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

来源: YMCK1025 2019-02-25 16:55:2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786 bytes)

 

如何看待辅导孩子作业十大后遗症

 

 

近日,小猿口算与丁香医生发布的《2018年十大家长辅导作业“后遗症”》引发众多家长共鸣。

数据显示,辅导小学生家庭作业的主力军是30-40岁的妈妈,

全国家庭中仅有10%的爸爸会主动承担孩子的辅导任务,身负孩子学习重任的妈妈健康问题亟须关注。

(《重庆晨报》01月23日)

 

辅导孩子作业十大后遗症

  TOP1:因辅导作业生气87%

  TOP2:因辅导作业引发夫妻争吵84%

  TOP3:每天辅导作业时间超过2小时74%

  TOP4:因辅导作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60%

  TOP5:因辅导作业出现胸闷、头疼40%

  TOP6:因辅导作业出现高血压22%

  TOP7:因辅导作业出现抑郁倾向21%

  TOP8:因辅导作业食欲不振20%

  TOP9:因辅导作业出现心脏不适14%

  TOP10:因辅导作业二胎妈妈产后抑郁2%

 

近年来,新闻已有不少关于家长辅导孩子作业出现各种后遗症的报道,并引发讨论。

对于辅导孩子作业引发的后遗症,家长应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呢?

笔者在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肩负大任,学习成长的心态。孟子是中国古代的圣贤,是教育家。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话不单是对人的事业成功来说的,不单是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的,也是对家长的成长来说。辅导孩子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历炼,这句话在家长辅导孩子方面可以这样理解: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家人,一定先要使家长和孩子心意苦恼,使家长和孩子筋骨劳累,使家长和孩子忍饥挨饿,使家长和孩子受尽贫困之苦,使家长和孩子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家长和孩子的内心受到震撼,使家长和孩子性情坚韧起来,增加家长和孩子所不具备的原来没有的才能。因此,家长和孩子要一起成长,辅导孩子是一门学问,需要在辅导中学习、体验、总结,经历受苦、迷乱、饥饿等,才能增长家长的教育力,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从这个角度看,家长受点挫折是必须的,这样的家长才会更好的成长。

 

二、科学辅导,提高辅导的效率。辅导孩子作业,科学的方法更有效。

上海教师的数学教学效果之高闻名世界各国,其主要的方法是“抓住重点,反复训练”,笔者认为这种方法适合于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找一条题与作业相类似的题型,首先让孩子去探究,发现孩子不懂的地方,对孩子进行辅导,然后让孩子完成,再找一条与作业相类似的题,让孩子完成,发现孩子能完成后,再让孩子去完成作业题,这个过程,家长会获得信心,孩子也会获得信心。这种方法适合多种学科。

 

三、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向孩子发泄不良情绪。

每一位家长都是社会的角色,他们肩负着家庭的重任,事业的重任,因此,会面临各种压力,内心积累有着不少的破坏性情绪。情绪的渲泄有一条规律,强势方向弱小方发泄。家长是强势方,孩子是弱势方,在辅导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很可能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因此,家长要时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调节情绪的方法有:运动、坐禅、朗读、倾诉、参加活动、作息有规律、晨喊、饮食清淡、性生活和谐等。

祝各位家长学习进步。

 

 

 

校外培训机构中有多少教师是“恋童癖”

 

最近,《半月谈》报道了一组骇人听闻的数据:2018年1月至10月,深圳已发生幼儿园、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强奸、强制猥亵、猥亵儿童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4宗,14名教师和工勤人员对21名未成年人实施性侵。相较上年全年,发案数上升55%,受害未成年人人数上升75%。值得警惕的是,14名犯罪嫌疑人均为男性,其中幼儿园、学校教师和工勤人员6名,占比43%;校外培训机构教师8人,占比57%。被性侵的21名未成年人均为女性,其中8岁以下13人,占比62%,低龄化趋势明显。(《中国青年报》2019-01-29)

 

假期里,许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或培养一技之长,会想方设法让孩子参加校外的培训机构,但是家长有没有想过,校外培训机构中有多少教师是“恋童癖”这个问题,对此,笔者为了提醒各位家长,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什么是恋童癖

