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涯镜读书汇 于 2016/10/10
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会儿,摆在年轻人面前的“谋生”出路只有两条,一是下乡,二是当兵。
相比而言,当兵显然要比下乡强的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机会多,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此外,还有一点也很吸引人,那就是一旦穿上那身草绿色的军服,立马有股牛逼哄哄的劲头,姑娘们看你的眼神也瞬间不一样了。
老天有眼,俺被“应征如伍” 了。那年代当兵,眼光短浅的,干几年复员回家,分配个“好工作”,娶个“好媳妇”,挣工资过日子,生娃子当爹,一辈子也就这样了;眼光“远大”的,入党提干穿上四个口袋,如果运气好,从小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最后当将军。俺没那么大野心,只想着能把票子捞到手(那会把入党叫党票),风风光光回家给老爷子一个交待,也就算交差了。
等到了部队,才知道入党提干何其难。那时候大家都是穷光蛋,也不懂得花钱跑关系,但想“进步”还是有窍门的,除了军事技术过硬这个硬指标外,软指标至关重要,而且往往一软定输赢,所谓软指标,就是平时打水扫地擦窗户,给班长老兵洗衣服,这些要做到位,就能进步神速,否则军事技术再好也是白瞎。
这些都是老兵传授的“诀窍”,俺心领神会,仗着身手敏捷,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个抢到扫帚,嗖嗖的扫起来。果不其然,仨月后“光荣入团”,又仗着会点小文体,混上了团支部的文体委员,拉进了离党票的距离。至于军事技术,那叫一个牛逼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在连里总是名列前茅。过硬的军事技术,加上态度积极,一直就这么顺风顺水的混着,倒也乐在其中。
由于有点文体特长,时不时被抽到上级单位参加各类比赛演出,一回连队反倒有短暂的不适,俺本来就散漫自由,不觉间渐渐显露出骄纵本性,地也不爱扫了,水也不爱打了,好在有一样从不落人后,那就是军事技术,而且越练越精,稳居全连三甲之列。仗着军事技术过硬,还时不常得到领导器重,各种培训班都有俺的份(听老兵说那些培训班是为培养后备“骨干”的,就是说混到年头不犯错,入个党当个小班长没啥大问题,提干就看运气了)。就这样日复一日重复着机械单调的部队生活,本想就这么平淡的混下去了,没曾想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了,就是因为那件该死的“大事”,搅乱了俺“进步”的节奏。
那是七二年九月十四号,部队突然接到通知,停止一切施工、训练,在驻地休整,全团一级战备,任何人不得请假、外出、探亲。所谓一级战备,就是准战争状态,枪不离身,子弹上膛,睡不脱衣,当时连里气氛紧张,以为真要打仗了,敌人是苏修。还别说,别看当兵时信誓旦旦,神马“保家为国”啊,“解放全人类”啊,吹的震天价响,可眼看真要打仗了,腿肚子还是会转筋,当时连里一片肃杀之气,人人都绷着个脸,不是玩高冷,是都给吓懵逼了。
事件发生之后,七三年暂停征兵,老兵超期服役一年,那些本该复员回家班长们就留下继续干,这真是下坡日驴,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想入党,必须先当班长,当上班长,肯定入党,这些老班长们不走,俺还当个鸟!鸟当不上,俺还入个鸟党!就这样到七四年,眼瞅着党票无望,卷铺盖卷滚蛋,回家后,让老爷子好一顿数落,要明白,那个年代当兵入党提干,就等同于现在人们眼中所谓的“成功”。
光阴似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类新媒体不断扩展着人们的思维边界,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无法相信的,也没有什么是永远正确的,更没有什么力量是战无不胜的。有的只是对人性的不断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下形成的价值观。
回想起那个时代,真像个傻子一样的活着,什么党票饭票的,已成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