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年多里,因为李媛媛在大学期间一笔3000元的“贷款”,老李一家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他们收到了来自陌生电话号码的恐吓信息,也收到了女儿的不雅照,连家门口都被人泼上油漆,写上“欠债不还,天理不容”的字样。
邻居们围上来,相互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老实了一辈子的李志宏连头都不敢抬。他抵押了房子,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圈钱,先后帮女儿还掉58万元的贷款,但剩下的11万,他再也凑不齐了。
此时,贷款的违约金、滞纳金与日俱增。深深懊悔中,李媛媛想到了一死了之。
被套住的大学生
出生于1997年的李媛媛,就读于山东某高校。一次意外中弄坏了室友的手机,因为担心父母责怪,李媛媛决定自己处理这件事情。
通过手机广告推送,李媛媛找到一个名为“分期乐”的线上贷款平台,业务员陈某也主动加了她的微信。很快,第一笔数额为3000元的贷款顺利下放。
一个月后,除了每月生活费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李媛媛开始违约,“分期乐”的催收员便将这笔债务“转让”给了另一家贷款公司。在“套路贷”的专业术语中,这一操作叫作“平账”。
实际上,两家公司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甚至是同一个老板,“就像将右口袋的钱还到了左口袋。”
此后,这样的“转让”在55家公司一再上演,而原本3000元贷款,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15个月里,增长到69万元。
在提交给警方的材料中,李媛媛写下10多位经手业务员的名字,并陈述了这样的事实,“借9000元还6万元,只因逾期1小时”“胡某某与胡某某是一家,孟某某介绍的吴某某”。
“刚开始是小额,之后就是大额,还不清就有‘过桥’(高利息)。”由于害怕,李媛媛一直捂着这件事,直到恐吓信息接连出现在家人、朋友的手机上。
“我们这几天就开始收拾他(她),让你还在外面躲着可以,家里留人我们收数”“你孩子在外面的钱再不还,我们捉到他,把他(她)舌头割了,腿打折了,让他(她)乞讨”。
看到这样的短信,远在老家的李志宏被吓坏了,他四处筹钱,想填补这个窟窿。但一系列恐吓、羞辱,并没有就此停止。甚至在报案后,他还陆续收到了催收信息,“今(天)下午我们开两辆车带十几个兄弟到你家,让你孩子准备好。”
层层设计的圈套
接到报案后,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电信网络诈骗侦查大队迅速展开调查,走访全国多个地市,并一举打掉位于合肥、天津的2家贷款公司。
根据“反电诈”侦查大队大队长赵志军的介绍,天津这家名为恒逸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逸”)虽然打着咨询公司的名号,实际上却拥有“米贷金融”“租租侠”两个线上贷款平台。从2017年11月25日办理第一笔贷款开始,短短一年时间,“套路”了960多名在校大学生,其中18~23岁的本科生占到90%以上。
“套路贷”如此猖獗的原因,在于高额回报率。一位犯罪嫌疑人详细记录了每笔贷款的提成。例如,一笔3000元的贷款,加上人力成本是3450元,而4735元是最低回收限额;而另一笔4100元的贷款,最终回收了10620元,催收员拿到了1601元的奖金。
在抓捕20余名嫌疑人后,赵志军和同事总结出套路贷的常见“套路”,“具有严密的层级”。
据介绍,一个贷款平台一般分为5个层级。第一层是中介人员,通过网络发放各类贷款广告;第二层是客服人员,需要了解贷款学生资金需求,收集个人信息;第三层是审核组,确认贷款学生身份真实性,核实父母的电话以及每月固定生活费;第四层是合同制作组;第五层是财务放款组。
