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锋:为中国“父亲”辩护!

来源: YMCK1025 2019-06-16 12:53:5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977 bytes)
回答: 忆父亲张大千(ZT)YMCK10252019-06-16 12:48:54

肖锋:为中国“父亲”辩护!

 

有一半人认为父亲节没啥好过的。中国父亲当到这个份上,算不算一种失败?

男人结婚前要有钱有房,结婚后要陪孩子。可哪那么多全能型的“父亲”?

 

人们指责“父亲”不够格,不陪孩子,为什么不呼吁建立中国男性产假制度呢?

父亲节到了。但在当下中国,说起“父亲”二字很沉重。如果“父亲”是个岗位,那许多中国“父亲”会被认为不称职。

最近,一项腾讯理财的联合调查显示:高达47.8%的人不打算给父亲过节,而有36.9%的受访者在父亲节不打算花一分钱,其消费力不足母亲节1/7、儿童节1/12、情人节1/13。

肖锋:为中国“父亲”辩护!

对父亲节有打算的少数人中,排前三位的行动是“请爸爸吃大餐或买礼物”(15.7%),“打电话问候”(15.2%),还有“发红包”(10.1%)。

肖锋:为中国“父亲”辩护!

关键是,有一半人认为父亲节没啥好过的。

有网友称:你见过有一个爷们因为这事叫(屈)了吗?这就是男人!

不必跟母亲节、儿童节争什么消费力,要争的是,中国父亲当到这个份上,算不算一种失败?

最近,任正非受访华为事件顺便谈到做事业最大的遗憾,就是对不起孩子,因为陪伴太少嘛。

这让我想起电影《盗梦空间》里的一幕,老总裁临终时,颤颤微微从病床边的保险柜里拿出了与儿子玩过的风车。亲情疏远,事业做这么大为的是什么呢?

可也有人会问,假如总裁当年为了陪儿子,结果事业失败,他会不会怨家人,或反过来,家人会不会怨他呢?

“父亲”岗位经常面临两难选择。所以在此,我要为“父亲”辩护一下。

“父亲”不挣钱

 

就啥也没有了

 

2012年,百度曾做过个大数据调查“中国人最怕什么”,在“十大最怕”排行中,男人最害怕没钱,女人最害怕变老。这个结论是从近2000万个与“害怕”有关的问题中大数据运算出来的。

男人最怕没钱,怕事业受挫,怕输、怕入错行和怕被比较。女人则普遍担忧感情问题,怕男人脚踏两只船,怕没安全感。

歌云:“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慢慢地变老。”现在,男的变卦说,“我要跟你离婚,因为你老了!”女的会变卦说,“我要跟你离婚,因为你没钱!”当然这是极端的气话。

早在2011年民政部调查就发现,70%的内地女性选择“男方要有房才结婚”。开发商甚至利用这种心态刊登广告称“你和丈母娘之间隔着一套房”。调查发现,受访者中90%的人表示拥有一套住房对维持婚姻很关键,相比之下,仅有10%的人表示最重要的是爱情。

最近,又有人街访问女生:“你会喜欢一个很帅但很穷的男朋友吗?”女生们都很实际,除少数人表示“没钱才要一起奋斗呢”之外,多数人不认同,“爱能当饭吃吗?”

你看,男人结婚前要有钱有房,结婚后要陪孩子,还要事业成功会挣钱。可哪儿那么多全能型的“父亲”?

肖锋:为中国“父亲”辩护!

▲祝所有父亲节日快乐(长按可保存图片分享)

“父亲”没事业心

 

就会被当loser

 

我发现一个有趣现象,那些发明家、科学天才或成功企业家,没几个是好父亲。

像爱因斯坦一生有两段婚姻、三个孩子,其中却有两个子女是精神病患者,可见没有照顾好他们。

像乔布斯有了第一个女儿后很长时间都不闻不问,看起来完全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

而牛顿先生干脆终生不婚,连当“父亲”都没资格。

或许,全人类的计划,就是让这些卓越人群专注创造,不事亲情吧?没有儿女情长,也不长寿,这是天才的宿命吧。

天才创造非凡,庸人繁衍后代。

可见,卓越的人,能兼顾事业和家庭的不多。广告和影视剧不代表现实。

社会大环境下

 

男人往往只能顾一头

 

我辩护,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并没有变多少,中国仍是个男女薪酬不平等的社会。所以男人只能顾一头。

你看到,在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超级奶爸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超级奶爸抱着孩子,陪孩子到处游玩。

可你没看到的是,北欧国家中男性和女性收入相差无几。假如全家人都指望着男性赚钱养家,男人哪儿有功夫当奶爸呢。

还有产假这个事儿,北欧男性是可以有一年的带薪产假的。事实上不少发达国家都有男性带薪产假。而中国父亲只有7天产假。有的单位干脆一天都没有。

人们指责“父亲”不够格,不陪孩子,为什么不呼吁建立中国男性产假制度呢?

肖锋:为中国“父亲”辩护!

现在有个“丧偶式育儿”专指“父亲”岗位的长期缺失。甚至广泛流传成龙抽空去幼儿园接房祖名、却不知道房祖名已经上了小学的笑话。

“丧偶式育儿”遭到普遍吐槽。我知道抱怨“男人其实很辛苦”没人同情。

中国的父亲,正在陷入一种怪圈之中:越焦虑孩子的未来,就越要去忙打拼;越打拼,就越没时间陪伴孩子。

我们明白,有父亲陪伴成长的孩子思维更活跃,动手能力更强,性格会更开朗,意志会更坚定。我们明白,社会越是竞争激烈,孩子越是需要父亲历练。我们也明白,“父亲的缺席”将来怎么补救也补不过来。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孩子有一天会明白父亲的苦衷。就像电影《教父》中老三那样,父亲遇刺后才感觉到家族的重担。

通常,父女关系没障碍,父子关系却常常有障碍。那些不想给老爸过父亲节的人,是否借机跟老爸和解一下呢?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