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蛮讲历史: 【造反者们4】太平天国,以魔治国

来源: YMCK1025 2018-11-25 20:17:1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4919 bytes)

洪秀全于公元1814年出生于广州市花都区一个农民家庭。在这个传统的广府人聚集之地,洪秀全洪家却是个从梅州地区迁居而来的客家人,家境只能勉强够得上温饱。缺乏语言天赋的洪秀全一辈子都讲一口标准的客家话,当然也与周围的广府人格格不入。洪家含辛茹苦供洪秀全读书,不过洪秀全的学习天分也算不上出色,一生都只是个童生(类似于小学学历),考了四次秀才(类似于中学学历)都考不过。

 

当然,我相当怀疑洪秀全考不过秀才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连最基本的语言关都过不了。考秀才的院试标准考题,须作两篇八股文章与一篇诗词。诗词就不说了,八股文章拆开来,其实每一句都是讲究严格对仗的诗文,对平仄韵脚有很高的要求。广府人讲官话本来就吃亏,智商平平的洪秀全连广府话都学不会,理论上就写不出像样的诗词,当然也更不可能写出有模样的八股文章。在这里我很有必要放上一首洪秀全在南京登基之后御笔亲提的诗作:“一眼看见心花开,大福娘娘天上来。一眼看见心火起,薄福娘娘该打死。”注意,这首诗被正儿八经的收录进了太平天国政权刊发的《天父诗》中,充分暴露了这个政权的文盲本色。

清代学堂

1830年代中期之后,广州的客家人群体中开始流传起所谓的由洪秀全创造出来的“拜上帝教”教义。在上帝眼中人人生而平等,人世间之所以存在种种不平,乃是妖魔作祟。上帝会在人间寻找代理人来斩妖除魔。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贫穷的客家人可以有理有据的屠杀广府富人,并心安理得的享有他们的财产。这一套宣扬“造反有理”的拜上帝教教义,在广府地区并没能得到很好传播,毕竟广府地区商贸发达,老百姓的眼界很高,并不容易被糊弄,更关键的是广府地区客家人的生活固然贫穷,但是远远没有穷到活不下去的程度。在这里我必须说明的是:今时今日的史书,将创建拜上帝教的荣誉全数放在了洪秀全身上,然而真正一手一脚创立起拜上帝教这个奇葩的以造反为核心教义的人,却是洪秀全的乡邻冯云山。也正是这位冯云山,敏锐的找到了一个真正适合传教的好地方:广西。

冯云山这个人的出身背景跟洪秀全很像。这位客家人祖籍广东河源,同样是举家迁居花都,同样与周围的广府人格格不入。冯云山也考过科举,同样也没考过秀才。要说冯家和洪家的区别,其实就是一点,冯云山家族很有钱,非常非常有钱。跟冯云山家族相比,洪秀全家族就像叫花子。作为被主流社会排挤的客家人,四处漂泊的冯家居然能积累巨额财富,这当然显得非常诡异。从冯云山此后的经历来看,他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或许就是冯家财富的真正来源。

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两广地区满清朝廷的军事力量遭受重创,无力再压制两广地区以反清为最高宗旨的天地会的活动,天地会的活动逐渐走向明面。话说天地会的由来,最可信的说法,是郑成功留在大陆的暗谍组织,其核心成员多为明朝亡国后的军官及其后人,专门负责暗中收集军事情报,团结反清力量,以图恢复汉人的江山。天地会的名称很多,或许另外一个名字更为今人所知:洪门。言归正传,鸦片战争之后广东地区的朝廷兵力相对强盛,而广西地区只剩下一些地方团练部队(相当于民兵),基本不剩多少正规军。

 

天地会因此将触角延伸到广西。当时的贵港地区乃是广西第一大内河港所在地,链接两广河运商贸的重地,因此当然也是天地会的活动中心。最关键的是,1840年之后广西连年发作水旱灾害,而遭遇了鸦片战争惨败的满清朝廷根本无力赈灾,只能放任灾民自生自灭。在这种连年天灾的背景下,广西的客家人与本土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客家人毕竟根基不深,生活更加困苦,已经到了饿死的边缘,而广西本土人好歹还能勉强维持不死。人类的天性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广西的客家人与本土人之间的矛盾因此根本就不可调和,双方连续爆发血拼。大规模的暴乱,已经是一触即发。

