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事集锦(40)

速度与激情
 

 

温哥华老妇开车把自家80岁老汉压车底(图)
来源: 加国无忧
2018-12-15
 
加拿大(专题)卑诗省列治文市上月发生了一宗离奇的严重车祸。一名80岁左右的老人被自家人开车撞倒,重伤送医。

 

  据Richmond News报道,事故发生在11月26日,位于Lansdowne Centre购物中心的停车场。

不过,现场视频录影直到近日才在社交媒体上曝光。

  列治文皇家骑警警官Cpl Dennis Hwang表示,警员于当天中午前后接到报警赶到现场,视频显示,肇事司机是一名70多岁的老妇。她驾驶一辆SUV靠近站在人行道上的老汉,在左转时撞倒该老汉,车子停了下来,老汉已经被压在车底。

  现场的两名路人看到都吓坏了,急忙上前相助,告诉司机将车后退,远离被撞的老汉。有目击者称,老妇以为自己是撞到了路边石头,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警官说,司机与老汉是亲属关系,都住在温哥华。老汉身受重伤,被急送往医院。

  警官Hwang表示,已经排除了司机饮酒、吸毒和超速等因素,所以这只是一起意外,可能是因为老人家年龄大了、反应太慢。

  购物中心的经理Bronwyn Bailey接受采访时说,这是她在商场工作以来见过的最恐怖最糟糕的车祸。

  还有网友爆料称撞人的和被撞的是夫妻,而且是华人(专题)。

但目前暂未被证实。如果是真的,那真的是一出惨剧。

 

 

 

神医被控性侵300妇女 女儿10岁就遭殃(2图)
来源: 中央社
2018-12-15
 
 

  巴西法院今天下令预防性拘押名医约翰?泰谢拉?法利亚,他被指控对寻求医疗协助的妇女性侵害,受害者逾300人。

  76岁的约翰?泰谢拉?法利亚(Joao Teixeira deFaria)在巴西被称为"神医约翰"(Joao de Deus),是一位据说会通灵的治疗师,主要活动范围在巴西中部戈亚斯州阿巴迪阿尼亚(Abadiania)。

  自2000年以来,他曾前往德国、美国、希腊、瑞士、奥地利、澳洲和纽西兰等国家巡迴医疗,并在这些国家的电视节目中出现。2012年他参加美国电视脱口秀主持人欧普拉(Oprah Winfrey)的节目后,声名大噪。

  巴西环球电视台(TV Globo)脱口秀节目"与比奥对话"(Conversa com Bial)上周播出10位受害妇女指控约翰?泰谢拉?法利亚以"为受害人提供特别照顾"的藉口,对她们性侵。

 

  节目播出后,陆续出现新的受害者和证人,目前已有超过300位妇女指控曾遭到该名医生性侵。

  约翰自称是16世纪一位耶稣会传教士的灵魂附体,1976年在阿巴迪阿尼亚创立疗养院"伊纳修德罗尤拉之家"(Casa de Dom Inacio de Loyola),每天接待逾千名患者,其中约80%是外国人。虽然所有医疗服务都是免费,但疗养院出售一种名为"帕西芙罗拉"(passiflora)的药物。

  阿巴迪阿尼亚居民不到2万人,大部分经济都围绕着约翰的活动发展,疗养院直接或间接创造1300个就业机会,这起性侵风波,对该市无疑是一大冲击。

 

 

  

  约翰的信徒之间,出现意见分歧的状况。很多信徒认为必须将约翰的行为与疗养院划分清楚;另一些则不相信相关指控。

  戈亚斯州刑事行动支援中心协调员梅雷莱斯(Luciano Miranda Meireles)表示,如果只是2、3位妇女提出指控,或许是诬告,但超过300名妇女自称是受害人,且阐述遭到约翰性侵内容相仿,就有必要展开调查。

  约翰的女儿、49岁的达尔华?泰谢拉(Dalva Teixeira),向戈亚斯地检所提供保密证词;她接受巴西权威杂志"观察周刊"(Veja)专访指出,从10岁开始就被约翰性侵,甚至骂自己的父亲是禽兽。

  达尔华14岁时原本想藉怀孕的理由离开父亲的家,但当她告诉约翰后,却被他拳打脚踢至流产,身体和心灵均留下严重创伤。

 

男子藏一坨屎闯关机场 海关发觉是黄金(2图)
来源: 苹果日报
2018-12-15
 
 