“这些平台会看人下单。”赵志军举例,比如不会借给农村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会借给公检法院校的学生,以及父母是公检法单位工作人员的学生。
与此同时,一些网络平台的信用积分也成为套路贷审核放款的重要依据,“一般要求芝麻信用在550分以上。”
为了洗清“高利贷”的嫌疑,“套路贷”会在合同制作上“煞费苦心”。“最早借助‘阴阳合同’‘虚增债务’‘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转单平账’等方式‘洗钱’。现在已经将借贷合同伪装成租赁合同。”
学生只是诱饵,家长才是目标
在5个层级的紧密配合下,有资金需求的大学生很快会钻进“套路贷”的圈套。1个月后,便是贷款平台的“收网”时间。超过还款时间1分钟,就至少收取500元的滞纳金,此后,每天加收5%的利息。
为了催款,这些非法网贷平台会对贷款学生频繁进行电话、短信骚扰,并向其父母朋友发送催款信息。
在另一位受害人张霞提供的资料中,她就先后遭遇各种“软暴力”,有被技术合成的与陌生人亲热的照片,还有摆在灵堂上的“遗照”。甚至有群发信息,上面写着“得了性病,需要捐助医药费”“爸爸死了,到某地吃丧酒”。
同时,催收组还会强制贷款学生说出手机的客服密码,通过通信公司调取通话记录,确认主要联系人。“一般在手机通讯录上,查找10个号码。5个是最常联络的人,另5个是‘豹子号’。”“套路贷”公司的催收组总结出规律。
“豹子号”就是与贷款学生不会经常联络,但拥有“6”“8”等吉祥数字的号码。“被骚扰久了,常用联系人或许会变更号码,但‘豹子号’的主人不会轻易换号码,而他们的身份大都也是受害学生父母的同事、朋友。”此时,网贷公司催收人员会购买手机轰炸服务,最终迫使“豹子号”的机主向贷款学生的父母施加压力。
这一招屡试不爽,爱面子、珍惜孩子前途的家长大都会“乖乖”还钱。但在贷款本金与利息陆续回流时,“套路贷”的套路还没有走到尽头。撤销借条费、撤销资料费又是新的支出,“从300元到无限多。”赵志军说,这笔收费属于敲诈勒索。
“学生只是诱饵,等他们上钩,钱就由父母来还了。”一位犯罪嫌疑人告诉办案民警。有时,他们甚至会用“提起诉讼”的方式逼迫贷款学生还钱。“制作合同时,已经将借款合同变成了租赁合同,在双方明晓利害的前提下,这份合同具备法律效力。法官再同情你,也只能相信证据,而不是你的眼泪。”
从受害者到加害者
在兰州警方盘点的近千例大学生贷款“被套路”案例中,受骗大学生分布在各大高校,贷款的理由五花八门。有人贷款深造,有人贷款创业,有人贷款看病,但更多人写的是周转与个人消费。
就读于江苏某高校的王鑫磊贷款是为了交学费。由于家境贫寒,上大学后,王鑫磊不想为家庭增加负担。一次偶然机会,他接触到网贷平台,并顺利贷出3000元。一开始,王鑫磊计划通过勤工助学还清贷款,但很快这笔钱变成了9万元。
在陆续还掉4万元后,王鑫磊的父母再也拿不出多余的钱。为了能将剩下的欠款一笔勾销,在贷款平台业务员的游说下,王鑫磊于2018年5月办理休学,加入了恒逸公司。直到前不久,王鑫磊被刑事拘留后,他的父母才知道儿子早已辍学。
“原本是来报仇,现在反而被抓进来。”“反电诈”侦查大队刑警焦志恒转述了王鑫磊的供词。
在2018年12月20日,警方打掉天津这一犯罪窝点的当天,还有一名大学生在应聘这家公司的中介人员。“拉1个算1个挣提成,慢慢抵消自己所欠的贷款。”
但大多“套路贷”机构的存活寿命都极为短暂。“一些工作人员会觉得‘昧良心’而迅速辞职,公司也会屡屡变换名称和办公地点。”经过警方长达半年的侦查,李媛媛接触过的55家公司,不少已经“人去楼空”。
然而,“套路贷”仍以网状结构不断扩散。有打出低息广告、专门收集信息、转卖信息的平台,也有蜂拥而来的业务员,更有在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情况下,推荐新平台的金融中介。“就像一个筛子,对贷款学生层层盘剥。”赵志军打了一个比方。
即便还清贷款,“套路贷”造成的影响也不会完全消除。在报警后,李媛媛暂时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却一直敏感、多疑。在与焦志恒的交流中,她说自己“心都凉了”“是人是鬼分不清”。
