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在自己家里就可以烧头香
特别提示:本文转载自嘎玛上师微信公众号。
嘎玛仁波切/文
在中国逢年过节拜佛求佛的人特别多,很多人都喜欢到寺庙争头香。
有的人穿着几万块的名牌服装,衣服被烧得都是窟窿,有的人连头都被烧到了,
还要挤着往前冲,争着抢着点寺庙的第一柱香。
人们似乎觉得谁抢到头香就最有福报,这绝对是扭曲错缪的想法,福报不是这么来算的,
最多就是你起得比别人早,走得比别人快,抢得比别人猛。
大家都一样有虔诚心,难道走在前面才有虔诚心,走在后面就没有虔诚心了?
也许走在后面的人,是不忍心看人们这么抢,是在忍让,
这样的慈悲发心,福报可能更大一些。
现代人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思想,总认为快一点儿,走得前一点儿就是最好,
甚至认为贿赂别人也要走在第一个,这样好处就会多一点。
所以在心理寄托的需要下,把佛陀也当成贪官了,想说:
“我第一个把香交给您,您就一定要先记着我,先满足我的需求啊,
这么多人拜佛,您可别忘记我,我最虔诚,我第一个烧的香……”
佛陀当然不会这样想,就像天上的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平等地照耀全世界所有生物,
对太阳而言不存在先照谁后照谁,至于有没有被照到,有很多外境的原因,
也有你是不是愿意晒太阳这个内在的原因。
只要你有虔诚心,佛菩萨肯定会保佑你,但是佛更希望的是让你从内心开始学会反省。
当新年的钟声第一次敲响,内心要知道,这是警示我们去恶行善的钟声,不要再做坏事了,
要从无明中快快醒来。香,让我们闻起来非常舒适,我们要想了,自己的内心有没有变香?
灯,不仅是点亮这么简单,更要点亮自己内心的明灯。
作为一个佛教徒,你的行为、语言、思维有没有让更多生命感到舒适、光明与温暖?
让自己的心变香,还要让其他生命感到舒适;让自己的心变亮,还要想办法照亮更多生命,
佛陀要我们做的是这个,这才是我们点香点灯之目的。
否则寺庙里为什么要点那么多灯?难道是佛陀有什么东西看不见吗?
当时不是,遍知一切的佛陀已经觉悟,不需要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去点灯照亮他的脸,
更不需要我们用香把佛像熏得乌漆墨黑的。
所以,虔诚心非常重要,但如果信仰扭曲了,就要纠正过来。
明白了这些,你不用到庙里,在自己家里就能烧头香。
南印度的恩扎菩提国王想要供佛供僧,就把宰相叫过来说:
“你派人去北印度请佛陀来皇宫,我想要做供养。”
宰相说:“不需要啊国王,您只要在屋顶上虔诚祈祷就行了,无需去北印度请佛陀。”
恩扎菩提国王沐浴更衣焚香,安排人准备好午饭,他就在屋顶上虔诚祈祷佛陀。
到了中午,佛陀果然带着五百罗汉从天而降来接受他的供养。
关于虔诚心,伟大的释迦牟尼佛曾说过:“谁有虔诚心,释迦就坐在他面前。”
莲花生大师也讲过:“谁有虔诚心,我就睡在他家门口,不去别的地方。”
一个人的虔诚心有不同,佛离我们却没有远近之分,否则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就算在寺庙里烧香点灯不也会因为相距很远而没有用吗?
能不能只是用心去观想点香点灯呢?对于很多懒惰之人、吝啬之人而言,
他们会找各种借口说形式不重要,因为他们根本不愿意付出行动,所以必要的形式还是需要的。
连我们这些修行了四十多年的人,还要在佛陀面前,用这些形式不断告诉自己“我是一个佛教徒。”你们在家居士,这些形式就更加重要了。
没有人会供不起几杯水,自来水又不值几个钱,你用虔诚心倒上七供杯,象征水水花香灯油果,
供给佛菩萨来累积无量功德,不是佛菩萨需要喝这些水,而是我们需要这些福报。
你每天买一些水果自己吃之前可以先供佛,做饭前先供佛,念念供养文,
让本来是你自己的享用,在吃之前先变成供品来累积福报。
所以累积福报可以有很多方法,从方方面面去累积,就看你愿不愿意。
如果有机会到庙里,用虔诚心供香供灯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不要污染环境,搞得乌烟瘴气。
现在很多香都是化学香,有些大寺庙里信众烧化学香很多,有的法师都患上癌症了。
你熏香,佛像倒不会被熏成咋样,但把法师熏病了,信众和环境也受到影响,
这种“坏事”大家不要去做,烧香要用纯天然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