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如何安置被放弃的新生儿?
知友:飒姐
大概二十多年前吧,那时候妈妈医院里,有一个清洁工,姓黄,大家都喊他黄师傅。黄师傅那时候大概快四十岁,每天拿着个小笤帚小搓斗在医院里打扫卫生,人很老实。
黄师傅没有老婆,自然也就没有孩子。二十多年前重男轻女的人很多,有的生下来的孩子有点毛病,又是个女孩,就会被丢弃。
那天,值夜班的医生听到外面有婴儿的哭声,打开门一看,楼梯口放着一个纸箱,里面有一个刚生下来没几天的女婴,女婴哇哇哭着,但是却是一个兔唇婴儿。
那个年代没有监控,放孩子的人早就没了影子,报警也无从查起。就在大家为这个女婴的去留担忧的时候,黄师傅抚养了她。
万幸这个女婴除了兔唇,并没有其他缺陷。医院里的同事都给他捐了款,大家这个给几件衣服,那个给几双小鞋子。
那个时候很多奶粉推销员会送给产妇奶粉,有的时候病人喝不完的奶粉,出院不要了,收拾病房的时候大家都会拿起来放好,留给黄师傅。有时候病人给送些鸡蛋水果,大家也会塞给黄师傅几个。
虽然黄师傅工资低,但是吃喝不算发愁。女婴虽然兔唇,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怀下,很争气,身体也比较健康,大了一些后,医院帮她做了手术,减免了费用,缺陷基本上就纠正了,只留下一道疤痕。
我经常在医院里看到这个女孩子,跟在她的养父后面,在医院里跑来跑去。楼梯间里面有一间原来堆放杂物的小屋子,医院特地让后勤买了床和生活用品,安排黄师傅在那里住下,那就成了黄师傅父女的家。
有了孩子后,黄师傅专门去找院长,说我受罪不要紧,只是天气太热孩子实在难过,能不能给安一个医院里淘汰的二手空调,院长立马让后勤专门给他们从别处挪了一个。
后来女孩子上了学,学习很好,再后来,听说她学了护理,留在了广州。黄师傅也被女儿接了过去,劳累了一辈子的人,身体不太好,女儿一直伺候着他,直到去年去世。
每当我走到旧楼那个楼梯间,如今已经空空荡荡,我都会想起那时候我还很小,跟着妈妈去医院,看到黄师傅端着碗,在喂小女孩喝米汤,昏暗的灯光下,一老一小,在这艰苦的人间相依为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179119/answer/41067040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山东省立医院
夫妇二人生了对双胞胎,小的800克,不要了,新生儿科的护士大夫就从家里带东西养着,警察不管,给养到一岁,大胖小子,没有任何健康问题,父母还是不要,都不看他,16年七月生的,大家就这么养着,现在快满两岁了,明显语言智力发育不如正常孩子,毕竟没有正常的母爱父爱,没有时时刻刻的爱护
附一岁生日照片



不幸的孩子,作孽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179119/answer/41067040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山东省立医院
夫妇二人生了对双胞胎,小的800克,不要了,新生儿科的护士大夫就从家里带东西养着,警察不管,给养到一岁,大胖小子,没有任何健康问题,父母还是不要,都不看他,16年七月生的,大家就这么养着,现在快满两岁了,明显语言智力发育不如正常孩子,毕竟没有正常的母爱父爱,没有时时刻刻的爱护
附一岁生日照片



不幸的孩子,作孽啊
十多年前,我妈工作的医院里,一个17岁的小妈妈产下了一名女婴。
我妈的科室和妇产科很近,没事时经常去串门。那天,恰逢产妇的母亲带着产妇和新生儿来办出院。
小妈妈抱着孩子,低着头坐在一边的长椅上,娇小的身躯瘦瘦的,面容秀丽而苍白,脸上还带着小女孩的青涩,沉默地扣着手。
产妇的母亲忙着签字,办出院手续,时不时看向自己的女儿,眼神责备而心疼。大概是内心积蓄了太多的情绪,忍不住对着医生絮絮念起来。
原来小妈妈还是职高的学生,家在农村,来学校之后交了个男朋友,一不小心怀孕了,什么也不懂,直到肚子大得上不了课,被学校发现才通知了家长,本来要打掉,妈妈心疼女儿,小男朋友也说会负责,才生了下来。
直到生产当天,小男朋友来看了一次,看着还没睁眼的孩子,神情紧张,说去借钱,却一去不复返,过几天去学校一问,老师说他已经好几天没来上课了,再问问熟悉的朋友,都说不知道,直到有个同学悄悄告诉她们,小男朋友已经连夜买了车票,去广东打工了。
说着说着,原本沉默地坐在一旁的小妈妈,低下头啜泣起来,她母亲无奈的说,从村里出来读书,书没读成,结果生了个孩子,孩子他爸还跑了,回去要被村里人笑话死,还没成年,没结婚证,没户口,以后这孩子要怎么养都不知道。
她母亲看看屋里的人,说,医生你们好心,有认识的好人家吗?实在不行,给别人领养吧。然后转向她女儿,你同意吗?小产妇还是低头沉默着,点了点头。
刚好,我妈有俩同事,两口子都是这医院的医生,30多了,结婚4,5年,一直怀不上,也检查了,说身体有问题,估计以后也怀不上了。他俩知道我妈和妇产科主任的关系好,一直托问,有没有健康的弃婴,男女都行。
赶巧了,我妈一介绍,两家人见了面。
见面那天,医生两口子特意早到了好久,小妈妈看上去气色好了很多,脸色也红润了起来,展现出了原本的美貌,大眼睛,高鼻梁,五官清秀。
小妈妈小心的打开襁褓,孩子粉粉嫩嫩的,大眼睛,高鼻梁,小嘴咂巴咂巴,粉嘟嘟的,五官和小妈妈长的一模一样。
医生两口子喜欢的不行,当天两家人一起吃了个饭,小妈妈的母亲说要赶回去收玉米,回村里还要坐中巴转面包车,路上还要三个小时,吃完饭便把孩子交给了他们,医生两口子给包了个2000的红包,说给产妇补补身子。
医生两口子去民政局,按弃婴给小女孩办了户口,正式接纳孩子成为家里新的一员。
从此再没有小妈妈一家的消息,小女孩则迅速融入了医院的家属圈,从蹒跚学步,到蹦蹦跳跳,一直是大院里的开心果,会去找五官科的爷爷玩,找内科的阿姨要小卡子别头发,偷偷扯放射科叔叔的白大褂然后调皮的逃跑。
后来医院新年晚会,小女孩穿着小裙子上台跳舞,收获无数掌声,院长特意给她颁发了毛毛熊作为奖品。
今年,听说小女孩考上了当地重点高中,医生两口子宴请同事吃饭,男医生喝多了,又聊起当年收养孩子的事,哭了,被大家调侃,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