目前,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电信网络诈骗侦查大队对于多家网络贷款的侦查正在加紧推进中。但在大队长赵志军看来,“套路贷”在短时间内还将盛行,“学生想要脱离父母的诉求没有变,鱼目混珠的商家出现了,他们会钻一切空子,将你套进去。希望大家擦亮眼睛,选择正确的贷款机构。”
“有17%的电信诈骗,借助代办贷款、网上办理信用卡的名义进行。”兰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印发的《反诈攻略》给出相应数据。
为此,赵志军建议,广大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攀比、不虚荣。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有资金需求,首先和父母多沟通,其次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一定不要轻信所谓的无抵押贷款”。
此外,要谨慎签订借款合同,留存证据。在遭遇诈骗后,第一时间报警,注意防范对方暴力恐吓、骚扰滋事等讨债行为并取证。
在赵志军看来,彻底根除“套路贷”亟待多方努力,“监管部门也要提高开办贷款公司的门槛,关停虚假广告、将不符合资质的贷款平台纳入黑名单,进行取缔、追责。”
(文中李媛媛、李志宏、张霞、王鑫磊均为化名)

日照一手机号尾号“88888” “硬核买主”出21万高价
部分竞拍记录
竞拍成功确认书
标的物情况表
大众网消息,21日上午,在“阿里拍卖·司法”网,东港区人民法院依法对中国移动手机号码“13562388888”的使用权进行拍卖。最终,在当天上午10时12分8秒,“硬核买主”李先生,以最高应价21万(贰拾壹万元)胜出,成为这个手机号的新主人。
22日上午,海报新闻记者联系到东港区人民法院,确定了此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刘法官介绍,他们在对被执行人进行调查时,发现其135开头,尾号“88888”的手机号比较稀缺,便决定进行依法拍卖。拍卖所得将用以偿还被执行人的欠款。
根据公告,这个尾号“88888”的手机号码标的物起拍价为9.6万元,加价幅度1000元,保证金为5000元。
那么“硬核买主”李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记者不得而知。但从竞拍记录来看,李先生对这个手机号是志在必得,他通过竞买号Z0961三次出价,每次出价都十分豪爽。竞拍从21日10点开始,他10:01:46便给出18万高价,10:04:49再次出价20万。期间,也有卖主给出19万和20.1万的价格,但经过12分钟的激烈竞拍,李先生以21万最高应价胜出。
目前,21万已经到款,东港区人民法院将依照相关程序,尽快将款项下发给申请人。
左为本案被害人孙业涛
这是发生在无声世界的一场搏杀和对罪与罚的拷问。
三个聋哑人在两个空间里缄默不语,独处的一人对楼上的冲突毫不知情。案中人的特殊身份,加剧了还原真相的难度。
孙业涛是这起命案的被害人。案发现场在5楼的毛坯房里,孙业涛家在4楼。仅隔着一层天花板,他的妻子付月琴在案发第二天才知道丈夫被郑小城杀死在楼上。冲突发生时,付月琴正在厨房做丈夫和儿子爱吃的腐竹烧肉。跟丈夫孙业涛一样,她的世界是也是静默的。
嫌疑人郑小城将事发过程描述为一场自卫。据其供述,那天是孙业涛叫他去自家的新房子看看,待他进门后,孙业涛突然用铁锤砸其头部。遭到击打后,他找到了一只铁镐与孙业涛对打,并在之后抢下铁锤反击,直至孙业涛倒下,发现对方没有反应后,郑小城离开现场。案卷资料显示,两人的血液从客厅、走廊、卫生间,一直蔓延到卧室。
案发第三天,郑小城被警方带走。此后,公安机关以其涉嫌故意杀人移送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则以防卫过当提起公诉。2018年10月26日,九江市中院一审宣判无罪释放郑小城,并驳回被害人家属的民事诉讼请求。
