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了不能被忘却的纪念

来源: YMCK1025 2019-07-19 21:29:3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990 bytes)

 

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了不能被忘却的纪念

 

蓝馨儿 3天前 ⋅ 141 阅读
 

这个故事并不属于我,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事实上,我其实并没有资格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听,然而这个故事的所有者们正在一个一个的离去,现在的我,不得不这样越俎代庖最大化作一个忠实地记录者,趁这一段岁月彻底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前. 我怀着最虔诚,最忐忑不安的心情讲这个故事分享给你们,只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曾经-----我们有这样一群兔子

                                                              ------------题记

[1]1982年4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通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铁道兵建制,把铁道兵并入铁道部。”12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1983年2月1日,铁道兵党委、机关并入铁道部党委、机关。至此,铁道兵党委、机关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同年10月1日,铁道兵正式归国家铁道部建制领导,编制为铁道部第十一到二十工程局。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指挥部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铁道兵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从此,铁道兵在解放军序列中消失。

 

“他麻了个痹,军委会那边真不是个东西, 抗美援朝只能算义务人员,连义务兵都算不上, 还说让他们这帮老头老婆去中央军委上访告状去,告成了全国几万铁路职工都感谢他们.真他娘的憋屈!” 一大清早就听见我二舅在屋子里面骂骂咧咧的,我走出屋子,并不意外的看见我姥爷失望的眼神. 说到底, 姥爷一生性情好强, 干什么事情都是风风火火的, 对街坊邻居也是那个风风火火的热乎劲儿, 因此街坊四邻有什么大事儿小事儿都来找我姥爷拿个主意,想个辙,带个头的.然而唯独有一事,我姥爷从20几岁的小年轻儿到现在都88岁耄耋之年却一直搁在心上, 便是那抗美援朝. 这事情一直像一块大石头一般压在我姥爷心上, 眼看着可能有转机了,却到头来还是这么个结果,姥爷这番的失望自然是会加倍的. 看着我姥爷失望的眼神,我意识到作为孙辈,虽然仅仅是二十来岁的小年轻, 但我也应该做些什么来宽老人家的心,出于这个原由, 我开始向我二舅询问这前因后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擦擦头上的汗,我二舅抿了一口茶水,清清嗓子说到: “前两天我不是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是军委会这两天要来统计之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以后说是要给他们相应的补助嘛。我想着你姥爷这辈子就这一件事儿窝屈的晃嘛,我就带着照片和之前的一些材料去找军委会来打听这事儿了,结果真的是被军委会那帮人气的无话可说了。”

 

二舅说过的照片我曾是见过的,虽然是黑白照片且已经泛了黄,但当时我依旧亦曾被姥爷的英俊和挺拔所倾倒,23岁风华正茂的姥爷穿着写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装,上面还挂着三枚亮闪闪的勋章,还有一张照片是姥爷似乎站在了麦地里,依旧是穿着军装,和上一张唯一不同的是,姥爷当时还扛着美国M3式冲锋枪(笔者由于非军迷爱好者出身,这一点还待考证)。当时我还好奇的问姥爷, “不是说那个时候挺困难的嘛,您咋还有时间在这儿照相呀。 ”姥爷温和且睿智的眼光扫过我一遍后说;“这你就不懂喽,我们那个时候逮着机会赶紧就照照相,这叫给家里人留个念想,省的到时连这点子念想都没有喽。”姥爷说完,我突然有一种浑身发冷的感觉。虽然就这短短几句话,却让人听出了几分惊心动魄的意味。从小到大,家里人一直都在灌输我们这些小辈,“可别去打仗,会死多少人呢。”然而多少年我一直觉得姥爷是属于后方的,所谓的炮灰或烈士和他没有多大关系,然而事实上似乎并非如此,姥爷也是在前线呢,想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23岁风华正茂的姥爷

 

 
   


 

 