1844年,冯云山与洪秀全一起到广西传教。洪秀全在广西待了几个月就离开了,冯云山孤身一人在广西贵港地区活动,一手创建起了拜上帝教的核心领导组织:一边是贵港本地的客家家族首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他们负责发动本地的客家山民;另一边则是天地会广西地区的首领罗大纲任文柄等人,他们将在江上讨生活的天地会会众组建成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冯云山能够整合起广西贵港本地客家人与天地会的势力,推想起来,他本人应该也是天地会的高层首领人物。

到1850年中,扎根广西足足7年的冯云山,终于整合起了足够强大的造反势力。在此期间,洪秀全只不过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来过两次广西,平时的日子主要是在广州瞎混,中间还尝试过在广州的基督教堂正式受洗,被基督神父发现了这厮就是个假信徒,于是将他赶出了教堂。不过在冯云山这边看来,洪秀全这厮不学无术浑浑噩噩,倒是很合适当成摆在台面上的吉祥物,于是冯云山杨秀清等人都奉洪秀全为所谓的教主,在正式造反之后又奉之为天王。不过这些人自始至终,都没给予洪秀全以真正的尊重,也没让他得到过正式的指挥权力。洪秀全的一生都在扮演吉祥物形象,演得也还不错。

 

1850年夏季,冯云山等人向广西教民发出集结令,群聚金田村进行军事训练。广西贫苦至极的客家山民纷纷聚集而来,这已经算是正式发动起义了。而兵力匮乏的广西官府,对此完全就是不闻不问。然而这场金田起义从一开始就不顺利。客家山民与天地会众之间本来就缺乏统一的政治理念。客家山民大都是赤诚的拜上帝教徒,一心想着杀光本土人,霸占他们的财产,而天地会众则要推翻满清重建秩序,对拜上帝教低级幼稚的造反理念不屑一顾。在这种矛盾理念之下,起义军刚刚走出金田村,就遭遇一连串的军事失败。

 

虽然广西各州城普遍缺军少将,但是貌似人多势众的太平义军,却几乎连一个州城都攻不进去,也无从获得补给。一直到1951年9月,以天地会众为主力的水军攻进了永安城(位于广西梧州),太平军才算是占据了一个能够让起义军吃顿饱饭的州城。在这里,太平军开始了大规模的内部整顿,史称永安建制。太平军以客家山民为主体重建军队。冯云山与广西贵港四位客家人首领被分封为东西南北翼五王,作为最高军事领袖。诸王之间相互节制,军事大事必须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形式决议。所谓天王洪秀全,连参与决策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永安建制也意味着天地会众势力被边缘化,不接受拜上帝教教义的天地会众被杀的杀关的关,典型的例子就是湖南天地会首领洪大全。此人在金田起义之初兴冲冲的率领大批会众前来参与,然后与拜上帝教徒之间发生诸多矛盾,在永安建制期间此人试图逃走未果,此后被长期关押。起义军撤离永安后,洪大全被太平军扔给了清朝官兵,很快就被公开处决。愤怒至极的湖南天地会众自此与太平军决裂,后来他们纷纷加入曾国藩组建的湘军,与太平军展开生死决战。而两广地区的天地会众后来陆陆续续脱离太平军,到1854年的时候他们自行在两广地区发起起义,建立大成国,一直坚持到1864年,与太平天国分庭抗礼。此后太平天国在南中国势力最盛的时期也没有能够重归两广地区,也是由于两广天地会群英的阻击。