对该判决,被害人一方的家属不接受,在庭后表达抗议,并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深一度获悉,目前检察机关已提起抗诉,被告人提出上诉,二审法院江西省高院也已经正式立案。
无声世界的锤杀
郑小城是孙业涛很早就认识的朋友,付月琴则对他不是很熟悉。
付月琴和孙业涛相识于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两人从小学起就是同班同学,2013年结婚,次年生下儿子。案发前两人经营着一家蛋卷店,付月琴回忆,婚后两人从未吵过架、红过脸,“我俩一起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很开心,很轻松。没想到出事了。”
据孙业涛近亲属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代理律师罗金寿了解,郑小城和孙业涛关系还可以,是聋哑学校的校友,孙业涛比郑小城要高几届。两人平时有一定的来往,主要通过QQ、微信交流。
付月琴毕业后再次听到郑小城的名字,就是在案发前几天。付月琴回忆,当时孙业涛打手语跟她说,郑小城叫他出去玩,要送乌龟给他。孙业涛询问妻子,要不要拿回来给孩子玩。付月琴点了点头,孙业涛就出门把乌龟带了回来。
付月琴说,事发当天,孙业涛在上午8点半左右出门去郑小城家,说要去郑小城家拿鱼回来给家里养的乌龟吃。
而据郑小城供述,孙业涛来找他互相发红包刷支付宝积分,以此优惠购买苹果8手机。
案发当天是2017年11月11日。
电子勘查记录证实,当日9时24分至26分,郑小城与孙业涛先后完成三笔单次10元的支付宝相互转账,9时31分,由郑小城支付宝账户通过蚂蚁借呗借款1万元,随后支付至孙业涛支付宝账户,而该蚂蚁借呗借款和支付到孙业涛支付宝账户的信息则在9时50分被删除。
郑小城供述,两人弄完支付宝后,孙业涛告诉他老家拆迁了,附近种了辣椒,他就和孙业涛一起骑摩托车去看辣椒。地里的辣椒只剩下很小的,孙业涛就说去他的新房子看看,他和孙就各自骑摩托车一起去了。
据九江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当日11时30分许,两人一同前往孙业涛位于浔阳区新塘社区28栋某单元501室的毛坯房内,郑小城称因家中需要安装热水器向孙业涛提出借扳手,孙业涛便让郑小城自己在卫生间工具箱内找扳手。郑小城在卫生间内低头找板手时,孙业涛突然使用铁锤对郑小城头部进行击打,郑小城求饶未果便随手在卫生间内找到一把长把木柄铁镐与孙业涛对打,孙业涛见状退进房间卧室,郑小城手持铁镐追进卧室,在与孙业涛进行对斗过程中将孙业涛的铁锤抢下打击孙业涛头部致其倒地即离开现场。
小区监控录像显示,2017年11月11日11时34分郑小城与孙业涛骑车进入小区,25分钟后,郑小城用毛巾包头出来,后骑车离开,神情自然,没有向门口站着的几个人求助。
此后,郑小城回到工作场所。厂长朱敏锋证实:“当时我看到郑小城双手用毛巾包着头,毛巾已染成了红色,头上滴血,嘴角右边有一个很大的裂口。”接着,朱敏锋和同事徐晓辉等人见状,将其送医治疗并报警。
民警接警后与郑小城沟通,郑小城指认事情发生在新塘社区28栋某单元,因沟通不畅,民警没有查找到案发现场,当晚21时40分许,郑小城经治疗后通过家属电话联系民警告知案情,民警由此得知孙业涛可能仍在现场。但120急救人员赶至现场时,发现孙业涛已经死亡。
经九江市浔阳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和九江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孙业涛符合被他人用钝性物体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
11月12日一早,付月琴跟婆婆再三确认后,得知丈夫昨晚就死在楼上。其姑姑孙惠回忆,她哭得很伤心,由于不会说话,她只能发出“啊啊……”的嘶哑声音,眼睛盯着五楼贴着封条的门,站了两个小时。
出事不久,孙业涛的父亲就把乌龟放生了。“因为(是)郑小城送的乌龟,所以去拿小鱼喂养乌龟,最后没命回来,现在看到全家都伤心。”
案发屋子的房门
昆山龙哥案翻版?