[2]从1951年7月下旬开始,朝鲜北部爆发了4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公路、铁路和桥梁受到很大破坏。美军几乎于同期发起“绞杀战”,这对志愿军而言,真可谓祸不单行。美军每天出动多批次、数十架次的大编队进行集中轰炸,不仅使用高爆弹,还使用了“蝴蝶弹”和定时炸弹,值得一提的是,“蝴蝶弹”其实就是子母弹,每枚母弹在空中就释放出数十乃至数百枚小炸弹,小炸弹在空巾自动打开折叠的弹翼,随风飘落,酷似蝴蝶翻飞故而得名,落地后只要旁边有人员或车辆经过就会感应起爆。而定时炸弹的起爆时间大多是随机的,有的20分钟后爆炸,有的半小时爆炸,有的一小时爆炸,对于在轰炸后进行抢修造成极大威胁。

[3]注:2008年5月30日,全球107国的代表在都柏林达成《集束弹药公约》,同年12月在奥斯陆正式开放予各国签署。 根据这一公约,从该文件生效起,各国武装力量须在8年内全部销毁集束炸弹,构成例外的是可以电子方式自动销毁或失去战斗力的种类。 

“你可是不知道,你姥爷那也是从九死一生中捡了条命,你姥爷那绝对是刚刚的,稍微不够聪敏勇敢的都死在那里了。”二舅再一次重复了我母亲在我耳边从小就耳提面命了多少次的话,从前母亲说了无数次,我只是一笑了之,并不放在心上,然而这一次当我耐下心来听我二舅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年幼时候的好奇心对于我姥爷而言,简直相当于又一次的公开凌迟一般的残忍。

二舅说那个时候我姥爷他们白天休息,夜里就忙不迭的在这里抢修铁路,因为白天总是会有美国鬼子的飞机来轰炸,他们白天得无时无刻提防着要跑警报躲避美国鬼子的飞机轰炸。 说到这里,姥爷自己也开始打开了话匣子,吸了吸几口气,姥爷平静的说道,:“那个时候可是天天炸呀,白天炸,晚上炸不说,还变着花儿的炸,你小的时候不是学过邱少云烈火中永生嘛,里面不是讲了个燃烧弹对吧,我跟你说,那燃烧弹对于我们铁道兵来说还好,最麻烦的还是那个子母弹。碰上了那个,记着就千万别动,就隔这儿趴着,只要炸弹不落你头上你一准儿没事,可千万别吓得四处乱跑,因为这玩意儿可是遍地开花的呀,你这一跑可就坏事儿了,保准一会儿就歇菜了。我也就是个命大,要不然可就没有你喽。”姥爷虽然是略带调侃的说完这段话,但是眼神儿就似乎被抽空了似的,一点儿都不像是旁人平时印象中的那个精明能干,风风火火的老爷子。 我刚想说些什么缓解一下气氛,我二舅摇了摇头,用眼神儿示意我别再往下说了。

过了一会儿,我二舅小声地对我说,“你姥爷年轻的时候看见好几个战友都是这样被炸死的,好像是有一个他关系挺好的哥们在一次轰炸中被子母弹削去了半个脑袋这样的,你姥爷就在他边上这样的,这事儿我也不敢细问,毕竟不是啥好事儿,你说是吧。”猛然听到这样血淋淋的事实真相,我突然想起了西线无战事,那部以对战争的白描和心理描写而出名的小说,这一刻,透过我姥爷平静的叙述,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作者的叙述并没有夸大,他只是在真实的讲一个故事而已。

[4]在一个伤痕累累血肉模糊的身子上,居然还会有一张人的面孔,而且还能证明他还继续一天天地活着。这真的让人无法相信。整个德国、法国、俄国会有无数这样的情形,而这里却仅仅是一个部门,一所很普通的医院罢了,一切事情都在这种险恶的情形中,没有了去说、去写、去做的必要,那都是毫无意义的。全部都是瞎编乱造的,不知所云的东西。这种血腥的灾难,这种痛苦的折磨极大的嘲讽着有了几千年悠远文化的历史。仅仅一所战后的医院便是对战争的强烈控诉。” (雷马克,第29章)

[5]“大地,连同你的地层褶皱、洞孔和坑洼,人们可以纵身跳进去,可以蹲伏下来!大地,在恐怖的痉挛中,在毁灭的喷射中,在爆炸式的垂死号叫中,你给了我们重新得到的生命一种巨大的抗拒力!我们的存在几乎被疯狂的风暴撕碎,却又从你那里经过我们的双手流回来,于是我们这些被拯救的人埋进你的怀里,度过那一刻后,我们默不作声,在心有余悸的幸福中,我们用嘴唇去咬你!”(雷马克,第29章)

