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于 2018-11-07 08:23:05 时间, 由普通用户 YMCK1025 编辑

媳妇从不与人争吵却突遭雷击而死,丈夫不解

 

 

 

很多历史故事中都讲述到媳妇不孝虐待婆婆而遭雷击的事例,下面这个故事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也令当事人颇感费解。

 

雍正十年,有位官宦人家的媳妇,从来没有和谁争吵过。一天,突然一道闪电穿过窗户,好似火光激射般穿進这个媳妇的心房,又透过其左胁而出。于是,这位官宦人家的媳妇当场毙命。

 

 

同时,她的丈夫也被闪电烧伤,从后背到臀部焦黑一片,只剩下一口气。过了好久,她的丈夫才苏醒过来。

 

只见那丈夫望着妻子的尸体哭道:“我的性格不好,有时和母親争吵几句,你不过私下里和我说说心中的不快、背着人抹抹眼泪而已,怎么闪电就误中了你呢?”

 

其实,他不知道,妻子才是主谋,而主谋判刑当然会更重。这在阴间、阳间都是一样的。丈夫之所以与婆婆争吵,其真正的原因是媳妇背后的挑唆导致,当然媳妇就是主谋,而主谋的罪责却是最大的。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欢背后说人的坏话,挑拨离间,从而给他人造成很大的伤害。用佛家的话讲,就是这样做的人会造很大的业,而造下的这些业债是迟早都要偿还的。可有些人不知道其中的道理,认为自己没有親自去具体做什么,就不会遭到惩罚。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刚才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记录在清朝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

 

 

 

清.纪文达公像

 

原文如是说:

“雍正壬子,有宦家子妇,素无勃口状。突狂电穿牖,如火光激射,雷楔贯心而入,洞左胁而出,

其夫亦为雷焰燔烧,背到尻皆焦黑,气息仅属,久之乃苏。

顾妇尸泣日:我性刚劲,与母争论或有之,尔不过私诉抑郁,背灯掩泪而已。

何雷之误中尔耶。是未知律重主谋,幽明一也。”

 

 

果然暗室无欺,业报不爽,我辈实当谨言慎行之。

 

记的清朝秀才李毓秀整理的《弟子规》中也说到一些相关警示人们的话: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仔细品味,各位也能从中体悟到这层意思。

 

也就是说:“别人的缺点和过错,不要宣扬出去;知道了别人的秘密,我们也不要追问或到处张扬。

懂得欣赏并宣扬别人的优点,这是一种好的行为;被称赞的人知道了,会受到很大的鼓励,

并且更加努力向上。到处说别人的过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对方若知道你这样过度的批评他,

反而会为自己招来灾难。”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以史为鉴,汲取点滴,

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稳、更正、更久长。

 

 

 

为什么行大恶之人不易死?

帖子水星 » 2018-10-08 23:33

蔡京四次任相 列名《宋史》“奸臣传”

蔡京,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崇宁元年,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宰相,掌权共达十七年之久。

蔡京在任时设应奉局和造作局,大兴花石纲之役,建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刮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他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以致币制混乱,民怨沸腾,时称“六大贼首”,在《宋史》中收在“奸臣传”。

因此到了宣和末,蔡京病重,人人都说蔡京必死。唯独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说:“此未死也。此老败坏至此,若使其安然寿终正寝,备极哀荣,这还有天理吗!”(见《家世旧闻》)

蔡京旺极而衰 尝恶果

后来果然不死。到了宋钦宗即位后,80岁高龄的蔡京被贬官流放,在赴儋州贬所时,携带大量金钱,但是他的作恶多端招致老百姓的反感,在路上用钱也买不到东西。至此,他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至于此。”

他到长沙后,无处安歇,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庙里,病困交加,“腹与背贴”。最后,80岁的蔡京于七月二十一日饿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崇教寺。死后因没有棺木,只好以布裹尸,埋进专门收葬贫病无家者的漏泽园中。(“初,元长之窜也,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见《挥尘后录》)

蔡京被贬官流放后,还写了一首词: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

此时他才尝到了一生作恶的后果。

后来清朝举人彭希涑曾评说:是则有阴德者,不死可庆;有阴祸者,不死可惧也。
可见:行大恶之人不易死,因其恶行未被清算也。如让其死得安然,寿终正寝,备极哀荣,岂不是没有了天理吗!

编者按:若是诽谤佛法,诋毁正法,毁掉修行人前程,那罪责大至无边,罄南山之竹不及,决东海之波未逮,
到清算时可能他的族类都不能幸免。时未到也,虽垂垂至老,不能促其早死,留一丝生气。
天地间终将善恶大审判,行大恶其结果定当永无生路,八十八层地狱也容不得啊!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