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事集锦(88)

在岛国一半的妻子出过轨,还有三分之一想杀老公!(26图)
2019-01-26
 
不幸福就出轨甚至想杀老公

日本主妇shine8012在网上发了个帖子:

“我那个患癌两年的老公,终于死了!感谢死神!”

很快,就有几万个网友观看点赞评论:

“恭喜,羡慕啊!我老公怎么还活得好好的!”

不少观众还开始咨询:

“那么,要在哪里拜神才能拜死老公呢?”

“噢,我不但在‘老公去死网’上许了愿,还去トレビ许愿池投了硬币!”

“还在东京的於岩稲荷田宮神社和陽運寺祈求了离婚!”

“明治神宮、日枝神社和浅草寺也祈求了好运!”

shine8012小姐热情地表示:“亲测有效,欢迎尝试!”

妻子诅咒老公去死,成功后还被祝福、被羡慕。

这种荒诞的情景,在日本的“老公去死网”上十分常见。这个网站专门用于诅咒老公,连网址都是“老公去死”的日文。

打开网站,映入眼帘的就是妻子们的怨气告白:

“每天起床第一句,希望老公快死去!”

“婚后的我有怨气,老公不死不平息!”

“世上好人活不长,渣男长寿不公平!”

“死去,你快死去,变成寡妇我开心!”

网站的运营者自称“死神”,性感死神,在线诅咒。妻子只要在这写下“老公姓名+干过的坏事+死法”,就行了:“山本经常打我,出门被车撞死”,那山本某天就真的会被车撞。

听起来很儿戏对不对?可是,真的有人来还愿,说老公按照自己的愿望死了。

全站点击量最高的帖子,就是这样一条还愿帖:

“2016年4月28日,老公喝着酒突然倒下,就这样死了。”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日本媒体疯狂报道,大量网友都来看热闹。767578人访问,1227人点赞,评论竟然一片欢腾:

丈夫们惊呼:“为什么这样子?我赚钱养家,你却想我死?”

太太们回应:“上班了不起啊!有本事我上班你做家务啊!”

丈夫:“…………(小声bb)”

其实,不少日本太太婚前也是优秀的上班族,挣得钱也不少。可是“事业丈夫+全职主妇”是日本标配,为了婚姻和爱,她们只能离开职场。工作也好,持家也罢,都是为了这个家,革命分工不同,但是不分高低。

可有着大男子主义的“东洋男儿”,普遍觉得妻子伺候自己“天经地义”。下班后,他们在居酒屋买醉,在风俗店里摸小姐姐的欧派。

半夜醉醺醺、满脸口红印回到家,就开始吆五喝六。太太伺候到2、3点,早上5点起来做便当,却连一句“谢谢”都没有。

“你上班还有个假期,我24小时待命一周七天全年无休,还没有加班费!”辛苦操持家务,太太们却还被老公嫌弃没有女人味。

老公出轨,太太只能在摄像头前微笑回应:“大男子主义理所当然,出去偷吃也是人之常情,是我的错。”

有人说,为什么这些女性不选择离婚?因为难。

日本法律规定,家庭主妇的医保、养老金都和丈夫绑在一起。丈夫退休以后,妻子才能得到他一半的养老金。

如果在丈夫退休前离婚,那妻子们将会人财两空:十几年没工作,跟社会脱节;没存款,没社保医保养老金。

生活所迫的日本妻子们,只好选择了“面具婚姻”:暂时不离婚,做表面夫妻,等丈夫退休立马离婚。

就在人妻们苦等丈夫退休之时,“丈夫去死网”的死神出了本书。这本登上育儿生活书籍榜首的《老公的死亡笔记》算了笔账:死老公,人寿保险赔1亿日元、房贷不用还、免费医保、免税;政府还会发母子津贴、寡妇养老金和亡夫养老金的7成!

“只要老公一死,你们就能自由!”

于是,4万多位妻子如梦初醒,在“丈夫去死网”上疯狂控诉、诅咒:家暴、没有爱、无能、外遇、公婆难搞……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老公去死!”

诅咒生效需要时间,有些网友等不及了。她一边诅咒,一边采取了实际行动:

然后......就成功了......