姥爷说得没错,他能活下来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聪明机灵,或许冥冥之中也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庇护着他,让他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轰炸后活到了战争的结束让他安然返回自己的家乡,虽然说在后方的死亡率不会像前线那么的频繁,但是当我和我姥爷说,官方数据说朝鲜战场上铁道兵共牺牲1136人之后,88岁的姥爷一下子拍了桌子,直言这事儿绝对就是扯淡,仅安阳车站一地,去的人最终能回来的那怕不是十中存一,也至少达到了五中存一。在这样高的死亡率下,姥爷的幸运显得是那么的难能可贵,或许上苍终究还是眷顾了我们吧。 这样的念头在我听到了接下来的这个故事之后,变得越发的清晰起来。

 

[6]没有爆炸直接摔到地上裂开的集束炸弹,里面满是子弹药。

 

 

[7]“都是一个村里出去打仗的,凭什么那两个就是烈士,就能分700斤小米,我哥和其他人就只有200斤?”

[8]“生下来父母都给起了名字,怎么都成了没名的孩子了呢?”

[9]“我给他们证明~~我给他们证明”

幸福与不幸总是相伴而行,这句话一直都是正确的,即使在战争年代亦是如此。当我问我姥爷说那你们有好的年景的时候,姥爷总是会讲他晚上去大桥修铁路的时候,在去河边的路上开枪打死一只野猪的故事,他每次说到野猪的味道的时候,总是眯着眼,长长的白眉毛和胡子一翘一翘的,活像年画里那传说中福禄寿三星里老寿星的模样。 “那野猪可大,皮糙肉厚的,但是那个猪肉炖粉条子一出锅,那味道,嗞嗞嗞,和现在的猪肉比真的是,香味飘多远,可惜后来晚上即使去修大桥也没这口福喽。”姥爷说着说着,眼中一派悠然神往的表情,似乎那是他有生之年吃过最美味的肉一般。 在话音中,我突然地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翻山越岭几十公里路去修大桥对于当年的铁道兵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个自己心中一直就有的疑惑。

“姥爷啊,你说你们那时候就十来个人,来来回回还得扛那么多枕木啊,工字钢梁,道岔,就你们这十来个人,人手都不够,怎么完成任务的呀?”

姥爷用一种看智障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嗤笑了一声:“你以为我们是那帮美国少爷兵呀,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咱可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干着呢,而且那个时候也有不少朝鲜老百姓在那儿帮着我们一起干。朝鲜老百姓大多都是好的,都是拥护志愿军的,不过也有不好的朝鲜老百姓,哪儿都有坏人嘛。”

“坏人?”我疑惑的重复了一句,二舅向我透过来了一个别有深意的眼神,我领会其意,埋头书写,想着找个法子岔开话题。姥爷这时候开口了;“让大贝贝知道也没什么坏处,多长几个心眼总是好的,咱家的人心都太实在,这样也不见得是好事情。”姥爷安详的接着说了下去:“那是10月份的时候,我那次晚上指派去抢运军需专列,那个时候叫做片面运输,意思就是所有的火车都向一个方向开,这样火车就发的多,也不容易被炸。我走到半道上,看见前面草丛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哪里窝着。因为怕当时也有朝奸嘛,我一下子就拉开了冲锋栓,壮着胆子走到跟前,乖乖,原来是个人躺在草丛里。我仔细一瞧,这不穿着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服嘛,摸了一下颈部,人已经没气了,应该是不小心被朝奸埋伏打死了。 我摸了一下他身上的兜兜,找到了他的身份证明,还有几封信和一张照片,估计是家里的那口子,我就把这些东西拿去上报了。那时候天气也冷,想把人埋了入土为安也找不找个地方,只能找棵树,把人放在树下立个小碑这样的。”姥爷的眼睛红红的,我知道,他是因为没有让战友入土为安而一直愧疚着。

