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世心,做世间事:可求感应,但勿太执著

来源: YMCK1025 2019-02-18 09:57:4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7595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19-02-18 19:21:4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以出世心,做世间事:可求感应,但勿太执著

 

倾莲池罗智

 

最近朋友圈很多人在转发一段内容:

 

“有位师兄平时修行很精进,他们单位有一个正职的位置空缺,

大家都认为这个正职位置非他这个副职莫属,哪想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上面委派了一个新的正职上任。

 

而他本人遭受排挤,被调到门卫任职。这位师兄把家中供奉的菩萨打包起来,

不再供奉,不再做功课,对佛法完全失去了信心……

 

2015年8月12日天津那场爆炸事件,整个单位的人全部丧身,而他因为在门房,

远离爆炸区,仅他一人生存下来。师兄把家中的佛台重新摆上,痛哭忏悔……”

 

这个案例之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在佛法圈子里,类似的心理行为却普遍存在,

因为挫折、违缘而中断修法,乃至退转从此不再学佛。

 

提到学佛,大部分人都是从感应而入门,生病的求健康,单身的求脱单,

贫穷的求发财,困窘的求顺利……

 

总之借着佛法之有用来信佛学佛,是为感应门。

不能说怀着这种心态不好,毕竟大部分人都不是圣人,

不是一上来就发心解脱断轮回,而是还缠缚在世俗的因缘中。

 

 

佛菩萨遍知一切,开示了无数方便之门,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所以千手千眼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和满足一切所愿的地藏菩萨,

备受大众喜爱。

 

 

我不反对众人学佛求感应,毕竟这也是佛菩萨开许的,

普通人往往由感应门,或者神通境界等进入佛门。

 

你反对他们求财富、婚姻、健康了,一个个上来就劝他们断生死求解脱,

直接会把很多人拒绝于门外,断了多少人的慧命。

 

适当看看感应录,对于很多人来说,会增益许多信心,

这也是我经常发各种感应的原因之一。

 

但是如果太过于执著了,往往有退转的可能,因为带有功利性的发心,

一旦没有得到功利性的结果,就会大受打击而失去信心。

 

很多大德都提倡在修法时,都特别开示要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比如你求今年2019年事业工作顺利,或者找到一个如意伴侣。

你大可以为此去净障集资和修法回向。

 

但是结果是否如愿,涉及的因素特别多,而非由佛菩萨说了算,还与你的个人的因果有关。

 

没有福报很贫穷的,佛不可能一下子把一个亿直接砸给你,那是不可能的。

 

结果你无法控制,但因可以,做好能做的,其他只能随顺因缘。

 

人生中的一切,无不是往昔福德业力的显现。

今人见到比尔·盖茨、巴菲特、马云等富甲天下,欲寻其轨迹规律,依然是未得根本。

 

根本还是在于他们累世布施的福报,今生缘起具足,故果报显现。

 

诵经持咒祈愿亦是如此,每个人宿世以来的起跑线并不一致,

有的立竿见影,有的久久方见其功,有的甚至是下辈子才看到效果。

 

在凡夫地,应当回到禅宗的心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可以去追求财富和幸福,

但是不能太执着其中,一旦深陷其中,就会被它们所束缚和左右,求出无期。

 

学佛者可以去追求和创造财富,但是不能被财富左右,患得患失,

影响了心境和修行,否则影响解脱。

 

以前看文学作品,文人墨客喜欢怀念故乡,每每仰望明月,心间不由得泛起一阵阵乡愁。

 

适当思乡没问题,一旦太眷恋故乡的结果是什么?