2018年9月19日,郑小城一案一审第一次开庭,控辩双方就郑小城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展开辩论,郑小城辩护人蔡三忠多次提到,可以把此案看成是昆山龙哥反杀案的翻版。
在辩护词中,蔡三忠律师写道,“相比于昆山龙哥被反杀的案件,本案认定为正当防卫,具有更加充足的理由。本案是蓄意杀人的案件引发的案中案,受害人主观上的恶意显然更重。”
被害人一方的二审代理律师罗金寿则表示,“我认为案件与昆山龙哥案不同,龙哥案中龙哥行凶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本案中没有确切、充分的证据证明孙业涛有行凶行为。行凶是正当防卫的前提,本案中孙业涛是否先对郑小城行凶,是存在疑问的,现有证据没有办法确证”。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郑小城为了使本人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故意伤害行为,造成一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而被害人孙业涛的刑附民一审代理律师认为,本案疑点重重,孙业涛行凶证据不足,并当庭提出,基于公安局的鉴定两次不能完全吻合以及郑小城的口供不稳定,要求重新勘验现场,还原现场,合议庭当庭并未明确答复。
值得注意的是,案件事实的查清和定性的一个关键点是,孙业涛是倒地后头部遭郑小城钝器打击,还是倒地前头部遭打击。这一事实的查明将直接关系到被告人郑小城的行为是否有罪。而对此,警方的两次鉴定结论并未达成统一。
2018年4月1日,九江市浔阳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情况说明》,确定是孙业涛在倒地后头部仍然遭钝性物体打击致颅脑损伤死亡。
同年6月12日,九江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结论中,对孙业涛头部损伤是倒地后遭钝性物体打击还是倒地前遭钝性物体打击并没有明确,仅称孙业涛是被他人用钝性物体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
同年9月23日,被害人孙业涛家属委托律师,向一审法院合议庭呈送了对作案现场进行重新勘查并重新作出鉴定结论的书面申请,要求进行第三次鉴定。
法院未对鉴定申请作出回应,2018年11月22日上午,九江市中院一审宣判,宣布无罪释放郑小城。
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七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2〕21号)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法院应该对被害人家属以及代理人的鉴定申请在判决前给予回复或决定,即使不同意鉴定申请的,也应该给予说明。
一审判决认为,死者孙业涛持铁锤行凶,被告人郑小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其防卫行为造成孙业涛死亡,不负刑事责任。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适用法律错误,指控罪名不成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的赔偿请求不予支持。
对此一审判决结果,被害人近亲属的一审代理律师认为,“一审法院在对鉴定申请没有任何反应的情况下就作出判决,程序显然违法。”
被害人有杀人动机吗?
一审判决显示,主要有三方面证据来证明孙业涛的杀人动机。但是在罗金寿律师看来,这些证据均存疑。
首先是,案发前一天,孙业涛平板电脑上有关于如何杀人和处理尸体的浏览记录。电子勘查记录显示,11月10日晚22时06分至23时19分,孙业涛的平板电脑上有“锤头砸头会死了吗”、“用锤子向头瞬间把人砸死,被砸的人会出声音么?”、“杀了人后。怎样才能完美的处理尸体,不留痕迹”等10条搜索浏览记录。
其次两人支付宝存在转账记录,郑小城转了1万块钱给孙业涛。