不少老公开始害怕了:“我家太太是不是也想我死?”答案可能有点残忍:是的。

日本媒体调查,有?的日本妻子对丈夫有“恶毒想法”:一半人希望丈夫赶紧死,另一半温和一点,死或者永远失踪都可以接受。

有的人心存侥幸:三分之一想老公死而已,也还好吧?日本产经新闻告诉你:另外三分之二,可能根本不在乎你死活。

调查显示,49%的日本女性出过轨,其中有五分之一的至今没断。你不在乎我,那我就出去拍拖,退休就离婚,还不是美滋滋。

辛苦工作,却在帮别人养老婆。丈夫们开始哭诉和反省:“对不起!都是生活逼的!”

原来,在日本,男人必须在外工作,承担所有家庭开销。如果男人不工作,或者让妻子出去工作,街头巷尾就会嘲笑他。

一天工作结束,不少男人还得去居酒屋。一是为了和上级打好关系,二是为了麻痹自己。

“我也想早回家,可那样会被人认为自己工作不认真、岗位不关键。”

另外一些人免于这种无谓的社交: 经济下行,一份工作无法糊口,他们得打第二份零工。这让他们常常无法兼顾家庭,更不要说分担家务。

深夜,结束打工的他们倒在街上,和醉鬼们躺在一起。

高野先生在银行工作,每天凌晨到家,42年如一日。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的他什么都不想管,跟家人关系很差。退休之后妻子马上离婚,晚年的他“只剩几百张客户的名片。”

“其实不是没时间关心太太,只是我懒,就推说工作忙。”

“辛苦工作一辈子,退休后两手空空。我,蠢蛋。”

在前辈的警醒下,男人们终于开始反省。各种“爱妻家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大家开始抢着做家务。

“起床一句我爱你,回家一句我想你!”

“太太你超棒的!我真的离不开你!”

被出轨的重灾区——程序员们还建了两个秀恩爱专用网站:“我的老婆超可爱网”和“我的老公超级棒网”!网站里写满了自己对配偶的爱和虐狗趣事,可以说求生欲十分强了。

也不知道,这些发帖的老公是想套路太太还是出自真心。就算是套路,也算是好的开始,值得鼓励。但其实也不用鼓励,真相是血淋淋的:不维护夫妻感情,日本妻子们真的会出轨,或者咒老公死噢。

 

 

 

5厘米骨头上刻出《清明上河图》全图,大师你火了!(11图)
来源: 观察者
2019-01-26
 
古文《核舟记》曾记载:“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在重庆,70岁的微雕大师潘启慧是现代版的“奇巧人”。每平方厘米能刻2万字,他在毫厘之间雕出大千世界……

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

今年70岁的潘启慧从上世纪80年代初研习微刻技艺,通过近40年研习,其微刻书画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他在长5.29厘米、宽0.24厘米的动物骨头上仿刻《清明上河图》全图,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很多社会人士愿意出价百万,甚至是千万购买他的几幅经典作品,潘启慧都没有舍得卖。他说,“我就是喜欢微雕,喜欢琢磨、研究它,并不想靠着这些发大财。”

图为微刻版的《清明上河图》 受访者供图

微雕精髓:小中见大,微中见艺

走进潘启慧的工作室,空间内随处可见笔墨纸砚、刻章、瓷瓶、奇石和各种精致的小玩意儿,与一般喜好收藏的艺术家们并无二致。但仔细观赏就会发现,在各种小摆设上都密密麻麻地刻着肉眼几乎分辨不出的文字。他说,小中见大,微中见艺便是微雕的精髓。

一件微刻中国历代名家书画100幅作品,为潘启慧赢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记者看到,100个造型主要为花瓶和茶壶的雕刻作品,刻有50幅书法和50幅绘画,每幅画都上了色。肉眼看不真切,记者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观察每一幅作品,作品惟妙惟肖,给人无限惊喜。

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

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

在一把长约12厘米做成的微型琵琶上完成雕刻,是潘启慧迄今最显其功力和技艺的作品。仔细算一算,要在4根头发丝般粗细的琴弦上微刻白居易630字的名作《琵琶行》,是怎样的“微”工程?答案是:每一根金丝琴弦,刻着158个繁体字。琴弦长不及3厘米,粗只有0.1毫米,平均在1毫米的面积中要刻6个字。有业内人士估计,这件作品价值逾百万元。