  英国一处机场的海关,近日安检到一名男性旅客,在裤子内挟带了一坨屎闯关,而海关进一步焚烧才发现,这不是"粪便黄金",全部是真的黄金。

 

  据英国《太阳报》报导,海关表示,一开始他们发现这名男子的裤子里,有着一包咖啡色的小包裹,用胶带绑在他的腰部位置。海关当场要求查验,打开小包裹一看,发现是一坨咖啡色黏稠物,但黏中带硬,"我们一开始都以为是人体排泄物"。海关当场没收这份咖啡色包裹,相信这是一坨重约650公克的屎,但之后海关一烧,才发现这不是一坨"黄金屎",而是真的黄金。

  海关指出,小包裹内藏的是碎金,价值约1.7万英镑(约新台币68万元)。但海关也表示,这份黄金的价值未达2.2万英镑(约新台币88万元),因此男子若缴完关税,他随时都可以取回这块"黄金屎"。(施旖婕/综合外电报导)

 

  海关指出,小包裹内藏的是碎金,价值约1.7万英镑(约新台币68万元)。翻自《太阳报》 

 

女子派对醉酒误入冰箱被冻死 家人向酒店索赔天价(10图)
2018-12-15
 
美国一名19岁女子参加派对醉酒后误闯酒店厨房,一天后尸体在一台大型立式冰箱内被发现,死因是低温冻死。近日,女子家人将事发酒店告上法庭,索要5000万美元的天价赔偿金。酒店对此大为光火,认为死者的同伴用偷来的信用卡预订派对场所,出事后逃之夭夭,这才是真正的犯罪。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4日报道,时年19岁的肯妮卡·詹金斯为庆祝找到一份护理院的新工作,去年9月8日晚约了一众友人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罗斯蒙特皇冠假日酒店举办派对,其间她大饮白兰地等烈性酒,之后去向不明。母亲特丽莎·马丁次日凌晨报警称女儿失踪,警方经过数个小时的搜索和调看监控录像,发现肯妮卡曾醉醺醺地出现在酒店走廊,循迹查出她进了客货两用电梯,再无动静。

 

 

整整一天后,一名酒店工作人员在厨房冷库的大冰箱内发现了肯妮卡的尸体。她倒卧地上,一只鞋脱落,脚上还有明显伤口,法医尸检结果显示,致死原因是体温过低,即冻死。警方认为肯妮卡是在严重醉酒的情况下自己走入冰箱的,但死者母亲却不接受,说冰箱门很重,女儿无力拉开,认为另有阴谋,女儿是被人害死的。"她再怎么醉,也会知道自己进的不是电梯或房间。"

 

 
 

舆论压力之下,警方公布了一段酒店厨房区域的监控视频,以正视听。视频中可见,肯妮卡在派对结束后的次日凌晨3点20分左右搭乘电梯来到厨房所在楼层,她晃晃悠悠地推开两道门,进入厨房一路向前,走入冷库区,那里超出了监控覆盖范围,而冰箱就在里面。整段视频中,除了肯妮卡外,别无旁人,大感意外的网友们纷纷议论"简直太邪门了",觉得似乎存在一只无形的手,一路指引醉酒女子走向葬身之地。

 

 

时隔一年多,本周二(11日),死者家人发起诉讼,向事发酒店索赔5000万美元。诉讼辩称,酒店这台大型立式冰箱不仅不安全,而且内门贴纸完全褪色,无法指示被关者如何正确打开门锁。但警方调查人员发现,从内部开锁打开冰箱门的功能完全有效,只需推动一个圆形把手,就能使门栓松开,推门而出。

 

 

目前罗斯蒙特皇冠假日酒店已发布"迎战"声明,酒店发言人称肯妮卡·詹金斯之死是一场悲剧,但导致她死亡的最直接原因是她的狐朋狗友,他们用偷来的信用卡预订房间,举办了那场非法的豪饮派对。"那些罪犯在警察到来之前逃离了酒店,并且从未真正被追究责任。这起诉讼毫无道理,我们将坚决反对。"
 
 
成都七中的一块屏幕真能填平教育鸿沟?(2图)
来源: 新京报
2018-12-15
 
技术、产业化有助于降低人们获得服务的成本,这是一定的;但是如果据此就要说“屏幕改变命运”,这块屏幕也未免承载了太重的希望了。

12月13日,《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一文在朋友圈刷屏引发热议。文中提及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成都七中同步教学,许多学生因此考入清华北大。

 