第三是孙业涛最近一直没有工作,并且截至案发,孙业涛仍欠蚂蚁借呗2.96万元。
判决书中,法院认为孙业涛存在犯罪动机,孙业涛对郑小城的不法侵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郑小城在夺下铁锤之后,反击孙业涛,属于正当防卫。
“法院据此三点认为孙业涛经济上非常窘迫,想从郑小城处获得钱,所以有了动机,这是一审判决中体现的,但是我们认为这几点是缺乏事实基础的。”罗金寿律师分析,“平板电脑浏览记录是否是他本人浏览的,这是存疑的。即使是他本人浏览的,那么他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去浏览这些内容,我们也不得而知”。
罗金寿表示,公安机关到现在也没有提取手机上、平板上的指纹来证明是否是孙业涛操纵的手机和平板电脑。此外,对于郑小城支付宝曾从“蚂蚁借呗”借款1万元并转给孙业涛,从操作过程到转账原因,郑小城供述前后存疑,且关于孙业涛支付宝的借款去向也不明确。
“我涛涛哪有那么蠢呢,家里也不缺钱,花1万块钱就杀人了,不可能的。”姑姑孙惠说,孙业涛步入社会后,她担心被人欺负,投资40万开了个蛋糕店,让孙业涛在蛋糕店里工作。后来孙业涛的妻子怀孕生孩子,两个人就做起了蛋卷,周围人知道他们俩的情况,都挺照顾,生意还不错。
卷宗显示,郑小城供述前后多次发生变化,供述内容也和现场勘验有多处矛盾。
关于主要凶器,第一次供述中,郑小城说他是用铁镐打死了孙业涛,第二次他说是用铁镐要攻击孙业涛,之后因为铁镐太长不好用,就把孙业涛的锤子抢下来打他。
郑小城关于其用铁镐将孙业涛打倒的交代也与现场勘验不符。
在2017年11月12日的笔录中,郑小城交代他用铁镐打了孙业涛;2017年11月13日,他交代用铁镐打到了孙业涛头部大概 1-2下;2018年1月19日,他交代用铁镐打到了孙业涛的头部;2018 年4月4日,他交代用铁镐打到了孙业涛头部五六下。
但是,根据公安痕迹鉴定,现场铁镐上根本没有人血,也没有发现铁镐上有任何属于孙业涛的毛发、皮肤和血迹。
罗金寿认为,“案发现场除了孙业涛死的地方有他的血迹,其他地方。比如说客厅、走廊,和卫生间的血迹都是郑小城的。警方因此推论可能就是孙业涛击打郑小城,导致郑小城流了不少血,然后在郑小城的反击中,他把孙业涛打死的,这样的一个推论,我们认为是不可靠的。”
郑小城在公安机关共做了5份供述,对于细节的交代均有不一致之处,一审判决认为,郑小城的供述前后矛盾,但仍采信了对郑小城最有利的在法庭上的供述。律师罗金寿说,“按照言词证据规律,法庭所采用的当庭供述是在郑小城已经知晓全案证据,经过律师辅导后作出的,更不可信。”
国内专业手语律师唐帅认为,聋哑人供述前后不一,排除其主观撒谎的可能性,客观上有其合理性。手语是有方言的,客观上可能存在手语翻译人员手语跟聋哑人手语理解不一致,造成笔录上文字表述的偏差。另一方面,普遍上聋哑人并不具备文字的阅读能力,在签署讯问笔录确认时,也很难理解笔录的具体内容。
在2018年10月26日一审宣判后,孙业涛的家人向检察机关申请提起抗诉。深一度获悉,检察机关已提起抗诉,被告人郑小城也提出上诉,二审法院江西省高院目前已正式立案。
“现在我们都在等待二审中,我一定会为我家孩子讨回公道的!”孙业涛的姑姑孙惠说,“我们相信法律的公平公正”。
郑小城的妹妹郑小玲告诉深一度记者,郑小城已取保候审,现在在家。“我哥哥属于正当防卫,这是实事求是的事情,要是我哥犯了罪,我们也不会包庇。如果最后判了我哥有罪,我们一定是坚持往上告的,我哥本来就是聋哑人,是可怜人,我们也有保护自己的权利。”
对于检察机关同意孙业涛家属请求,提出抗诉,郑小玲表示,“我们能从感情上理解他们,毕竟是一条人命。我们也不能干涉人家,只能让他们输得心服口服,不然他们也不甘心的。但是我们有保护自己的权利,最后的结果要靠法律,法律是公正的。”(文中郑小城、郑小玲为化名)
(以下图片无不适内容,请放心观看)
1月22日下午,大连普兰店区一对母子在普兰店区海湾新城附近一处待开发荒地滑冰时,在已经封冻的水塘内发现了殷大爷的遗体。
老人的遗体被冻结在冰层中。当地警方、消防联合大连金州蓝天救援队现场展开切冰作业,在连续作业近十个小时后,蓝天救援队员将老人遗体完整取出。目前警方还在对这起悲剧做进一步调查。
母子溜冰 发现“冰里有个人”