太平军在永安折腾了大半年,将永安城内的富户全部杀光,财产都分了个干净。杀完有钱人就开始掠夺普通人,到1852年4月,整个城市已经被太平军掠夺得干干净净,再也榨不出一粒米。太平军迫于无奈,于是撤出永安,挥军北上,试图攻克桂林。这个时候满清朝廷还没有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恢复元气,也依然没有派出值得一提的正规军队前来剿灭太平军,一直跟着太平军围追堵截的也就是广西团练部队而已。但是经过所谓永安改制之后的太平军毫无战斗力可言,面对追击而来的广西团练,被打得落荒而逃。

 

有战斗力的天地会众都被边缘化,至于广西的客家山民,只不过是乌合之众,没有纪律性,也不懂得打仗。太平军一路逃窜一路裹挟沿途的客家山民,到桂林城下已经有十万杂兵,但是面对桂林城墙上的团练队伍,连一战之力都没有。太平军稍微尝试了一下攻城,被打得哭爹叫娘,于是只能继续流窜。在流窜途中,凡遇坚城,太平军统统不能攻克,补给只能依靠在田野间掠夺和裹挟农户,这当然无法满足一支军队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在广西境内流窜已经不行了,一手创办了拜上帝教的南王冯云山挺身而出,说服众王改变战略,往兵力空虚的湖南方向进军。

要知道太平军的主力其实是目光短浅的广西客家山民,让他们长途跋涉,远征湖南,这必然要激起众怒,并且冯云山一方面身为拜上帝教创始人,另一方面又与天地会关系密切,这种身份实在是尴尬,让其它热衷杀戮的诸王好生难做。太平军哪怕是为了安定军心,也一定要杀了冯云山祭旗。于是1852年6月,冯云山在行军到全州途中突然暴毙。太平军宣称他是死于清军在几公里外瞄准然后精准命中的单发火炮,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当然是瞎扯淡。

冯云山死后,太平军彻底魔化,丧失了所有的纪律性。太平军诸王自此以屠城作为激励士气的手段,第一座被屠掉的城就是全州城。在这里我必须强调一次:在此前的所有宗教起义中,起义军都只是以官僚地主为杀戮对象,绝不至于不分贵贱的屠城。屠城之后,愚昧的广西客家山民手上沾满了广西贫苦同胞的血,自此走上了疯狂杀戮之路,战斗力居然显著提升。进入湖南境内之后,太平军连续攻克永州和郴州,破城之后,城内不分男女老少,尽数杀光。湖南的乡绅士子闻之大怒,纷纷出钱出力,组建团练。原本在家守孝的曾国藩曾大人拍案而起,组建湘军

1852年9月,魔化的太平军围攻长沙。此时的长沙作为湖南府城,城高池深,缺乏攻城技巧的太平军围攻三月未果,西王萧朝贵战死。太平军无奈,转而继续北上,攻占岳阳并屠城。此时彻底魔化的太平军已经无法停下杀戮的脚步了,唯有维持一刻不停的杀戮,才能维持军心,不至于坍塌。于是太平军沿长江而下,1853年1月攻占武昌,照例屠城之后,继续沿江而下,兵锋直逼南京。

 

到这个时候,满清朝廷已经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恢复过来,开始调集举国重兵围攻太平军。然而此时的太平军在连续的屠城战役中已经再次魔化,一大批的基层将领成长了起来并掌握了真正的战争技巧,满清那些久疏战阵的八旗子弟根本就不是对手。太平军沿江而下攻占九江,非常熟练的屠城之后,连个磕巴都不打就直奔南京。1853年3月,太平军顺利攻占南京。这一次,杀戮成性的太平魔军,终于停下了屠城的步伐。3月底,太平军诸王陆续进城,宣布以南京为都城,建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极盛时期疆域图

然而我们必须知道:一支整天装神弄鬼,以屠城和杀戮为凝聚力的军队,以及建立在这种军队之上的政权,根本谈不上建立真正的社会秩序。太平天国建国后,洪秀全躲进了南京王宫里,从此一直到死都没有再走出王宫一步。太平政权则由东王杨秀清一手把控,负责实际的治理。在当时满清朝廷的各种奏折文献中,对于太平天国是否存在洪秀全这个人物,一直都有着巨大的疑问。从广西一路追击而来的大将向荣甚至在奏折中斩钉截铁的宣称:“洪秀全实无其人。”“或云系刻木偶为之,实无其人。”