我记得在一部经典中,佛说到太执着出生地的人,

死后会转生为那里的动物,继续留在故乡。

 

昨天有位师兄问我,关于鬼子母法系中,经典有说不能染着,

否则死后会成为她的眷属,投生到药叉世界。

 

我说这个是正常的道理,不论你修持任何法门,若无菩提心,都不会超过三界。

你念佛、修禅定止观,还是诵金刚经,只要没有菩提心和出离心,

就只是得到人天福报而已。

 

古代有位居士念诵金刚经很精进,有位禅师知道了,劝他一定要回向极乐世界。否则你虽然很精勤地念诵,虽然会有很大的功德,亦只是成为你继续轮回的资粮而已。

 

在《阿毗达磨概要精解》中,讲述了系列关于执著与死亡的故事。

 

在佛佗时代,一位叫蒂啥(Tissa)的比丘,他得到了一件精致漂亮的僧袍,

非常喜欢,把它挂起来后,心里想:“我明天来穿”。

 

不幸的是,他晚上因为食物不消化而命终,并转生为一个跳蚤,住在他的崭新的僧袍里。

安葬他后,僧团开会要处理他的遗物。这只跳蚤在僧袍里急得跑来跑去大叫:

“这些僧人要抢夺我的东西!”

 

佛佗以清静的天耳听到了他的叫声,就对阿难尊者说让僧团七天以后再处理他的遗物。

第八天,僧团分发了他的遗物,比丘们好奇地问佛佗为什么要推迟到今天。

 

佛佗说:“因为执着于他的新僧袍,蒂啥转生为跳蚤。

如果你们过早的分发了他的遗物,他的愤愤不平会让他掉入地狱。

在第七天这只跳蚤死了,转生到兜率天。

这就是为什么我让你们在第八天分发他的遗物。”

 

在这个故事中, 蒂啥尊者持戒方面无可挑剔。

他唯一错误的行为就是对正当的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怀有强烈的执著。

 

因为这样的心念具有贪根,终究是不善的。

因为这样的心念持续到他死前,它的力量强到足以导致投生于恶道,

不过在恶道中持续的时间不长。

 

蒂啥(Tissa)是有持戒的福报,本来若是平静的死去,

可以乘此福力直接往生兜率天,但是因为贪执于自己的僧袍而死。

 

这个贪的牵引力太强,直接盖过了他的善根,所以就投生为僧袍上的一只跳蚤。

 

好在世尊在世,知晓他的因果,跳蚤之业尽后,他转生到了兜率天。

 

以前有人留言说,有朋友的宠物狗丢了,就每天日日痛苦,因为她与狗关系特别好。

 

在菩萨戒中禁止养宠物,原因之一就是防止与宠物有过多接触和相应。

据说有些寺院,不仅禁止比丘养宠物,也禁止种花什么的。

 

这都是一种防护之力,以保护自己的心识不要攀缘于不清净的外境。

如一个人如果太喜欢和眷恋家中的宠物狗,这种相应力太强,他下辈子可能就转生为狗。

 

但是假如你的修证很高,没有执念,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那是另外一回事。

 

此心如行云流水,无有垢染,没有太多都执著,则你可以基于菩提心去救度一切的众生。

 

大成就者噶玛恰美仁波切,据其传记所载,他将母亲、舅舅、管家和宠物狗等,

都带去了极乐世界。

 

《贤愚经》中,有个人每天辛苦工作,将赚来的钱都买黄金储藏在家中,

他一共存了几罐黄金而死。

 

由于对金子的喜爱,死后直接投生为家中的蛇,爬到黄金生,日夜看守着自己的财宝。

 

很显然,不仅是宠物,关于财富、名声、地位、眷属、物体的任何执著,都会障碍解脱。

 

即便如此,在凡夫的境界中,需要有一个善妙的所缘,以此投生善趣乃至净土。

 

《阿毗达磨概要精解》还讲到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座部佛教鼎盛时期,人们普遍认为那时有仍很多阿罗汉在世。

 

其中有一位阿罗汉长老,他的父亲过去是猎人。

 

这位父亲到了老年的时候出家,当他快要死的时候精神变得失控,

面部扭曲,充满恐惧,好像在和看不见的敌人搏斗。

 

“怎么回事,父亲?” 长老问。

 

“一条黑狗,一条凶猛的黑狗正在攻击我!” 他父亲急慌慌地回答。

 

这位长老知道这是他父亲过去不正确的谋生方式造的恶业现前了。

他立即让沙弥去采摘鲜花来整齐地放在寺院的佛塔周围。

然后他把在病榻上的父亲抬到了佛塔前。

 

“看呀,父亲,”长老指着佛塔周围的鲜花说,

“我们以你的名义给佛塔供养鲜花,高兴起来吧,父亲。” 

 