“恋童癖”是以未成年为对象获得性满足的一种病理性性偏好。 恋童癖性欲指向的范围一般是青春期以前或未发育的儿童。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恋童癖者的大脑中的“白质”异于常人:简单的说,灰质构成大脑,白质在灰质之间传输信号。正常人在看到儿童时会产生保护欲、而恋童者则是产生性欲。这些科学研究的发现,都指向一个越来越被学界接受的结论,即恋童是一种天生的"取向"。

 

 

2、校外培训机构为什么会有恋童癖

校外培训机构为了获得暴利,往往会高收培训费,但支付给培训教师的费用很低。因此,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往往流动性很大,有时很难招到有实力的老师,在这种前提下,一些没有教师资格证,或是另有心机的老师会乘虚进入培训机构。

 

患有恋童癖的人,他们有可能是高学历的人,有可能是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可能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人,也可能是水平一般的人,在他们的眼光中,青少年是一种“猎物”,低薪也愿当培训教师,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得培训费,而是为了获得控制“猎物”的机会。

 

 

3、什么样的培训环境容易让患恋童癖的人伤害孩子

据深圳有关部门的一项统计,校外培训机构占比近六成,仔细梳理案件发现,很多被害人在“一对一”辅导课堂中被猥亵。大部分“一对一”辅导课室内未安装监控探头,为犯罪嫌疑人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

 

 

4、孩子遭遇患恋童癖的人伤害后,危害有多大

患有恋童癖的人会产生妄想,在心目中把小女孩幻化成两种形象:一是恋人,一是母亲;会把小男孩幻想成恋人、小女孩等。这种病态的人格,是扭曲的,是心理变态的。

 

被患有恋童癖的人伤害过的孩子,影响是可怕的,他们在学业成绩上会一落千丈,他们会有心理的阴影,如果他们能走出心理的阴影,他们会健康成长,但是这段心理阴影的经历会如梦魇一样保存在他们的记忆中。如果不能走出心理的阴影,这一阶段记忆里积累着心理的负能量,这些负能量是黑暗的、不满的,愤怒的、仇恨的。

 

他们会因压抑和伤害而让性格变得暴躁、抑郁、自卑、自暴自弃,甚至会有自残、自杀或杀人倾向。更有可能由于被影响,孩子由受到心理创伤,长大后由受虐者变成施虐者,形成反社人格,变成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成年男性患恋童癖而伤害男童,男童如果走不出心理阴影,有可能变成同性恋。

 

 

 

春节回家,爷爷工地带馍给孙为教诲的珍贵价值

 

1月27日,江苏淮安。64岁的张师傅在车站候车准备回老家,老人还随身装着从工地带的一块馍馍,说要回家给孙子做礼物,想教导孙子好好学习以后不像自己这样辛苦。(《澎湃新闻》01-31)

 

 

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在民间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教育智慧,笔者以“春节回家,爷爷工地带馍给孙只为教诲”这个话题,在这里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家风需要危机教育为警示,从而培养孩子自我修复能力。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方面,爷爷工地带馍给孙子,想教导孙子好好学习以后不像自己这样辛苦。这其实就是一种励志教育,从此可看到这个家庭的教育,重视体验教育,目光长远,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产生危机感,有危机就有珍惜,有奋发,就会进步。适度的危机教育可以让孩子警醒,从而培养孩子的自省力、自悟力、自我修复力。

 

二、赋予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物质以思想和情感,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启示和励志作用。家庭成员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他们的行动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较大,他们送给孩子的礼物,如果能赋予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这种内涵如果能让孩子理解,产生的教育影响会更大。长辈送给孩子的礼物,不只是爱,爱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在礼物中,适度注入一些难忘的记忆、正能量思想,忧患意识等,有利于启发孩子,劝勉孩子,励志孩子,从而让孩子获得某种思想和启示,对孩子的成长会更有利。

 

馍馍的价格低廉,但在这位爷爷手里,却感动那么多人,有那么深刻的启示,获得那么多人的认同。从此可以领悟到,很多细小的物品,只要给它们注入故事、价值、思想等,它们产生的教育价值都是不可低估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