太平天国最重要的政治纲领性文件,就是《天朝田亩制度》,在刚刚定都南京之后,第一时间就颁行天下。这份文件开篇扯了一大通共产主义似的平分天下财产的大词,比如“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但是关于这些共产口号,太平天国没有进行任何实施,我再强调一次:从头到尾太平天国就从没实施过任何的均分田地财产的制度。关于这份制度文件,只有两个地方值得重视:第一,规定太平天国的宗教政权将会直接管理到农户,最低的官吏名为“司马”,管25户农民,凡农民的生老病死以及信教实务,均由这位司马大人一言而决。太平政权由此直接具备了最底层的动员能力。第二,所有农业产出,农户除了保留最基本的口粮之所需外,全部上缴。太平政权因此掌控了充沛的社会资源。宗教政权直下基层,与极致的财富收刮能力相结合,太平天国因此具备了与满清朝廷相对抗的能力。

 

要知道当时的满清朝廷内忧外患。在内部,总数只不过一百万出头的满清八旗子弟,已经多年未曾经历真正的战争历练,早已变成了只会喂鸟唱曲的废物,根本无从再动员总人口超过3亿的汉族人口。没有动员能力,就无从集中资源激发士气应对战争。所以太平天国从广西杀到湖南,从一团散沙打成一支精兵,再沿长江而下,占领南京,从头到尾,满清朝廷都没有调集过所谓八旗或绿营精兵予以镇压,只能依靠地方团练部队打点不痛不痒的追击战。不是人家不想调兵,实在是在鸦片战争中跟英国人拼过一场后,手里头真的没兵。在外部,欧美列强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攻入这个孱弱的大国。满清朝廷面对人家的炮舰战战兢兢,也没法把全部精力放在应对太平军叛乱之上。

 

太平天国由此获得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满清朝廷面对太平天国的咄咄攻势,在扬州建立江北大营,在南京城郊建立江南大营,以图遏制。但是在两者之间完全不对等的社会动员能力之下,满清根本就不是太平军的对手。1856年4年太平军攻破江北大营,6月攻破江南大营,此后其势力就席卷江南。除了在湖南地区,由于连续屠城激起了湘人的血海深仇,太平军无法立足之外,整个江西、安徽、浙江以及湖北和江苏的大部都纳入了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开始实施“天朝田亩制度”,建立起直达农户的政权体制,并毫无保留的搜刮民间的每一分钱余财。这种极致的搜刮激发起整个太平天国占领区民众的反抗,占领区内民乱不断,从一开始的小打小闹,发展到后期经常就是一州一府的全面反抗,如公元1861年5月,浙江嘉兴全面罢市,11月江苏无锡农民集体抗租。这些民乱统统遭遇太平天国政权的血腥镇压乃至是大范围的屠杀,天国辖下的人口规模因此锐减,单单江西一省,人口规模就减少了两百余万。

 

在满清朝廷这边,在1856年年中江南江北大营连续覆灭之后,逐步意识到依靠朝廷自己的力量已经无力平乱,再乱下去就是万劫不复。雪上加霜的是,到这一年年底,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满清朝廷手里的主力部队全部调集北京地区,以拱卫京城。然后局势依然一路恶化,1860年9月,在北京郊外,由僧格林沁率领的的满清主力骑兵部队被英法联军打得全军覆没,咸丰皇帝逃往热河,屈辱求和。在这之后,满清朝廷手里就彻底没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要维护统治,只能是依靠汉族士绅的力量。曾国藩的湘军,就此崛起。

 

话说曾国藩于1853年1月,也就是太平军刚刚离开湖南进攻武昌的时候,开始组建湘军。最开始他尝试使用传统的团练模式,也就是民兵模式,团练兵闲时务农,战时征集为兵。然而曾国藩很快就发现,这种民兵模式已经无从对抗从连续的屠城作战中走出的太平魔军。士兵必须脱产,必须专业化与组织化。最终曾国藩模仿天地会的堂口制度以及明朝的军制,设立了非常奇特的营官制度:湘军以营为基础作战单位,每营500-600人。