他的父亲睁开了双眼,露出了欣喜感激的微笑。

然后他又闭上了眼睛,平静安详地吐出最后一口气。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如果这位长老没有及时干预,而只是被动地看他父亲在恐惧中死去,他父亲将会落入恶道。

 

但因为他及时而有效地介入,在他父亲死亡前的最后时刻,

给他制造了一个生起善心的重要的机会——一个具有无贪根伴有喜的善心

——这是一个足够有力使他生于善处的善心。

 

凡夫的心无法立刻证入空性,远离一切执著,

故佛菩萨往往以有形之所缘为方便,引导他们渐次解脱。

 

如果一个人临终时一心系念阿弥陀佛,脑海中全都是佛之形象,

他可能会去极乐世界或者天界。

 

这是一种趋向净土的大执著。若是临终时远离一切的执著,

不住两边,他可能会证得法身,无所谓来去了。

 

平常念佛持咒的成就口诀是万念归一,生起禅定,与本尊誓言相应而渐次得度。

若万念归一后,将一观空,能所脱落,现见觉性则证悟。

 

 

 

又有一则故事。

 

在国王任命他为刽子手以前他是抢劫犯和杀人犯。当了55年刽子手之后他退休了。

那一天他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准备了自己喜欢的食物,正当要用餐的时候,

刚从定中出来的尊者舍利弗来到他门前乞食。 

 

他觉得在他一生的这个重要时刻尊者舍利弗来了真是太好了。

所以他请尊者舍利弗进来,用他所喜欢的食物供养尊者,

当尊者进食的时候他站在旁边给他打扇。

 

饭后舍利弗给他开示佛法。可是他因为老是想起过去他行刑杀掉的人,他就无法专心听讲。

 

舍利弗注意到这点就问:“你为什么不能专心?”

 

他如实回答后,舍利弗想:“我得哄哄他。” 然后问:

 

“你做这些事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还是别人命令你做的?”

 

“国王命令我做的,大师。”

 

“既然这样,居士,这是坏事吗?”

 

这个从前的刽子手是一个有点迟钝的人,当他听舍利弗这么问,

一下如释重负地说:“不,不是坏事。那么请你继续讲法,大师。” 

 

这时他的心平静了,能够专心听法。结果当他听讲的时候,

培育出了内观智慧的行舍智,这是见道以前的最后一阶智慧。 

 

讲法后,他陪着舍利弗从街上走过,然而在他回去的路上被牛撞死了。

 

比丘们听到他的死讯,就问佛陀他的去处。

佛陀回答说,由于他听尊者舍利弗的开示证得的内观智慧,他生于兜率天。

 

屠夫摄心一处闻法,以证得的内观智慧,生于兜率天。

 

如果将学佛的外求转为内求,将不可左右之感应,

转为对戒定慧的修持,诸多患得患失的情绪皆会消失。

 

你无法决定菩萨什么时候示现,但是你可以决定自己是否持戒,是否修定,如何修。

 

总结来说,作为一个佛弟子,行走在红尘世界里,有世间的责任,需要完成各种俗务。

 

佛也宣说了无数圆满世间所求的法门,如增益福德财富、怀摄他人、降伏怨敌等。

 

善于修持者,通过修持迅速生起功德,满足所愿。

 

但是求财的成了守财奴,怀摄他人求姻缘的成了邪淫者,

降伏怨敌的有一身的脾气和怒火,就远离了佛陀的初衷。

 

有的由于福德不足,求不到了,他就开始怀疑佛法,然后退转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开始修法时,当怀着一颗淡然的心,无畏于得失。

 

你可以去求,若是求不到,是你的福德因缘不足,是你做得不够好,当继续努力。

而不是求不到了,就活不下去,或者很情绪化地拒绝佛法。

 

也就是不能太把世间的功名利禄太当回事了,人生如戏,可以追求一场好戏,但不能太入戏。

 

不过于当回事,不等于不当回事,你依然去从事世间的事业,有家庭生活,

但是心境变了,因为看得透,放得下,有一股无畏的大勇气!

 

佛法的核心在于止观,止则制心一处,观则应无所住。

 

以一颗出世心,来做世间事,很多事,功到自然成。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