新京报记者与多家试点过网课模式的学校和学生联系,发现直播班学生主要是该校基础较好的同学,该笔学习经费多为官方垫资,很多学校因效果不好而停办。

曾楷徽是平果中学2018届直播班的学生,也是平果县首个高考成绩全省第一的人。在他看来直播班的练习题帮助很大,题型全面、涉及的知识点更多,需要多花时间。

他坦言,“直播班选的都是我们当时报高中的时候可以说是最好的学生,但是还是有人跟不上。基础不好的话,还不如自己的老师上。”云南某县一中学生李丽(化名)坦言,上直播课最初会很不适应,需要老师引导。“我们上英文课,基本就是像在“坐飞机”一样,啥都听不懂”。

 


杨国侑今年是第七年当文科网班班主任,他指出这一模式的局限主要在于,如果科任老师引导不够,直播课和看录像效果趋同。

四川乐山市沙湾区沫若中学曾由学校出资开设直播班,因学生跟不上进度而停办,其工作人员回应称:“我们的生源素质不行,赶不上人家”。

《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一文中,成都七中的“直播课”主要由成都东方闻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官网介绍,其为“中国首家具有中学学历教育的远程教育学校”。

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金1500万,2002年起与成都七中合办网校。据报道,16年来已有超200所学校和7万学生使用他们的直播课。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该公司股权目前已由成都市武侯区法院完全冻结,冻结期为三年。此外,一份刑事决定书显示,其股权实际所有者、法人代表王红接涉嫌挪用资金被查。

技术能填平教育资源沟壑吗?

近日,一篇题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媒体报道刷屏朋友圈。

故事并不复杂: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课、作业、考试。有的学校出了省状元,有的本科升学率涨了几倍、十几倍。

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一头牵着的是成都七中这样的名校,30多个国外名校,70多个清北;一头牵着的是众多贫困地区的高中,这些学校要么是“零一本”,要么一本只有“个位数”。

技术带来的改变,最直观的当然是贫困地区高中成绩的提升,他们中间会有更多的人获得进入大学的机会,学校的升学率也会好看得多。而更深刻的改变,恐怕还在于此举直接打开了这些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的孩子们的视野。这些最远只到过县城的学生们,围观七中同学国外游览,“分享”别人有才艺、有情调的生活。

这样的“植入”固然有些粗暴,据披露,与七中“同频”之后,巨大的差距一度让同学们难以接受。然而,这并无损于贫困地区、穷孩子实际受到的惠泽。

比如,他们能顾获得名校第一手、精准的学科信息,从而矫正了以往过于粗放、零散、无目标的散养式教学。小而言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找到学习目标;大而言之,则关乎人生诸般可能性的开启。

又如,即便是外部信息的介入完全超越了贫困地区学生的理解,但这种介入依然具有拓荒意义,而教育的改变恰恰在于其超前性。何况,围绕着一块屏,动员起来的实际上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应急响应,而改变也必然是整体性、全方位的。

至于有人担心直播会在当地制造新的不公,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与《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这篇互为补充的,另一篇同为贫困地区中学直播名校课程的文章提到,能够进直播班的学生都是挑出来的尖子生,从原本有限的资源中再切出最大的一块给直播班,确实不公平。但现实地看,这似乎也无可厚非,至少不该求全责备。首先,资源有限,必然有所选择,而当地那些尖子生则成了观测改革效果的最佳样本;再者,即便是挑出这样一个直播班,在生源质量急剧下降的地区,已属难得。

事实上,因与果混为一体,正是边远地区教育凋敝的真实写照。一方面,教育质量不高导致生源越来越差,优质生源流失也十分严重;另一方面,每况愈下的生源也难以支撑起教育的振兴,从而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或许,我们可以把直播班的实验,视作破局贫困落后地区教育的一条有效路径、一种大有希望的可能。循此,或可别开生面,透出一些光,照见更多可能性,重新连缀起孩子们的人生。“像在荒原上野蛮生长的草丛,用独特的人工灌溉方式,开出几朵‘花’来。”

而长远之计,此一单纯依赖技术、依赖一群人的热忱修复教育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技术固然很关键,热忱更是不可或缺的驱动力,但从根本上讲,教育资源的均衡、优化配置,仍有待于各级政府的履职尽责。教育行政部门的创新思维,有了这些“优质资源”,再辅以社会各方面“不放弃”的协同配合,才可能蔚成风气,才可能真正办好教育,让所有适龄的受教育者接受优质教育。

 

 

 

这大概就是人生吧: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