图为金琵琶的金弦上刻《琵琶行》 受访者供图

图为琵琶上的发丝刻有《琵琶行》 受访者供图

“虽然在估价上可能并不是最高的,但费了我很多心力。”在谈到创作过程时,潘启慧说,金丝是圆的,遇到左右结构的字,刻好了左边部分,就要旋转金丝刻右边,还要保障字的两边紧挨对准,难度非常大,且金丝容易断,有时甚至呼吸重了点,整个作品就要重新做。“前前后后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琵琶行》微刻,废掉了几十根金丝。”

勤学苦练:牙刷柄作练习工具

从工作室往里走,有一15平米左右的空间,是潘启慧进行微雕创作的场所,桌上摆着微雕的立体显微镜、各种型号的刻刀和字帖。他说:“创作时,必须非常安静,外界不能有一点声响。”

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

“我从小就爱好书法绘画,工作后在业余时间也会学习、研究。”年轻时的潘启慧当过17年的体育教师,日常他还酷爱收藏字画和古钱币。学习微雕,是一个偶然的想法。随着收藏的东西多了,潘启慧自问:“我能不能做点绝活类的东西,让别人也收藏我的作品?”

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

“最开始没人教,工作之余,只要一有空,我就练习。”潘启慧回忆,学习技术并无捷径,唯有不断努力。当时,每天晚上吃过饭,他就开始在切成段、磨成片的牙刷手柄上学习雕刻,一直到深夜11点甚至更晚。白天有时间,他也是刻刀和牙刷不离身。就这样,原本计划用10年时间学成微刻,潘启慧只用了5年。

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

微刻创作微刻很有技巧,刻重了会刻断,刻轻了又刻不起,最大诀窍就是手要稳,潘启慧说,练微刻前,他酒量不错。后期发现,饮酒后创作手会不听使唤,抖得很厉害,就索性把酒戒了。

除了戒酒,潘启慧还“戒”了家中的一切重活。“干了比较繁重的家务后,手会失去原来的分寸感,影响雕刻的效果。”潘启慧笑称,自己已几十年“十指不沾阳春水”,特别要感谢妻子的理解,“没有她,就没有今天我的成绩”。

艺术传承:要耐得住寂寞

潘启慧用于微刻的材料主要是玉石、印章石和头发等种类。

原本计划65岁就不再微刻的潘启慧,现在已70岁。他总说,“等我手拿不稳刻刀了,就退休。”可是,闲不住的他近年又开始挑战玉髓创作。

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

“投身艺术要不畏寂寞。”潘启慧坦言,他想把微雕工艺传承下去,所以自己对徒弟的要求很严苛,除了必须在书法和绘画上有基础外,人品也非常重要。“我不喜欢不实诚的人,学微刻这门手艺,人品不好,是没办法学扎实基本功的,毕竟一笔一划都是自己刻上去的。”

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

潘启慧在全国共有14位徒弟,平均年龄都在50岁左右,各学有所成。他期待,能多教几个年轻人,把微雕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他说,“微雕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耐得住寂寞。创作需要灵感,更需要时间。只有沉下心才能坚持下去。”

在潘启慧看来,不计回报的热爱和努力是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作者:钟旖)

 

 
 

 

 

 

中国人回家过年带的这些太催泪(17图)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19-01-26
 
原标题:香油粉条鱼腥草。。。中国人回家过年带的这些太催泪!

导读1月21日,2019年春运开启。春运路上,人们带的行李,背后有着不少感人的故事。。。

近日

一个《啥是佩奇》的视频走红

片中,爷爷自制玩具小猪

作为新年礼物带给孙子

让网友感慨万分!

1月21日

2019年春运开启

人们也纷纷带上行囊,回家过年!

一起来看看

中国人都带了些什么?