 

曾国藩赋予营官以自主募兵的权力,一营之兵,只须服从营官的命令,不需要服从其它任何长官或者朝廷的命令。相应的,营官层层向上负责,最终归集到曾国藩一人身上。曽大人自此大权独揽,一言即出,万人效死。与此同时,曾国藩逐渐收拢两湖地区的财税大权,所有赋税全部用于湘军作战之用,一文钱都不上缴朝廷。对曾国藩这番近乎地方独立的作为,满清朝廷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予以承认。在曾国藩的榜样作用之下,其学生李鸿章在安徽创建淮军,模仿湘军大权归一的军制,同时收拢地方财税以养兵。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拥有了竭泽而渔式的底层动员能力的太平天国,与兵权财权高度集中的湘淮地方武装的战斗。曾国藩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跟太平天国拼消耗,比拼国力。湘军每进一步,都大肆建营墙挖战壕,逼着太平天国必须尽全国之力来反攻。应对这样的战略,太平天国必须能够万众一心,十年如一日的保持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然而,太平天国本来就是建立在疯狂杀戮和搜刮之下的魔国,底层的民乱固然是层出不穷,而它的统治阶层,在清洗掉天地会首领之后,剩下的只不过是一帮穷凶极恶的杀人狂,毫无政治理想可言,同样也谈不上团结。南京城内,很快就要迎来一场血流成河的内乱

1856年9月,满清朝廷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天国击溃之后,太平天国高层立刻陷入了争权夺利之中。号称众王之首的东王杨秀清试图废除众王之间民主式的集体决策机制,以独揽大权。其它诸王眼看着要被废掉兵权,当然不服。北王韦昌辉宣称获得了傀儡天王洪秀全的密旨,挥兵进城,杀掉了杨秀清全族,然后开启大屠杀模式,凡是与杨秀清有所牵连的太平天国将官及其家属统统被杀,一路杀到翼王石达开。石达开孤身逃出南京,其家族亲友全部被杀。

 

石达开赶到安徽,带领其直系部队起兵包围南京。而在南京城内,杀上瘾了的韦昌辉则带领亲兵围攻天王府,意图废掉傀儡,自称天王。然而到了这种时候,韦昌辉已经激起众怒,他的手下亲兵或者背叛,或者出工不出力,一个小小的傀儡天王府,居然怎么打都打不下来。城内杨秀清一系的残余势力趁势发起反攻,韦昌辉因此被杀。然后接下来又是一场反清算,接迎韦昌辉进城的燕王秦日纲等人及其亲兵家属又被屠杀。如此一场反复,整个太平天国的精锐将领,几乎被屠杀一空。

 

这一场天京变乱之后,最早起兵的五王,已经死了四个,只剩下翼王石达开。石达开因此短暂的执掌了一段时间的天国政权。话说石达开此人也很有意思,他广西贵港地区的农民家庭出身,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所以很小就出来跑江湖,与客家山民的领袖和当地的天地会首领都建立了良好的私交。金田起义之后石达开被封为翼王,也是排名最后的王。不过他人缘最好,跟当时的义军两派势力(客家山民与天地会众)都能说上话。

 

永安建制之后,其它四王纷纷将天地会众清洗出其麾下军队,唯有石达开保留下来了一支相对完整的天地会水军,因此后来石达开麾下的军队,成为了整个太平天国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太平军进入湖南之后,石达开麾下大军一直都担任先锋角色,夺岳阳,陷武昌,占九江,下金陵,都可以算是石达开的首功。太平天国建国之后,石达开类似救火队员,东征西战,并且在其占领区着力推行《天朝田亩制度》,与执掌中央的东王杨秀清携手建立起一整套的基层动员体系。这么看起来,石达开几乎算是个文武兼备的全才

 