“爸,你这都不错了,至少他家里人知道他是阵亡不是失踪,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失踪和烈士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儿,这兄弟家里要是报了失踪还指不定咋说哩。”我二舅粗声大嗓的嚷着,我心里如明镜似的,此前我也曾看过集结号,深知失踪和阵亡的差别之大,再加上那一群叭叭的嘴, 还指不定怎么碎抬不起头呢。姥爷这是积了大德啊,上苍的庇护也是情理之中的。

[10]注: “1951年11月,志愿军向“三角地区”增调铁道兵一个团、工程总队一个大队和人民军一个铁道联队,加强抢修力量。同时,采取了很多应急抢修方法,比如以枕木排架代替大弹坑填土,再比如在抢修桥梁时采取了“爬行桥”、“水下桥”,甚至在夜间修复通车后天亮前主动拆除工字钢梁等重要部件,造成没有修复的假象,美军自然也就不会再来轰炸没有修复的桥梁,避免遭到进一步破坏,到第二天夜间再重新装上,又可以迅速通车。

此外,在抢修中,铁道兵部队创造并完善了一整套的战时抢修方法,确定了先通车后加固,先简单后复杂,确保重点等原则。抢修的便桥、便线都只要达到最简单的修复标准,能维持三到五天就算完成任务。就是这样,在与美军轰炸一修复一再轰炸一再修复的反复斗争中赢得了胜利。并且,铁道部队还组织了“当当队”,在夜间无灯光情况下引导列车通行,一举解决了夜间无灯光运输的难题。当时,美军飞机都没有装备夜视设备,夜航飞行员数量也不多,所以,夜间无灯光通车就可以在美军飞机难以发现的情况下保证了夜间运输 。”

 

[11]图: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12]我的生命已近黄昏,暮色已经降临,我昔日的风采和荣誉已经消失。它们随着对昔日事业的憧憬,带着那余晖消失了。昔日的记忆奇妙而美好,浸透了眼泪和昨日微笑的安慰和抚爱。我尽力但徒然地倾听,渴望听到军号吹奏起床导对那微弱而迷人的旋律,以及远处战鼓急促敲击的动人节奏。老兵永远不死,他只是凋零。像那首歌一样,我作为一名在上帝的光辉下尽心尽职的老兵,现在结束我的军事生涯,悄然远去。

姥爷终归是幸运的,他随着部队一直在不断的辗转迁徙,最终来到了离板门店只有10公里的地方,亲眼看到了最终的停战,和部队一起回到了国内,又接着回到了熟悉的安阳机务段。后来,来到了郑州,认识了我亲爱的姥姥并且有了四个可爱的孩子,两年前我还筹划了他们的60年钻石婚的庆典,似乎一切都是很圆满,只是,姥爷的内心终究是有缺憾的吧,毕竟,他答应过他的老友们,要替他们等到被国家承认的那一天,然而他其实是恐慌的,他害怕他终究没有等到。。。

在战后的一些年里,姥爷和他认识的战友们(当然后来很大一部分接着变成了工友们)每一年都会定期的组织聚会,然而现在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举办了,毕竟送走一位位老友对姥爷内心的创伤不可谓不大。依稀记得,我们都认识的闫帧玉老爷子走的时候,姥爷当年已经七十大几,按理来说是不该去这样的白事的,但姥爷依旧还是去了。我记得,闫姥爷病危的时候握着我姥爷的手,含着热泪说:“咱哥俩也好几十年了,你听我跟你说,我自己啥样我心里有数,你可得好好活着呀,活着替我们看到被国家承认的那一天,到时候过来瞅瞅我,咱俩唠唠嗑就种。”

姥爷握着他的手,坚定的点了点头。

 

 

后记

作为一个年轻的创作者,我对于这个题材一直都是忐忑不安的,怕亵渎了这一段厚重悲伤却充满着希望的历史。这个暑假,母亲执意要让我回一趟郑州。她说,你不是一直想写你姥爷的故事嘛,趁这个机会赶紧去吧,若你真的能做点什么,也是尽了你的一份孝心了。 带着母亲的鼓励和家人的支持,我决定将这个故事投稿出去,如果能让更多年轻一代的人看到,对这些为了共和国奋斗一生的兔子们也是种安慰吧。我们幸福并感激着: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中关于抗美援朝历史那一集的结尾,就让我用这句话来为这个故事作总结吧。我们幸福并感激着,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亦如是。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