面粉

1月19日,山东淄博火车站,一对扛了超大包裹的老夫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经过询问得知,老人是要坐高铁去杭州陪儿子过年。这次他们带了60多斤面粉还有一床被子,准备给儿子。大爷称,这是他70多年第一次出远门,打算去西湖看看。

@朱一龙的内敛:沉的不是面粉,是心意

@黑色星期天33:在父母眼里最好的东西和爱都要留给孩子

@西米儿Milly:要是谁送这礼,我都扛不动这几十斤啊

粉条

1月21日凌晨4点,郑州。一对老夫妻提前12小时来到火车站候车。他们要去新疆儿子家过年,只买到站票,要站42个小时。因儿子儿媳喜欢吃红薯粉条,老两口带了自己做的40斤手工粉条、4只炸鸡和10斤香油。

@婠婠:那脸上的笑容,是再辛苦也开心。

@Change羊羊羊:孩子做的太不到位,知道父母要去你那过年,即使不定机票,是不是也要提前把车票预订好卧铺。

@努力减肥的大大啊:父母心里真的是只有孩子,想的是孩子喜欢吃什么,站四十多个小时想想就累,他们为了见孩子还那么开心!

橘子

1月22日,四川成都的朱大爷说儿子已在河南安家,让他今年去河南过年。大爷挑了六七十斤橘子,还特意买了30棵橘子树,想着往后结果儿子就能摘来吃。

@之一工作室:橘子哪里都能买得到,重要的是橘子后面的那份心意和温情的故事。

@陪淳一起努力的草er:可怜天下父母心,大爷来我们河南要吃烩面哦

@水兑可乐:可是…橘生淮北…就……

鱼腥草

1月24日,河南郑州火车站。四川的陈师傅和何阿姨前往阜阳女儿家参加宴席。据了解,到女儿家需转5趟车。陈师傅因当初不同意女儿远嫁,女儿结婚10年他都没去过。第一次前往,陈师傅还是带了很多特产,包括8斤鱼腥草。

@踩踩earth:大叔十年首次看女儿,不知女儿是否年年回家看父母。

@宝狄奶奶:明年阜阳郑州高铁通车就好了,阜阳挺好的欢迎你们来。

@YasmineQ:折耳根是真爱。

花草

1月24日,黑龙江牡丹江,46岁的牛先生是山东泰安人。他在黑龙江穆棱干煤矿工已6年,因为妻子喜欢花草,他每次回家都会换乘3次火车、3次客车,跨越2000公里,带一些家乡没有的绿色植物给妻子,牛先生说:带回家!媳妇喜欢!

@布谷鸟先生XIH:一句“她喜欢”道出了最真实的爱情,祝幸福

@肖宁:我是捂着嘴看的,生怕自己发出一声狗叫

@晻1996525:爱情原来是这样子甜的

香油

1月24日,河南郑州,一对老夫妻带着留守的孙子孙女去见乌鲁木齐的儿子儿媳,还带了80斤特产香油。孩子父母已在乌鲁木齐打工6年,过年才能见一次,这次孙子带了一份特殊礼物:三好学生奖状和第一名通知书。

@精英群主: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也可以很棒!

@赵老宽呀:我还以为给他老爸带了本寒假作业呢。。。

@豫西严陵河:三代人都不容易呀,祝福一家团圆,过个好年。

玩具熊

1月24日,抖音博主@在水里淹死的鱼 上传了一个视频,视频中的父亲背了一个巨大的玩具熊,配文“这也许是父亲送给女儿的最好礼物”。这个视频获得近30万的点赞!

@呀嘛小fish:昨天飞杭州,很多大姐大哥都拿了用塑料口袋装的娃娃,刚飞几年我想,这些到处都有,何必大老远背回来。现在才明白,就算到处都有的东西,在异地看到猜到你肯定会喜欢,带回来的是在异地想你的心意。

@奥赛罗德:看着想笑又想哭,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小雏菊的小气鬼:遇见同款啊:

在1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介绍了2019年春运形势和工作安排。今年春运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0.6%。

看到这些感人的瞬间,网友纷纷表示感动:

@原来是涓涓呀: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生你的人, 是不求回报的人 ,好好爱吧。别让自己后悔。

@子墨的钢笔story:最后一幕让我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也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也是这样伟大的背影,愿天下的父亲母亲健康快乐。