石达开短暂执掌天国政权时期,提拔了一批后起之秀,包括陈玉成和李秀成等人,这批人在此后秉掌军政大权,忠实执行了杨秀清石达开共同制定的基层动员型治国方略,没有进行任何改动。从这一点上看,石达开进行的人事安排和政治安排全部完美的承袭了下去,所谓石达开遭遇到了傀儡天王洪秀全的政治排挤,被迫出走,纯属无稽之谈。但凡真有这种政治排挤存在,按照游戏规则,石达开留下的人事和政治遗产必然要遭遇清算,否则的话,新上任的当权派就会位置不稳。更何况当时的石达开同时掌控军政大权,万众归心,傀儡天王洪秀全手上只有千把名天王府守卫而已,连一个完整的营都编不出来,半文盲洪秀全本人也没有任何军事和政治才华,即便想要排挤石达开,也没有这种本事。石达开的出走,只能归因于他心灰意冷,对陷入自相残杀模式的太平天国深深的绝望。所以他试图率众出走,重建他理想中的天国。

1857年5月,石达开离开南京前往安徽,从此没有再回归太平天国的政治中枢。注意,石达开并没有一走了之,他率军挨个击溃了趁着天京变乱发起反攻的满清军队。在石达开的精兵面前,满清八旗军队就跟纸糊的一样,稍微捅一下就是全军覆没,唯有曾国藩率领的湘军,能够与石达开打得有来有往,互有胜负。满清朝廷痛苦不堪,被迫任命曾国藩为对抗太平天国的最高统帅。到1858年冬天,石达开及其一手提拔起来的陈玉成、李秀成等人南征北战,将天国占领区扩大了最巅峰的状态。到这个时候,石达开终于决定彻底出走,率军反攻湖南,并伺机进入四川,开辟新的天国。再次强调一下,石达开如果是被排挤出走,他就绝对不会为了捍卫天国政权,先打了一年多的仗再走。只不过,石达开这次出兵湖南,就成为了整个太平天国命运的转折点。

要知道湖南一地上下同心,对多次屠城的太平天国充满了切齿痛恨。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规模最大的精锐部队进入湖南,直接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石达开的部队从江西长驱直入湖南,一直进军到湖南腹地的邵阳地区,然后遭遇一场惨败。湘军在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齐备,将两眼一抹黑的石达开打得没有还手之力。1859年7月,石达开迫于无奈,转身向南退入家乡广西,意图休整。然而各位不要忘记,当时广西境内最大的军事势力,乃是由两广天地会众起义建立起来的“大成国”。大成国的都城就建在太平天国起家的广西贵港地区,控制了两广交界的大部分地区。

 

大成国建国的主力,就是逃过了太平天国清洗的天地会众。这些人与太平天国之间,实在是有太多旧账可算。就算因为有共同的敌人满清,双方不至于直接大规模开战,但是大成国也不会让石达开完成休整。逃到广西的石达开束手束脚,想要攻克广西北部还在满清辖下的州城,明明城内就没有几个清兵,但是一攻上去就发现城墙上兵力齐备,石达开居然一个城都攻不下。攻不下城就得不到给养,石达开被迫解散部队,让他们分开找活路。然而这些分散的部队很快就消失在广西的山岭之中,连个泡都没冒一下。短短两个月时间,石达开退入广西的十万大军,就只剩一半不到。可以想见,凡此种种,当然是大成国在背后下了黑手。

 

1859年12月,湘军追击石达开进入广西。对湘军来说,大成国与石达开都是乱军,都是要剿灭的对象,于是湘军开始一个城一个城的推进。石达开退到广西宜州山区,眼睁睁的看着兵力强盛的湘军从桂林入广西,在柳州击败大成国主力皇后,再与从广东而来的清兵东西合击,攻入贵港,将大成国彻底覆灭。在此期间石达开与大成国谈判过几次合作抗敌,但是双方之间的恩怨太深,最终也没能达成一致。

