻又猛加了一把火,瞬间调动起全车人的紧张情绪:我是不是得买两包啊。

  “买我皮带,传宗接代”, 接下来向我们走来的是本次列车推销表演的“杂技担当”,他们在工作之余还不忘响应国家号召,兼职做“关心下一代”工委会志愿者——

“男人帅不帅,全看裤腰带。皮带穿不坏,留给下一代。”

“能不能有下一代,就看有没有买我的皮带啊。”

为了验证皮带的坚固性,推销员们还会摆出一副舍己为人的架势,把皮带往行李架上一拴,空中360°转体都不在话下,感觉个个都能上奥运会拿体操冠军。

同理,还有号称“不怕刀刮不怕撕扯”、“踩上地雷都不怕”的神奇丝袜。
推销员一副江湖艺人般的老道模样,邀请乘客帮自己拽住丝袜的另一端,然后开始了一场火车上的丝袜拔河比赛。为了证明丝袜质量,他还一边拔一边用钢丝球来回刷丝袜。

通常,这场比赛是分不出胜负的,不过偶尔也有特殊情况:

图片来源:微博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我是本次列车的售货员,今天我给你们推荐一个好东西,送给丈母娘会喜欢你,送给老婆会爱你,送给小姨子会想你……”

售货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通宣传听得男乘客窃窃私语、女乘客面红耳赤。就在大家想入非非、各怀心思的时候,小伙子突然拿着黄瓜出场——“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黄瓜刀削器!让你美,让你从车头美到车尾!”
说着,开始在自己脸上示范起了“买家秀”,顶着一张贴满黄瓜片的脸在车厢里窜上窜下。
“只要黄瓜足够长,轻轻松松卷到太平洋……来,姑娘,你也试试这黄瓜片面膜,越贴越美!”说的姑娘小脸一红,然后乖乖掏出钱来为“美容神器”买单。
小朋友们坐趟火车,也逃不过被推销员支配的恐惧——“学习神器”速算技巧书。

以前每次在火车上看到推销员拎着一个小黑板走过来,自己就开始找各种借口溜走,但每次都要被爹妈拎回来:“你干嘛去啊,赶紧听听,跟人家一块算”。
然后就开始看着推销员一手拿着计算器一手拿着小黑板,讲授各种天才儿童的经典案例和速算技巧:“十位相乘加个位,个位相乘随后写”、“用了我们这个书的小孩都得了速算冠军”balabalabala……

图片来源:微博

在火车推销员洗脑般的教学下,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精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我要一本!”、“再来一本”、“给我外甥也带一本!”

除了以上这些商品外,“中国铁路特产”还有很多:
“手机有电,感情在线。手机没电,爱情断线,要想连线,立马充电。”
这是在说充电宝。

“一斤苹果一斤梨,吃完就剩一堆皮;不如买个按摩器,三年五年没问题,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想按哪里就按哪里。”

比兴手法引出,再逐步铺垫到想要卖的按摩器,我敢说这位推销小哥高考作文肯定满分!

 

火车推销员宛如在说单口相声

图片来源:微博

“老公赚钱老婆花,爸爸赚钱孩子花;有钱不花,就是傻瓜。”、“十块钱不多,买不了飞机大炮,不用回家搞汇报。有钱不花对不起国家,方法不对苦力白费。”

行吧行吧,我买!

 part.2

 列车推销的三十六计 

 

火车车厢里时间短任务重,想要迅速攻破乘客们的心理防线,列车推销员个个饱读各路兵书,深谙乘客心理,征战多年,把列车推销玩得行云流水。
“这边大姐买了三包带回去送给家里人哦!”
“哎,这位老板也带了五包!痛快!”
“前边车厢有个阿姨一下买了20包,本来还想买的,但我不敢卖给她了,万一她给买完了我怎么把这么好的东西带给大家啊!”

车厢后排的人不知道前面到底什么情况,以为真的有那么多人买了东西,大家难免都有点盲目从众的心理,“听到”有其他人买,自己也按捺不住买点试试。

但自从我“有幸”看到过一次推销员一手拿着零钱、一手拿着商品,对着空气完成了一场自导自演的“商品交易”后,就再也不信他们说的话了。

图片来源:微博

列车推销往往都在硬座车厢,推销员来来回回走搞得很多乘客都有些不耐烦,所以推销员们会反复提到:“这是最后一趟啊,我走了就不回头了啊,心动的赶紧买了啊!”

既是为了表示对打扰到乘客的歉意,也是想要制造出“商品很少,不赶紧买就买不到了”的错觉,但事实上,他们还会继续来第二趟、第三趟……每次都说“这是最后一趟了啊!”
图片来源:微博
和“永远的最后一趟”相对应的,是“永远的最低价”。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