@有为三好青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是最疼爱自己的。

还有人回忆起自己的故事:

@zh爱依然:天下父母都一样,记得上次父母从四川来河南时也是这样,给我拿了香肠、腊肉、臭豆腐,竟然还把家里自己养的土鸡杀好了千里迢迢的背了过来。还有几天就回家过年了,很是期待。

不过,也有人说:

@玉米症患者yoo:如果我爸妈这样的话,我绝对会非常生气。橘子树苗都可以快递,那么大年纪了背这么重的东西,既心疼又生气。

@秋衣扎进秋裤里:我真的觉得没有必要把亲情弄得如此沉重,我更希望我的父母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要把爱我当做一生的事业。

@小木头的主人 : 对,希望父母们都活出自我,不要以儿女为中心,这样大家都轻松愉快。并且最重要的是让父母相信他们不必讨好子女,子女也会对他们孝顺的。

回家路上

你带了些什么?

 

 

 

广东男子因经济压力大 将陌生女孩从3楼扔下(3图)
2019-01-26
 
原标题:警情通报(二)刚刚,嫌疑男子涉嫌故意杀人罪被警方刑拘

男子因经济压力大在商场轻生将陌生女孩从3楼扔下

早前报道:

广东一商场女孩和中年男子先后坠楼 2人无亲属关系

1月26日,多名网友发布视频称,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一商场内当天发生两起坠楼事件,一名女孩与一中年男子先后坠落。26日下午,北青报记者从佛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处获悉,事故未造成人员死亡,“两名坠楼者受了伤,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两名坠楼者没有亲属关系”。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事故发生在佛山市南海区鹏瑞利季华广场。一名现场目击者告诉北青报记者,26日中午11点左右,她正在一楼逛街,“突然看到很多顾客围到围栏边,所以我也凑了过去,之后就看到一名男子从三楼围栏处跳下来,跳到了负一层卖手机的货柜位置。”

另一名现场目击者乔女士表示,男子坠楼时,她离男子仅有几米远,“我当时在跟朋友聊天,听到他喊了句‘你们别过来’,回头看的时候他已经翻到了栏杆外,旁边人虽然挺多的,但是大家都不敢靠近,然后他速度很快地跳了下去。”另有目击者表示,在男子坠楼之前,还看到一名女孩坠楼,但对两人的关系和坠楼原因,目击者表示不清楚。

26日下午3时许,北青报记者致电佛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处获悉,目前,事故未造成人员死亡,但两名坠楼者受了伤。工作人员还透露,“暂时了解到的情况是,一前一后坠楼的女孩和中年男子,两人没有亲属关系。其他情况还在调查中。”

 

 

 

 

这张"海啸炒饭"翻锅照片爆红 网友评论彻底歪了(10图)
来源: 环球网
2019-01-26
 
(原标题:见过“海啸炒饭”吗? 一张照片把岛内网友惊住了)

【环球网综合报道】日前,一张“海啸炒饭”翻锅照在网络上爆红↓

照片源于一名网友在脸书社团“爆笑公社”中分享的一张照片,照片中只见一名男子一手拿着铲子、一手持炒锅,貌似正在炒饭,而厉害的是,翻炒出来的炒饭不仅粒粒分明,甚至出现了一种“巨型海啸”的既视感。该网友好奇称,难道“这炒饭是加了水晶胶和双氧水吗?”

照片一经曝光,立即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这张照片其实出自日本网红组合“水溜りボンド”的作品,照片中的“海啸炒饭”翻锅照其实是展示道具。

然而对于这样”画风清奇“的造型,不少岛内网友还是表示很震惊。有网友留言,这是不是食神再世?还有网友笑称“排山倒海的炒饭啊”,“就差一个人站上去冲浪了”↓

然后,留言区的楼就歪了……

还有……

环环25日在YouTube上也找到了这个日本网红组合的页面,这段“海啸炒饭”的视频播放量高达570万↓

而该组合在昨日(24日)还更新了一段视频,介绍其频道名称将改为“MTV Tokyo fried rice guys”(东京炒饭组合),同时,也配文解释,“改了频道名,是为了让外国人看着更舒服。”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