23日上午,事发荒地已经恢复平静。这里是一块尚未开发的闲置荒地,面积广大。荒地西侧是普湾路,东侧是天都城小区,发现老人遗体的水塘位于荒地的西北侧,这块面积数千平方米的水塘已经结冰。“冰面厚度达到40到50厘米。”大连金州蓝天救援队的郑洋队长介绍说。
荒地虽然紧邻万达广场和海湾新城等人员密集区,但周围被一人多高的芦苇丛包围,平时人迹罕至。直到22日下午,当地一位母亲带着儿子来这里滑冰。惊悚一幕就此发生——孩子在溜冰时发现,一位老人仰面向上,被封冻在冰层之中。
母子俩立即报了警。
破冰救援 奋战十小时 完整取出遗体
接到报警后,当地派出所和大连消防普兰店中队立即赶到现场。被冻在冰层中的老人此时早已不幸身亡。如何将遗体完整地取出,告慰逝者和家属就成了难题。
大连金州蓝天救援队在接到求助电话后,出动20多名队员赶到展开救助。救援队郑队长介绍说,老人当时以仰面姿势被封冻,面部发际线以上部分以及上身5分之1部分露出冰面。“应该说冰面上只露出一张脸。”
要完整地取出遗体,面临两大难题。蓝天救援人员介绍说,首先水塘水质浑浊,冰层并不透明,救援人员无法判断老人的四肢是否处于伸展状态,如何在切割冰层时不伤及老人遗体,很困难。
其次,冰层厚度达到50厘米,切割非常困难。“如果扩大作业面积,一方面给救援增加难度,另一方面如果冰层在作业时断裂,老人遗体也会被破坏!”经过现场反复磋商研判,最终蓝天救援队确定了长1米9,宽1米5的作业面,之后开始破冰切割。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斗”。“因为我们的第一原则是保护好遗体,所以整个切割过程如同冰雕,必须小心翼翼。”郑队长说,从下午4点到深夜11点50分,近十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后,重达1.6吨的冰块被切割下来,老人的遗体确保了完整。目前救援人员正在进行化冰作业,此后才能取出遗体。
三个月前9旬老人刚刚走失
令蓝天救援队员颇感遗憾的是:三个月前,大连金州蓝天救援队刚刚发起过一场针对这位逝者的全城搜救行动。

日前泰国一名84岁妇人,为了到附近寺庙领药,拄著拐杖缓缓步出家门,撩裙深蹲后一口气翻墙出去,让目击民众看傻眼。取材自泰媒《TN2WS》
近日社群网站疯传一段影片,泰国一名高龄84岁妇人,平时走路缓慢还须拄著拐杖、行动略显不便,没想到她掀裙深蹲后,下一秒“大展身手”让众人看了相当傻眼!影片一出立刻吸引大批网友朝圣分享,观看次数高达196万次,这名深藏不露的妇人也因此成为当地网红。
上周泰国一名女网友Chanyanuch Junsoda在脸书上传一段影片,画面中只见一名拄著拐杖的佝偻妇人,行动缓慢步出家门往前走,没多久她便撩起裙子接着“一个深蹲”,下秒竟直接翻出墙外,看起来虽然吃力却相当熟练。待事情办完后,妇人再以同样方式翻墙回家,让许多路过民众冷汗狂飙。根据泰媒报导,这位妇人日前为了要到自家附近的寺庙领药,才会翻墙而出。

一名男孩被确诊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患此遗传疾病的人--这种疾病导致他的肾脏长在他的腿上。
来自曼彻斯特10岁的哈米什·罗宾逊(Hamish Robinson)有一个异位肾——据数据显示,大约每900人中就有一人患此疾病。

然而,他被认为是世界上唯一缺7p22.1号失染色体的人,这导致了他肾脏的位置异常。
医生将这种遗传缺陷命名为“哈米什综合征”。
尽管肾脏位于他右大腿的顶部,但功能正常。
然而,他的母亲,48岁的凯·罗宾逊声称,她被告知他的生命可能随时受到威胁,因为“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
遗传缺陷导致哈米什的肾脏长在了错误的地方,也导致了其他问题,比如他只有一只耳朵能听到。
他还患有严重的哮喘、脊椎问题、学习困难,由于这种独特的病症,他需要一台语音电脑来说话。
画面曝光后也引起网友们热烈讨论,许多人看了纷纷留言“太神啦!好可爱”、“这就是妇人的功夫”,赞叹妇人宝刀未老,不过也有人担心妇人万一不小心踩空,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认为“年轻人应该要帮她去拿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