1861年8月,石达开看到湘军与广东清兵会师之后的威势已经不可抵抗,终于决定撤离广西,移师贵州。但这个时候的石达开已经走向了末路穷途。石达开在贵州和四川山区东躲西藏,始终无法摆脱追兵,更没有办法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石达开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一套所谓的基层动员方法,在川贵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根本就实施不了。各少数民族上千年来就习惯了土司治理,石达开想要发动群众斗土司杀地主分财产,然后再把群众的余财全部没收,这套游戏规则根本就忽悠不了纯粹的山区少民。1863年5月,石达开在大渡河边粮草断绝,全军主力也只剩下5千余人。到这个时候,被残酷的现实碰得头破血流的石达开走投无路,终于决定投降。之后石达开被凌迟处死,跟随其投降的残余部队也被清军屠杀一空。

再说回太平天国在南京的主战场。1859年初石达开率十万主力部队进湖南之后,太平天国自此逐渐丧失了进攻能力,被迫转入防御状态。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人执掌天国朝政,为了应对湘军的多路夹攻焦头烂额,勉强支撑起危局。到1861年中,太平天国奋起余力,组织了一次西征,尝试再次攻入湖北,占领武昌。但这个时候太平天国内部已经是矛盾重重,各路军队之间行军目标混乱,中央调度也是朝令夕改,这次攻势很快就陷入失败,湘军乘胜追击,收服安庆,对南京虎视眈眈。

普遍装备了鸟枪的湘军形象

到1862年初,李秀成兵发上海。但驻扎上海的欧美列强代表已经对这个新生的政权极度厌恶,对拜上帝教的扯淡教义,欧美的传教士们纷纷直斥为魔教。上海的清军团练部队与欧美列强联手,打得李秀成寸步难行,被迫撤军。4月份李鸿章练成淮军,驻扎上海,并取得了在上海租界的欧美列强代表的支持。自此李鸿章控制了上海海关的关税收入,购买各国的先进枪炮,乃至直接雇佣欧美士兵,组成雇佣军团。淮军与湘军一东一西,形成了对太平天国的夹攻之势。6月份湘军击溃在安徽太平军,陈玉成兵败身亡。此后太平军兵败如山倒。左宗棠收复浙江,李鸿章席卷江苏,到1863年底,太平天国就丢掉了所有地盘,困守于南京都城之内,被湘军重重围住,粮草断绝,已经是死路一条。1864年6月,傀儡天王洪秀全在王宫中活活饿死,7月份湘军攻破南京并屠城泄愤。太平天国,自此烟消云散。

今时今日,我们回头来看,这场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本来可以算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满清朝廷在鸦片战争战败后,已经丧失了动员能力,无法控制局面,对广西地区的长年水旱灾害也无力赈济,当然只能迎来动乱。如果造反者们能够抓住机会,拥有真正的济世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或许真有机会改朝换代一统中国,改变此后的百年屈辱史。然而可悲之处在于,发起这场暴乱的拜上帝教徒,却只有赤裸裸的杀戮和掠夺理念,在正式建国之后,太平天国所建立起的基层动员机制,也全部用来掠夺民财。这样的造反理念,当然成不了事。

在这里必须说一下的是:太平天国覆亡后,曾国藩意识到湘军主力中充斥着大量的天地会会员,根本无从清洗,已经是尾大不掉之势。要继续控制湘军,除了造反之外别无他途。在曾氏的书信和日记中,多次提及湘军中的“哥老会”(天地会别称)发展会员,“相习成风互为羽翼”之事。曾国藩无意造反,最终只能强行解散湘军,而多路由天地会控制的前湘军士兵则悍然发动起义,如1867年5月,前湘军士兵就在曾国藩的家乡湘乡发起了一次起义。这些起义失败后,天地会众散入湖广大地,静待下一次暴乱。

在即将到来的这下一场暴乱中,天地会将会使用另一个名称:洪门洪门群英,将会以更加壮烈的姿态,登上历史的舞台。

所有跟帖: 

此文不敢提太平邪教杀害了40%的中国人口 -yzout- 给 yzou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5/2018 postreply 21:01:2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